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八 期末复习《5.解决问题的策略 》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八 期末复习《5.解决问题的策略 》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2-06 20:5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 页码: 65-67 主备人 主备学校 教学时间
教材简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个问题可有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为了帮助学生把这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形成策略,本节课首先让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学目标 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摘录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用列表或摘录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过程设计
它山之石⌒选 自:徐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徐斌︶ 教学流程 意图或解读
一、建立模型出示例题图,提问: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1、提问:要求小华用去多少元,你想选择哪些条件?你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把这些条件进行整理吗?学生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提问:这道题先算什么?18÷3=6(元) 5×6=30(元)小华和小明买的是同一种笔记本吗?怎样进行检验?2、提问:要求小军买了多少本,你们能先列表整理吗? (学生根据自己列表整理的情况进行解答。)列式为:18÷3=6(元) 42÷6=7(本) 或 30÷5=6(元) 42÷6=7(本)3、比较:在列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如果把两次列的表格合并起来,你能说出括号里的得数吗? 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二、初次应用出示“试一试 ”:同学们用盆景美化教室。三年级有4个班,四年 让学生首先学会从图中找到信息,然后再进行整理。通过对比找相同与不同点让学生对于列表的方法更能体会的深刻。
级有6个班,五年级有5个班,三年级每个班放8盆,四年级每个班放7盆,五年级每个班放10盆。先根据下面的问题列表整理,再解答。1.三年级和五年级一共放多少盆? 2.四年级比三年级多多少盆?3. ?(自己提一个问题,列表解答)三、解决问题1.“想想做做”第1题(字典图)。先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列表整理,再解答。2.“想想做做”第2题(购球情境)。先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列表整理,再解答。四、拓展提高创设情境——播放商品降价信息:“顾客朋友们,你们好,本店由于街道拆迁,所有文具降价大甩卖喽!书包原价80元现价50元,文具盒原价20元现价12元,卷笔刀原价10元现价4元,钢笔原价15元现价8元。……”小力:我买3个文具盒。小红:我买4个书包。小芳:我买10个卷笔刀。问题1:小红比小芳多付多少元?问题2:小力比小红少付多少元?让学生先设计表格,再听录音,记录有关信息,然后解答。五、课堂总结 适当的巩固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今天所学的知识。
通用预案 个性预案
教学流程 教学意图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板书:策略。师:谁能说说什么是策略?(一种方法,一种好的方法)2、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二、出示例题,启发思维,建立模型。1、创境激趣:星期天,小明和同学们想要买文具,便去了商店,到了那儿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出示例1图)师: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些什么数学问题呢?师:面对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信息,要求小华买5本用去多少元,她都不知从哪里入手分析好。你能帮她找出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吗?师:谁能把这些信息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使别人很容易就能看出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每个小组可以先讨论一下,然后把你们整理的信息在纸上表示出来。(提示:大家可以写,也可以画。)学生分组动手整理信息。(教师巡视)学生汇报交流师:大家表现真不错,能够用这么多方法来整理相关信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小明买3本,小华买5本你可以画,如果是几十本或几百本还能画吗?有没有更清晰明了的方法呢?(课件出示65页表格)教师有意识地选择几个学生整理的表格展示,提问:你们赞同哪种表格?为什么?小结:这种用表格来整理信息的方法叫列表法,第一行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不知道的用?表示师:你能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小华用去多少元吗?学生练习分析思路,进行解答。组织交流:你是怎样列式解答的?你是怎样想的?(两种思路:条件←→问题)引导小结: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刚才,那么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师小结:像我们刚才这样,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找出需要的条件,进行列表整理,根据买3本用去18元,可以先求出1本的价钱,或根据要求买5本用多少元,先要求1本的价钱这两种方法进行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现在你掌握了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吗?你能用这些策略来解决新的问题吗?试一试?用表格整理解决“小军用42元买笔记本,能买多少本?”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首先采用自己的方法,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简单的只是让学生列表整理条件。
汇报解题方法,板书18÷3=6(元) 42÷6=7(本)观察比较两个表格,师:为什么两个表格中都有“小明买本子的信息”?(讨论后汇报,只有通过这个信息才能知道本子的单价)师: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用了两个表格,多麻烦,你能用一个表格综合表示吗?(分组尝试,合作解决)课件出示综合后的表格,学生对照,自我评价,反思。三、灵活多练,尝试成功,感受快乐。1.“想想做做”第1题(字典图)。让学生相互说一说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然后列表整理,再解答并交流,最后说说解题思路。借助“15×28”让学生说说简便算法。2.“想想做做”第2题(购球情境)。问:读一读老师说的话,如何理解它?完成书上的表格。并逐一解决。交流:指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五、课堂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些策略有什么好处呢?2、列表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策略,今后我们会学到更多地解决问题的策略。3、布置作业:p.67第3、4题。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列表整理条件的好处,而不是为了列表而列表。巩固练习是对学生今天所学知识的一个反馈,帮助他们能更好的学习知识。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