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泰来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泰来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12-31 15:5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试卷分Ⅰ、Ⅱ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I:3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对反应N2+3H22NH3,下列变化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而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有: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增大H2浓度 ④使用催化 (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④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平衡常数的大小与起始浓度有关 B.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
C.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D.温度越高,K值越大
4.在298K时,NaCl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6g/100g水。如将1molNaCl溶解在1L水中,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H-T△S和熵如何变化 ( )
A.△H-T△S<0 △S<0 B.△H-T△S<0 △S>0
C.△H-T△S>0 △S>0 D.△H-T△S>0 △S<0
5. 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 Q1 A.2H2(g) + O2(g) = 2H2O(l) ;△H=-Q1 , 2H2(g) + O2(g) = 2H2O (g) ;△H=-Q2
B.S(g) + O2(g) = SO2(g) ;△H=-Q1 , S(s) + O2(g) = SO2(g) ;△H=-Q2
C.C(s) + 1/2O2(g) = CO(g) ;△H=-Q1 , C(s) + O2(g) = CO2(g) ;△H=-Q2
D.H2(g) + Cl2(g) = 2HCl(g) ;△H=-Q1 , 1/2H2(g) + 1/2Cl2(g) = HCl(g) ;△H=-Q2
6. 右图是298K 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 + 3H2(g) 2NH3(g), △H = -92kJ·mol-1
B. 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 加入催化剂, 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都改变
D. 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 通入1mol N2和3molH2 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kJ, 若通入2mol N2和6mol H2 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kJ 则184>Q2 >2Q1
7.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化学反应的Δ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下表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C—H
C—F
H—F
F—F
键能/(kJ·mol-1)
414
489
565
155
根据键能数据估算下列反应CH4(g)+4F2(g)===CF4(g)+4HF(g)的反应热ΔH为( )
A.-1940kJ·mol-1 B.1940kJ·mol-1 C.-485kJ·mol-1 D.485kJ·mol-1
8.将气体A2和B2各1mol注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C,平衡时测得c(A2)=0.58mol/L,则c(B2)=0.16mol/L,c(C)=0.84mol/L,则C的分子式为( )
A.AB2 B.A2B4 C.AB D.A2B
9.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C.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10. 欲使醋酸溶液中的CH3COO-浓度增大,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且不放出气体,可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 ( )  
A.NaOH B.NaHCO3
C.CH3COOK D.Mg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已知反应:①PCl5(g)PCl3(g)+Cl2(g) ;②2HI(g)H2(g)+I2(g);
③2NO2(g) N2O4(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a%。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分别再通入一定量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 ( )
A.均减小      B.均增大
C.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小  D.①减小,②不变,③增大
1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 = CO2(g)+3H2(g)
△H = + 49. 0 kJ·mol-1
②CH3OH(g)+1/2O2(g) = CO2(g)+2H2(g)
△H =-192. 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 9 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 +1/2O2(g) = CO2(g) +2H2(g)△H >-192. 9kJ·mol-1
13.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或通入一定量A、B、C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如图1),3min后给体系加热,气体C的体积分数Ψ(C)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均随温度分别发生了图示变化(如图2、图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前2min中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mol/L·min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C
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A、B一定均为气态
14.反应H2(g)+I2(g)2HI(g)在450℃时,化学平衡常数是49。则反应:
HI(g)H2(g)+I2(g) 在450℃时的化学平衡常数是 ( )
