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为了忘却的记念》课件(共33张PPT)+教学设计+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2 *《为了忘却的记念》课件(共33张PPT)+教学设计+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7 10:40:0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高中语文高二年级选择性必修中册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
课题名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为了忘却的记念》
核心素养目标 增强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学习目标 掌握本文的整体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内容,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情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案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初步导入 我们印象中的鲁迅先生是 “横眉冷对千夫指”,目光凌厉,高冷逼人;其实鲁迅先生是 “俯首甘为孺子牛”,和蔼温暖,心有阳光。我们印象中鲁迅先生的文字像一把匕首毫不留情地插入敌人的心脏;其实鲁迅先生的文字像阳光如雨露似春风鼓舞了每一位向上向善的中国人。一篇《为了忘却的纪念》让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真挚的情怀。 (教师语言导入,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导入本课) [设计意图] 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邀请学生进行阅读,教师强调标红内容,要求学生在课本上重点标注并对之前知识进行提问。) 文学成就 代表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 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其中,1921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相关链接: 杂 文 现代散文中的一类,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具有短小、活泼、犀利、隽永、富有战斗性的特点、。它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变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 杂文在中国古已有之,而现代杂文的兴起、发展和繁荣,和鲁迅是分不开的。在鲁迅的笔下,杂文具有一种自由写世相、叙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启迪思想和反抗现实的使命,从而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独将完美的艺术形式,攀上了中国文学的高峰,进入了“高尚的文学楼台”。 (三)写作背景 1930年3月,“左联”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由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组成的文学组织,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当选为常委。“左联”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工作方针,主张“对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持、持久,而且要注重实力”。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均参加了这一进步组织。 而此时正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配合反革命的军事“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运动,一方面采取查禁书刊,封书店,逮捕、暗杀左翼作家等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手段“围剿”左翼文学。 (学生诵读,教师进一步讲解。) (四)相关链接 “左 联” “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以鲁迅为旗手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的组织,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左联”及其成员借助文学阵地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文化“围剿”;在文学创作上以题材的广泛、主题的深刻、情节的生动和丰富、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北斗》是“左联”的主要刊物。1936年初,为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自动解散。 “左联五烈士” “左联五烈士”同于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除殷夫外,其余四人均为共产党员,李伟森还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 “左联”五烈士被害:1931年2月7日,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等五位左翼革命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同时杀害于上海龙华。 (五)题解 “忘却”,摆脱悲哀,为了忘却意为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量;“记念”,记住愤怒,不忘先烈。二者合起来,其含意为:对烈土最好的纪念是化悲痛为力量,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继续战斗。 [设计意图] 引入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帮助学生对文本初步感知;同时对题目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标题含义。 三、初读课文 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理清结构,概括内容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写作目的,回忆与白莽的三次见面。 第二部分:回忆与柔石的交往,顺带写冯铿。 第三部分:简述左联成立后对白莽的新的了解及白莽、柔石的被捕。 第四部分:五烈士被捕遇害的经过,作者的境遇和悲愤的心情。 第五部分:抒发悲愤之情,揭露社会黑暗,表达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文章整体框架 1.纪念白莽 2.纪念柔石 3.再忆白莽 4.又念柔石 5.无法忘却 [设计意图]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掌握文章基本框架。 四、深入感悟 (一)感悟一:析形象 1. 白莽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①纯朴、率真、乐观。第一次会面后,给鲁迅写信说“好像受了一种威压似的”,经过鲁迅回信解释,他便不存芥蒂,接受赠书,并送译诗给鲁迅,说明他敏感、率真;第三次见面的衣着及见面就告诉鲁迅自己“是一个革命者”,说明他的纯朴、乐观。 ②爱憎鲜明。他故意将“国民诗人”译为“民众诗人”,因为他憎恨国民党反动派,因而连“国民”两字也觉得讨厌,不愿意用来称呼自己喜爱的诗人 2.