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高中语文高二年级选择性必修中册
《过秦论》教学设计
课题名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过秦论》
核心素养目标 激发学生心理认同感,培养学生爱国之情。
学习目标 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基础文言知识,理解文章结构和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加以运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案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初步导入 扫清六合、席卷八荒的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然而这样一个王朝只经历了15年的历史就轰然倒塌,其中的原因令人深思。今天,我们就跟随贾谊的脚步一起走进《过秦论》。 (教师语言导入,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人物,进入导入本课) [设计意图] 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年-前168年),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代表作品(散文):《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 代表作品(辞赋):《吊屈原赋》、《鹏鸟赋》 (邀请学生进行阅读,教师强调标红内容,要求学生在课本上重点标注并对之前知识进行提问。) 写作背景 贾谊所处的时代,属西汉的“太平盛世”,许多人认为当时天下“已安已治”了,但实际上却是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按照贾谊的说法是“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治安策》)由于大地主大商人势倾王侯,土地高度集中,农民大批逃亡,农业生产遭到破坏,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作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贾谊从秦灭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他目睹现实,深感忧虑。写作《过秦论》,名为“过秦”,实为“规汉”,希望汉朝统治者以秦为鉴,施行仁政,改革政治,缓和矛盾,避免社会危机。 (学生诵读,教师进一步讲解。) 相关链接 论辨文是古代的一种论文文体,有“原……”“……论”“……辩”等文题形式。这种文体是作者对祟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等,从根本上进行考查、探讨,辨是非,别真伪,表明观点,澄清对错的文体。 据《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史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日……,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设计意图] 引入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帮助学生对文本初步了解;同时及时补充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明确考试出题方向。 题解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斥秦的过失。过,名词用作动词。论,是一种文体。“过秦论”,就是指斥秦的过失的论文 整体感知 字音检测 明确重点字音,进行知识补充。 结构分析 课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4段)叙述秦王朝的兴亡。 第1段写秦国势力的崛起。 第2段写秦国势力的进一步发展。 第3段写秦王统一天下。 第4段写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 第二部分(5段)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设计意图] 对每一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明确文章的大体内容和重点知识,强化学生的初步感知。 重点剖析 问题一: 秦国凭借哪些优势在诸侯之中崛起 问题二: 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问题三: 秦始皇的功业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问题四: 写陈胜起义实力不足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五: 文中有几种力量对比?对比的目的又是什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讲解,老师进行补充说明。) 重点文言知识 (在初步明确结构的基础上,通过ppt展示相关重点知识(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并适时提问、补充。) [设计意图] 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掌握重点字词和文言知识,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学生的文化常识积累。 深入探究 (一)问题分析 问题一: 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问题二:作者为什么从秦孝公起笔,而不从秦孝公以前的国君(如秦穆公)写起呢? 问题三: 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并展示答案。) (二)写作特色 本文大量使用对偶句,排比句,形成一种自然流畅的抒情节奏。 由对偶形成的排比,有两种类型:一是运用同义或近义的词语组成排比,如第1段中“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吞并”之意,却无板滞之感;二是用几个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组成排比,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四句,强调秦国国力日盛、疆域日广。 [设计意图] 进一步明确文章内容,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 拓展延伸 (一)比较贾谊的“仁义”与孟子的“仁政”。 孟子的“仁政”思想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贾谊的“仁义”除了包含孟子的“以民为本”思想也外,还包含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民不聊生,秦统一天下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当秦王朝建立之后,严刑峻法,暴政天下,这便背离了时代发展的趋势。 (学生进行自由发言,说明自己的观点及理由,教师进行点评。) (二)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种“仁义” 新的领导集体建立之后大力反腐倡廉,建立养老保险机制,深化改革开放,医疗体制改革等等,都是施“仁义”的表现。 [设计意图] 进行思考学习,构建学生辩证思维框架。 六.作业布置 1.整理本课文言知识(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2.用现代议论文的写作方法重构一篇800字的《过秦论》。 3.完成课后同步练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 根据学习目标夯实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在基础之上通过写作人物短评的形式,增强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
板书设计 《过秦论》 发展进程 力量对比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课文言知识(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2.用现代议论文的写作方法重构一篇800字的《过秦论》。 3.完成课后同步练习的内容。
教学反思 亮点:通过设置情景导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性。 设置了多种学生参与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足之处:可适当添加鼓励性评语。 课堂教学建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多发言。(共37张PPT)
过秦论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册
第三单元
初步导入
扫清六合、席卷八荒的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然而这样一个王朝只经历了15年的历史就轰然倒塌,其中的原因令人深思。今天,我们就跟随贾谊的脚步一起走进《过秦论》。
学习目标
