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1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章末测评验收卷(四)(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1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章末测评验收卷(四)(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06 17:1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章末测评验收卷(四)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56分)
1.(2021·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中)富勒烯是一类具有封闭笼状结构的分子,最小的富勒烯是C20,最常见的是C60,关于C20和C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互为同素异形体
B.等质量的C20和C60所含原子数相同
C.都属于单质
D.它们的摩尔质量相同
2.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
A.可用于考古断代的一种核素的符号:C
B.氚的原子结构模型:
C.18O2-的结构示意图:
D.14C和14N互为同位素
3.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
A.NaCl B.CH4
C.KOH D.HCl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邻周期的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其原子序数之差都相同
B.同周期的ⅡA族元素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都相同
C.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D.115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ⅤA族
5.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首批科学影像图。火星气体及岩石中富含X、Y、Z、W四种元素。已知: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Z为金属元素,其单质与热水反应后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为浅红色,X、W为同一主族元素,Y也是地球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火星岩石含有ZWY3。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ⅣA族
B.X、W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W
C.原子半径:Z>W>Y>X
D.火星气体中可能含有XY、XY2
6.下列各组大小顺序不正确的是(  )
A.酸性:H2SiO3B.稳定性:H2SeC.还原性:HI>HBr>HCl
D.金属的还原性:Na7.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 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后来人们用“紫气东来”比喻吉祥的征兆。碘晶体受热转变成碘蒸气也有紫气东来之象。下列关于碘等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Cl溶于水能电离出H+、Cl-,所以HCl是离子化合物
B.碘晶体受热转变成碘蒸气,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碘原子间的作用力
C.He、CO2和CH4都是由分子构成,它们中都存在共价键
D.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既破坏了离子键,也破坏了共价键
8.联合国确定 2019 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纪念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 150 周年。现有短周期元素 X、Y、Z、M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 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Y Z M
A.X元素位于第2周期ⅤA族
B.Y的非金属性比Z的强
C.Z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
D.M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9.A和B为短周期元素,其中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次外层电子数是b;B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是(a-b),L层电子数是(a+b),则A、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表示为(  )
A.B3A2 B.AB2
C.A3B2 D.BA2
10.在化学研究中,可以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反应规律等,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下面表格中根据事实进行的预测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预测
A 钠与钾是第ⅠA族元素,它们都能与水反应 铷与钠、钾属于同族元素,铷也能与水反应
B Na与Cl形成离子键,Al与Cl形成共价键 Si与Cl形成共价键
C HCl在1 500 ℃时分解,HI在230 ℃时分解 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
D 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第ⅠA族元素单质的沸点逐渐降低 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第ⅦA族元素单质的沸点也逐渐降低
1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Sn的最高正化合价为+4价
B.B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rO3
C.酸性:H3AsO4D.原子半径:N12.用NaClO可除去水体中过量氨氮(以NH3表示),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理中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半径:Cl>Na>O>N>H
B.NH3、H2O、OH-所含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等
C.NaClO和HClO所含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D.反应③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13.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Z的单质常温下呈气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Z>Y>X>W
B.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Z>W>Y
C.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WD.Z分别与W、X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不同
14.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单质是最理想的燃料,C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1/3,E与C同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F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一种强酸
B.元素D与A一定形成共价化合物
C.元素B可能与元素A形成离子化合物
D.若元素D是非金属元素,则D的单质可能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4分)
15.(14分)Ⅰ.根据下列6种符号回答问题:
①1H ②2H ③3H ④14C ⑤14N ⑥16O
(1)共有________种核素,属于________种元素。
(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3)质量数相等的是________,中子数相等的是________。
Ⅱ.现有六种物质:①MgCl2 ②HCl ③SO2 ④K2CO3 ⑤CaO ⑥NaOH
请根据下列标准,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填序号):
(1)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
(2)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是________。
