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同步训练
1、武昌起义爆发时,江苏议局议长、企业家张謇仍在为中国的和平改良而奔走;同年11月13日,清政府任命张謇为袁世凯内阁的“农工商大臣”,张謇却发表辞职通电,将政府“幡然降谕,许认共和”作为自己出仕的条件。张謇态度的转变反映了( )
A.官僚企业家的投机性 B.清廷腐朽本质的暴露
C.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 D.袁世凯复辟不得人心
2、1902—1903年,孙中山对社会主义已达到了“极思不能须臾忘”的地步,他还在1905年第二次游历欧洲时公开宣称自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孙中山的这些认识主要是基于( )
A.当时思想启蒙尤为紧迫 B.改造中国的现实需要
C.民生主义需要群众支持 D.他与马克思政见相同
3、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宣布实行革命的16个省出现了25个都督,其中军人占14个。1912年3月,北京政府建立时,“二十二省的都督,十五个是军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后( )
A.国家存在军阀割据隐患 B.军人政府顺应了时代潮流
C.政府治理能力日益增强 D.革命党人掌握了地方政权
4、起义门为今武昌古城幸存的唯一一座城门,清朝时称为“中门”,武昌起义后改为现名。1913年,段祺瑞任湖北都督时直接改回原名,翌年接任的段芝贵更是拆毁城楼。这反映出民国初年( )
A.武昌成为南北势力争夺重点 B.民主共和之路任重道远
C.北洋军阀干政问题日益突出 D.革命遗址保护意识缺乏
5、“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是革命”。孙中山这段话强调的是( )
A.驱逐满人 B.汉人掌权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
6、民国初期,有学者曾说:“革除一个王朝的天命是可以的,为什么要革除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天命呢?现在的教育革命、纪纲革命、立国思想的革命如同大火焚烧房屋,使人失去了灵魂,让人无所适从。”这表明该学者( )
A.反对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 B.思想较为保守落后
C.希望以传统文化稳定秩序 D.主张改造儒家思想
7、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这些探索历程大致是( )
A.君民共主一君主立宪一民主共和
B.君主立宪一国民共和
C.君民共主一国民共和
D.君主立宪一民主共和
8、陈独秀于1916年2月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此言论反映了作者( )
A.对巩固共和政体的绝望
B.对辛亥革命局限性的深刻反思
C.认为立宪政治才能解决政治根本问题
D.认为政治问题根源在于国人毫无觉悟
9、有学者指出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虽是“新旧势力的相互博弈及妥协”的结果,但其以“最小的代价换取了最大成果,使原有的疆域和各族民众基本得到维持,避免了国家分崩离析的解体命运”。此观点( )
A.凸显了政治妥协的积极性 B.全面肯定辛亥革命的价值
C.忽略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D.强调清帝退位的历史意义
10、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
A.确立了共和政体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增强了民族意识 D.实现了民族独立
11、“建立民国……大总统由国民共举……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材料应出自哪一政党的誓词(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12、孙中山指出:“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为此他( )
A.成立中国同盟会 B.发动辛亥革命
C.建立中华民国 D.颁布《临时约法》
13、有学者提出:“看一场革命的成败与否,关键是要看这一场革命与其物件关系的变化。如果革命战胜了她的物件,她便胜利无疑;如果革命被她的物件所打倒,她便失败而无疑。”以此观点为依据可以说明( )
A.义和团运动不具有反帝性质 B.辛亥革命是成功的民主革命
C.五四运动并不是成功的运动 D.国民革命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14、在武昌起义爆发前,发生起义一千多起,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惠州起义、潮州起义、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且罢市、罢工等行为不断。由此可见( )
A.清末新政成效甚微 B.辛亥革命群众基础广泛
C.清朝统治岌岌可危 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5、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变革,它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6、“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被逼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与上述两个条件分别对应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17、歌词能够用来研究历史。1915年国歌《中华雄踞天地间》“中华雄踞宇宙间,廓八埏,华胄从来昆仑巅。江湖浩荡山绵连,勋华揖让开尧天,亿万年。”歌词可以说明( )
A.责任内阁制的建立 B.维新思想深入人心
C.共和之路任重道远 D.民族工业发展迅猛
18、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19、1921年,梁启超在纪念辛亥革命时说:“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行为;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这样子闹了好几年,牺牲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直到十年前的今日,机会凑巧。便不约而同地兴起一种大联合运动。”这反映出( )
A.梁启超坚决反对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辛亥革命非革命党一己之功 D.辛亥革命赢得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
20、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后“新旧势力的相互博弈及妥协,使革命以最小代价换取了最大成果,原有的疆域和各族民众基本得到维持,避免了国家分崩离析的解体命运,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共存”。这一评价( )
A.对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B.低估了辛亥革命的划时代意义
C.对政权的和平过渡持正面看法 D.与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相违背