1.积累并掌握本课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理清课文思路,学习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政治主张,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思想。
目录章节
壹
贰
叁
肆
知人论世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拓展延伸
(一)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年-前168年),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知人论世
(一)作者简介
知人论世
代表作品(散文):《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
代表作品(辞赋):《吊屈原赋》、《鹏鸟赋》
(二)写作背景
贾谊所处的时代,属西汉的“太平盛世”,许多人认为当时天下“已安已治”了,但实际上却是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按照贾谊的说法是“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治安策》)由于大地主大商人势倾王侯,土地高度集中,农民大批逃亡,农业生产遭到破坏,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作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贾谊从秦灭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他目睹现实,深感忧虑。写作《过秦论》,名为“过秦”,实为“规汉”,希望汉朝统治者以秦为鉴,施行仁政,改革政治,缓和矛盾,避免社会危机。
知人论世
(三)相关链接——文学常识
《
知人论世
论辨文是古代的一种论文文体,有“原……”“……论”“……辩”等文题形式。这种文体是作者对祟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等,从根本上进行考查、探讨,辨是非,别真伪,表明观点,澄清对错的文体。
据《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史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日……,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四) 题解
知人论世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斥秦的过失。过,名词用作动词。论,是一种文体。“过秦论”,就是指斥秦的过失的论文
(一)字音检测
整体感知
崤函( ) 膏腴( )
合从 ( ) 逡巡( )
隳名城( ) 销锋镝( )
瓮牖( ) 甿隶( )
猗顿( ) 作难( )
窥视( ) 万乘( )
gāo yú
zòng
qūn xún
huī
dí
wèng yǒu
méng
yī
nàn
kuī
shèng
xiáo
整体感知
诵读课文,梳理结构
课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4段)叙述秦王朝的兴亡。
第1段写秦国势力的崛起。
第2段写秦国势力的进一步发展。
第3段写秦王统一天下。
第4段写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
第二部分(5段)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整体感知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固:形作名,险要的地势。 席、包、囊:名作状,像……一样
内、外:名作状,在内,在外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问题一: 秦国凭借哪些优势在诸侯之中崛起
整体感知
(内因):
1.秦孝公的深谋远虑与雄才大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商鞅变法 立法度:政治上——健全法律制度,有章可循;务耕织: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夯实基础;修守战之具:军事上——积极备战,走强兵之路;
问题一: 秦国凭借哪些优势在诸侯之中崛起
整体感知
(外因):
1.连横而斗诸侯:外交上——采取连横策略,
让诸侯互相猜忌,发动战争,消耗实力。
2.地理优势: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整体感知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 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 一。
蒙:继承。 南:名作状,向南。举:夺取。弱:使动用法,使……变弱 爱:吝惜
整体感知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重:重用。 离:使动用法,使……离散。兼:兼有,集聚。众:部众,即军队。 之徒:这一类人。兵:军队。
整体感知
尝以十倍(于秦)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尝:曾经。 以:用,凭借。师:军队。延:迎战。 漂橹:使……漂浮。享:占有。
问题二: 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整体感知
从总体上看:
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
从局部来说:
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
整体感知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奋:发展。 振:挥动。亡:使……灭亡。履:登上。 委:交给。北:名作状,在北面 弯:使……弯曲。
整体感知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废:废除。焚:烧毁。愚:使……愚昧。黔首:百姓。 兵:兵器。以为:以之为 因:凭借。
问题三: 秦始皇的功业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整体感知
统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却匈奴七百余里。”
统一天下之后,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刑法上“隳名 城,杀豪杰……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陈利兵而谁何。”
整体感知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殊俗:不同的习俗。焚:烧毁。愚:使……愚昧。黔首:百姓。 兵:兵器。以为:以之为 因:凭借。
问题四: 写陈胜起义实力不足的目的是什么?
整体感知
表现出了秦始皇由攻转守变化的关键:仁义不施。失去了仁义,使民心丧尽,已经为文章最后提出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提供了充足而又必要的准备。
整体感知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小弱:形作动,变小变弱。自若:像以前一样。及:比得上。山东:崤山以东。 同年而语:相提并论。
整体感知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以:凭借。序:统治。朝:使……朝见。有:通“又”。
问题五: 文中有几种力量对比?对比的目的
又是什么?
整体感知
四种力量对比。水到渠成,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重点文言知识
整体感知
1.虚词
(2) 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连词,表修饰)
(1) 外连横而斗诸侯(连词,表目的)
(3) 会盟而谋弱秦(连词,表顺承)
整体感知
2.词类活用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使…争斗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名词作动词,做帝王
赢粮而景从 名词作状语 , 像影子一样
整体感知
3.特殊句式
铸以为金人十二
金城千里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崤函之固,自若也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崤余威震于殊俗
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
介词结构后置
问题一: 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深入探究
时代背景:贾谊生活在汉文帝统治时期。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潜滋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地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覆辙。
个人方面: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问题二:作者为什么从秦孝公起笔,而不从秦孝公以前的国君(如秦穆公)写起呢?