(3)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
16.(15分)某同学做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性、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①将氯水滴加到NaBr溶液中,振荡后加入适量CCl4溶液,振荡,静置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定向移动,随之消失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冷水中 B.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
③将溴水滴加到NaI溶液中,振荡后加入适量CCl4液体,振荡,静置 C.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定向移动,并伴有轻微的爆炸声,很快消失
④将一小块金属钾放入冷水中 D.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棕红色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
①实验试剂:金属钠、金属钾、新制氯水、溴水、0.1 mol·L-1溴化钠溶液、0.1 mol·L-1碘化钠溶液、四氯化碳。
②实验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镊子、小刀、玻璃片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方案对应的实验现象的标号和化学方程式):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5分)有六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的单质是最清洁的能源物质,其他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B C D E F
原子半径/nm 0.186 0.143 0.102 0.099 0.074
主要化合价 +1 +3 +6、-2 +7、-1 -2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E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2)关于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一直存在纷争,有人主张把它放在第ⅦA族,试分析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B的单质与D的单质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项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氢化物的沸点:D②A~F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C的最大
③气态氢化物稳定性:D比E稳定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B(5)E单质常用于自来水消毒。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章末测评验收卷(四)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56分)
1.(2021·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中)富勒烯是一类具有封闭笼状结构的分子,最小的富勒烯是C20,最常见的是C60,关于C20和C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互为同素异形体
B.等质量的C20和C60所含原子数相同
C.都属于单质
D.它们的摩尔质量相同
答案 D
解析 A.C20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正确;B.C20和C60中只含碳原子,等质量的C20和C60所含原子数相同,故B正确;C.C20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C正确;D.C20的摩尔质量是240 g/mol,C60的摩尔质量是720 g/mol, 故D错误。
2.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
A.可用于考古断代的一种核素的符号:C
B.氚的原子结构模型:
C.18O2-的结构示意图:
D.14C和14N互为同位素
答案 B
解析 可用于考古断代的一种核素为C,A项错误;氘原子中,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核外电子数为1,B项正确;18O2-的质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8+2=10,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C项错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而14C和14N的质子数分别为6和7,属于两种不同的元素,不互为同位素,D项错误。
3.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
A.NaCl B.CH4
C.KOH D.HCl
答案 C
解析 A.NaCl只含有离子键,故A错误;B.CH4中只含有共价键,故B错误;C.KOH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C正确;D.HCl为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故D错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邻周期的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其原子序数之差都相同
B.同周期的ⅡA族元素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都相同
C.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D.115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ⅤA族
答案 D
解析 A项,在元素周期表左侧和右侧,相邻周期的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不同,错误;B项,同周期的ⅡA族元素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短周期的差1,四、五周期的差11,六、七周期的差25,错误;C项,元素没有质量数的概念,错误;D项,115号元素,其原子结构中有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该元素肯定位于第七周期第ⅤA族,正确。
5.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首批科学影像图。火星气体及岩石中富含X、Y、Z、W四种元素。已知: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Z为金属元素,其单质与热水反应后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为浅红色,X、W为同一主族元素,Y也是地球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火星岩石含有ZWY3。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ⅣA族
B.X、W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W
C.原子半径:Z>W>Y>X
D.火星气体中可能含有XY、XY2
答案 C
解析 已知: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Z为金属元素,其单质与热水反应后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为浅红色,则Z为Mg;X、W为同一主族元素,Y也是地球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Y为O元素;火星岩石含有ZWY3即MgWO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即+2+x-6=0可得W的化合价为+4价,则W为Si,X为C元素。W为14号Si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ⅣA族,故A正确;X、W分别为C、Si属于同一主族非金属元素,由X的非金属性强于W,所以X、W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W,故B正确;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X、Y、Z、W分别为C、O、Mg、Si,则原子半径:Z>W>X>Y,故C错误;XY、XY2分别为CO、CO2,故D正确。
6.下列各组大小顺序不正确的是(  )
A.酸性:H2SiO3B.稳定性:H2SeC.还原性:HI>HBr>HCl
D.金属的还原性:Na答案 D
解析 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H2SiO3HBr>HCl,C项正确;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金属的还原性:Na>Mg>Al,D项错误。
