纲要(上)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训练(附答案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训练(附答案及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7 10:0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全民族浴血奋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训练
1、1937年7月到12月,陕甘宁边区乡、区、县、边区四级议会选举先后完成,进而组建边区政府,建立起自乡至边区的抗日民主政权,实现了由苏维埃民主制度到议会民主制度的转变。这一转变( )
A.适应了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 B.照搬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经验
C.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D.体现了中共对基层治理重视
2、侵华日军原计划沿北平和武汉之间的平汉铁路南下,在华北平原重创中国军队,把中国版图纵向切开,然后从武汉向东,把中国军队赶下海。而某场战役开始后,日军主力大举调往东南,开始在河网密布、丘陵纵横的东南地区作战。下列关于这场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C.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
D.此战之后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
3、甲午战后十八省举人“公车上书”痛陈利害;五四运动期间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也有广大工人;抗战时期,全民抗战同仇敌忾。这种变化体现出近代中国( )
A.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B.革命力量逐渐壮大
C.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D.民族危机日益加重
4、下图所示是反映陕甘宁边区生活面貌的木刻版画。据此可知,这些木刻版板画( )
A.鼓励民众提升素养积极抗战 B.倡导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C.宣传军民合作共同保家卫国 D.折射出政府注重生产保障民生
5、“自8月20日开始发动以来,至12月5日止,连绵作战,整整3个月又15天。这一大会战,是以华北八路军主力之一部,及决死队在本部统一号令之下,在华北广大地域之内,向各个交通沿线及各个大小据点之敌伪英勇积极自主进攻的大会战。”这是抗战时期某次战役的战绩总结报告的节选。据此判断,此次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6、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都开辟了敌后根据地,1943年随着日军“大扫荡”,国民党的敌后根据地几乎全部丧失,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导致两者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党缺乏根据地建设经验 B.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持久战策略
C.两党的抗战路线和方针迥异 D.日军以打击国民党根据地为主
7、1938年10月,“为适应长期作战的需要”,日本推行了所谓的军票一元化工作:即从1938年11月1日起,在华中占领区实施军票化,军票既没有正式的发行机构,又没有发行保证。日本推行军票一体化的主要目的是( )
A.破坏中国金融体系 B.打击根据地的经济
C.贯彻以战养战政策 D.强化战时经济体制
8、“长沙大会战”是八年抗战中双方出动兵力最多、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会战。第三次会战胜利不久,美英政府便主动向中国提出要废除西方国家与中国历届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消领事裁判权。材料表明长沙会战( )
A.是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大捷
B.促使美英政府放弃在华所有特权
C.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扭转抗战局势,推动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9、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确立大国地位的起点。”这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 )
A.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贡献巨大
B.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C.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D.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10、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11、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记述某城战役时写道:“苦战之后,实力丧失十之六七,无法遏制日军前进,预设的长江至苏州、嘉兴及江阴至无锡国防线不守。”材料反映的战役( )
A.属国共合作抗战,延缓了日军侵华步伐
B.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C.消极的抗战导致战役的失败
D.发生于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
12、1937年8月,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在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成立大会陈词:“我们要保全国家的完整,保护民族的生命,应该尽人人的力量,来低抗敌人的侵略。我们妇女也是国民一分子……打仗的时候男子要上前线杀敌,后方工作是我们的责任”,宋美龄意在强调(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存在的重要件
B.前线杀敌和后方工作同是胜利保障
C.争取国家胜利是公民的基本责任
D.男子妇女均享有同等的权利和责任
13、1945年4月,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必须积极地帮助各少数民族为实现“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和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而奋斗。这一指示( )
A.推动着民族地区的土地革命立即开展
B.消除了思想界在新三民主义上的分歧
C.打破了国民党政权对敌后根据地的封锁
D.奠定了中国特色民族国家的认识基础
14、1935年,《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报道说:“民众心中,只知有苏维埃、瑞金、莫斯科、列宁、斯大林等,而不知有西安、兰州、北平、南京等名词。某县长曾在合水以东召集民众训话,数次申传,到者寥寥。而苏维埃召集开会,则二十四小时之内,可以立刻齐集百里以内之民众。”这反映了( )