深入探究
战国初期,万乘之国共有七个,秦居其一,实力与其余六国相当。直至孝公之初,秦与各诸侯国相比,也并无优势。这一点,首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已经说明了。孝公在摄政之初虽然已有了“地利”(据崤函之固,拥雅州之地)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但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只是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材料是为论点服务的,本文的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所以作者从秦孝公写起。
问题三: 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
中心论点的?
深入探究
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纵向对比:秦国和秦王朝的对比。横向对比: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秦国和陈涉对比;陈涉和九国之师对比。
写作特点
本文大量使用对偶句,排比句,形成一种自然流畅的抒情节奏。
由对偶形成的排比,有两种类型:一是运用同义或近义的词语组成排比,如第1段中“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吞并”之意,却无板滞之感;二是用几个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组成排比,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四句,强调秦国国力日盛、疆域日广。
拓展延伸
(一)比较贾谊的“仁义”与孟子的“仁政”。
孟子的“仁政”思想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贾谊的“仁义”除了包含孟子的“以民为本”思想也外,还包含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民不聊生,秦统一天下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当秦王朝建立之后,严刑峻法,暴政天下,这便背离了时代发展的趋势。
拓展延伸
(二)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这
种“仁义”
新的领导集体建立之后大力反腐倡廉,建立养老保险机制,深化改革开放,医疗体制改革等等,都是施“仁义”的表现。
1.整理本课文言知识(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作业布置
2.用现代议论文的写作方法重构一篇800字的《过秦论》。
3.完成课后同步练习的内容。
课程结束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高中语文高二年级选择性必修中册
《过秦论》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A.膏腴(yú)藩篱(fān)崤山(xiáo)蒙恬(tián)
B.逡巡(qūn)锋镝(dí)蹑足(niè)墨翟(zhái)
C.谪戍(zhé)鞭笞(chī)黔首(qián)囊括(nánɡ)
D.隳名城(huī)户牖(yǒu)棘矜(jí)赢粮(yín)
2.下列句子中书写全对的一句是
A.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B.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D.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3.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B.委命下吏命:命令。
C.才能不及中人中人:平常的人。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作难:起事、首倡。
4.下列哪一项不含通假字
A.蒙故业,因遗策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百有余年
二、理解性默写
1.贾谊在《过秦论》中论述秦国毫不费力取得了西河之地,得益于“ ,
, , ”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为以后秦王扫六合、吞八荒奠定了基础。
2.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固守边境,把匈奴赶退七百余里,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贾谊《过秦论》中“ , ”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3.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 ”。
4.贾谊用“ , , , ”短短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高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5.陈涉揭竿而起,一呼百应,并不是因为陈涉地位超然。对于陈涉的身份,贾谊在《过秦论》一文中交代的很清楚:“ , , ”出身贫寒和地位低贱,却能天下响应,只因为天下苦秦久矣。
6.《过秦论》一文中“ , ”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得到天下后,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7.《过秦论》中秦始皇北却匈奴,焚书愚弄百姓,收缴天下的兵器,又派遣精兵强将把守要害,自认为江山永固的句子是:“ , , 。
8.为了削弱天下的百姓的武力,秦始皇“ , , ,
。”自以为江山永固,可万世为王。可贾谊却认为制止暴乱的最好办法不应该这样,而是施以仁义。
9.《过秦论》中最直接反应秦始皇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的一句是“ 。”
10.《过秦论》中,贾谊用“ , ”两句总结了秦王朝的愚民政策。
11.贾谊文采斐然,在《过秦论》中便用一组排比,“ , ,
, ”形象概括了秦始皇仰仗武力征服天下诸侯,登上皇帝宝座,奴役天下百姓。
课堂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5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时翼州饥荒,盗賊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遂还乡里。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从龙舒君①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②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范滂传》,有删改)
[注] ①龙舒君:范滂之父范显,曾为龙舒侯国相,时已故。②李、杜:指当时的贤臣李膺、杜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日/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B.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日/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c.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日/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D.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日/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投版,即辞官。版,官吏朝会时执的朝版,记事以备遗忘。