7.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 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后来人们用“紫气东来”比喻吉祥的征兆。碘晶体受热转变成碘蒸气也有紫气东来之象。下列关于碘等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Cl溶于水能电离出H+、Cl-,所以HCl是离子化合物
B.碘晶体受热转变成碘蒸气,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碘原子间的作用力
C.He、CO2和CH4都是由分子构成,它们中都存在共价键
D.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既破坏了离子键,也破坏了共价键
答案 D
解析 HCl属于共价化合物,属于电解质,在溶液中可发生电离,故A错误;碘晶体受热转变成碘蒸气,克服分子间作用力,而碘原子间的作用力属于共价键,故B错误;He为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共价键,故C错误;NaHCO3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受热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阴阳离子间的离子键断裂,破坏共价键,故D正确。
8.联合国确定 2019 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纪念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 150 周年。现有短周期元素 X、Y、Z、M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 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Y Z M
A.X元素位于第2周期ⅤA族
B.Y的非金属性比Z的强
C.Z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
D.M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答案 C
解析 分析可知,Y为Si、Z为P、X为O、M为Cl。A.O元素位于第2周期第ⅥA 族,故A错误;B.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Y的非金属性比Z的弱,故B错误;C.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Z的原子半径比 X 的大,故C正确;D.不一定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如次氯酸为弱酸,故D错误。
9.A和B为短周期元素,其中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次外层电子数是b;B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是(a-b),L层电子数是(a+b),则A、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表示为(  )
A.B3A2 B.AB2
C.A3B2 D.BA2
答案 D
解析 A和B为短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B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L层电子数为a+b=8,所以A元素原子有2个电子层,故b=2,a=8-b=6,故A为O元素;B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6-2=4,故B为Si元素,O、Si形成的化合物为SiO2,故D正确。
10.在化学研究中,可以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反应规律等,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下面表格中根据事实进行的预测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预测
A 钠与钾是第ⅠA族元素,它们都能与水反应 铷与钠、钾属于同族元素,铷也能与水反应
B Na与Cl形成离子键,Al与Cl形成共价键 Si与Cl形成共价键
C HCl在1 500 ℃时分解,HI在230 ℃时分解 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
D 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第ⅠA族元素单质的沸点逐渐降低 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第ⅦA族元素单质的沸点也逐渐降低
答案 D
解析 第ⅦA族元素单质分子之间只存在范德华力,且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范德华力增大,熔点、沸点逐渐升高,D项错误。
1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Sn的最高正化合价为+4价
B.B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rO3
C.酸性:H3AsO4D.原子半径:N答案 B
解析 Sn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因此Sn的最高正化合价为+4价,A正确;Br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所以Br的最高正价为+7价,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rO4,B错误;As、Se是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因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所以酸性:H3AsO4P>N,D正确。
12.用NaClO可除去水体中过量氨氮(以NH3表示),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理中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半径:Cl>Na>O>N>H
B.NH3、H2O、OH-所含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等
C.NaClO和HClO所含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D.反应③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答案 D
解析 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题图中涉及的5种元素的原子半径:Na>Cl>N>O>H,A项错误;NH3、H2O、OH-所含的电子数均为10,但是质子数不完全相同,B项错误;NaClO中含离子键和共价键,HClO中只含共价键,C项错误;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反应过程中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D项正确。
13.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Z的单质常温下呈气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Z>Y>X>W
B.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Z>W>Y
C.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WD.Z分别与W、X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不同
答案 B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W是C元素。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X、Y分别处于第ⅢA族、第ⅣA族,由于其原子序数大于W(C),则X、Y应处于第三周期,X是Al,Y是Si。Z的单质常温下呈气态,则Z是Cl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为Al>Si>Cl>C,A项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为Cl>C>Si,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HClO4>H2CO3>H2SiO3,B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为C>Si,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为CH4>SiH4,C项错误;CCl4、AlCl3都是共价化合物,都含有极性共价键,D项错误。
14.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单质是最理想的燃料,C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1/3,E与C同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F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一种强酸
B.元素D与A一定形成共价化合物
C.元素B可能与元素A形成离子化合物
