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泰县城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永泰县城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06 19:1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福建省永泰县城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三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示意农科人员测得我国某地大棚内不同节气太阳辐射照度(指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吸收、散射、反射等作用后到达地球表面单位时间内的辐射量)。据此完成1~3题。
1.测量地区最可能位于
A.安徽 B.新疆 C.山东 D.江西
2.判断图a、b、c所示的太阳辐射照度分别代表的节气为
A.冬至、春分、夏至 B.夏至、秋分、冬至
C.春分、夏至、冬至 D.冬至、夏至、春分
3.图b中8:00地面与墙体太阳辐射照度差异大的直接影响因素是
A.太阳方位 B.太阳高度 C.昼夜长短 D.直射点移动
图2、图3分别为某日30°纬线圈与115°W经线上昼、夜范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15°N,82.5°E) B.(15°S,82.5°W)
C.(20°N,115°W) D.(20°S,115°E)
5.当115°W经线上的夜的范围逐渐向北扩大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
C.北半球昼长与夜长的差值增大 D.北半球昼长与夜长的差值减小
龙街附近金沙江河谷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该段河谷非常狭窄,谷坡陡峭,滑坡、崩塌频发。图4示意晚更新世以来龙街附近金沙江河谷的发育过程。据此完成6~7题。
6.晚更新世以来金沙江河谷地貌发育的先后顺序是
A.下切—滑坡—堰塞—堆积—下切 B.下切—堆积—堰塞—滑坡—下切
C.堆积—下切—堰塞—滑坡—下切 D.滑坡—堰塞—下切—堆积—下切
7.该段河谷地貌发育过程中,堰塞湖发生决堤的阶段为
A.④ B.⑤ C.⑥ D.⑦
近年来,在中条山北麓开展的地貌构造研究中发现,中条山北麓中段山前洪积扇上发育有全新世断层陡坎。研究显示,该洪积扇上断层陡坎最新断距大于2.2m。由断层陡坎的最大高度为13m,可判断是断层多次活动的结果。图5示意中条山北麓中段山前洪积扇上断层陡坎展布。据此完成8~10题。
8.该地北部村庄选址的有利条件是
A.山地广布,建筑取材便利 B.冲沟发育,水源充足
C.断层发育,地热资源丰富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9.与北部村庄相比,南部村庄
A.雨季受地质灾害威胁大 B.规模较大且集聚程度高
C.居民相互联系更加便利 D.建筑物墙体更厚实
10.推测南部张家窑村过去主要的民居为
A.四合院 B.窑洞 C.碉楼 D.平顶屋
锢囚锋是由冷锋追上暖锋或由两支冷锋迎面相遇将锋前的暖气团抬离地面,禁锢在高空形成的一种特殊锋面。冬半年,来自我国西北、东北的冷锋相遇,使得锋前的暖空气被抬升到高空,形成华北锢囚锋。随着春季气温的回升,华北地区锢囚锋发生概率升高。锢囚锋锋面附近天气恶劣,多暴雪。图6为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暴雪分布区。据此完成11~13题。
11.此时图中华北地区的气流特征是
A.暖气流势力强盛 B.暖气流主动北上
C.冷暖气流势力相当 D.冷气流主动向南移
12.此时华北地区锢囚锋导致的降雪
A.持续时间较长 B.强度较小 C.地面积累少 D.位于冷锋锋前
13.春季,华北地区锢囚锋发生概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 B.春季大气对流运动强
C.春季冷气团移动速度加快 D.春季水分蒸发量较大
那曲市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平均海拔超过4500m,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在-2℃左右。但是每年夏季那曲市经常出现因热力不稳定而引起的热对流天气。图7是2017~2019年夏季那曲市热对流天气引发降水的时次分布。据此完成14~16题。
14.低层大气与高层大气巨大的温差会导致热对流天气的发生,那曲市具备此条件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地面升温快 B.地面辐射弱,高层降温快
C.海拔高,高层气温低 D.逆温较明显,垂直温差大
15.夏季那曲市出现热对流的大气环流背景最可能是
A.受西北季风的控制,干燥 B.受东南季风的控制,暖湿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燥 D.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暖湿