为什么写白莽遇难时作者引用了彼得斐的诗 引白莽自己翻译的诗来纪念白莽,这是最好的一种纪念。白莽热爱彼得斐的诗,翻译彼得斐的诗,而且用自己的革命实践,用自已的生命和鲜血表明他忠于这崇高的信念。鲁迅先生用这种方式赞扬白莽为自由而战、为自由献身的精神。 4. 怎样理解柔石的“迂” 柔石的“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硬气”。自己认准的路,明知吃亏也要走到底。革命文学的道路上,柔石的“硬气”表现为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没有钱借钱也要做印本;一旦决定改变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他就不惜放弃熟悉的一套,不怕从头学起,不知困难为何物。 二是善良、单纯。对社会的黑暗、人心的险恶,还缺乏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他很单纯,“相信人们是好的”,对鲁迅“人心惟危”的一些说法,他“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会这样的么 ”。 三是跟女性一同走路,过分拘谨。与女性一同走路,就是敢了,还要拉开距离。思想性格有拘泥保守的一面。 (请同学们试着分析其他人物形象) (二)感悟二:品情感 1.“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悲愤”,悲哀和愤怒。鲁迅悲哀的是自己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愤怒的是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忘却”,是暂时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量。 2.得知柔石等被害的消息,作者仅用“原来如此……”表达怎样的情感 “原来如此”短短四个字,表达出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卑劣凶残地杀害革命青年的无比愤慨。句中的惊叹号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愤怒与震惊,省略号则包含了难以尽述的愤恨以及对死者的无尽的痛惜与怀念。 (三)感悟三:知深意 1.课文标题《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忘却”与“记念”是两个意义相反的词,作者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个标题里? 作者把“忘却”与“记念”这两个意义相反的词联系在一起,放在一个标题里,看似矛盾,实际上作者在这一标题里寄寓着深刻的意义。 首先我们看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文章开头就写道:“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结尾又写道:“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从这两部分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所谓的“忘却”,实际上就是“摆脱”“搁置”的意思,也就是将“战友”的牺牲而带来的悲痛暂时搁置一边,使思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脱离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纪念死者。 2.如何理解第14段“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这句话 “旧道德”指旧有的,在人民群众中长期形成的道德;“新道德”指无产阶级新思想指导下的道德;“损己利人”指为了别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是作者对柔石崇高思想品德的评价和赞扬。 3.怎样理解作者引用三个典故的用意? ①作者在叙述柔石的“硬气”和“迁”的特点时运用了明代方孝孺的典故。作者用这一典故是为了更鲜明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的“硬气”与“迁”。方孝孺坚决不肯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不仅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还连累了宗族亲友,实在是“迂”,但他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几百年来一直被后人敬仰和称颂。作者将其与柔石相比,突出了柔石的“硬气”与“迂”,同时也用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反动派杀害革命青年的罪行,是对反动派暴行的深刻揭露与控诉。 ②作者在写柔石被捕、自己逃走时运用了《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故事。作者用这个典故暗示反动派的滥杀无辜与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没什么两样,更为深刻的是,作者对道悦是持批判态度的,他并不像道悦那样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保存实力,继续战斗。 (五)语言特色 ①记叙与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鲁迅没有一般地、浮泛地讲对反动派的恨和对革命者的爱。他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对事实的记述上,在记述事实时,融进自己的感情和议论,或用概括的文字,从思想意义和感情上作画龙点睛的点染。 ②结构完整,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鲁迅把他和五位青年作家的交往作为线索,把本来散乱、孤立的材料组织在一个整体中。柔石与他关系最密切,在文中占的篇幅最大,白莽次之。至于冯铿等三人,或未见过面,或虽见一面而不熟悉,便略写。对柔石和白莽,又注意抓住最能体现这两位革命青年思想风貌的细节或“小事”来写。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白莽、柔石等五位烈士的片段性的回忆,对五位烈士的为人以及被反动派杀害的事实的记述,高度赞扬了烈士们执着、坚忍、善良的优秀品格,表达了对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无辜的愤恨和要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战斗下去的坚定信念。 [设计意图] 进一步深入探究文本内容,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 五、拓展延伸 (一)有人认为,五位烈士的死是一种无意义的牺牲;有的人却认为,他们的死是对国家最深情的告白,意义重大。你认为他们的死有价值吗?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二)五位烈士虽然死了,但是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肩负着国家繁荣富强的光荣使命,学习了本篇课文,你有没有新的想法,请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学生进行自由发言,说明自己的观点及理由,教师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 进行思考学习,构建学生辩证思维框架。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配套基础习题。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比较《记念刘和珍君》和本 文的异同点。 [设计意图] 根据学习目标夯实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在基础之上通过写推荐词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
板书设计 《为了忘却的记念》 形象 情感 句意