A.革命统一战线基础牢固 B.革命根据地广获人民支持
C.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日前线 D.解放区农民革命积极性高涨
15、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参选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
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
C.实现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 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
16、有史学家指出:“如果用短近的眼光来看,这场战争对中国似乎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他意在强调这场战争( )
A.使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 B.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
C.激发了民众的救亡意识 D.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17、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洛川会议正式将“减租减息”作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1938年3月国民党通过《战时土地政策案》,提出地租额不得超过地价百分之七的战时土地政策大纲。这些做法( )
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满足了农民的迫切要求
C.推动了国共的二次合作 D.顺应了社会矛盾的变化
18、如图分别为《1937—1945年日本侵占中国的地方》和《1944年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敌后战场已成抗日主战场 B.中国战场已是东方主战场
C.日本侵华战争必遭失败 D.抗日战争胜利指日可待
19、1942年,在一份标有“极密”的日军“北交方面敌情要图”中,日军标注中共敌后战场的徐向前集团、聂荣臻集团、刘伯承集团、贺龙集团等军事力量的字号与国民政府设立的各大战区相同。这从侧面反映出( )
A.敌后抗战力量超过了正面战场 B.敌后战场发展为抗战的主战场
C.国民政府战区控制了敌后战场 D.日军集中主要力量于敌后战场
20、抗日战争时期,“组织起来”作为一种动员口号,有效地促进了当时的革命和生产。建国后,……“组织起来”的口号像一条金线贯穿于建国后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也渗透在毛泽东的农业合作思想中。这一口号( )
A.是基于小农经济弊端的考虑 B.由中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C.极大地解放了中国人的思想 D.保证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21、1942年3月,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报告中说,研究党史的关键是“要把党的路线政策的历史发展搞清楚……哪些是过去的成功和胜利,哪些是失败”“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毛泽东提倡研究党史,旨在( )
A.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 B.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C.传播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22、1941年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不仅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年满十八周岁的人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且具体规定十名以上的少数民族居民,可选出一名乡市参议员,一百名以上的少数民族居民,可选出一名边区参议员。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完善制度构建提高执政能力 B.激发少数民族革命意识
C.抵制国民政府破坏民族团结 D.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3、1934年农历除夕、初一、初二在大光明电影院首轮上演《红羊豪侠传》,三天午夜场爆满,开创了中国电影“贺岁档”的先河,其主要剧情是颂扬太平天国,“青天白日光明”“复兴汉族把国保”。这反映了当时( )
A.人民向往公平正义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土地革命激发人民热情 D.民族危机激发爱国救亡情绪
24、《晋察冀日报》是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机关报,1940年11月由《抗敌报》改称而来,是晋察冀根据地出版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报刊。下图是其第1873期报头(局部)。由此可见,《抗敌报》及《晋察冀日报》( )
A.彰显了革命统一的作用 B.扩大了敌后战场的影响力
C.维护了国共两党之间的合作 D.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
25、1940年底,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把昔日的烂泥滩,变成塞北的江南,实现生产自给,被誉为“发展经济的前锋”,同时还掀起了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的热潮。这些做法( )
A.改变了边区经济结构 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
C.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体质 D.提升了持久抗战的能力
26、抗战时期某文件资料显示,八路军打完胜仗后,“一个同志进村做饭,想向老乡借一副桶,老乡说:‘抗战以来,没见过打三天三夜的仗,敌人在山上,你们也敢冲敢打。真辛苦了,现在大家伙儿都不在,无法慰劳你们。别说找一副桶,就是找十副桶也没问题!’”该文件能够说明,抗战时期(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益巩固 B.“双减”政策得到农民支持
C.中国共产党深得民众的拥护 D.日寇在敌后战场陷入孤立
27、陕甘宁边区政府和各根据地创造了很多富有特色和成效的民主投票方法。比如:对于识字者,采用写票法;识字不多的,采用画圈法、画杆法;不识字的,采用投豆、举胳膊等方法。这些措施( )
A.激发了民众团结抗日的热情 B.实践了持久作战的战略指导理论
C.凸显了工农政权的制度优势 D.初步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28、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侵略史,又是一部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材料指出了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必然性。
