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锦瑟》课件(共26张PPT)+教学设计+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锦瑟》课件(共26张PPT)+教学设计+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7 10:59:5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高中语文高二年级选择性必修中册
《锦瑟》教学设计
课题名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锦瑟》
核心素养目标 激发学生心理认同感,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学习目标 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和对比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内容,提升对比阅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内容,提升对比阅读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案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初步导入 义山咏作的《锦瑟》,有人认为是青春易逝的嗔怨,有人认为是回顾平生的感怀,有人则有其他解读。虽然每个人对于这首诗都有不同的解读,但是对于美的感受却是相通的。接下来,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来探寻一下千年之前的浪漫之作——《锦瑟》。 (教师语言导入,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人物,进而导入本课) [设计意图] 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李商隐 ,字义山,号玉溪生,一生命途多舛,郁郁而终。 李商隐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 小李杜 ”,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问题:为什么说诗人一生命途多舛呢? 相关链接——牛李党争之苦: 他十六岁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二十五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终年四十六岁,可谓英年早逝。 (邀请学生进行阅读,教师强调标红内容,要求学生在课本上重点标注并对之前知识进行提问。) 写作背景 作此诗时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李商隐的诗语言清丽,感情哀怨,境界朦胧,解读极为不易。古来解此诗者有几十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学生诵读,教师进一步讲解。) 题解 锦瑟:有花纹的瑟。 《世本》:“瑟,庖牺(伏羲)作,五十弦。” 《汉书.郊祀志》:“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 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设计意图] 引入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帮助学生对文本初步了解;同时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帮助学生明确诗歌的大体内容。 三、诵读感悟 吟咏诗韵 聆听范读,在教师的诵读指导下进行自主诵读, 展开分析:典故知情 ①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②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 ③沧海珠泪 鲛人泣泪 张华《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南海有蛟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眼能泣珠。 ④蓝田玉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设计意图] 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结构,通过有针对性的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知力。 四、深入探究 (一)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中“无端五十弦”又喻指什么? 这里运用了比兴手法,“无端五十弦”喻往事繁多,也可说是喻已逝的年华,慨叹自己年已半百,忆到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并展示答案。) (二)首联的“华年”有何含义?它与诗的主题是何关系? 华年,正如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本诗的主题是追忆华年所感,因此可以理解为是主题的由头,或是主题的发轫。 (三)理解诗歌颔联的含义,并说明句中“迷”、“托”二词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颔联含义:(我)对美好的情景却又是飘渺的梦境感到迷惑,只能将伤感思念之情托付给杜鹃。(或:我曾经像庄周梦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 “迷”、“托”二词刻画出诗人无端陷入困境,又无力自拔寻求寄托的真实心态。 (四)最后一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互呼应。“此情可待成追忆”,是说上面说的那种情感已在心底沉淀了很久,现在再来回想,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后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是说“当时”的感受,可联系上文看,这种惘然之情现在更甚。 [设计意图] 进一步明确诗歌内容,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 (五)写作特色 ①抒情含蓄。中间两联追怀往昔,并没有指实年月日期和涉及具体的人事内容,而是化用了四个典故,营造出“庄生梦蝶”、“杜鹃伤春”、“明珠落泪”、“良玉生烟”四个静谧、清丽、迷离而含带凄伤的画面,以象征自己的遭际,寓托自己的心境,从而让读者去揣测、体认寄寓其中的心情意绪,去寻味、把握隐伏其下的情感内涵。情感内容虽隐约不明,感伤情调却明显无疑。 ②意境朦胧。此诗营造的四个画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清丽、静谧,而又如梦似幻,似雾中看花,水中望月。