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06 18:2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期末复习 三年级上册教科版
一、判断题
1.水变成冰的过程,我们叫蒸发。( )
2.搅拌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
3.水蒸发的快慢与周围的温度无关。( )
4.水的三种形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
5.今天天气晴朗,所以测量气温的最佳地点是室外通风的阳光下。( )
二、连线题
6.把下列仪器及用途连接起来
测量气温 风向标
测量风速 雨量器
测量风向 风速计
测量降水量 气温计
7.将探究活动图片与探究主题用线连起来。
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空气是否有质量
8.将下列实验操作与对应的实验结果进行连线。
加水 能加快溶解
加热
搅拌
把物体切碎 不能加快溶解
9.将下列实验仪器和名称连接起来。
酒精灯 烧杯 气温计 三脚架 试管 蒸发皿
10.1.下列物质哪些溶于水,哪些不溶于水,请将他们连起来。
橡皮
铁粉 溶于水
白糖
食盐
泥土 不溶于水
红糖
三、排序题
11.以下是做“热气球”的实验步骤,请你把正确的步骤按顺序填在下面横线上。
1.准备一个较大的塑料袋、一个纸筒和一支蜡烛。
2.重复几次实验,同时画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3.用手贴住袋子的外壁, 当感到袋子变热了,松开双手,观察接下来发生的现象。
4.将蜡烛点燃,然后将纸筒罩住蜡烛,再将塑料袋子罩住纸筒,加热袋中的空气。
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看图选择。(选出下列天气所对应的特点)(只选序号)
①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 ②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 ③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
1. 2. 3.
13.请对制作天气预报的几个步骤进行排序。
( )天气会商
( )气象员做成预报
( )数据收集
( )发布天气预报
( )数值天气预报
14.以下是做“热气球”的实验步骤。请按步骤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顺序。
①用手贴住袋子的外壁,当感到袋子变热了,松开双手,观察接下来发生的现象。
②准备一个较大的塑料袋,一个纸筒和一支蜡烛。
③将蜡烛点燃,然后用纸筒罩住蜡烛,再用塑料袋罩住纸筒,加热袋中的空气。
④重复几次实验,同时画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15.天气时刻都在变化,准确预测天气能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极大便利,以下是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请你按照1-5进行正确排序。
( )气象员作出预报(综合分析,做出未来几天天气预报)。
( )收集数据(卫星观测站为预报提供数据)。
( )发布天气预报(通过电视、广播发布天气预报)。
( )数值天气预报(超级计算机进行计算,为气象员预测提供参考。
( )天气会商(预报员讨论,作出修正)。
四、简答题
16.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你还知道了哪些关于天气的知识?(至少写出2条)
17.请你说说孔明灯为什么能飞上高空?
18.我们可以从哪里得到关于未来天气的信息?至少3点以上。
19.2021年7月20日,河南多地遭遇了极端暴雨天气,这对人们的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请你说说暴雨天气可能带来什么灾害。(至少三例)
20.喝牛奶时,如果从吸管向牛奶盒里吹气,牛奶就会从吸管里流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五、实验题
21.如图,小明在做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实验前,提出了一些问题,请你根据实验经历,帮他回答下列问题:
(1)把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在水里,杯底的干纸团___________湿(选填“会”或“不会”)。
(2)在水中慢慢地倾斜杯子,干纸团__________湿(选填“会”或“不会”)。
(3)如果想让水进入这个杯子,使纸团潮湿,但又不改变杯子入水时的方向,你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
(4)经过实验,我发现:空气在杯子里要___________。
22.请你设计实验证明用搅拌的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空气有质量吗?下面是小科同学的操作过程:
23.在天平的两端各挂一个小桶,分别放入充好气的皮球和若干绿豆,让天平达到________(如图1)。