D.若元素D是非金属元素,则D的单质可能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答案 B
解析 A的单质是最理想的燃料,则A是H元素,C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1/3,说明C只能是第二周期的元素,即C是O元素,E与C同主族,则E是S元素,由于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所以能确定F是Cl元素,B可能是Li、Be、B、C、N几种元素中的一种,D可能是F、Na、Mg、Al、Si、P中的一种。元素F是Cl元素,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ClO4,是一种强酸,A正确;元素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所以与A元素即H元素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如HF,也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aH,B错误;元素B可能是Li元素,能够与H形成离子化合物,C正确;元素D可能是非金属元素Si,单质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4分)
15.(14分)Ⅰ.根据下列6种符号回答问题:
①1H ②2H ③3H ④14C ⑤14N ⑥16O
(1)共有________种核素,属于________种元素。
(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3)质量数相等的是________,中子数相等的是________。
Ⅱ.现有六种物质:①MgCl2 ②HCl ③SO2 ④K2CO3 ⑤CaO ⑥NaOH
请根据下列标准,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填序号):
(1)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
(2)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是________。
(3)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
答案 Ⅰ.(1)6 4 (2)①②③
(3)④⑤ ④⑥
Ⅱ.(1)②③ (2)①⑤ (3)④⑥
解析 Ⅰ.(1)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共有6种核素,其中有4种元素。(2)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①1H、②2H、③3H互为同位素。(3)X中A表示质量数,Z表示质子数,A-Z=N,N表示中子数,④14C和⑤14N质量数相等,④14C和⑥16O中子数都为8,相等。Ⅱ.(1)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故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②HCl和③SO2。(2)只含有离子键的是①MgCl2和⑤CaO。(3)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④K2CO3和⑥NaOH符合题意。
16.(15分)某同学做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性、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①将氯水滴加到NaBr溶液中,振荡后加入适量CCl4溶液,振荡,静置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定向移动,随之消失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冷水中 B.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
③将溴水滴加到NaI溶液中,振荡后加入适量CCl4液体,振荡,静置 C.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定向移动,并伴有轻微的爆炸声,很快消失
④将一小块金属钾放入冷水中 D.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棕红色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
①实验试剂:金属钠、金属钾、新制氯水、溴水、0.1 mol·L-1溴化钠溶液、0.1 mol·L-1碘化钠溶液、四氯化碳。
②实验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镊子、小刀、玻璃片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方案对应的实验现象的标号和化学方程式):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试管 胶头滴管 培养皿(烧杯)
(3)
实验 方案 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
① D Cl2+2NaBr===2NaCl+Br2
② A 2Na+2H2O===2NaOH+H2↑
③ B Br2+2NaI===2NaBr+I2
④ C 2K+2H2O===2KOH+H2↑
(4)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解析 ①氯水与溴化钠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单质溴溶于四氯化碳层(下层),为棕红色(选D)。②钠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其现象是迅速产生气体,钠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选A)。③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单质碘溶于四氯化碳层(下层),为紫红色(选B)。④钾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其现象是迅速产生气体,钾浮于水面,熔成小球,伴有轻微的爆炸声,很快消失(选C)。实验①③说明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氯>溴>碘;实验②④说明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钾>钠; 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且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从上到下,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17.(15分)有六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的单质是最清洁的能源物质,其他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B C D E F
原子半径/nm 0.186 0.143 0.102 0.099 0.074
主要化合价 +1 +3 +6、-2 +7、-1 -2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E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2)关于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一直存在纷争,有人主张把它放在第ⅦA族,试分析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B的单质与D的单质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项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氢化物的沸点:D②A~F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C的最大
③气态氢化物稳定性:D比E稳定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B(5)E单质常用于自来水消毒。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三周期第ⅥA族 
(2)氢元素的负化合价是-1价(或氢的最外层得到一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3)
(4)① (5)Cl2通入水中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解析 已知A的单质是最清洁的能源物质,A是H;根据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可知D是S,E是Cl,F是O,则B是Na,C是Al。(1)S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ⅥA族;Cl-结构示意图为。(2)由于氢元素的负化合价是-1价(或氢的最外层得到一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因此有人主张把它放在第ⅦA族。(3)B的单质与D的单质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硫化钠,其形成过程可表示为。(4)①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则氢化物的沸点:DC,错误,答案选①;(5)Cl2通入水中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