16.那曲市这种热对流具有的特点是
①局地性强 ②突发性强 ③持续时间长 ④降水强度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图8为鄂州(30°N)某东西走向的街道及其一侧的两座楼房的俯视图。图中箭头为某学生2021年6月22日记录下来的日出时的太阳光线,该时刻太阳光线与街道的夹角是东偏北27°。
(1)指出冬至日当日甲楼全天不能获得太阳光照的墙面,并说明原因。(6分)
(2)为保障乙楼③墙面全年日出时都可获得太阳光照,图中∠β的数值应小于________,并说出理由。(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黄山花岗岩地貌的各种类型的形状和分布都有规律可循,且与演化过程密切相关。图9示意黄山花岗岩地貌的演化过程:(a)几千万年前的黄山地貌(第一阶段),黄山花岗岩体在第三纪后期出露地表,呈穹形山体,四周被围岩山地包围;(b)几百万年前的黄山地貌(第二阶段),上新世(距今500万~250万年)穹形山体顶部起伏和缓,周边有明显切割并出现花岗岩山峰;(c)今日的黄山地貌(第三阶段),第四纪(250万年前至今),古夷平面被分割,产生峡谷和高峰。
(1)指出地壳运动对第一阶段黄山花岗岩穹状山体形成的影响。(6分)
(2)简述三个阶段花岗岩山峰的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的变化。(4分)
(3)分析穹状山体周边花岗岩山峰发育的过程。(6分)
(4)未来黄山独特的地貌将逐渐被外力夷平,推断黄山花岗岩山峰是否可能重现,并说明原因。(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玛依塔斯位于新疆塔城盆地额敏县东部,是世界知名的风雪灾害区之一。玛依塔斯路段是进入塔城地区的必经之路,也是新疆联系内地、中亚及欧洲的“咽喉要道”。地形为狭长谷地,西面是塔城盆地,东部与准噶尔盆地之间有南北分布的吾尔喀什尔山和加依尔山,中间衔接部为一狭长的东北—西南向鞍状地形,地势低洼,是塔城和准噶尔两盆地之间的气流通道。每年玛依塔斯路段冬季风吹雪发生频率高,造成严重的灾害。图10、图11分别示意玛依塔斯风区范围及某年冬季发生风吹雪时的地面气压场(单位:hPa)。
(1)指出玛依塔斯此时的风向,并说明理由。(6分)
(2)说明玛依塔斯此次降雪的形成过程。(4分)
(3)分析玛依塔斯成为世界风雪重灾区的原因。(6分)
(4)简述玛依塔斯路段风吹雪灾害的具体表现。(4分)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C 6.A 7.B 8.D 9.A 10.B
11.D 12.A 13.A 14.A 15.C 16.A
17.(1)②墙面。(2分) 原因:冬至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图中甲楼的②墙面位于北面,冬至日当日太阳光全天都不能照射到②墙面。(4分)
(2)63°(2分) 理由:6月22日即北半球夏至日时,当地日出东北,且太阳光线与街道的夹角为东偏北27°,根据对称规律,北半球冬至日日出东南时,太阳光线与街道的夹角应为东偏南27°;乙楼③墙面与夹角β互余,若欲使乙楼③墙面全年日出时都可获得太阳光照,夹角β最小要小于90°一27°=63°。(4分)
18.(1)地壳运动导致黄山原有沉积岩层断裂;伴随地壳的运动,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花岗岩块体隆升,加剧外力对上覆岩层的侵蚀,花岗岩穹状山体出露。(6分)
(2)花岗岩山峰由穹状山体四周向中心发展;山峰相对高差增大,由缓丘向高山发育。(4分)
(3)穹状山体的出现使得黄山形成了放射状水系;放射状水系对穹状山体进行溯源侵蚀,边缘出现起伏和缓的花岗岩山峰;在河流侵蚀作用下花岗岩山峰高差增大,穹状山体被切割,花岗岩山地向中心发展。(6分)
(4)若地壳快速抬升,致使新的花岗岩穹状山体出露地面,在河流溯源侵蚀作用下将再次出现原有地貌特征;若地壳保持稳定或下沉则难以再次形成。(4分)
19.(1)东南风。(2分) 理由:此时玛依塔斯东部地面为高压中心;气流从中心流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南风。(4分)
(2)盛行西风带来的暖湿水汽与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高压相遇,暖湿水汽快速降温,水汽凝结形成降雪。(4分)
(3)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气温低;谷地地形,冷空气沿坡地下滑,在谷地大量堆积,受冷气团控制时间长;盛行西风通过西部山口带来充足的暖湿水汽,暖湿水汽遇冷气团产生大量降雪;玛依塔斯地形为狭长谷地,“狭管效应”显著,风力强劲。(6分)
(4)风吹雪致使公路大量积雪,阻碍车辆通行;风吹雪导致能见度降低,影响驾驶员的视线。(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