A.  B.  C. 7 D.
15.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下列有关的三种酸的电离常数,若已知下列反应可以发生:NaCN+HNO2===HCN+NaNO2 NaCN+HF===HCN+NaF NaNO2+HF===HNO2+NaF。
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K(HF)=7.2×10-4
B.K(HNO2)=4.9×10-10
C.根据两个反应即可得出一元弱酸的强弱顺序为HF>HNO2>HCN
D.K(HCN)16.已知甲为恒温恒压容器,乙为恒温恒容容器。初始时,两容器的温度、体积相同,两容器中均充入2molSO2和1molO2,且发生反应为2SO2(g)+O2(g) 2SO3(g);△H<0;当两容器都达到平衡后,为使两者中的SO2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向甲容器中再充人一定量的氦气??? B.向乙容器中再充人2mol的SO3气体  C.适当降低乙容器的温度???????????? D.缩小甲容器的体积 17.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 ,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
A.33.3% B.40% C.50% D.66.7%
18.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Δ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

19、可逆反应mA(固)+nB(气)cC(气)+fD(气)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体积分数(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体积分数增大 B.达到平衡后,若使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化学方程式中n>c+f D.达到化学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0、T ℃时,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容器中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Ⅱ对应的条件改变是降低压强
B.若曲线Ⅰ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温,则该反应△H>0
C.反应开始至a点时v(H2)=1 mol/(L·min)
D.T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125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1.(8分)在化学反应中,能引发化学反应的分子间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用kJ?mol-1表示。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中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 (填“需要”或“不需要”)环境先提供能量,该反应的△H= (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 === H2O(g) △H= -241.8kJ?mol-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 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
(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II)与实线(I)相比,活化能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因此反应速率 ,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22.(8分)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改用60 mL 0.50 mol· L-1盐酸跟50 mL 0.55 mol· 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用50 mL 0.50 mol·L-1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3. (8分)(1)4克硫粉完全燃烧时放出37千焦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2O4,在一定温度下N2O4(g) 2NO2(g),此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为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36.8倍,N2O4的分解率是 ________。
(3)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amolN2和bmolH2,在一定温度下N2+3H22NH3,达到平衡,容器中还剩余c molN2,则平衡时N2的转化率是 ________,容器中H2的平衡浓度是___________ 。
24.(14分)向体积为2L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X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X(g)Y(g)+3Z(g)
(1)经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则用Y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速率为 mol/L·min。
(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丙、丁四个同样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同一段时间内测得容器内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X)=3. 5mol/L·min; 乙v(Y)=2mol/L·min; 丙v(Z)=4.5mol/L·min; 丁v(X)=0. 075mol/L·s 。若其它条件相同,温度不同,则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填序号)
(3)若向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充入氩气,则平衡向 (填"左"或"右"或"不移动");若向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移走部分混合气体,则平衡向 (填" 左 " 或 " 右 " 或 " 不 移动")。
(4)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达到(1)所述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molX气体,则平衡后X的转化率⑷与⑴的平衡中的X的转化率相比较 。
A.无法确定 B.⑷一定大于⑴
C.⑷一定等于⑴ D.⑷一定小于⑴
(5)若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起始时加入X、Y、Z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cmol,达到平衡时仍与(1)的平衡等效,则a、b、c应该满足的关系为 。
(6)若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起始时加入X、Y、Z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cmol,达到平衡时仍与(1)的平衡等效,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应该为 。
25、(12分)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
(1) 在煤的气化反应器中发生如下几种反应:
C(s)十H2O(g)=CO(g)+H2(g) △H= +131kJ/mol
C(s)+O2(g)=CO2(g) △H= —394kJ/mol
CO(g)+O2(g)=CO2(g) △H= —283kJ/mol
则CO(g)+H2O(g) H2(g)+CO2(g)△H=
(2)已知830℃时,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H2(g)+CO2(g)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
c. (CO)= (H2O) d.c(CO)=c(H2)
此温度下该反应的K=1,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O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3) 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H2(g)+CO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
CO
H2
CO2
1
650
2
4
1.6
1.6
5
2
900
1
2
0.4
0.4
3
3
900
a
b
c
d
t
①实验1中以(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②该反应的逆反应为 (填“吸”或“放’’)热反应
③若实验3要达到与实验2相同的平衡状态(即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相等),且t<3min,则a、b应满足的关系是 (用含a、b的数学式表示)。
(4)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3H2(g)+CO2(g) CH3OH(g)+H2O(g),右图
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的变化。
①在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CO2和3molH2,
下列措施中能使c(CH3OH)增大的是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d.再充入1mol CO2和3 molH2
②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不断改变条件(但不改变各组分物质的量
和状态且只改变一个条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如右图: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H3OH含量最高的
一段时间是 ;如t0~t1平衡常数为K1,
t2~t3平衡常数为K2,则K1 K2(填>、=、<)。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试题
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10
22.(8分)(1)环形玻璃搅拌棒(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偏小(4)不等 相等 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5)偏小 偏小(每空1分)
23.(8分)(1)S(s) + O2(g) == SO2(g);△H=-296kJ/mol
(2)25% (3);(b-3a+3c)mol/L (每空2分)
24. (14分) (1) (1)0.03 (2) 丁>乙>甲>丙
(3) 不, 右 ( 4) D
(5) C=3b,a≥0 (6)0.9<c≤4.5(每空2分)
25、(共12分)
(1) △H=-41 kJ/mol (2) b、c ( 2分) 50%
(3)①0.16 mol/(L.min) ②吸 ③b=2a a>l (或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 2分)
⑷①c、d (2分) ②t0~t1 大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