21、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临时约法》规定人们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B.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22、1911年年底,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称“此次革命举动,秩序井然,并于外人利益,非常尊重,与从前此等乱事,大不相伴”,建议在京“各领事目下须以实在政府待革命”。英国外交大臣的上述举措( )
A.说明民主革命成为时代主流 B.使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C.利于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D.便利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23、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党人希望帝国主义保持善意的“中立”或授助中国革命。直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革命党人仍对帝国主义拖有幻想,对帝国主义袒护和支持袁世凯破坏革命的行径,从未有过明确、坚决的表示。这反映了( )
A.袁世凯企图窃取革命果实 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强大
C.革命党人坚持共和的决心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24、1912年5月9日,广东《民生日报》在“论说”中写道:“从前正绅,既多遭盗贼蹂躏,逃亡殆尽;其未遭挫折者,亦自以亡清头衔,不足以慑服乡里,且鉴于前车,不复挺身任事,于是地方办事机构,扫灭净尽。”此记述可说明,当时( )
A.乡村社会秩序已弃旧趋新 B.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基层
C.下层民众的民主意识觉醒 D.地方传统旧势力受到冲击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粉碎了清王朝“天朝上国”的迷梦,天朝大厦摇摇欲坠,而最先发难的是中国最底层的农民,可以说是摧枯拉朽吧,但太平天国运动终究没有推翻清王朝,让这腐朽的封建王朝继续苟延残喘。这场席卷大半个中国的革命运动,让我们见识了中国农民カ量的强大,更让世人对农民有了深刻的认识,中国农民的诉求是什么?他们关注的切身利益是什么?他们可以推动中国社会与世界合拍吗?
--摘编自王国平《太平天国史论》
材料二:孙中山应该是推崇他的广东老乡洪秀全的,但很明显他的眼界比洪秀全要高远很多。自从上书李鸿章遭受冷落后,孙中山也毅然走上了革命之路。但他没有洪秀全那么得人心,应者无几,革命党人势单カ薄,处处遇挫。然而孙中山却完成了洪秀全没有完成的伟业,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武昌起义时,孙中山还在海外,回国后的孙中山很幼稚地认为革命已经成功,艰难地经营他的民主共和,但终归是昙花一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眼界比洪秀全高明之处,并谈谈由此得出的认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围绕材料中一种观点展开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武昌起义爆发一个月后,张謇从支持改良转向支持共和,这反映了革命形势的发展,走向共和已成定局,故选C项;张謇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并未发生政治立场的转变,故排除A项;清廷腐朽本质在预备立宪时期早已暴露,故排除B项;袁世凯复辟与武昌起义的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三民主义思想。选择B:材料体现的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孙中山开始向社会主义理论学习,这主要是为了改造中国社会。排除A:材料与思想启蒙的说法无关。排除C:材料未涉及民生主义同群众之间的关系。排除D:孙中山和马克思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因此政见相同的说法错误。
3、答案:A
解析:材料“武昌起义爆发后,宣布实行革命的16个省出现了25个都督,其中军人占14个”体现的是武昌起义后,军人投机革命,国家存在军阀割据隐患,A项正确;军人干政是历史的逆流,排除B项;材料与地方治理能力增强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当时革命党人并未掌握地方实权,排除D项。故选:A。
4、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北洋系的“两段”之所以改名意在借改名之机否定国民党、否定武昌起义,进而强化专制统治,这反映出民初民主共和转型任重道远,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并未提及北洋军阀干涉政治的问题,排除C项;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故选:B。
5、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的“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立宪政体”可知,孙中山强调的是建立民国,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
6、答案:C
解析:C.材料“革除一个王朝的天命是可以的,为什么要革除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天命呢”体现了学者反对革除中国的传统的灵魂,说明只有保持灵魂,才能维护社会稳定秩序,故C项正确;AB.材料反映了主张学习西方,故AB两项错误;D.改造儒家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故选:C。
7、答案:D
8、答案:B
解析:“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材料体现了陈独秀期待民众觉悟以巩固共和政体的思想,这是对辛亥革命局限性的深刻反思,故B正确;这是对巩固共和政体的期望,故A错误;陈独秀并未认为立宪政治才能解决政治根本问题,故C错误;陈独秀没有强调政治问题的根源,故D错误。故选:B。
9、答案:A
解析:“新旧势力的相互博弈及妥协”体现和平过渡,“避免了国家分崩离析的解体命运,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共存”是正面的评价,材料凸显了政治妥协的积极性,A项正确;材料没有全面肯定辛亥革命的价值,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忽略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强调清帝退位的历史意义,排除D项。故选:A。
10、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民族意识;“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民主意识。由此可知,梁启超主要肯定了辛亥革命增强民族民主意识的功绩,故C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民主共和政体和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故AB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华民族独立,故D错误。故选:C。
