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长春版4.12《最后一课》课件4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长春版4.12《最后一课》课件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1-01 10:19:45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60张PPT。
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小说知识,理清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2、学习通过环境、气氛和人物的外貌、语言、 动作、表情和心理活动等描写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思想。
3、体会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了解小说 的时代背景,分析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自觉地抓紧时间学好功课。 走近小说
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按篇幅、容量分﹛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小说三要素 人物

情节
环境天气不错哟老爸,快点啦!呃 呃情节:
环境:
人物:
小说的中心,反映文章主题
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最后一课短篇小说 都德(1840─1897) 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出身法国南方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穷困,十五岁起就独自谋生。先在一所小学校里担任学生自修辅导员。后来到巴黎,从事文艺创作,过着清苦的青年文人生活。作者简介: 186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才引起人们注意。1868年,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获得巨大成功,都德因此赢得了“著名小说家”的声誉.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1873年,他发表的又一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故事集》,就是以这次战争为背景的。
其中《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写有12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共计近百篇短篇小说。每篇一般两三千字,文笔简洁生动,题材丰富多彩,构思新颖巧妙,风格素雅清淡。 故事背景:

本文是1870-1871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事,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法军大败,普军长驱直入,侵占巴黎,迫使法国割地赔款,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被割让,普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看看你会否?
1、哽咽( )a、yān b、yè c、yiè
2、踱步( )a、dú b、dó c、duó
3、懊悔( )a、huěi b、hǔi c、huǐ
4、字帖( )a、tiè b、tiē c、tiě
5、惩罚( )a、chěn b、chéng c、chěng
6、和蔼( )a、ǎi b、yǎi c、aǐbccaba 红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祈祷dǎo 诧异chà 喧闹xān 徒弟tú
B、晴朗liáng 督学dū 戒尺jiè 气氛fèn
C、严肃yián 郝叟hǎo 忧愁yōu 责备zé
D、耐心nài 悲愤bēi 共鸣míng 可怜liánD 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A、婉转 操炼 有趣 胳膊
B、早晨 心谎 温和 纵身
C、漂亮 绿色 皱边 发奖
D、视查 柔和 感谢 钓鱼
c需要掌握的多音多义字:( )宁可( )安宁nìngníng( )字帖( )请贴( )妥帖( )强迫( )强劲( )倔强tiètiětiēqiángqi?ngjiàng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惨白懊悔喧闹诧异思量祈祷征发旧时指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者财物。 求神降福免祸的活动。(面容)苍白。 喧哗热闹。 觉得十分奇怪。心里想。自由读课文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3、漫谈阅读感受2、复述课文 最后一课和平日上课的情景有怎样的不同?
讨论:平日上课最后一课上课前,开课桌,
关课桌,捂着耳
朵大声背书啦……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
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
街上也能听到。
一切偏安安静静地,整个
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
肃气氛。
上课前,学生们已经都在
自己的座位上了。
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
桌子上紧敲,“静一点,
静一点“……平时,我
迟到,会遭到韩麦尔
先生的责骂。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今天迟到,韩麦尔先生却温和地叫我快坐好。
老师穿……打……戴……(和平时不一样)
气氛学生老师上学路上最后一课下课前情节结构
一、上学路上
二、最后一课
三、下课之前
以时间推移为顺序安排情节 (1-6) (7-23) (24-29) 1、上课前的不平常
(7~10)2、“最后一课”的意义
(11~16)3、师生课上认真的教与学情景
(17~23)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一、描述了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
二、写小弗郎士和韩麦尔老师在“ 最后一课”中表现的爱国热情。 1、写小弗郎士跑到学校以后发现的种种不平常现象,渲染出一种严肃、悲愤的气氛。 2、正面揭示了“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点明了主题。 3、写韩麦尔老师和学生在爱国精神鼓舞下,在“最后一课”中认真教学的感人情景。 三、写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悲壮和不屈精神。 1、作者为何以"最后一课"为题? 2、这篇小说写了哪些人? 这是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把最后一课提高到向祖国告别的高度,具有了庄严的意义。想一想最后一课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圈划出课文中描写小弗郎士的有关语句,并思考这些语句能表现出小弗郎士是个怎样的孩子??认识小弗郎士到野外去玩玩吧天空那么暖和,
那么晴朗!又出了
什么事啦? 我想他在
拿我开玩笑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了里。怕迟到怕挨骂,又怕老师的提问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这些 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怕老师、幼稚、不爱学习、贪玩 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有较强的意志力 我们的一切 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又出了什么事啦? 内心爱憎分明听了铁匠的话,想到他在拿我开玩笑。有自尊心,给读者造成悬念 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坏孩子,这是小弗郎士思想性格的基点,也是他思想转变的条件。 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 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最后一课心里挺难受,头也不敢抬起来。可怜的人!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害怕考问
决定逃学到了学校后,见到教室气氛如此肃静感到十分诧异总结:小弗郎士在上课前后,心情、态度什么变化? 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后为自己从此不能学习法语而难过为自己从前的荒废学习而悔恨贪玩不
爱学习
怕老师
幼稚
不懂事 最后一课小弗郎士的变化热爱法语;
理解同情并
敬爱老师;热爱祖国。 小弗郎士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从“害怕法语”到“热爱法语”的心理变化,实质是一个人对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眷念。与韩麦尔先生及小镇上居民的沉痛心情的感染有关。在这样一个带着浓厚爱国主义氛围的影响下,不同身份的人相互感染着、影响着,这种合力形成了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小弗郎士在文中有何作用?? 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 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副标题:阿尔萨斯身省
的一个小孩子的自述)韩麦尔先生默读课文,标出有关韩麦尔先生的描写并分析作者是怎样塑造该人物的?