课后作业 1.完成本课配套基础习题。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比较《记念刘和珍君》和本 文的异同点。
教学反思 亮点:通过设置情景导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性。 设置了多种学生参与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足之处:可适当添加鼓励性评语。 课堂教学建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多发言。(共33张PPT)
为了忘却的记念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册
第二单元
初步导入
我们印象中的鲁迅先生是 “横眉冷对千夫指”,目光凌厉,高冷逼人;其实鲁迅先生是 “俯首甘为孺子牛”,和蔼温暖,心有阳光。我们印象中鲁迅先生的文字像一把匕首毫不留情地插入敌人的心脏;其实鲁迅先生的文字像阳光如雨露似春风鼓舞了每一位向上向善的中国人。一篇《为了忘却的纪念》让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真挚的情怀。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感受柔石、白莽的形象,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2.了解文中典故,分析忘却”与“记念”的关系,提升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3.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
目录章节




知人论世
初读课文
深入感悟
拓展延伸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知人论世
(二)文学成就
代表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
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其中,1921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知人论世
相关链接
知人论世
杂 文
现代散文中的一类,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具有短小、活泼、犀利、隽永、富有战斗性的特点、。它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变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
杂文在中国古已有之,而现代杂文的兴起、发展和繁荣,和鲁迅是分不开的。在鲁迅的笔下,杂文具有一种自由写世相、叙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启迪思想和反抗现实的使命,从而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独将完美的艺术形式,攀上了中国文学的高峰,进入了“高尚的文学楼台”。
(三)写作背景
知人论世
1930年3月,“左联”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由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组成的文学组织,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当选为常委。“左联”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工作方针,主张“对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持、持久,而且要注重实力”。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均参加了这一进步组织。
而此时正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配合反革命的军事“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运动,一方面采取查禁书刊,封书店,逮捕、暗杀左翼作家等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手段“围剿”左翼文学。
(四) 相关链接
知人论世
“左 联”
“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以鲁迅为旗手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的组织,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左联”及其成员借助文学阵地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文化“围剿”;在文学创作上以题材的广泛、主题的深刻、情节的生动和丰富、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北斗》是“左联”的主要刊物。1936年初,为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自动解散。
(四) 相关链接
知人论世
“左联五烈士”
“左联五烈士”同于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除殷夫外,其余四人均为共产党员,李伟森还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
“左联”五烈士被害:1931年2月7日,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等五位左翼革命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同时杀害于上海龙华。

(五) 题解
知人论世
“忘却”,摆脱悲哀,为了忘却意为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量;“记念”,记住愤怒,不忘先烈。二者合起来,其含意为:对烈土最好的纪念是化悲痛为力量,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继续战斗。
初读课文
( 一)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竦身 罗曼谛克 拓荒 尽量
偈子 涅槃 解往 提纲挈领
大王 刊载 惴惴 什物
着落 吮吸 信札 赎罪
sǒng

tuò
liàng

niè pán
jiè
qiè
dài
zǎi
zhuì
shí
zhuó
shǔn
zhá
shú
初读课文
( 二)理清结构,概括内容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写作目的,回忆与白莽的三次见面。
第二部分:回忆与柔石的交往,顺带写冯铿。
第三部分:简述左联成立后对白莽的新的了解及白莽、柔石的被捕。
第四部分:五烈士被捕遇害的经过,作者的境遇和悲愤的心情。
第五部分:抒发悲愤之情,揭露社会黑暗,表达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初读课文
( 二)理清结构,概括内容
文章整体框架
1.纪念白莽 2.纪念柔石
3.再忆白莽 4.又念柔石
5.无法忘却
深入感悟
感悟一:析形象
1. 白莽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①纯朴、率真、乐观。第一次会面后,给鲁迅写信说“好像受了一种威压似的”,经过鲁迅回信解释,他便不存芥蒂,接受赠书,并送译诗给鲁迅,说明他敏感、率真;第三次见面的衣着及见面就告诉鲁迅自己“是一个革命者”,说明他的纯朴、乐观。
②爱憎鲜明。他故意将“国民诗人”译为“民众诗人”,因为他憎恨国民党反动派,因而连“国民”两字也觉得讨厌,不愿意用来称呼自己喜爱的诗人。
深入感悟
感悟一:析形象
2.为什么写白莽遇难时作者引用了彼得斐的诗
引白莽自己翻译的诗来纪念白莽,这是最好的一种纪念。白莽热爱彼得斐的诗,翻译彼得斐的诗,而且用自己的革命实践,用自已的生命和鲜血表明他忠于这崇高的信念。鲁迅先生用这种方式赞扬白莽为自由而战、为自由献身的精神。
深入感悟
感悟一:析形象
3. 第二、四部分用哪些材料表现柔石的性格特点?