11、答案:B
解析:A、C、D三项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不是政党,均排除。依据“建立民国”等信息可知,民国还未成立,故应该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故选B项。
12、答案:A
解析:同盟会成立的大会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参加,它是一个统一的革命政党,有利于各团体的联系。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是要看这一场革命与其物件关系的变化。如果革命战胜了她的物件,她便胜利无疑;如果革命被她的物件所打倒,她便失败而无疑”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其结果是推翻了清政府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因此材料中的观点可以说明辛亥革命是成功的民主革命,故B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但其结果是失败,并没有达到其目的,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运动,其结果是取得了初步胜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成功的运动,故C项正确;国民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故D项错误。故选:B。
14、答案:C
解析:根据“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惠州起义、潮州起义、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且罢市、罢工等行为不断。”可得出汉时清政府内部起义不断,反映了清朝统治岌岌可危,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新政的效果,排除A;材料只涉及到起义,没有体现是哪个阶层,排除B;D项是五四运动时期,排除D。故选:C。
15、答案:C
解析:C.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6、答案:D
17、答案:C
解析:材料“勋华揖让开尧天,亿万年”强调的是,中国虽然建立了共和制,但是要实现文明和富强,还要走很长的道路,故C项正确;责任内阁制指的是行政命令由国务员和总统共同签署才能生效,意在牵制总统权力,这和材料无关,排除A项;结合材料时间“1915年”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维新变法早已失败,而且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深入人心的是民主共和思想,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C。
18、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孙中山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即为政体问题。而A项说的正是君主专制政体才是革命的根本,正确;B项和D项反映的是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排除;C项反映的是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排除。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19、答案:C
解析:C. 根据材料“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行为;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可知,辛亥革命不仅是革命党人的功劳,还是立宪派和人民群众的功劳,故C项正确;A. 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B.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故B项错误;D. “各阶层人民”说法不符合史实,应排除。故选:C。
20、答案:C
解析:“新旧势力的相互博弈及妥协”体现和平过渡,“避免了国家分崩离析的解体命运,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共存”是正面的评价,故C项正确;AB项都是负面的评价,不符合材料内容,故AB项错误;辛亥革命最终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达成妥协,故D项错误。
21、答案:B
22、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此次革命举动,秩序井然,并于外人利益,非常尊重,与从前此等乱事,大不相伴”,可以看出辛亥革命期间,对列强在华利益比较尊重,英国政府未干预革命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民主革命成为时代主流,排除A项;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是因为政府失去民心,失去了统治的基础,排除B项;材料与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于帝国主义始终抱有幻想,甚至在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破坏革命之时,资产阶级革命派也未明确、坚决的反对,这反映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成长起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D正确;A脱离材料主旨,排除;B与题干中“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党人希望帝国主义保持善意的‘中立’或授助中国革命”不符,排除;C与题干信息相反,排除。故选:D。
2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农村的乡绅或“逃亡”或“不复挺身任事”而导致了原来旧的地方办事机构不再理事,这说明地方传统旧势力受到了冲击,D项正确;材料现象说明地方社会处于无序状态,而不是弃旧趋新,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材料中的“不复挺身任事”说明乡绅没有积极共建民主共和政治,民主共和观念对基层影响较小,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下层民众的民主意识,不能说明“觉醒”,排除C项。故选:D。
