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荷花淀》课件(共30张PPT)+教学设计+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8.1《荷花淀》课件(共30张PPT)+教学设计+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7 10:36:0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高中语文高二年级选择性必修中册
《荷花淀》教学设计
课题名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荷花淀》
核心素养目标 增强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学习目标 掌握本文的整体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内容,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情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案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初步导入 宝镜落地化作水淀,这是一个浪漫的传说,也赋予了荷花淀一份神秘的色彩。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莲叶田田的荷花淀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故事里又有什么感人至深的情节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撑着船桨,划到那片美丽的荷花淀。 (教师语言导入,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导入本课) [设计意图] 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代著名作家,“孙犁”是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天津日报社工作,并坚持写作。 他的作品显示出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被当代文坛誉为“白洋淀派”。由于他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邀请学生进行阅读,教师强调标红内容,要求学生在课本上重点标注并对之前知识进行提问。) 文学成就 代表作品: 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 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 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三)写作背景 1936年孙犁到了白洋淀附近的安新县同口小学教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或是清晨或是黄昏,他经常到白洋淀边散步,慢慢地,他熟悉了这一带的风土人情,熟悉了这里人民的劳动和生活。1937年,日寇的铁蹄踏进这一地区,他切身体验到了这里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在抗日的旗帜下,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各个村庄的青年农民都自愿地奔赴抗日前线。至于那些青年妇女所表现出的识大体、顾大局,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更使他由衷敬佩。基于这种心理,1945年他写成了《荷花淀》这篇著名的小说(学生诵读,教师进一步讲解。) (四)相关链接 白洋淀派 《荷花淀》在延安发表后,重庆《新华日报》和各解放区的报纸转载,新华书店发行单行本,香港的书店也予以出版。孙犁小说荷花一样清新独特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 20世纪50年代,一大批青年作者积极学习孙犁的风格,效仿孙犁的方式写小说,即通过描写儿女情、家务事反映时代的变化。成绩突出的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形成了个很有实力的作家群体。后来,人们把这个作家群体称为“白洋淀派”(也称“荷花淀派”)该派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通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 (五)题解 “荷花淀”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中部的湖泊白洋淀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以“荷花淀”为题,点明了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点,给人以诗情画意的联想。 [设计意图] 引入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帮助学生对文本初步感知;同时对题目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标题含义。 三、初读课文 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理清结构,概括内容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1) :夫妻话别,水生离家。 第二部分(32-61):探望丈夫,淀上遇险。 第三部分(62-85):助夫杀敌,迅速成长 文章整体框架 [设计意图]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掌握文章基本框架。 