材料二: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品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三:(甲午海战中)李鸿章……认为“列强必有区处,必有收场”,命令部下“静守勿动”,“保舰勿失”。
——《中国近代史编》
材料四: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材料五:日军侵华大事记:1931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军队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日军侵占整个东北;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11月,上海失守后,日军进攻南京。1935年,为分离和蚕食华北,日军制造了华北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惨无人道地用活人进行试验,并在20个省实施细菌战争和毒气战。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制造了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日军为了巩固和扩大占领区,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和推行奴化教育。
——以上均节选自历史教科书(人民版)
材料六:如果说“五四运动”主要是民族精英的动员,抗日战争则是全民族的总动员。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亡国的危险,中国这个总体上仍属前现代的落后农业大国,众志成城,“地无分南北,人无分长幼”,动员起全民的力量,集合起规模空前的数百万军队,与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苦战八年,最后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百年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摘自《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结》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填充下面的表格(注意:语言精练)
近代列强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列强侵华目的 ① ② ③
战争结束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要求的一项规定 ④ ⑤ ⑥
依据材料二,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屡次失败的原因。
依据材料五概括日军侵华过程中犯下的罪行。
依材料六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三、铁路与公路交通。西有平汉铁路,南有陇海铁路,东有津浦铁路,有荷泽经濮县虽公路有破坏,因平原关系,无大妨碍,仍可通车。
四、……(辖区)共18个县城,大小市镇200余个,村庄万余个,人口有300万。
五、……在粮食方面能自给有余,村庄相距有二三里,村村有沟道,便于开展游击战争。
……
七、群众组织,有自卫队、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
八、群众武装,一般每县有个独立团,县长兼团长;有的有个基干大队;根据地内有游击小组。
——摘自《冀鲁豫边区的概况》(1940年4月)
材料二 你们在去年一年打了大小几千次的仗,打死五万以上的敌伪军,打退了常常几倍几十倍的敌人进攻……收复了许多的失地,许多抗日根据地的面积和人口是扩大了……你们的大功劳,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各国人民也已明白。
——摘自《中共中央向敌后军民致贺电》(1944年1月)
根据材料一,概括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根据地对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贡献。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1937年7月到12月……进而组建边区政府,建立起自乡至边区的抗日民主政权”,可以看出抗战时期,我党在抗日根据地组建民主政权,以便更好的服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项正确。“照搬”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政权不是无产阶级专政,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适应抗战的需要,未涉及对基层的治理,排除D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某场战役开始后,日军主力大举调往东南,开始在河网密布、丘陵纵横的东南地区作战”并结合所学可知,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因此由题干“而某场战役开始后,日军主力大举调往东南,开始在河网密布、丘陵纵横的东南地区作战”可知此战役是淞沪会战,B项正确;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排除A项;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指徐州会战,排除C项;武汉广州失守之后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排除D项。故选:B。
3、答案:C
解析:甲午战后到五四运动再到抗战时期,呼吁救亡图存的群体越来越大,逐渐扩大到全民族,这体现了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C项正确;材料内容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无关,排除A项;全民族抗战不属于革命力量范畴,排除B项;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与材料中强调救亡图存的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
4、答案:C
解析:陕甘宁边区政府采取提高军民文化水平,组织代耕队帮助抗日军属春耕,其目的都是为了抗日,而木刻版画带有宣传性,即宣传军民合作共同保卫家园,C项正确;代耕队的版画并不属于提升素养范畴,排除A项;B项在版画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在第一幅版画中无法体现,排除。
5、答案:D
解析:A.淞沪会战发生于“八一三事变”后,与材料时间、地点不符,A错误;B.太原会战是针对日军对太原进攻而进行的防御战,而百团大战是我军主动进攻,B错误;C.武汉会战是针对日军对武汉的进攻而进行的战斗,与材料“华北地区”不符,C错误;D.据材料“华北八路军主力……在华北广大地域之内,向各个交道沿线及各个大小据点之敌伪英勇积极自主进攻的大会战”信息可知,这是1940年在彭德怀指挥下在华北广大地区发动的旨在破坏敌人交通线的百团大战,D正确。故选:D。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43年随着日军‘大扫荡’,国民党的敌后根据地几乎全部丧失,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中共推行全面抗战路线,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推动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壮大,而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战路线,敌后抗日根据地日益萎缩,C项正确;缺乏经验并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持久抗战策略与题干现象并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持久抗战期间,日军以打击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主,排除D项。故选:C。