听讲义
托送书
名字风波
弄文学
借钱印书
拼命译书
与人走路
改变创作风格
狱中写信
眷恋母亲
深入感悟
感悟一:析形象
4. 怎样理解柔石的“迂”
柔石的“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硬气”。自己认准的路,明知吃亏也要走到底。革命文学的道路上,柔石的“硬气”表现为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没有钱借钱也要做印本;一旦决定改变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他就不惜放弃熟悉的一套,不怕从头学起,不知困难为何物。
深入感悟
感悟一:析形象
二是善良、单纯。对社会的黑暗、人心的险恶,还缺乏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他很单纯,“相信人们是好的”,对鲁迅“人心惟危”的一些说法,他“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会这样的么 ”。
三是跟女性一同走路,过分拘谨。与女性一同走路,就是敢了,还要拉开距离。思想性格有拘泥保守的一面。
请同学们试着分析其他人物形象
深入感悟
感悟二:品情感
1.“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悲愤”,悲哀和愤怒。鲁迅悲哀的是自己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愤怒的是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忘却”,是暂时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量。
深入感悟
感悟二:品情感
2.得知柔石等被害的消息,作者仅用“原来如此……”表达怎样的情感
“原来如此”短短四个字,表达出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卑劣凶残地杀害革命青年的无比愤慨。句中的惊叹号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愤怒与震惊,省略号则包含了难以尽述的愤恨以及对死者的无尽的痛惜与怀念。
深入感悟
感悟三:知深意
1.课文标题《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忘却”与“记念”是两个意义相反的词,作者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个标题里?
作者把“忘却”与“记念”这两个意义相反的词联系在一起,放在一个标题里,看似矛盾,实际上作者在这一标题里寄寓着深刻的意义。
首先我们看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文章开头就写道:“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深入感悟
感悟三:知深意
结尾又写道:“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从这两部分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所谓的“忘却”,实际上就是“摆脱”“搁置”的意思,也就是将“战友”的牺牲而带来的悲痛暂时搁置一边,使思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脱离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纪念死者。
1.课文标题《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忘却”与“记念”是两个意义相反的词,作者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个标题里?
深入感悟
感悟三:知深意
2.如何理解第14段“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这句话
“旧道德”指旧有的,在人民群众中长期形成的道德;“新道德”指无产阶级新思想指导下的道德;“损己利人”指为了别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是作者对柔石崇高思想品德的评价和赞扬。
深入感悟
感悟三:知深意
3.怎样理解作者引用三个典故的用意?
①作者在叙述柔石的“硬气”和“迁”的特点时运用了明代方孝孺的典故。作者用这一典故是为了更鲜明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的“硬气”与“迁”。方孝孺坚决不肯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不仅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还连累了宗族亲友,实在是“迂”,但他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几百年来一直被后人敬仰和称颂。作者将其与柔石相比,突出了柔石的“硬气”与“迂”,同时也用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反动派杀害革命青年的罪行,是对反动派暴行的深刻揭露与控诉。
深入感悟
感悟三:知深意
②作者在写柔石被捕、自己逃走时运用了《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故事。作者用这个典故暗示反动派的滥杀无辜与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没什么两样,更为深刻的是,作者对道悦是持批判态度的,他并不像道悦那样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保存实力,继续战斗。
3.怎样理解作者引用三个典故的用意?