“庄生”句本就是描绘梦境,“望帝”句则是一个近似神话的虚幻传说,颈联两句虽有日月映照,但同时有烟雾弥漫、水汽蒸腾。画面的虚幻迷离,抒情的含蓄婉约,典故、象征、暗喻手法的兼举并用,使诗呈现出一种隐约朦胧、云裹雾障的意境。 (六)课堂小结 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请同学们再读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设计意图] 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诵读训练,保证学习目标的达成。 拓展延伸 (一)课内运用 问题: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请结合全诗分析。 这首诗的语言清丽。 开头听瑟的演奏,用的只是“无端”“一弦一柱”等,词语清丽,却表达出诗人凄婉悲怨的情感。中间两联所描绘的图景也同样具有清新明丽的特点,其中有棚棚然而飞的庄周的化身蝴蝶,有杜鹃的声声哀鸣,有海上鲛人的泪光珠光,有晴空下升腾着的玉气。每一幅都用清丽的语言营造出浓浓的抒情气氛,传达出丰富的意蕴,令人回味无穷。 (二)比较阅读 问题:与李商隐的《锦瑟》相比,本诗意象“锦瑟”的作用和蕴含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分别简析。 ①作用:《锦瑟》中,锦瑟是核心意象,作者以此来寄托情怀;此诗中的锦瑟并非核心意象,作者只是把风雨之声喻为锦瑟奏出的急促音符,以此来渲染风雨摧残娇花的气氛。 ②情感:《锦瑟》中,锦瑟蕴含着作者美好年华逝去的伤感;此诗中,锦瑟蕴含着作者对牡丹的怜惜,对自己科举不顺的哀叹。 (学生进行自由发言,说明自己的观点及理由,教师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 进行思考学习,构建学生辩证思维框架。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本诗。 2.练习诵读本诗,体会诗境。 3.完成课后配套习题。 [设计意图] 根据学习目标夯实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在基础之上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
板书设计 《锦瑟》 情感 (用典 比兴……)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本诗。 2.练习诵读本诗,体会诗境。 3.完成课后配套习题。
教学反思 亮点:通过设置情景导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性。 设置了多种学生参与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足之处:可适当添加鼓励性评语。 课堂教学建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多发言。(共26张PPT)
锦瑟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
初步导入
义山咏作的《锦瑟》,有人认为是青春易逝的嗔怨,有人认为是回顾平生的感怀,有人则有其他解读。虽然每个人对于这首诗都有不同的解读,但是对于美的感受却是相通的。接下来,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来探寻一下千年之前的浪漫之作——《锦瑟》。
1.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创作。
2.掌握朗诵技巧,获得朗诵体验。
3.结合这首诗的多向旨意,学习开放性诗歌鉴赏的方法。
学习目标
目录章节




知人论世
诵读感悟
深入探究
拓展延伸
(一)作者简介
李商隐 ,字义山,号玉溪生,一生命途多舛,郁郁而终。
李商隐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 小李杜 ”,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知人论世
问题:为什么说诗人一生命途多舛呢?
知人论世
相关链接——牛李党争之苦
他十六岁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二十五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终年四十六岁,可谓英年早逝。
(二)写作背景
作此诗时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李商隐的诗语言清丽,感情哀怨,境界朦胧,解读极为不易。古来解此诗者有几十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知人论世
(三) 题解
知人论世
锦瑟:有花纹的瑟。
《世本》:“瑟,庖牺(伏羲)作,五十弦。”
《汉书.郊祀志》:“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
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诵读感悟
(一)吟咏诗韵
1.聆听范读
2.自主诵读,读准字音
朗读指导
王蒙先生曾说:“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这都是赏家与作者的合作成果。”
因此,在诵读的过程中,我们应重点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重点词语的起伏变化。
诵读感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一)吟咏诗韵
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该诗。
《锦瑟》
李商隐
诵读感悟
(二)展开分析:典故知情
①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在这个典故中,我们看到庄子梦中梦蝶的快乐与醒来时的怅然,也可以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早年及第娶妻仕进的快乐和现在发妻早逝、沉寂下僚的怅然
诵读感悟
在这个典故中,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哀伤,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②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
(二)展开分析:典故知情
诵读感悟
在这两个典故中,隐含着作者沉寂下僚、半世蹉跎的自伤自怜。
③沧海珠泪
鲛人泣泪 张华《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南海有蛟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眼能泣珠。
④蓝田玉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二)展开分析:典故知情
深入探究
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中“无端五十弦”又喻指什么?