7、答案:C
解析:军票既没有正式的发行机构,又没有发行保证,不具备货币属性,但是日本将军票强行在沦陷区发行,实质上是变相的掠夺沦陷区物资,通过以战养战的方式来适应长期作战的需要,C正确;军票在沦陷区发行而非在整个中国发行,因此不能认为其目的是破坏中国的金融体系,排除A;1938年根据地尚不是日本重点打击对象,而且推行军票并不能实现对根据地经济打击的目的,排除B;战时经济体制强调的是战争状态下由战时政府全面控制和干预国民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经济部门、经济政策及经济活动的总称,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
8、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美英政府便主动向中国提出要废除西方国家与中国历届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消领事裁判权”可知,此次会战后英美政府主动提出废除于中国政府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说明长沙会战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项正确;A项是平型关大捷的意义,排除A项;“所有”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A
解析:抗日战争的胜利没有使中华民族实现了完全独立,也没有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B项是对国内的影响,也不合题意。故排除BC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故A正确。故选A。
10、答案:A
解析:“1937年11月”“中国”是此题的主要限制词。“主要目的”是此题的关键词,即试题的测试方向,是求答内容。由限制词和关键词可知,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已全面侵华,中国正在实行全民族抗战。顾维钧的讲话实际上是希望与会各国对中国的抗战进行援助,故选A项。B项错误;C、D两项在题干中无从体现。
11、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苦战之后,实力丧失十之六七,无法遏制日军前进,预设的长江至苏州、嘉兴及江阴至无锡国防线不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战役是淞沪会战。淞沪会战的最主要的影响是粉碎了日军速胜的狂妄计划。故B正确。淞沪会战发生在正面战场,故排除A。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初期还是积极的,故排除C。淞沪会战开始时国共第二次合作还未真正实现,故排除D。故选B。
12、答案:C
13、答案:D
解析:毛泽东这一指示于抗战胜利前夕提出,旨在阐述抗战胜利后中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从材料可知,他主张建立一个各民族平等的国家,这位后来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打下了基础,故选D项。
14、答案:B
解析:革命统一战线指的是1924到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时期,题干时间是1935年,A错误;题干中“民众心中,只知有苏维埃、瑞金、莫斯科、列宁、斯大林等”和“而苏维埃召集开会,则二十四小时之内,可以立刻齐集百里以内之民众”可以得出,革命根据地有广泛群众基础,B正确;抗日根据地成立于1937年,C错误;解放区出现于1946年到1949年的解放战争时期,题干时间是1935年,D错误。故选:B。
15、答案:A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抗战时期,始终并存两个战场,中国共产党的陕甘边区政府指挥敌后战场的抗日斗争,从大局角度出发,名义上接受国民政府的统一领导,B项排除;1937年9月,随着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两党合作就已实现,但不同于1924-1927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的是党外合作的方针,故C项排除;边区的抗日政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建立的政权,并非是多党联合政府,D项排除。边区政权组织建设遵循的是“三三制”原则,其目的是加强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6、答案:C
17、答案:D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现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党通过了团结开明地主的土地政策,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而国民党也在共产党的影响下出台了限制地主剥削的土地政策,这些做法是基于华北事变后,中日间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而进行的,D项正确;国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并未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A项;并未满足农民对拥有土地的迫切要求,排除B项;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时间始于1937年9月,此时已经合作,排除C项。故选D项。
18、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日本侵占的中国土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种抗日武装力量建立很多根据地,这恰恰表明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战场已经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故A项正确;中国战场包括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战场、国民党进行的正面战场以及全国其它各种抗日武装力量进行的抗战,排除B项;CD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均排除。故选:A。
19、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日军在地图中将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与国民政府设立的各大战区以相同的字号标注,体现出日军对敌后战场的重视,从侧面反映出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战的主战场,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且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