四、深入感悟 (一)感悟一:析形象 1. 水生嫂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①勤劳善良。她织席子又快又好,可以看出她的能干与勤快;她的丈夫是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大部分家务劳动得由她承担。她上要奉养公公,下要育护孩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 ②温柔体贴。丈夫工作晚归,她立即“站起来要去端饭”;丈夫说要参军,她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表现了她对丈夫的依恋。丈夫参军没几天,她心里思念丈夫,便偷偷地和伙伴们前去探望,表现了她对丈夫的深情。 ③深明大义。丈夫参军,她虽然并不想让丈夫走,但她并没有拖丈夫的后腿。丈夫去别人家做动员工作,她一直“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要听听丈夫的“嘱咐”,并流着眼泪答应了他,这些都体现了她的忠贞。总之,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解放区妇女的进步特点。 2.白洋淀的妇女们又是怎样的形象 她们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要离开。但当国难当头时,她们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参加抗日战争。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们也能做到。小说结尾形象地说明她们希望参加战斗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战斗力和作用。 (二)感悟二:品手法 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2.本文中的景物描写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 本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三处: 一是小说开头描绘的白洋淀的夜景图和风俗画。表现了月光朗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的风景美,辛勤劳作、出产富饶的生活美,同时暗含着爱亲人、爱家乡、爱祖国的人情美。情景相生的描述还渲染了一种温馨、清新、宁静的氛围,烘托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渴望和平幸福生活的感情,更表现出她们对祖国的热爱。同时,开头的景物描写,不仅为“夫妻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营造了和谐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写荷花淀伏击战做了铺垫。 二是对午间淀上风光的描写。几个女人探望丈夫而不得,只好踏上归途,不免有点儿失望,有些伤心,空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也交代了即将发生的伏击战的自然环境。同时,这开阔而明丽的景色感染了女人们,增强了她们排遣忧郁的力量,所以“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这是以景写人,情景相生。她们划船时发出的“哗,哗,哗”的水声,正是她们所处环境的外现,与后文的“哗哗,哗哗,哗哗哗”相照应,暗示危险即将来临。 三是妇女们巧妙避开敌人的追击,将船驶进荷花淀时,作者对淀上风光进行的描绘。虽是寥寥几笔,但想象丰富,把景物写得逼真、形象、传神,充满寓意,表现出荷花淀给妇女们的安全感,衬托出她们的心理状态,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为紧接而来的战斗渲染了气氛。同时还暗示了青年妇女们的前途——“粉色”的荷花箭成了白洋淀的“哨兵”,当日“粉妆”的妇女也将成为白洋淀的战士;还表现出白洋淀军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 3.商量探夫的对话生动有趣,个性鲜明,分别表现了她们怎样的个性?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机智,伶俐,含蓄)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爽朗,率真)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稳重,谨慎,想得比较周到)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快人快语,急切而真挚)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羞涩、忸怩,用婆婆作挡箭牌,言虽假,情却真) (五)艺术特色 ①结构的散文化、描写的诗意化。就全篇而言,没有曲折而又完整的故事,整篇只写了几个场景。环境描写充满诗情画意,皎洁的明月、干净的庭院、银白的世界、透明的薄雾、新鲜的荷香,无不给人以清新淡雅、如诗如画的感觉。 ②语言质朴、简明,但又内涵丰富。尤其是人物语言极具个性,最精彩的是五位青年妇女商量去探望丈夫的一段,作者没有一言半语的交代,而人物的鲜明个性就通过对话表现出来。 ③精当的細节描写为作品增加了亮色。它们或推动情节发展(“她有时望望淀里”)或透露微妙的心理变化(“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或增加描写的真实性 课堂小结 小说以冀中抗日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勤劳纯朴、通情达理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日的爱国精神和热爱生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设计意图] 进一步深入探究文本内容,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 五、拓展延伸 (一)《荷花淀》中的景物描写十分生动自然,颇具生活气息,你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场景呢?