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进行曲》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唱准A段主体旋律,分辨四段音乐,了解莫扎特的生平。
过程与方法:在图形谱的帮助下,通过体验、探究、律动深入理解和表现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了解和探究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意愿,建立对音乐学习的持续热爱。
2、 教学内容分析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解中外音乐发展发的简要历史和有代表性的音乐家,拓展音乐文化视野,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土耳其进行曲》是“莫扎特”的第二课时,教材安排这一内容旨在通过对乐曲的深入欣赏,加深学生对作曲家和其音乐作品风格的理解。作品曲调流畅动听,乐段对比鲜明,深受人们喜爱。作品结构属于回旋曲式,全曲共4个乐段交替出现。但以主部A段鲜明的进行曲特点最终定义了进行曲体裁。
3、 学情分析
五年级是小学高年级段,学生自我意识进一步加强,能进行简单的课前预习,对作品的理解具有一定的能力。但由于农村学生知识的积累较薄弱,所以对作品音乐要素缺乏深入的了解。本课以听赏为主,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先引导学生重点唱准A段,采用听唱、节奏/音高分解的形式由浅入难、循序渐进的掌握该乐段。再进行其他乐段的学习时以图形谱作为主要手段,教学中结合白纸、小乐器等工具引导学生理解、参与和表现音乐,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唱准A段主题旋律,分辨各乐段音乐要素的不同
难点:听辨作品的曲式结构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电子琴、A4纸、串铃
6、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评价形式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歌曲《摇篮曲》2、生反馈前期作业:介绍莫扎特的相关事迹 1、跟音乐唱歌2、回忆上节课内容,交流想法 教评、同伴互评 复习导入。学生查找和分享,有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课题,介绍乐曲的主要乐器。2、了解“进行曲”体裁:将《摇篮曲》与之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乐曲的特点,引出“进行曲”体裁。3、欣赏A乐段师:这一段的节奏是怎样的?由哪几个音符构成?(从节奏和音高入手,结合踏脚,逐渐引导学生逐步掌握A段)4、欣赏B乐段(1)师:请大家边听音乐边看老师画图,你能发现旋律中有哪些规律吗?(2)以白纸做声势配合B段律动5、欣赏C乐段(1)师:观察老师的图谱,它和B段对比有何不同?(2)分工,用串铃配合C段律动6、欣赏尾声D段师:如果你是送行的军人,你会为亲人送去什么祝福?(前方胜仗,凯旋归来) 聆听各乐器的音色听辨旋律,调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交流想法。总结旋律的节奏和音高,模唱A段旋律,加入踏脚表现音乐。观察图谱,发现规律,利用白纸进行B段律动。观察图谱,总结旋律特点。根据分工表现C段律动。6、聆听D段旋律,进行情景换位思考。 自评、师评 教师以图形谱作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分段聆听的方式从局部到整体把握作品。教学中结合白纸、小乐器等工具引导学生参与和表现音乐,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和审美能力。
(三)拓展延伸 1、总结莫扎特的创作风格2、随机聆听乐段,巩固印象3、写出乐曲段落结构 1、总结创作风格2、聆听乐段,判断名称。3、写出乐曲段落结构 自评、互评 调动学生自主探索和总结的意识,建立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四)总结 师:莫扎特虽然一生短暂,但却给人类文明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通过两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他有了深入的认识。请大家课后撰写一篇300字的学后感《我认识的莫扎特》,下一节课再进行分享和交流。 自评 以学后感的形式考查和总结学生本节课的收获,使学生将课堂习得转化为内在认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促进音乐和语文学科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