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07 20:42:35

文档简介

福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生物试卷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75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1—12题,每题2分,13—16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
B.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C.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
D.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2.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
B.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
C.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D.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同时发生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性激素能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
B.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导致细胞代谢紊乱
C.在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会引起骨骼肌战栗
D.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的细胞膜上都含有抗利尿激素受体
4.给脑桥(位于大脑和小脑之间)注射能阻止γ-氨基丁酸与相应受体结合的物质后,小鼠的排
尿阈值(引起排尿反射的最低尿量值)降低。下列相关推理正确的是(  )
A.脑桥释放的γ-氨基丁酸能抑制排尿
B.γ-氨基丁酸使高位截瘫患者排尿顺畅
C.人体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脑桥
D.不同年龄段的人排尿阈值都是相同的
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6.下图为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产生的兴奋可传导到②和④处,且电位大小一定相等
B.①、②或④处必须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才能产生兴奋
C.通过结构③,兴奋可以从细胞a传递到细胞b,也能从细胞b传递到细胞a
D.细胞外液的变化可以影响①处兴奋的产生,但不影响③处兴奋的传递
7.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 B.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增加
C.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减少
8.下图为人体水平衡调节机理,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中的b、c分别为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
B.图示a是由垂体分泌,并通过体液运送才能发挥作用
C.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能感受其变化的感受器在下丘脑
D.由图可知通过调节水的来源和去路可以维持水的平衡
9.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Ⅰ、Ⅱ、Ⅲ三种激素,下表表示的是注射相应激素一段
时间后出现的生理反应:
注射的激素 生理反应
Ⅰ 出现低血糖症状,甚至昏迷
Ⅱ 蛋白质合成加快,软骨生长明显
Ⅲ 呼吸、心率加快,体内产热量增加
据此判断Ⅰ、Ⅱ、Ⅲ三种激素的化学名称分别是(  )
A.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D.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10.将人源蛋白质TGFβ 1注入兔体内,一段时间后提取和纯化兔血浆中的特异性抗体,可用于
检测人体组织内的TGFβ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注射的TGFβ 1可作为抗原 B.注射TGFβ 1后,兔体内产生体液免疫
C.该特异性抗体由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 D.该抗体能和人的TGFβ 1特异性结合
11.胰液分泌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A是神经递质,物质B是促胰液素
B.将盐酸直接注入血浆中也会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C.胰腺属于神经调节过程中反射弧的一部分
D.由图可知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调节,也受激素调节
12.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均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图为细胞免疫过程的部分图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的识别与呈递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
B.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参与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
C.记忆T细胞受相同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
D.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裂解靶细胞并消灭病原体
13.人体激素分泌存在多种调节机制,下图表示激素分泌过程中“神经中枢”“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轴”和“生理效应”等多种因素与激素分泌的相互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1可表示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的正反馈调节
B.2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的反馈调节
C.3可表示青春期性激素对下丘脑的反馈调节
D.4可表示血糖浓度变化对胰岛A、B细胞的反馈调节
1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会参与机体受到环境、心理等伤害刺激时的应激反应,增加机体的适应力和抵抗力。下图表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途径,CRH和ACTH为相关腺体分泌的激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丘脑的过程需要通过血液运输来完成
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C.CRH和ACTH都能够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D.环境变化和伤害刺激会造成机体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过多
15.某些T细胞在癌组织环境中能合成膜蛋白CTLA-4,这种膜蛋白对T细胞的杀伤功能具有抑
制作用,因此这个蛋白被称作“刹车分子”。科学家发现,只要使用CTLA-4抗体抑制CTLA
-4蛋白,就能激活T细胞,使T细胞持续攻击癌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T细胞增殖分化前需接受癌细胞膜表面抗原的刺激
B.提高膜蛋白CTLA-4的活性,细胞免疫功能将增强
C.CTLA-4抗体抑制CTLA-4蛋白的作用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癌细胞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16.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
17. (10分)如图是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1)图中①是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_。
(2)了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由图中_______________三种液体共同组成,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
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    的含量有关。
(4)夏天,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喝淡盐水对身体健康有益,从内环境稳态的角度分析,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调节网络。