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模仿本文的景物描写方法,写一段关于景物描写的文字。 (二)《荷花淀》采用多种描写方法,构建了一个北方水淀之乡的生活画卷,表现出人民英勇抗日的革命精神。身在校园的你能采用《荷花淀》中的描写手法,来构建出你所处的校园吗?请你试着来写一下。 (学生进行自由发言,说明自己的观点及理由,教师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 进行思考学习,构建学生辩证思维框架。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配套基础习题。 2.请你根据所学描写手法,构建出你心目中的校园。 [设计意图] 根据学习目标夯实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在基础之上通过写推荐词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
板书设计 《荷花淀》 景物 语言 细节 人物形象
课后作业 1.完成本课配套基础习题。 2.请你根据所学描写手法,构建出你心目中的校园。
教学反思 亮点:通过设置情景导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性。 设置了多种学生参与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足之处:可适当添加鼓励性评语。 课堂教学建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多发言。(共30张PPT)
荷花淀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册
第二单元
初步导入
宝镜落地化作水淀,这是一个浪漫的传说,也赋予了荷花淀一份神秘的色彩。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莲叶田田的荷花淀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故事里又有什么感人至深的情节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撑着船桨,划到那片美丽的荷花淀。
学习目标
1.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手法。
2.以读促写,提升模仿能力与应用写作能力。
3.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目录章节




知人论世
初读课文
深入感悟
拓展延伸
(一)作者简介
知人论世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代著名作家,“孙犁”是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天津日报社工作,并坚持写作。
他的作品显示出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被当代文坛誉为“白洋淀派”。由于他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二)文学成就
知人论世
代表作品:
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
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
《采蒲台》、《嘱咐》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
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三)写作背景
知人论世
1936年孙犁到了白洋淀附近的安新县同口小学教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或是清晨或是黄昏,他经常到白洋淀边散步,慢慢地,他熟悉了这一带的风土人情,熟悉了这里人民的劳动和生活。1937年,日寇的铁蹄踏进这一地区,他切身体验到了这里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在抗日的旗帜下,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各个村庄的青年农民都自愿地奔赴抗日前线。至于那些青年妇女所表现出的识大体、顾大局,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更使他由衷敬佩。基于这种心理,1945年他写成了《荷花淀》这篇著名的小说。
(四) 相关链接
知人论世
白洋淀派
《荷花淀》在延安发表后,重庆《新华日报》和各解放区的报纸转载,新华书店发行单行本,香港的书店也予以出版。孙犁小说荷花一样清新独特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
(四) 相关链接
知人论世
20世纪50年代,一大批青年作者积极学习孙犁的风格,效仿孙犁的方式写小说,即通过描写儿女情、家务事反映时代的变化。成绩突出的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形成了个很有实力的作家群体。后来,人们把这个作家群体称为“白洋淀派”(也称“荷花淀派”)该派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通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
(五) 题解
知人论世
“荷花淀”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中部的湖泊白洋淀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以“荷花淀”为题,点明了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点,给人以诗情画意的联想。