语言特色
①记叙与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鲁迅没有一般地、浮泛地讲对反动派的恨和对革命者的爱。他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对事实的记述上,在记述事实时,融进自己的感情和议论,或用概括的文字,从思想意义和感情上作画龙点睛的点染。
语言特色
②结构完整,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鲁迅把他和五位青年作家的交往作为线索,把本来散乱、孤立的材料组织在一个整体中。柔石与他关系最密切,在文中占的篇幅最大,白莽次之。至于冯铿等三人,或未见过面,或虽见一面而不熟悉,便略写。对柔石和白莽,又注意抓住最能体现这两位革命青年思想风貌的细节或“小事”来写。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白莽、柔石等五位烈士的片段性的回忆,对五位烈士的为人以及被反动派杀害的事实的记述,高度赞扬了烈士们执着、坚忍、善良的优秀品格,表达了对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无辜的愤恨和要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战斗下去的坚定信念。
拓展延伸
探究一:品析行为
有人认为,五位烈士的死是一种无意义的牺牲;有的人却认为,他们的死是对国家最深情的告白,意义重大。你认为他们的死有价值吗?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拓展延伸
探究二:联系自身
五位烈士虽然死了,但是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肩负着国家繁荣富强的光荣使命,学习了本篇课文,你有没有新的想法,请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配套基础习题。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比较《记念刘和珍君》和本
文的异同点。
课程结束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为了忘却的记念》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缁(zī)衣 惴惴(zhuì) 曲(qū)译 戳(chuò)穿
B.铿(kēnɡ)锵 拓(tuò)荒 宝藏(cánɡ) 脚镣(liào)
C.函(hán)电 眷(juàn)恋 淤(yū)积 喘(chuǎn)息
D.客栈(zhàn) 煞(shā)尾 寥寥(liáo) 挈(qì)带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永诀 眷恋 信扎 罗曼谛克 仓皇失措
B.戮穿 缁衣 恩赐 苟延残喘 郑重其事
C.通辑 轻率 伤疤 斩钉接铁 情随事迁
D.吮血 欣幸 涅槃 光怪陆离 欲盖弥彰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和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
B.夜里,我将译文和原文粗粗的对了一遍,知道除几处曲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误译。
C.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屑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敢,或不愿载这件事。
D.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很欣幸他的得释,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
B.那两本书是特地托书店从德国买来的。后来大抵带在身边,后来见异思迁,已没有翻译的意思了。
C.但我又疑心我自己,也许是柔石的先前的斩钉截铁的回答,正中了我那其实是偷懒的主张的伤疤,所以不自觉地迁怒到她身上去了。
D.他曾经和我通过信,投过稿,但现在寻起来,一无所得,想必是十七日那夜统统烧掉了。
5.填写在下列语段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这来的便是闰土。_______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_______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_______变作灰黄,_______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_______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A.虽然 但 已经 而且 也 B.即使 但 已经 尚且 又
C.虽然 但是 已然 尚且 也 D.即使 但是 已经 而且 又
6.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她)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B.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
C.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
D.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在火车站,一男子因多次假摔而被揭穿。他不但死不承认,而且在指责声中出离愤怒了,竟然拿出匕首威胁揭穿者。
②“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文天祥就义虽已七个世纪有余,但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千古。
③当古老的传统遇到现代社会“快速、便捷、卫生”的价值观时,国人对一次性餐具的消费更是让人惊心动魄。
④西方人弄不明白,面对自然灾难,中国人为什么举国支援;西方的诗人搞不清楚,面对汶川、玉树、雅安大地震,中国的诗人为什么痛心疾首,长歌当哭?
⑤南怀瑾先生虽屡遭磨难,却矢志不渝,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夜以继日,宵衣旰食,先后出版了三十二部专著。
⑥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笔走龙蛇的晋代书法,无一不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直接展示。
A.②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③④⑤
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你还记得那年我们一起游桂林的情景吗?在那里你画了一幅画送给我,这么多年我一直惠存着。
B.赵老师,我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一篇网络小说,自知功力不够,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斧正,万分感激。
C.刘校长的话真是抛砖引玉,像刘校长这样高龄仍在为教育事业尽绵薄之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D.钱老,久闻您在瓷器鉴定方面的大名,我刚刚得到一个清代的青花瓷器,想请您钧鉴,可以吗?