18.(12分)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导致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严重时可能导致轻重不等的迟缓性瘫痪。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嗜神经病毒,主要侵犯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给小儿服用小儿麻痹疫苗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或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手段。图1为与脊髓灰质相关的神经联系,图2为图1中⑤结构的部分放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③表示_______;④表示_______。
兴奋经过结构⑤的过程中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兴奋经过结构⑤的过
程是只能单方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起“小儿麻痹症”的病毒侵染了图1中的③,患者对刺激________(填“有”或“无”)感觉。
(3)当兴奋传导到图2的⑥处时,其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图2可知,α 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2分)跑步是时下流行的健身方式之一,跑步过程中机体进行着一系列的生命活动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1)跑步时下丘脑细胞会分泌____________激素,最终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提高____________,增加产热。激素调节的特点
(2)运动过程中,人体可以通过激素调节来调节生命活动,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
(3)长时间跑步后,血糖浓度下降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跑步时血液中CO2浓度增大,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频率加快,一段时间后还会出现面色发红、大量排汗等现象,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增加散热。
(5)机体大量排汗后尿量会减少,其调节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科研人员在转入光敏蛋白基因的小鼠下丘脑中埋置光纤,通过特定的光刺激下丘脑CRH神经元,在脾神经纤维上记录到相应的电信号,从而发现下丘脑CRH神经元与脾脏之间存在神经联系,即脑-脾神经通路。该脑-脾神经通路可调节体液免疫,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图2为该小鼠CRH神经元细胞膜相关结构示意图。
(1)图1中,兴奋由下丘脑CRH神经元传递到脾神经元的过程中,兴奋在相邻神经元间传递需要通过的结构是________,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T细胞的原因是T细胞膜上____________。
(2)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____________作用于B细胞。B细胞可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2写出光刺激使CRH神经元产生兴奋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切断脾神经可以破坏脑-脾神经通路,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N抗原,注射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12分)PD-1是表达在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PD-L1是一种能够与之结合的蛋白质(见图1)。PD-1和PD-L1结合会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增殖。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数量较多,更有一些类型的肿瘤细胞除了表面有PD-L1,还分泌大量的PD-L1(见图2)。
(1)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如图。请填写相应的免疫细胞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与正常细胞表面的类似PD-L1的膜蛋白一旦结合,细胞毒性T细胞即可“认清”对方,不触发免疫反应,便可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已研发出针对PD-L1的抗体(mAb)。结合图1信息,mAb能治疗肿瘤是因为使用mAb时,mAb通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阻止了PD-L1与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从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相同剂量的mAb对肿瘤A患者治疗有效,对肿瘤B患者无明显效果。请根据以上信息分析相同剂量的mAb对肿瘤B患者无明显效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福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1—12题,每题2分,13—16题,每题4分,共40分)
1—5 DDCAA 6—12 BABAC BD
13-16 DBBC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
17.(10分,每空1分)
(1)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液
(2)①、②、④ ①
(3)无机盐 蛋白质(颠倒顺序也可)
(4) 喝淡盐水可补充机体随汗液流失的水和无机盐,以维持机体水盐平衡。
(5)神经—体液—免疫
18.(12分,除说明之外,每空1分)
(1)①感受器(1分) 传出神经(1分)效应器(1分)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分)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突触后膜上(2分)
(2)有(1分)
(3)正电位→负电位(2分) 
α 银环蛇毒代替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2分)
19.(12分,除说明之外,每空1分)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分)  细胞代谢速率(1分)  
(2)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答出2点) (2分,每点1分)
(3)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2分,每点1分)
(4)皮肤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加(2分,每点1分) 
(5)大量排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1分),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1分),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1分)(总3分,每点1分)
20.(12分,除说明之外,每空1分)
(1)突触(1分) 去甲肾上腺素受体(1分,特异性受体给分) 
(2)细胞因子(1分) 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2分) 
(3)光刺激光敏蛋白导致Na+通道开放,Na+内流产生兴奋 (2分)
(4) 实验设计思路: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两组,(1分)将其中一组小鼠的脾神经切断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相同剂量的N抗原;(1分)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抗N抗体的产生量 (1分)(总3分,每点1分)
预期实验结果:实验组小鼠的抗N抗体产生量低于对照组的产生量(2分)
21.(12分,除说明之外,每空1分)
(1)辅助性T细胞(1分) 记忆T细胞(1分) 
靶细胞(1分) 吞噬细胞(巨噬细胞或其它免 疫细胞)(1分)
(2)正常细胞被裂解(免疫系统攻击正常细胞)  (2分)
(3)(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 (2分)
解除对细胞毒性T细胞的抑制,使其能增殖分化,对肿瘤细胞发挥有效的杀伤作用 (2分)
(4)患者B肿瘤细胞表面含有PD-L1且能大量分泌PD-L1,相同剂量的mAb,不能完全结合病人体内的PD-L1,使肿瘤细胞仍可能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治疗无明显效果(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