初读课文
( 一)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藕断丝连
比喻表面上好像已断了关系,实际上仍然挂牵着。
铜墙铁壁
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聚精会神
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震动·振动
震动:物体自身动荡或使物体动荡。
振动:指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
初读课文
( 一)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初读课文
( 二)理清结构,概括内容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1) :夫妻话别,水生离家。
第二部分(32-61):探望丈夫,淀上遇险。
第三部分(62-85):助夫杀敌,迅速成长。
初读课文
( 二)理清结构,概括内容



夫妻话别
探夫遇敌
助夫杀敌
白洋淀妇女在战斗中不断成长
候夫编席
送夫参军
马庄寻夫
遇敌巧脱
助夫杀敌
成立队伍
助夫参战
感受战争
投身抗战
深入感悟
感悟一:析形象
1. 水生嫂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①勤劳善良。她织席子又快又好,可以看出她的能干与勤快;她的丈夫是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大部分家务劳动得由她承担。她上要奉养公公,下要育护孩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
深入感悟
感悟一:析形象
1. 水生嫂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②温柔体贴。丈夫工作晚归,她立即“站起来要去端饭”;丈夫说要参军,她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表现了她对丈夫的依恋。丈夫参军没几天,她心里思念丈夫,便偷偷地和伙伴们前去探望,表现了她对丈夫的深情。
③深明大义。丈夫参军,她虽然并不想让丈夫走,但她并没有拖丈夫的后腿。丈夫去别人家做动员工作,她一直“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要听听丈夫的“嘱咐”,并流着眼泪答应了他,这些都体现了她的忠贞。总之,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解放区妇女的进步特点。
深入感悟
感悟一:析形象
2.白洋淀的妇女们又是怎样的形象
她们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要离开。但当国难当头时,她们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参加抗日战争。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们也能做到。小说结尾形象地说明她们希望参加战斗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战斗力和作用。
深入感悟
感悟二:品手法
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深入感悟
感悟二:品手法
2.本文中的景物描写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
本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三处:
一是小说开头描绘的白洋淀的夜景图和风俗画。表现了月光朗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的风景美,辛勤劳作、出产富饶的生活美,同时暗含着爱亲人、爱家乡、爱祖国的人情美。情景相生的描述还渲染了一种温馨、清新、宁静的氛围,烘托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渴望和平幸福生活的感情,更表现出她们对祖国的热爱。同时,开头的景物描写,不仅为“夫妻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营造了和谐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写荷花淀伏击战做了铺垫。
深入感悟
感悟二:品手法
二是对午间淀上风光的描写。几个女人探望丈夫而不得,只好踏上归途,不免有点儿失望,有些伤心,空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也交代了即将发生的伏击战的自然环境。同时,这开阔而明丽的景色感染了女人们,增强了她们排遣忧郁的力量,所以“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这是以景写人,情景相生。她们划船时发出的“哗,哗,哗”的水声,正是她们所处环境的外现,与后文的“哗哗,哗哗,哗哗哗”相照应,暗示危险即将来临。
深入感悟
感悟二:品手法
三是妇女们巧妙避开敌人的追击,将船驶进荷花淀时,作者对淀上风光进行的描绘。虽是寥寥几笔,但想象丰富,把景物写得逼真、形象、传神,充满寓意,表现出荷花淀给妇女们的安全感,衬托出她们的心理状态,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为紧接而来的战斗渲染了气氛。同时还暗示了青年妇女们的前途——“粉色”的荷花箭成了白洋淀的“哨兵”,当日“粉妆”的妇女也将成为白洋淀的战士;还表现出白洋淀军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
深入感悟
感悟二:品手法