20、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组织起来”这一口号,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中国共产党对农民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安排,适应了当时形势的发展,A项正确;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排除C项;“保证了”,夸大了口号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
21、答案:A
22、答案:B
解析:据材料“1941年”可知,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放宽少数民族居民参政的条件,目的是激发少数民族的革命意识,故选B项;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尚未成为执政党,不存在提高执政能力的说法,排除A项;材料中的做法是放宽少数民族居民参政的条件,吸引其积极参政,与民族团结无关,排除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逐渐确立起来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23、答案:D
解析:根据“青天白日光明”“复兴汉族把国保”并结合材料的时间信息可得出,《红羊豪侠传》的热映主要是与当时的抗日有关,其剧情能够激发爱国救亡情绪,D项正确;材料与公平正义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无关,排除B项;“青天白日光明”“复兴汉族把国保”与土地革命无关,排除C项。
2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敌报》及《晋察冀日报》在敌后战场出版,扩大了敌后战场的影响力,故选B项。革命统一战线是在国民革命时期,排除A项;C、D两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有利于为抗战提供物质保障;进行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部队战斗力;故提升了持久抗战的能力,D项正确;边区经济结构依然以农业生产为主,排除A项;材料与农业生产技术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提升部队持久抗战的能力,而不是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体质,排除C项。故选:D。
26、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真辛苦了,现在大家伙儿都不在,无法慰劳你们。别说找一副桶,就是找十副桶也没问题”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众对中共及其八路军的拥护和支持,不能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排除A项;材料与“双减”政策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日寇的状况,不能得出日寇在敌后战场陷入孤立,排除D项。故选C项。
2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据材料“陕甘宁边区政府和各根据地创造了很多富有特色和成效的民主投票方法”可知,陕甘宁边区所创立的各种投票方法有利于团结各阶层的民众参与政权建设,提高其团结抗战的热情,故选A项;材料并未涉及持久战和工农政权的制度优势,排除B、C项;初步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排除D项。
28、答案:(1)①商品输出;②资本输出;③占有殖民地;④协定关税;⑤允许设厂;⑥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2)军队战斗力不强,武器装备落后,海防废弛;领导者的战略失误;清政府的腐败。
(3)发动侵略战争、细菌战毒气战、大屠杀、扶植傀儡政权、进行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
(4)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第一次工业革命;②第二次工业革命;③商品输出;④资本输出;⑤占有殖民地;⑥协定关税;⑦允许设厂;⑥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2)“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品率多残缺,并不修整故、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列强必有区处,必有收场”“静守勿动”“保舰勿失”“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军队战斗力不强,武器装备落后,海防废弛;领导者的战略失误;清政府的腐败。
(3)“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惨无人道地用活人进行试验,并在20个省实施细菌战争和毒气战,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制造了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日军为了巩固和扩大占领区,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和推行奴化教育”发动侵略战争、细菌战毒气战、大屠杀、扶植傀儡政权、进行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
(4)第一小问,“抗日战争则是全民族的总动员”全民族抗战,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29、
(1)答案: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粮食能够自给自足;群众基础良好,有相当力量的革命武装;有利于游击战的地理条件。
解析:根据材料出处“《冀鲁豫边区的概况》(1940年4月)”确定时空,结合阶段特征逐层分析,要明确创建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主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从党的领导、地理条件、粮食自给、群众基础等角度概括建立条件。
(2)答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增强了抗战胜利的信心,为抗战最终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减轻正面战场压力起关键作用;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解析:根据材料中抗日根据地产生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增强了抗战胜利信心、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方面分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