取出皮球,往皮球中打入了20筒空气。
把皮球重新放回天平一端的小桶里,观察到图2现象。(如图2)
在放豆子一端的小桶里放一些豆子,让天平重新平衡。(如图3 )
24.这个实验我们重复做三次,目的是:________。
25.充了空气的皮球还可以继续往里充气,这说明空气具有( )的特征。
A.很轻 B.容易被压缩 C.会占据空间
26.皮球中打进去20筒空气后,同学们在天平的另一端放进去6颗绿豆,天平重新变回平衡,说明20筒空气的质量( )。
A.约等于6颗绿豆的质量 B.小于6颗绿豆的质量 C.大于6颗绿豆的质量
27.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
28.除了绿豆,同学们还可以选择( )来做实验。
A.苹果 B.回形针 C.橡皮
乐乐为了研究“空气能不能像石头、水那样占据空间”做了以下实验操作:在塑料杯底粘上一个纸团,在水槽上面撒一些漂浮物,观察水位变化。
29.把杯子压入水里,正确的做法是( )。
A.倾斜放入水中 B.竖直倒扣入水中 C.随便怎么放都可以
30.慢慢提起杯子,观察到杯内纸团( )
A.湿了 B.没有湿
31.在杯底扎一个小孔,用手指按压住小孔,把粘有纸团的杯子压入水中,再放开压住小孔的手指,观察到( )。
①杯内漂浮物向上移动 ②有气泡冒出。 ③杯内水位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32.取出杯内纸团,发现纸团( )。
A.湿了 B.没有湿
33.往杯子里打气,随着气体一点点加入,杯内水位明显下降,说明空气( )。
A.能占据空间 B.不能占据空间
34.设计一个“加快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实验(设计一种方案即可)。
(1)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题
35.读资料,把空气的特征和作用填充到气泡图中。
【小资料】 奇妙的空气
空气是一种物质,地球生命离不开它。它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没有固定形状能占据空间;会流动形成风。空气的作用可大了,它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做饭时我们可以利用空气帮助燃烧,聪明的科学家们还发明了空气发电机,用空气来发电。
在学习《水》单元时,301班的两位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于是他们在两个杯子中分别倒入常温清水,将食盐和小苏打各平均分成了8份,每次取一份倒入水中,待完全溶解了再加入第二份,直至溶解不了为止,最终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份数 1份 2份 3份 4份 5份 6份 7份 8份
食盐 √ √ √ √ √ √ √ ×
小苏打 √ √ ×
36.为了实验的公平可靠,两杯水的水量应当( )。A.一样多 B.放食盐的杯子多 C.放小苏打的杯子多
37.食盐和小苏打为什么要一份一份地加入水中?最科学的理由是( )。
A.主要为了准确的比较出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
B.只是为了加快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C.只是为了减少食盐和小苏打的浪费
38.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发现在这杯水中小苏打最多能够溶解( )。
A.2份 B.3份 C.8份
39.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发现溶解能力较强的是( )。
A.小苏打 B.食盐 C.一样强
40.如果杯中取得是 50 毫升的水,正常情况下, 最多可以溶解食盐约为( )。
A.2克 B.10克 C.18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432
12.①③②
13. ④ ③ ① ⑤ ②
14.②、③、①、④
15. ② ④ ① ⑤ ③
16.阴晴雨雪等都是天气现象。不同的时间段的气温是不同的。
17.因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所以孔明灯能升上高空。
18.答:我们可以从电视上收看,收音机上收听天气预报,从网上查询,电话查询、短信查询天气预报等得到关于未来天气的信息。
19.洪涝、滑坡、泥石流。
20.说明空气能占据空间。
21. 不会 会 在杯底扎一个小孔 空气占据空间
22.第一步用2个同样大小的烧杯1号杯、2号杯,装入同等数量、温度一样的水。第二步再加入同等数量的糖块静置不动。第三步1号杯用玻璃棒搅拌,2号杯不搅拌。实验结果1号杯的糖块溶解的快。
23.平衡 24.多次实验防止偶然性 25.B 26.A 27.空气是有质量的 28.B
29.B 30.B 31.C 32.A 33.A
34. 搅拌能否加快食盐在水中溶解。 搅拌棒、两个烧杯、水、食盐 准备两个烧杯,装入等量的水,同时将两份食盐分别倒入两杯水中,一杯用搅拌棒搅拌,一杯不搅拌,观察哪个烧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
35.
36.A 37.A 38.A 39.B 40.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