3.商量探夫的对话生动有趣,个性鲜明,分别表现了她们怎样的个性?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机智,伶俐,含蓄)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爽朗,率真)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稳重,谨慎,想得比较周到)
深入感悟
感悟二:品手法
3.商量探夫的对话生动有趣,个性鲜明,分别表现了她们怎样的个性?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快人快语,急切而真挚)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羞涩、忸怩,用婆婆作挡箭牌,言虽假,情却真)
艺术特色
①结构的散文化、描写的诗意化。就全篇而言,没有曲折而又完整的故事,整篇只写了几个场景。环境描写充满诗情画意,皎洁的明月、干净的庭院、银白的世界、透明的薄雾、新鲜的荷香,无不给人以清新淡雅、如诗如画的感觉。
艺术特色
②语言质朴、简明,但又内涵丰富。尤其是人物语言极具个性,最精彩的是五位青年妇女商量去探望丈夫的一段,作者没有一言半语的交代,而人物的鲜明个性就通过对话表现出来。
③精当的細节描写为作品增加了亮色。它们或推动情节发展(“她有时望望淀里”)或透露微妙的心理变化(“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或增加描写的真实性
课堂小结
小说以冀中抗日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勤劳纯朴、通情达理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日的爱国精神和热爱生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拓展延伸
拓展一:仿描写
《荷花淀》中的景物描写十分生动自然,颇具生活气息,你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场景呢?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模仿本文的景物描写方法,写一段关于景物描写的文字。
拓展延伸
拓展二:构场景
《荷花淀》采用多种描写方法,构建了一个北方水淀之乡的生活画卷,表现出人民英勇抗日的革命精神。身在校园的你能采用《荷花淀》中的描写手法,来构建出你所处的校园吗?请你试着来写一下。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配套基础习题。
2.请你根据所学描写手法,构建出你心目中的校园。
课程结束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荷花淀》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选出读音全对的一项( )
A.细腻(nì) 硝(xiāo)烟 凫(niǎo)水
B.撅(juē)着嘴 打点(diǎn) 脱缰(jiāng)
C.菱(líng)角 虾篓(lǒu) 苇(wéi)眉
D.吮(sǔn)指头 嘱(zhǔ)咐 白洋淀(diàn)
2.下面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小说《荷花淀》选自孙犁文集《白洋淀纪事》。
B.《荷花淀》细致地描述了白洋淀地区人民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主要人物是一群青年妇女。
C.《荷花淀》采用纵剖面的方法,按照时间的顺序,重点描写了夫妻话别、敌我遭遇、助夫杀敌三个片断。
D.写景清新,细节生动,对话传神,这几点是《荷花淀》的主要艺术特色。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今全球通胀继续攀升,世界主要经济体必将联手干预市场、控制通货膨胀继续肆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欧美各国都把压制原油价格过快上涨作为下半年工作的目标之一。
①如今这种危险已经蔓延到发达国家
②并加剧了社会动荡的风险
③持续的通货膨胀使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上升,企业负担加重、消费受到抑制
④美国政府也已感受到通胀导致的公众的不满和压力
⑤欧元区通胀率上升至2.7%,超过了欧洲央行设定的2%的警戒线
⑥今年以来,不断高企的油价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的成长
A.③⑥①⑤④② B.③①⑤④②⑥
C.⑥③①②④⑤ D.⑥③②①⑤④
4.结合语境分析理解下列人物对话所表现的性格特点,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 )
①乖巧伶俐 ②憨厚质朴 ③忸怩羞涩 ④谨慎稳重
a.“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b.“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c.“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d.“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e.“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A.a① b② c④ d② e③
B.a① b① c④ d② e③
C.a③ b② c④ d② e③
D.a① b② c② d④ e③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包裹 打涝 晌午 狠心贼
B.柔滑 围剿 梭鱼 扑愣愣
C.搭理 嘱咐 震荡 战利品
D.浸透 隐敝 安慰 羞红脸
二、提升运用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标志着作者(孙犁)的创作达到成熟境界的,是发表于1945年5月1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荷花淀》。这篇小说比《芦花荡》早发表了三个半月,是它的姐妹篇,因为它们不仅题目对称,而且还分别加着“白洋淀纪事之一”“白洋淀纪事之二”的副题。但实际上也就到此为止,它们在人物、情节等方面并无必然联系。