二、提升运用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艾平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呼伦贝尔大草原。
冰雪将茫茫草原覆盖,仿佛一片亿万年的大水晶,解析了太阳的光谱,遍地熠熠生辉。这就是草原的春天,明亮,寒冷,空旷,漫长。呼伦贝尔草原不知“清明时节雨纷纷”、“烟花三月下扬州”为何物,沉寂始于十月、十一月,延至次年的五月,直到了六月才肯葳蕤。
呼伦贝尔在北纬53度到北纬47度之间,几近冻土带,一年只有不足一百天的无霜期,春、夏、秋三个季节便挤在这一百天里奔跑,每一种植物都是百米冲刺的运动员,奔跑着发芽,奔跑着开花,奔跑着打籽,奔跑着完成生命基因的使命。你若细看草原上的那些芍药、萱草、百合、野玫瑰,就会发现它们都比内地的同类开得弱小、开得简单;那些毛发一样附在原野上的草类,更是生得低矮硕壮,因为它们没有时间拔高,必须快快成熟。乍暖还寒,草色遥看近却无,呼伦贝尔的春天在残雪中闪出,莞尔一笑,转瞬即逝。一夜南风,醒来时百草猛然长高了半尺,草原焕然碧透千里,如深深的海洋,波动在阳光下,泛起绸缎般的华丽。花朵们忙了一夜,终于捯饬一新,佩戴着天上的彩霞和地上的雨露,跟着绿浪摇曳曼舞。游人醉入花丛,欢喜得忘乎所以,浪漫地比照远方的场景,直把这草原夏日叫做草原的春天。他们不曾体验,因此不懂,草原的春天是一场望眼欲穿的期盼,而最终让你看到的却永远是结尾的那一瞬。
萨丽娃姐姐和大地一起记忆着春天。
草原的春天是妇女们含辛茹苦的季节。萨丽娃看见老祖母蹒跚在纷扬的春雪中,靴子艰难地从冰泥里拔出来,又踩下去,湿漉漉的蒙古袍大襟冻成硬邦邦的冰片,在冷风中咔咔作响;她看见太阳的手指伸过来,轻轻地梳拢老祖母的银发,落在那只暗红的珊瑚耳环上,老祖母汗水淋漓的脸颊,布满了岁月的光芒。小羊羔总是走在大野芳菲之前,一个接一个降生在冰碴密布的草地上,然后它们站起来,像洁白的云朵一样缭绕着老祖母“咩……咩……”嚷着饥饿。
百代千年,游牧人家在春季里寻找朝阳的地方接羔,一辈辈把长生天的教诲变成了不可更改的习惯,留在了老祖母的银发上。长生天不是传说之中的老天爷,是万物生存的法则,是必须敬畏的大自然。四月接羔,羊羔吃着母乳等待青草,青草和它们的乳牙一起长出来,它们开始奔跑,从此变成了原野的孩子,栉风沐雨,爬冰卧雪,生命就这样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老祖母的腰是在春天累弯腰的,老祖母的劝奶歌是在春天里传给萨丽娃姐姐的。
“陶爱格……陶爱格……你的孩子在哭泣,你这当母亲给它吃奶吧……”老祖母的劝奶歌升起来,回响环绕,哀婉之中,苍穹附以和声,母体般的温暖笼罩草原,万物生灵的母性开始苏醒。母羊含泪站起身来,羊羔纷纷跪乳。饱食的羊羔肆意喧闹嬉戏,洁白的云朵在阳光里打滚儿,然后撒开四蹄奔跑,进入季节的深处。
每年十月之后,老祖母把种公羊放进母羊群,母羊怀胎六个月,到次年四月或者五月分娩,完成一个春天的轮回。那前一年的接下的羊羔,由于仅仅吃过一个夏天的青草,骨头还未坚硬,脂肪仍然豆腐般多汁,头上卷曲的绒毛里才露出细小的犄角。老祖母仍然叫它们羔子,风雪夜里把它们放进蒙古包庇护,为了它们暖和,半夜起来给炉子加牛粪。萨丽娃姐姐依偎在老祖母的怀里说,好像羔子是你的亲孙女。
后来萨丽娃姐姐戴着老祖母的红珊瑚耳环离开了家。因为城里的暖气和热水,因为城里的漂亮和时尚,城里的楼房虽然很舒适,可那是租来的,不是家;萨丽娃姐姐思念阿妈的奶茶、阿爸的手把肉,好想好想骑上骏马变成草原的风,好想好想放开嗓子变成蒙古包前奔流的河。萨丽娃姐姐总觉得老祖母的红珊瑚耳环会说话,一天天在她耳边说个不停,只是那些古老的话,就像飞来飞去的鸟,有点听不懂,想留也留不下。
萨丽娃姐姐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乡。
枕着幽幽的草香,她看见了逝去已久的老祖母,听清了老祖母在她耳边说的话———河冰不开,天鹅不来;骏马绕不过暴风雪,大雁甩不掉自己的影子……冬长夏短,谁也逆不过长生天的规矩……
萨丽娃姐姐站在草原的春天里,伸出一双手,这手是洁白细致的;萨丽娃姐姐轻轻托出一只小羊羔,把母羊脱落的子宫慢慢送回腹腔内,这双手浸染上羊水和血液,开始在寒风中皴裂,慢慢地,长生天的怀抱里回来了一个顺其自然劳作的人;当这双手终于被牛奶和油脂润透,不再畏惧风霜雨雪的时候,萨丽娃姐姐的牧场已经远近闻名,她出售的羊,是实实在在吃过三次夏牧草、长了六个牙的肥腴的羊。萨丽娃姐姐有了自己的广告词---养最有品质的羊。
人们看见她家的牧场上盖起了铝合金的接羔棚圈,看到她家蒙古包后面停放着现代化的打草机,看到她家草场的高坡上安装着一排排太阳能蓄电池。萨丽娃姐姐的故事像珍珠那般滚动在草原上,人们传说着她那些有品质的羊卖出了好价钱。当家家户户都像萨丽娃姐姐那样牧养有品质的羊,萨丽娃姐姐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她终于把草原的春天从二月找了回来。
春天依然晚晚地来,快快地走,却把希望和富足留在了呼伦贝尔草原上。萨丽娃姐姐唱的劝奶歌是老祖母在春天里传下来的,草原人那如云的羊群和飞驰的骏马是春天赐予的。是的,萨丽娃姐姐懂得这一点,在这个古老而崭新的时代里成为聪明智慧的人。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呼伦贝尔草原上。
(选自2016年4月1日《文汇报》,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草原的春天”贯穿全文,把呼伦贝尔大草原独特的风光和萨丽娃姐姐的故事有机串连,是全文的线索。
B.呼伦贝尔草原春天短暂,气候寒冷,条件艰苦,因此萨丽娃姐姐去了城里,这说明她对草原的情感与老祖母截然不同。
