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魏
蜀
吴
220—266年
221—263年
229—280年
西晋
266年~316年
统治腐朽
皇帝昏庸
八王之乱,
汉人南迁
少数民族内迁
五胡乱华
西晋灭亡
十六国
东晋
秦朝形势图
西晋形势图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汉朝形势图
想一想:统一是人心所向,那么前边我们学过的统一全国的朝代有?
这些统一朝代的都城在南方还是北方呢?什么流域?
一、东晋(317—420)的兴亡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266—316)
1.背景:
317年,建立东晋
2.时间:
3.建立者:
4.都城:
5.政权 特点:
司马睿ruì
建康(旧名建业,今江苏南京)
王与马,
共天下
政治上依靠王导
军事上依靠王敦
东晋政权特点:“王与马,共天下”
司马睿在正月初一举行朝贺礼时,拉着丞相王导登上御座和自己坐在一起,王导坚决推辞,司马睿更加恳切地拉着他。
来坐坐!
甭跟我客气!
“王与马,共天下”
“王与马,共天下”
王敦曾两次起兵反对司马氏。王敦第一次起兵,由于司马睿试图夺回权力,世家大族们此时站在王敦一边,结局是司马睿屈服。王敦第二次起兵,企图篡位称帝,这次世家大族则站在了东晋皇帝一边,王敦兵败身亡。
世家大族
东晋皇权
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一、东晋(317—420)的兴亡
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8.灭亡:
6.北伐:
7.兴盛:
北伐收复部分地区,朝廷心存疑虑,未恢复中原
抵御北方军事威胁(淝水之战),统治局面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祖逖tì是东晋率先北伐的将领,他曾经率军收复黄河以南地区,但由于东晋内部出现纠纷,朝廷又担心他北伐成功后威望太高,结果没有给予支持,以致功败垂成,忧愤而死,曾收复的土地又被胡人重新占领。
闻鸡起舞
不扫清中原,不再回江东
忧愤而死
一、东晋(317—420)的兴亡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266—316)
1.背景:
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317年
2.时间:
3.建立者:
4.都城:
5.政权 特点:
8.灭亡:
6.北伐:
7.兴盛:
司马睿
建康(今江苏南京)
王与马,
共天下
政治上依靠王导
军事上依靠王敦
北伐收复部分地区,朝廷心存疑虑,未恢复中原
抵御北方军事威胁(淝水之战)统治局面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西晋与东晋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西晋
东晋
司马炎(晋武帝)
266—316年
洛阳
司马睿
317—420年
建康
这段时期即是民族分裂时期,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
D
C
1.“王与马,公天下”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的政治特征(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闻鸡起舞”、“中流击楫[jí]”,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这两个成语称赞了哪一人物的报国志向( )
A.曹操 B.王导 C.祖逖 D.王敦
2.南朝政权的更替
南朝
(建康)
420—589
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30余年时间里,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1.南朝
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二、南朝的政治
吴、东晋、宋、齐、梁、陈定都建康今南京,所以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
南朝政权更迭繁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南朝
420-479
479-502
502-557
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宋 齐 梁 陈
557-589
557年
589年
420年
479年
502年
宋是南朝中疆域最大朝代
疆域最大的朝代
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劫
疆域最小的朝代
3.衰落
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梁武帝萧衍,政治败坏,后发生大规模叛乱,建康失守。
4.影响:
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劣势
5.启示:
3.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B.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
C.陈是南朝疆域最小的朝代 D.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4.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 )
①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和先进工具②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④南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D
B
秦汉时,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
1.背景: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2.原因:
①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③江南地区社会安定;④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
汉朝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òu)…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对比一下《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P92页课后活动)
《史记》中的江南尚未得到大规模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宋书》中描写的江南是开发后的景象,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
3.表现
农业
开垦荒地,耕地面积增加,兴修水利;
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包括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手工业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商业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4.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北周
十六国
西
晋
北朝
南朝
东晋
北魏
北齐
西魏
东魏
魏
吴
陈
梁
齐
宋
蜀
隋
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开发
东晋的
兴亡
南朝的统治
特点:“王与马,共天下”
时间:317年-420年
王朝:宋、齐、梁、陈
都城:健康
原因:
表现:
劳动力、生产技术和工具、自然条件、社会安定、共同努力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1. 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 。 年, 建立东晋,定都 。东晋政权特点 。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 ,最终未能 。东晋抵御了来自 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 。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年,东晋灭亡。
2.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 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 定都,历史上统称为“ ”。宋是南朝疆域 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 ;梁武帝萧衍,政治败坏,发生大规模叛乱,建康失守。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 处于明显劣势。
3.秦汉时期, 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而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
4.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5.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1)农业: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不断增加 ,并兴修了很多 农业生产技术也有很大改进,包括推广和改进 ,实行 。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2)手工业:在 等都有显著的发展。
(3)商业: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南京)成为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6.结果(影响):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316
西晋
317
司马睿
建康
王与马,共天下
黄河以南部分地区
恢复中原
北方
有所发展
420
宋、齐、梁、陈
建康
南朝
最大
安定
南朝
黄河
①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③江南地区社会安定;④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
耕地面积
水利工程
犁耕
精耕细作
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
建康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5.南朝时,以为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去采购丝绸和瓷器,他们最应该去的城市是( )
A.建康 B.广州 C.扬州 D.荆州
6.东晋的建立者是( )
A.司马炎 B.司马睿 C.司马懿 D.司马昭
7.东晋的都城是( )
A.建康 B.洛阳 C.长安 D.成都
8.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①东晋和西晋的统治区域相同 ②结束东晋统治的是前秦
③南朝从420年开始 ④南朝包括前秦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A
B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