这里运用了比兴手法,“无端五十弦”喻往事繁多,也可说是喻已逝的年华,慨叹自己年已半百,忆到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
问题一
深入探究
首联的“华年”有何含义?它与诗的主题是何关系?
华年,正如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本诗的主题是追忆华年所感,因此可以理解为是主题的由头,或是主题的发轫。
问题二
深入探究
理解诗歌颔联的含义,并说明句中“迷”、“托”二词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颔联含义:(我)对美好的情景却又是飘渺的梦境感到迷惑,只能将伤感思念之情托付给杜鹃。(或:我曾经像庄周梦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
“迷”、“托”二词刻画出诗人无端陷入困境,又无力自拔寻求寄托的真实心态。
问题三
深入探究
最后一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互呼应。“此情可待成追忆”,是说上面说的那种情感已在心底沉淀了很久,现在再来回想,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后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是说“当时”的感受,可联系上文看,这种惘然之情现在更甚。
问题四
写作特色
①抒情含蓄。中间两联追怀往昔,并没有指实年月日期和涉及具体的人事内容,而是化用了四个典故,营造出“庄生梦蝶”、“杜鹃伤春”、“明珠落泪”、“良玉生烟”四个静谧、清丽、迷离而含带凄伤的画面,以象征自己的遭际,寓托自己的心境,从而让读者去揣测、体认寄寓其中的心情意绪,去寻味、把握隐伏其下的情感内涵。情感内容虽隐约不明,感伤情调却明显无疑。
写作特色
②意境朦胧。此诗营造的四个画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清丽、静谧,而又如梦似幻,似雾中看花,水中望月。“庄生”句本就是描绘梦境,“望帝”句则是一个近似神话的虚幻传说,颈联两句虽有日月映照,但同时有烟雾弥漫、水汽蒸腾。画面的虚幻迷离,抒情的含蓄婉约,典故、象征、暗喻手法的兼举并用,使诗呈现出一种隐约朦胧、云裹雾障的意境。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再读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拓展延伸
课内运用
阅读这首诗,完成下面的小题。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拓展延伸
课内运用
这首诗的语言清丽。
开头听瑟的演奏,用的只是“无端”“一弦一柱”等,词语清丽,却表达出诗人凄婉悲怨的情感。中间两联所描绘的图景也同样具有清新明丽的特点,其中有棚棚然而飞的庄周的化身蝴蝶,有杜鹃的声声哀鸣,有海上鲛人的泪光珠光,有晴空下升腾着的玉气。每一幅都用清丽的语言营造出浓浓的抒情气氛,传达出丰富的意蕴,令人回味无穷。
问题: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请结合全诗分析。
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其二)
李商隐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①回中:在今陕西陇县西北。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这年因有人作祟,诗人应博学宏词科不第,从京都回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中。②“前溪”句:《前溪》为舞曲名,《前溪》舞尽之时,花将飘落殆尽。
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
问题:与李商隐的《锦瑟》相比,本诗意象“锦瑟”的作用和蕴含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分别简析。
①作用:《锦瑟》中,锦瑟是核心意象,作者以此来寄托情怀;此诗中的锦瑟并非核心意象,作者只是把风雨之声喻为锦瑟奏出的急促音符,以此来渲染风雨摧残娇花的气氛。
②情感:《锦瑟》中,锦瑟蕴含着作者美好年华逝去的伤感;此诗中,锦瑟蕴含着作者对牡丹的怜惜,对自己科举不顺的哀叹。
1.背诵并默写本诗。
作业布置
3.完成课后配套习题。
2.练习诵读本诗,体会诗境。
课程结束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高中语文高二年级选择性必修中册
《锦瑟》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哭李商隐(其二)
崔珏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豌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注:①豌,屈曲,弯曲。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凌云万丈”“虚负”“未曾开”高度概括了李商隐坎坷世途、怀才不遇的一生。