C.萨丽娃姐姐是草原新一代牧民的代表,她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把草原的花期提前到二月。
D.作者在记叙萨丽娃姐姐艰苦创业,带领其他牧民走上致富之路的同时,赞美了新时代给草原带来的新面貌、新气象、新希望。
E.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描摹了大草原上生生不息的物与人;引用民歌民谚为文章增添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麦子的收割就像一场盛大的庆典,在一系列的铺垫中开始频频亮相。饥饿之中的期盼和高温之下的煎熬,把农人们关于夏收的心情调动到了极点。“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无数次急切地观望抚摸之后, ① 。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车子后面是浑身憋足了劲的男人和女人。好钢要使在刀刃上,好镰要使在割麦上,好汉得走在麦趟上。麦地是庄稼人的战场,男人们当仁不让,妇女们不让须眉。弯腰伸臂,刀光过处,一片齐刷刷的麦子顺势倒下。橙黄的麦地就像毁于蚁穴的长堤,在片刻之间开始出现残缺,一行、一块、一片,大有风卷残云的架势和撼天动地的气概。能割的割,不能割的捆,捆好后就往场里搬运。 ② ,那些肩不能挑、手不能割的老太太和小孩子,不是端着茶杯满地找人,就是在收过的麦地里捡拾那些被遗漏的麦穗。麦秆刺啦的声音,车子咯吱的声音,老人训斥晚辈、孩子哭闹、年轻人打情骂俏的声音,交响乐一样,在高温的天空里喧嚣起来。
10.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拟 反问 排比 B.比拟 比喻 排比
C.夸张 比喻 引用 D.反问 比拟 引用
1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浑身憋足了劲的农人推着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步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戳穿”的“戳”应读chuō。“曲译”的“曲”应读qǔ;
B.“宝藏”的“藏”应读zànɡ;
D.“挈带”的“挈”应读qiè。
故选C。
2.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 “信扎”中的“扎”应改为“札”。
B. “戮穿”中的“戮”应改为“戳”。
C. “通辑”中的“辑”应改为“缉”,“斩钉接铁”中的“接”应改为“截”。
故选D。
3.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不合逻辑,“女性的同乡和朋友”应用表选择的连词“或”。
B.语序不当,应改为“除几处误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曲译”。
C.语序不当,应改为“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
故选D。
4.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明珠投暗: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符合语境。
B.见异思迁: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本句没有指喜爱不专一,是说随着时间推移,没有翻译的意思了,应改为“情随事迁”。
C.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符合语境。
D.一无所得: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符合语境。
故选B。
5.A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能力。
第一个空和第二个空之间,“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转折表示某个事物的转变,变化,强调变化后的状态。
“先前的紫色的圆脸”,现在“变作灰黄”,这是客观现实,所以填入“已经”。
“加上了很深的皱纹”,更进一层,填入“而且”。
“眼睛……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眼睛”应该是和父亲的一样,填入“也”,表是一样。
故选A。
【点睛】所填关联词语要适应语句表达的具体内容,语句结构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意义关系,就选取与之相应的关联词语;在运用和填充关联词语时,要注意关联词语常成对成套出现的特点,如果随意改换或改变其前后呼应的词,就会引起意义上和关系上的混乱;如果要求填充的题是由几个复句组成,就要综合观察全题,明确复句间的层次关系,根据不同的关系选用不同的关联词语。
6.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A项,比喻,把“它”比作“圆规”。
B项,比喻,把“覆盆子”比作“小珊瑚珠”。
C项,比喻,把“嫩苗”比作“天才和常人”。
D项,借代,以“子曰诗云”指代“四书五经”一类的书。
故选D。