《荷花淀》的发表,在延安文艺界引起了关注,当时任《解放日报》副刊编辑的方纪回忆说:“读到《荷花淀》的原稿时,我差不多跳起来了,还记得当时在编辑部里的议论——大家把它看成一个将要产生好作品的信号。”
“那正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又经过整风,不少人下去了,开始写新人——这是一个转折点;但多半还用的是旧方法……这就使《荷花淀》无论从题材的新鲜,语言的新鲜,和表现方法的新鲜上,在当时的创作中显得别开生面。”
这个回忆,反映着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我们注意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它使初次读到原稿的人快要“跳起来了”,而且被看作“将要产生好作品的信号”。这好像是说,该作已处于“锋线”位置,大家要紧张地看着它破门得分了。
事情是不是这样,可以先不管,我们知道,已经产生的事实是,“由于《荷花淀》和其他一系列作品的创作,孙犁作品清新、隽美的风格,逐步在读者中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推崇、称道者有之,模仿、学步者有之,受其启发、激励而冀图另辟蹊径者亦有之……孙犁也因此在后来被一些人称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这就是说,当时谁也没有想到,由于《荷花淀》的发表,最终产生了个被一些人称为“山色有无中”的“荷花淀派”。尽管这个流派的有无还可以讨论,但它所产生的影响,就比次破门得分要深远得多了。
《荷花淀》只有五千多字,传诵至今,魅力不减。艺术上最难的是创新,有一个“新”已经不易,而方纪一连用了三个“新(鲜)”来称赞它,这就可见它的独树一帜,给当时的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选自郭志刚《孙犁评传》,有删改)
结合课文《荷花淀》的相关内容,试举例证明方纪的“三新”观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步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凫水”中的“凫”应读“fú”。
C.“苇眉”中的“苇”应读“wěi”。
D.“吮指头”中的“吮”应读“shǔn”。
故选B。
2.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解放战争时期”错误。应该是抗日战争时期,打日本鬼子。
故选B。
3.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油价高企是通胀的根源,故⑥为首句,排除A、B两项。①中“这种危险”指代③中的“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上升,企业负担加重、消费受到抑制”,故③一定在①前。②句紧承③句而来,所以应在①前。⑤和④介绍的是发达国家所受的影响,④句中“也”是呼应⑤说的,故④在⑤之后,排在末尾。排除C项,这样最终排序为:⑥③②①⑤④。
故选D。
4.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的能力。
这几句话是妇女们在她们的丈夫离开后商量探望丈夫的对话。
丈夫们参军走了,四个妇女聚在一起商里探望他们。在这里,四个人每人只说了一句话,作者就描绘出了她们思想与言行之间的矛盾,细腻而真实地刻画出了女人们不同的性格特征。
妇女a说:“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裳。”这句话说得委婉含蓄,“听说”二字告诉别人不是自己存心主动打听丈夫行踪的;而且又声明“不拖尾巴”这是她怕同伴说她拖尾巴,拐弯抹角,最后才声明,不是我故意“想去”送衣裳,而是他临走时“忘下了”的。这就似乎非送不可,说起话来小心谨慎,不漏痕迹,表现了她乖巧伶俐的性格特点。
妇女b说:“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话虽一句,但非常要紧,那就非去不可。毫不掩饰,不绕弯子,可以说是袖筒里藏棒槌——直来直去。她明明白白地告诉别人,自己就是要去见丈夫。显然这个妇女性格较为直爽、憨厚质朴的性格特点。
妇女c谈的是淀里的斗争形势,似乎与思念丈夫无关,其实她的心还是在丈夫身上。“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这说明“淀里的斗争形势变了”。形势越紧,丈夫就越没时间回来,因此就更该前去探望。从说话的内容和语气可以看出,这是水生妻的话。从她那不慌不忙的话语中,说明她是个言行谨慎、处事稳重、行为老练的妇女。
妇女d说:“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她抱着侥幸的心理,主张快去快回。表现了她憨厚质朴的性格特点。
妇女e先表白“我本来不想去”,接着说明这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不可的,最后还拉着长腔说“一一有什么看头啊!”既不想去,又无看头,可是却积极在这里聚会商量怎么前去探夫,这不是自相矛盾的话吗?这正表现出她那用假话掩真情,遮遮掩掩、忸忸怩怩、羞羞答答的个性特点。
故选A。
5.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
A.“打涝”应为“打捞”。
B.“扑愣愣”应为“扑楞楞”。
D.“隐敝 ”应为“隐蔽”。
故选C。
二、提升运用
6.(1)题材新鲜。小说虽然是以战争为题材,却没有描写残酷搏杀的场景,只是描写战场周围的风景以及女人们的说笑,充满诗情画意。通篇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在战争中成长的经历为叙述重点,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的迅速发展以及抗战必胜的主题,歌颂了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2)语言新鲜。小说语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清新质朴,富有内涵与张力,如“夫妻话别”与“商议探夫”时的语言描写等。既有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也有句式的精心选择,如省略句、倒装句等。