B.颔联一问一答。“鸟啼花落”"让人联想起李商隐的身世,“竹死桐枯”则暗喻李商隐的去世。
C.“三光”指日月星,“文星”即“文曲星”,常指有文才的人,此处指李商隐。
D.全诗按惜才、誉才和哭才顺序来写,先惜而誉,由惜而哭,以哭寓愤,情感浓烈。
2.诗的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二、理解性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中先用文人、帝王、鲛人的典故铺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推出蓝田良玉的变化表达美好愿望可望而不可即。
(2)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化用宝玉埋在地下时上空会出现烟云,阳光下见得分明的典故。
课堂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商隐在写作《锦瑟》这类诗时,往往以 的意象和曲折间接的笔法,交织渲染出迷离朦胧与扑朔隐晦的诗境,充满了绝美而难懂的魅惑力。诗前所冠尤其是“无题”之名,并不是因为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遭到无情的遗忘,导致其本题被流失而沉埋的结果;相反地,它是出自作者有意趋避隐讳的心态的产物,将具有指示和说明功能的诗题完全消解,从而让读者在缺乏人、事、时、地等具体指涉的情况下,连同创作者一起被引导到诗境的迷雾之中。
无题诗饱含的是一种 了人生总体情境的身世之感,由政治生涯的追求与失意,爱情方面的执着与落空等经验同时汇聚而来。此类诗作或许令人产生遗憾,但从那 的现实人生中所提炼出来的美丽与哀愁的结晶,无疑却更能将我们推向艺术审美的高峰,而 地直接从内心深处随之震颤低吟。这也许就是无题诗最动人的性质所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精丽华美 糅合 千疮百孔 不落言筌
B.美轮美奂 弥合 千疮百孔 不落窠臼
C.美轮美奂 糅合 遍体鳞伤 不落窠臼
D.精丽华美 弥合 遍体鳞伤 不落言筌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无题”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
A.全国电影院在疫情期间暂停营业,制片和宣发基本停滞,“失血”严重的中国电影行业,引起公众的普遍担忧。
B.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C.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D.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十一”长假以来,全市公园接待游客已达478万人次。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前所冠尤其是“无题”之名,并不是因为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遭到无情的遗忘,导致其本题被流失而沉埋的结果。
B.尤其是诗前所冠“无题”之名,并不是因为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遭到无情的遗忘,导致其本题被沉埋而流失的结果。
C.尤其是诗前所冠“无题”之名,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并不是因为遭到无情的遗忘,导致其本题被沉埋而流失的结果。
D.诗前所冠尤其是“无题”之名,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并不是因为遭到无情的遗忘,导致其本题被流失而沉埋的结果。
同步练习答案
一、基础运用
1.D
2.第一句运用比喻,写良马不遇其主,致使腿脚屈曲,步履维艰,喻示李商隐悲剧是埋没人才的黑暗社会所致;第二句用典,借伯牙痛失知音而绝弦罢弹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真挚的情谊和沉痛的哀思。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D项,“全诗按惜才、誉才和哭才顺序来写”分析错误,全诗按誉才、惜才和哭才顺序来写,先誉而惜,由惜而哭,以哭寓愤。故选D。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重要诗句含义及表达技巧的能力。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用了那些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个手法,最后写出这种手法的作用和效果。本题颈联,“良马足因无主踠”,良马不遇其主,致使腿脚屈曲,步履维艰,这是喻示造成李商隐悲剧的根本原因,要归之于压制人材的黑暗的政治现实。 “旧交心为绝弦哀”,明哭一声,哀得恸切。春秋时,俞伯牙鼓琴,只有钟子期闻琴音而知雅意,子期死后,伯牙因痛失知音而绝弦罢弹。作者借此故事,十分贴切地表达了对亡友真挚的情谊和沉痛的哀思。