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从小弗郎士的视角来叙述的。1、一个十分严厉的
老师(大铁戒尺)虽然迟到,
居然如此温和实在让人感
到诧异穿戴着不寻常的衣帽 只有在重大事情——对学校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发生时,先生才会如此打扮。 2、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时,他的内心深处在翻腾什么呢?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
突然要离他而去一生要与之相伴的母语,
突然要从此放弃其间的惨痛,连孩子都强烈地感受到了,我们难道体会不出吗?3、韩麦尔先生
奋笔写下了
“法兰西万岁”真正成为一个爱国志士环境变亡国痛民族恨爱国情??小弗郎士
(心理) 韩麦尔先生(外貌、语言、行动)小说通过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的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的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质疑 小说写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可是文中并没有“爱国主义精神”这几个字。小说是怎样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提示:细节描写)极细微的动作,表情,衣饰,等叫细节
用来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提示主题 细节描写
小弗郎士看到的韩麦尔的衣着 在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穿上节日盛装,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也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心中充满爱国之情 “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象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他高度赞美法国语言表现了什么? 韩麦尔先高度赞美祖国的语言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并以此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 小弗郎士听到的 “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 的钥匙。”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全句的含义是什么?比喻把祖国的语言比作钥匙。把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比作监狱。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民族语言还能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 语言是民族的象征,民族的生命。当了亡国奴的人民,如果牢记祖国的语言,就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就会为恢复国土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就会随时激发爱国热情和斗争信心,这就好像拿着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之所以用监狱之类作比喻是因为:在侵略者的残暴压制下,人们将被迫接受奴化教育,这意味着在精神上、文化学习上完全失去自由,这无异于暗无天日的“监狱生活”。小弗郎士想的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
用德国话唱歌吧!" 表达出我对被迫学德语的怨恨心情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鸽子是自由的,也暗示了“我”对自由和平的向往。同时在句子中还暗含有对敌人的讽刺和对敌人暴行的愤慨。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脸色惨白”? 脸色惨白是他内心悲痛的表现。因为,教堂的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暗示着德语将要代替法语,这两点是对韩麦尔先生的沉重打击,所以他脸色惨白。课文的最后一部分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神态、语言、动作 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先生的形象“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的言行中,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正是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朗士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哽住了”写出了他对侵略者的强烈的愤恨和丧失国土给他的沉重的打击。表明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感情。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因为钟声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的时间已经到了,从而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
“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使出全身力量”这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书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含义是什么? 这一系列动作,表现韩麦尔先生对祖国深挚的爱和早日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表示韩麦尔先生坚信法兰西必胜,它也激励人们要永远不忘记祖国法兰西,这是韩麦尔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他写完这几个字,痛苦得“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既不转身也不回头 ,为什么? 他没有勇气宣布“散学了”因为这就意味着跟祖国语言的永别,他也没有勇气再看一下孩子们和听课的镇上的人,眼前的这个刺激和打击太大了,他悲痛已极,只能无力地做了一个手势,示意这最后一课的结束。先生的心都碎了。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小说的情节是怎样安排组织的? 从纵横两个方面来安排组织的 1、从纵向看,以一个孩子逃学上学的小事把一个巨大的事件组织起来,小弗郎士的行踪,串起了故事的起因和结果。
2、从横向看,教室是一个绾起故事各条人物线索的总枢纽。
爱国,首先学好你的母语。学习启示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热爱祖国就应该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真学好祖国语言正是热爱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要把热爱祖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脚踏实地积极主动地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也要分秒必争地认真学好一切科学知识。 拓展训练: 以《下课以后》为题,以第一人称为小弗朗士写一则150字左右的短文。
提示:
利用环境描写或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