25、答案:(1)相同之处:背景相同,即清政府统治腐朽,民族危机加剧;都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均承担起了反侵略和反封建的任务;结果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高明之处:孙中山摆脱了洪秀全建立人间天国的空想,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这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认识: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深受剥削与压迫,具有革命性一面;民族资产阶级比农民阶级更加先进,是当时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自身局限性都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解析:(1)相似之处:依据材料一“鸦片战争粉碎了清王朝‘天朝上国’的迷梦,天朝大厦摇摇欲坠,而最先发难的是中国最底层的农民”,依据材料二“自从上书李鸿章遭受冷落后,孙中山也毅然走上了革命之路”,结合所学可知,二者背景相同,即清政府统治腐朽,民族危机加剧;依据材料一“推翻清王朝”,依据材料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可以得出都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依据材料一“鸦片战争”、“推翻清王朝”,依据材料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均承担起了反侵略和反封建的任务;依据材料一“太平天国运动终究没有推翻清王朝,让这腐朽的封建王朝继续苟延残喘”,依据材料二“回国后的孙中山很幼稚地认为革命已经成功,艰难地经营他的民主共和,但终归是昙花一现”,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结果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高明之处:依据材料二“孙中山却完成了洪秀全没有完成的伟业,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民主共和”,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以及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可以得出摆脱了洪秀全建立人间天国的空想,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这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认识:属于开放性题,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特点、影响、教训分析,即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深受剥削与压迫,具有革命性一面;民族资产阶级比农民阶级更加先进,是当时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自身局限性都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26、答案:论文一:
论点: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是一次成功的政治革命。
论述:辛亥革命是清朝末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以推翻清王朝组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的的一场政治革命。其对中国近代史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政治上,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及清王朝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同时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其次,在经济上,南京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同时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
最后,在思想和社会上,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如言论、出版、集会自由等,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改纪年、废跪叩、禁缠足,断发易服等移风易俗的措施,促使社会风俗近代化。
因此,我认为辛亥革命促进了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科学化,是中国近代发展中的里程碑。
论文二:
论点: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推动作用有限,是一次失败的政治革命。
论述: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总体而言其对中国近代史的作用是及其有限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上看,革命派妥协退让,中外反动势力代表袁世凯就任民国大总统,复辟帝制,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随后,中国陷入了北洋军阀各派系争权夺利,混战不休的局面,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其次,从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上看,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影响更多地停留在社会上层和大城市,对社会底层百姓和广袤的农村地区影响甚微。其建立的民主共和政体,更多是对美国式民主模式的照搬,缺乏深厚的社会根基;
最后,从中国的国情上看,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先天不足,因此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其失败是必然的。
因此,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仍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作用有限,最终失败。
论文三:折中观点,可从“历史发展的渐进性”“革命任务的阶段性”入手,主张合理全面看待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解析:根据材料“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可拟定论题: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是一次成功的政治革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阐明辛亥革命的积极性,辛亥革命促进了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科学化,是中国近代发展中的里程碑。根据材料“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可拟定论题: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推动作用有限,是一次失败的政治革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中国的实际国情等方面论述,最后得出结论,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仍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作用有限,最终失败。也可从“历史发展的渐进性”“革命任务的阶段性”入手,主张合理全面看待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