B.举谣言,指朝臣向朝廷列举民间诋毁官员的流言的一种制度。
C.功曹,古代官职,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察记录业绩。
D.北寺狱,东汉由宦官掌管的监狱,主管监禁、审讯大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范滂在冀州因灾荒而动荡时,被委任为清诏使前去巡行查办,刚到州境,贪官污吏就慑于其廉直刚正,弃官而逃。
B.范滂主动劾奏刺史、二千石权豪共达二十多人,即便受到尚书的贵备,也不惜生命进行弹劾,可惜时局混乱,其志向难以实现。
C.范滂在暂任功曹一职时,面对任命他外甥做官的问题,他不徇私情,坚决认为李颂不是合适人选,将此事压下不办。
D.范滂最后用自已死得其所劝说其母不要悲伤,其母深明大义,非但没有阻止他的决定,还对他进行了安慰和教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 (4 分)
(2)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4 分)
5.当郭揖提出“与俱亡”的建议时,范滂是如何回应的 他为什么这样回应 请简要说明。(3分)
同步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C(A项中的“崤”应读“yáo”。B项中的“翟”作姓多数念“zhái”,此处应念“dí”。D项中的“赢”应为yínɡ。)
2.B(默写中常因同音而写别字,A项中的“候”应为“侯”,C项中“抱”应为“报”,是“报复”之意。D项中的“崛”应为“倔”,是通假字。)
3.B(“命”意为“生命”,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秦的下级官吏,而不是命令。)
4.A(B项中的“景”通“影”,C项中的“从”通“纵”,D项中的“有”通“又”。)
二、理解性默写
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5.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 而迁徙之徒也。
6.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7.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8.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9.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10.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11.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三.课堂训练
1. (3分)A
2.(3分)B(举谣言,指朝臣为了解民风民意而搜集民间评论官吏的歌谣等返奏朝廷。)
3.(3分)B(不是“主动劾奏”,而是遵奉诏书行事。)
4.(4分)(1)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或“怎么能够”)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或“官方的礼节”)来要求他吗(呢)?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莫非自己要选择不好的议论吗
评分建议:“公礼”、“格”、“去就”、“得无”各1分。
(4分)(2) 你现在能够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这样的好事)能够同时得到吗
评分建议:“恨”、“既”、“令”、“寿考”各1分。
5.(3分)(1)回应:范滂拒绝逃跑,慷慨赴死。(2)原因:他不肯连累别人,也不愿因出逃而让母亲流离他乡。
评分建议:回应1分,原因2分。
【参考译文】
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从小磨砺出高洁的节操,受到州郡和乡里人的钦佩,被推举为孝廉和光禄四行。冀州地区发生饥荒,盗贼纷纷而起,于是(朝廷)任用范滂为清诏使,派他前去巡行查办。范滂走马赴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污秽的志向。等他到达冀州界,太守、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来了,都抛下官印绶带逃走。升迁为光禄勋主事。当时陈蕃担任光禄勋,范滂执行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拜访陈蕃,陈蕃没有阻止他,范滂觉得很遗憾,扔下笏板弃官而去。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怎么能够)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来要求他吗(呢)?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莫非自己要选择不好的议论吗 陈蕃于是向范滂道歉。(范滂)又被太尉黄琼征召。不久皇上下诏三府衙门的属官呈报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范滂举奏了二十多个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禄的权贵。尚书责备范滂弹劾的人太多了,怀疑他有私心。范滂回答说:“我检举的,如果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深深地祸害百姓的人,(我)难道会因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吗 因为召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举奏了最紧要的;那些没有查清的,将要进一步查实。如果我的话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我甘愿接受死刑。”(负责审理的)官吏无话可说了。范滂看到当今的时势正处于混乱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于是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辞官。太守宗资此前就听说范滂美好的名声,(于是)请求朝廷让范滂暂任功曹,并把政事交给他处理。范滂在任功曹期间,严厉地整治他痛恶的人和事。范滂外甥——西平人李颂,是王侯之家的子弟,被同乡的人所不齿。中常侍唐衡把李颂请托给宗资,宗资任命他做小官。范滂却认为他外甥李颂不是合适人选,就把这件事压下不办。宗资把怒气转嫁到书佐朱零的身上,鞭打书佐朱零。朱零仰起头说:“范滂(这样做)是清明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的裁决)不能违背。”宗资于是作罢。后来牢修诬告朝中有人结党营私,范滂获罪被拘禁在黄门北寺监狱。后来范滂的案情查清,范滂就回到乡里。建宁二年,朝廷大肆诛杀钩党之人。诏书下达,紧急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到县,手捧诏书,(把自己)关在传舍(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中,伏床哭泣。范滂听说这件事后,说:“(这)一定是因为我呀!”当即赶到县狱。县令郭揖十分吃惊,走出官衙,丢下官印,拉着范滂要和他一起逃走,范滂说:“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名连累您,又使得我的老母流离他乡呢!”范母前来和滂诀别,范滂告诉母亲:“我跟随先父去黄泉,是死得其所。只是希望母亲大人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了。”他的母亲说:“你现在可以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这样的好事)能够同时得到吗 ”范滂跪下来接受母亲的教诲,再三拜别而去。经过的人听见了,没有人不被感动得流泪。这一年,范滂三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