(3)表现方法新鲜。①独创了自己的人物形象体系,小说通过对话、细节、环境描写等方法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抗日民族战争中识大体、顾大局、具有乐观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②塑造人物,善于工笔细描,重点渲染,用抒情叙述和白描的手法,透过人物的对话和动作,以简省的笔墨,细致地表现人物优美纯真的感情世界,以“夫妻话别”最为典型。③小说结构既严谨缜密,又轻巧灵活,不太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和连贯,而善于选取与人物性格相关联的一些生活片段,灵活自如地加以穿插,使人物命运、生活场景、作者的抒情和议论轻松地糅为一体。④小说以平静的开头把读者引入心灵震撼的深处,又在结尾时以淡泊悠远的意境,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余地。
【详解】孙犁的小说创作与赵树理一样,都是以浓郁的民族特色见长的,但孙犁小说更写出了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风采。 他的小说,以描写冀中农民抗日斗争见长;作品笔调清新明快,充满诗情画意。作品的“三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
首先,语言方面新鲜。孙犁小说刻画追求一种清新而淡远的意境,像散文诗一样,在平淡之中见深远,于朴素之中显浓重。孙犁小说往往以平静的开头把读者引入心灵震撼的深处,又在结尾时以淡泊悠远的意境,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余地。淳朴而绚丽的景物描写,更增添了孙犁小说的诗意美。与此相关,孙犁小说的语言也是散文诗一样,质朴自然而又清新凝练,柔情似水,简洁畅达。作品中往往用一些富于生活哲理的语句作为画龙点睛之笔,但话语本身却显得很平常很朴实很含蓄,真正做到了以朴素动人。小说通过对华、动作和典型的生活细节细致入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动逼真地刻画人物性格。水生嫂是小说的主人公,当她听说丈夫要赴前线打击日寇时,作者通过对她正在编苇席时手指划破、鼻子发酸,为丈夫打点包裹等细节描写,真实地展示了她把对丈夫的依恋与离别的感伤,转化为对丈夫赴前线抗战的理解和支持的心理过程。从而塑造了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农村妇女形象。景物描写清新自如,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抒情的笔调,乐观的画面,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既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又为人物的活动提动了典型环境。小说语言朴素无华,清丽畅达,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作品融小说、散文、是个为一体,具有散文诗式的独特小说风格。宛如带露沾水的荷花,既有绚丽多姿的风采,又洋溢着沁人心脾的醉人清香。如作品开始描写水生嫂月夜编席的场景,作者 用“雪地”“云彩”比喻水生女人编成的大片苇席,又抓住薄雾、清风、荷香这样富有水乡气息特征的事物,寥寥几行就点染出荷花淀的风貌。这样优美的景色与主人公萦徊心头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有的气氛。接着写夫妻话别,话别语言则是质朴无华而感情真挚的深沉。这一切自然和谐地相互映衬,恰如其分地描绘出当时的环境和人物思想生活的特点。
其次从主题和选材上看也显示了新鲜的特性,孙犁的小说着力表现战争年代我们民族的美好的心灵、坚强品质和高尚情操,可以说,反映农民在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中的觉醒,展现农民内在的人情美人性美,并以此来歌颂美的新时代农村的诞生,歌颂创造着美的革命,这是孙犁小说的总主题。在题材的选取上,孙犁小说很少有惊心动魄的场面和事件,也不多写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而是力求题材的朴素单纯,以平静细微的故事来诉说时代的本质。《荷花淀》就是以抗日战争中一些极为平常的生活、战斗的场面,挖掘了中国农民实际上也是我们整个民族所具有的崇高精神品质,在普通人身上写出了战争的本质。为了表现这种美的主题,孙犁小说独创了自己的人物形象体系。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以《荷花淀》中水生嫂为代表的抗日民族战争中识大体、顾大局、具有乐观主义和现身精神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系列。孙犁小说着重表现了在她们多姿多彩、温柔娴静外貌下面所蕴含的坚韧顽强的性格,孙犁对我们民族人情美人性美的深刻揭示,主要就是通过对水生嫂这样的农村妇女形象的塑造来完成的。
最后从结构上看也表新出新鲜感。孙犁小说的艺术结构既严谨缜密,又轻巧灵活,他不太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和连贯,而是擅长以散文的笔法来构织小说,善于选取与人物性格相关联的一些生活片段,灵活自如地加以穿插,使人物命运、生活场景、作者的抒情和议论轻松地糅为一体。作品结构疏密相间,详略得当,章法活泼而不失严谨。文中夫妻话别、敌我遭遇、打扫战场等典型场面的都是工笔细描,而水生到别家做工作及游击队在马庄的活动、妇女们组织起来练兵打仗等场面只是粗线条勾勒,一笔带过。小说的建材布局,服务于突出主题与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