7.B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出离愤怒:指愤怒到了极点,甚至超出了愤怒的程度。多指富有正义的人对待不平之事极其痛恨的情形,此处褒词贬用,使用错误。
②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此处用来形容文天祥舍生取义的精神,使用正确。
③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语境指国人对一次性餐具的消费令人吃惊,应改为“触目惊心”。使用错误。
④长歌当哭:指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语境指中国的诗人面对汶川、玉树、雅安大地震写文抒怀,使用正确。
⑤宵衣旰食:形容勤于政务。语境说的是南怀瑾进行创作废寝忘食,不是处理政务,不合语境。
⑥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语境用来修饰晋代书法,使用正确。
故选B。
8.B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的能力。
A项,“惠存”是敬辞,表示请对方保存;词用用于自己,不当;
B项,“斧正”是敬辞,请别人修改文章,使用正确。
C项,“抛砖引玉”“绵薄之力”都是谦辞,不能用于称述别人。
D项,“钧鉴”是书信中敬请收信人阅知的敬辞。词用用来品鉴古董,不当。
故选B。
二、提升运用
9.B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这说明她对草原的感情与老祖母截然不同”理解错误,根据原文“萨丽娃姐姐思念阿妈的奶茶、阿爸的手把肉,好想好想骑上骏马变成草原的风,好想好想放开嗓子变成蒙古包前奔流的河”以及最后“萨丽娃姐姐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乡”,可知她同老祖母一样对故乡、对草原有着深厚的、割舍不断的感情。
C.“把草原的花期提前到二月”错误,原文“当家家户户都像萨丽娃姐姐那样牧养有品质的羊,萨丽娃姐姐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她终于把草原的春天从二月找了回来”,不是“花期”,也不是“提前到二月”,而是让草原的春天从不正常的二月回到了正常的情况。
故选BC。
10.B 11.①原文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装有农具的辘轳车以人的情态、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农人们对收获的渴望和迫切的心情。②原文先写车子,再写人,符合观察的先后顺序,富有镜头感和画面感。③原文将“农人”具体分为“男人和女人”,与下文“男人们当仁不让,妇女们不让须眉”相呼应。 12.①开镰割麦的日子终于到了②麦收地里无闲人
【解析】10.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原文“麦子的收割就像一场盛大的庆典,在一系列的铺垫中开始频频亮相”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
“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
“好钢要使在刀刃上,好镰要使在割麦上,好汉得走在麦趟上”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选B。
11.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先找出原文和修改后句子的区别,然后一一分析原文的表述好在什么地方。
原句的主语“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被换成了“浑身憋足了劲的农人”;原句的“迫不及待”是说辘轳车的,而改句说成了“农人”;“,车子后面是浑身憋足了劲的男人和女人”被改为了“浑身憋足了劲的农人”。
(1)从修辞手法看,“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运用比拟的手法,用“迫不及待”“走出来”等词将装有农具的辘轳车人格化,更好地表现了农人们对收获的渴望和迫切的心情。
(2)从观察顺序看,联系实际生活可知,当农人推着辘轳车出小院时,应是先看到车子,再看到人,这样的先后顺序符合生活真实情况,而且车子与人依次出现,也富有镜头感和画面感.
(3)从结构看,原文不写“农人”,而将其具体化,即“男人和女人”,与下文“男人们当仁不让,妇女们不让须眉”相呼应。
1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第①处,根据“无数次急切地观望抚摸之后”“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车子后面是浑身憋足了劲的男人和女人”可知,此处应写关于农人要收割成熟的麦子的内容,并表现出其心情的急迫,可填写“开镰割麦的日子终于到了”之类的语句。
第②处,根据“能割的割,不能割的捆,捆好后就往场里搬运”“那些肩不能挑、手不能割的老太太和小孩子,不是端着茶杯满地找人,就是在收过的麦地里检拾那些被遗漏的麦穗”可知,此处写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忙着收麦,可填写“麦收地里无闲人”之类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