【点睛】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情辞并茂的悼友诗。
  中间两联,承首联而写“哭”。李商隐有《流莺》诗:“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以伤春苦啼的流莺,因花落而无枝可栖,自喻政治上的失意。崔诗“鸟啼花落人何在”,则用“鸟啼花落”烘托成一幅伤感色调的虚景,唤起人们对李商隐身世的联想,以虚托实,使“哭”出来的“人何在”三个字更实在,更有劲,悲悼的意味更浓。
  第四句以“竹死桐枯”暗喻李商隐的去世。《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足见其高贵。这鹓雏即是凤一类的鸟。李商隐在科第失意时,曾把排抑他的人比作嗜食腐鼠的鸱鸟,而自喻为鹓雏(《安定城楼》:“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当时凤在,就无桐可栖,无竹可食。如今竹死,桐枯,凤亡,就更令人悲怆了。此句用字平易、精审,可谓一哭三叹也。
  “良马足因无主踠”,良马不遇其主,致使腿脚屈曲,步履维艰,这是喻示造成李商隐悲剧的根本原因,要归之于压制人材的黑暗的政治现实。一般人都为此深感悲愤,何况作为李商隐的旧交和知音呢?“旧交心为绝弦哀”,明哭一声,哀得恸切。春秋时,俞伯牙鼓琴,只有钟子期闻琴音而知雅意,子期死后,伯牙因痛失知音而绝弦罢弹。作者借此故事,十分贴切地表达了对亡友真挚的情谊和沉痛的哀思。
  尾联作者独运匠心,采用了“欲进故退”的手法,荡开笔触,不说自己的悲哀,却用劝慰的语气说:“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莫要悲叹九泉之下见不到日月星三光吧,现在您的逝去,就是送入冥间的一颗光芒四射的“文星”啊!这是安慰亡友吗?这是诗人自慰吗?其实都不是。李商隐潦倒一生,郁郁而逝,人世既不达,冥间安可期?因此说,这只不过是作者极度悲痛的别一种表达方式,是“反进一层”之法。
撼动人心的悲恸,是对着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这首诗就是紧紧抓住了这一点,把誉才、惜才和哭才结合起来写,由誉而惜,由惜而哭,以哭寓愤。誉得愈高,惜得愈深,哭得愈痛,感情的抒发就愈加浓烈,对黑暗现实的控诉愈有力,诗篇感染力就愈强。互为依存,层层相生,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二、理解性默写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蓝田日暖玉生烟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蝴蝶、杜鹃、沧、锦瑟、弦、华年、蓝。
【点睛】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出自课内所学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三.课堂训练
3.A
4.D
5.B
【解析】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组,精丽华美:精巧美丽的。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此处用来修饰“意象”,不能用“美轮美奂”,所以选“精丽华美”。
第二组,弥合:意思是使愈合。糅合:掺和;混合。此处不是使愈合之意,修饰的是混合人生总体情境的身世之感,选“糅合”取掺和之意更准确。
第三组,遍体鳞伤:意思是浑身受伤,形容受伤很重。千疮百孔:意思是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很严重。此处并非指身体遭受重伤,是指现实人生中的各种不同的体会,因此选择“千疮百孔”。
第四组,不落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没有刻意地用华丽词藻和修辞手法修饰文章,却给人很好、出彩、舒服、清新的感觉。不落窠臼:意思是指比喻不落俗套,有独创风格。此处指李商隐诗歌语言的特色,是没有太多用工痕迹的,是来自于内心的真实情感,故选“不落言筌”更恰当。
故选A。
4.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D项的引号与文中引号都表示特定称谓。
A项,表示特殊含义。
B项,为直接引用。
C项,表示否定讽刺。
故选D。
5.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尤其”是副词,表示对前一句文本所述内容的进一步分析,应放在句首。“本题”应该是先“沉埋”再“流失”。
C项,“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是用来修饰“遭到”这个动词的,应放置在“遭到”前。
D项,“尤其”是副词,表示对前一句文本所述内容的进一步分析,应放在句首。“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是用来修饰“遭到”这个动词的,应放置在“遭到”前。“本题”应该是先“沉埋”再“流失”。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