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提优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 ).
A.可以看作两块凹面镜 B.可以看作一块凸透镜
C.对图示光来具有发散作用 D.对图示光来具有会聚作用
2.如图所示,蜡烛距凸透镜40cm,能在距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0 cm B.25 cm C.17 cm D.12 cm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
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②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①和④
4.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距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蜡烛距透镜45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蜡烛距透镜20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C.蜡烛距透镜18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D.蜡烛距透镜6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5.将一玩具鹦鹉(如图甲)紧靠凸透镜,然后逐渐远离凸透镜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①②
6.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7.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
8.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乙 B.甲、丁 C.丙、乙 D.丙、丁
9.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
B.行车记录仅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
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
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
10.如图所示,白板上嵌入LED灯做成的两个发光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板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根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下方箭头是利用凸透镜形成的虚像
C.下方箭头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是照相机
D.图乙中看到上方箭头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搭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1.如图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空气泡下方处较 (填“亮”或“暗”),这是因为太阳光射向空气泡和水如同射向透镜一样,出射光线会 (填“发散”或“会聚”),
12.用冰取火,绝不是天方夜谭,南极考察团在失去火种的情况下,利用身边易得的冰块磨成中间比边缘 (填“厚”或“薄”)的形状,这种形状的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让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节透镜与干草之间的距离,使干草刚好处于透镜的 位置,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干草就可以燃烧。
13.小明用一个放大镜近距离观察一只蚂蚊,当他发现看不清楚蚂蚁时,正确的做法是 (填“将放大镜离蚂蚁稍远一点”或“放大镜离蚂蚁稍近一点”),由于小明不小心将放大镜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块,他用此放大镜 (填“能”或“不能”)成一个完整的蚂蚁的像。
14.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再将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甲放置在蜡烛和屏之间适当位置,在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实像;在透镜甲位置上换上焦距为20 m的凸透镜乙,不改变蜡烛位置,将光屏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适当距离,就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实像。
15.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 (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16.物理课堂上,老师使用幻灯机给大家展示一些图片,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的画面,这些画面是 立的像,但是画面比较小,后排的学生看不清楚,如果想让屏幕上的画面再大一些,应适当 (填“增大”或“减小”)幻灯机与屏幕的距离,并将镜头适当 (填“靠近”或“远离”)幻灯片。
17.人眼能看清一个物体,物体对于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远方物体小,但由于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 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 了,现代天文望远镜力求把物镜的口径调得很大,比我们的眼睛瞳孔大得多,就可以 更多的光,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体。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8.请在图中补充完整通过凹透镜的两条光线的光路图(其中一条光线指向透镜左侧焦点,另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19.在图中,请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的光路图.
20.如图所示,凸透镜与水面平行,一侧的焦点恰好在水面上,水中一束入射光线射向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这束光线发生折射后经过凸透镜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1.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
(2)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2是 的.
(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简要.
做法: 。
如何判断: 。
22.物理兴趣小组想知道某只透镜的焦距f和成像规律,做了以下实验:
(1)他们将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镜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图线甲,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 。
(2)接着将透镜及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乙),做成像实验,记录每次成实像的物距u、像距v、物像间距L(u+v),绘出图线丙(以f为长度单位),由图可知,要想成实像,蜡烛与光屏的间距应满足L≥ (用f表示).
(3)晓红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逢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 (填“左”或“右”)移动.
(4)经查询资料发现,物理学中,有一个凸透镜成像的“新概念”,放大率,结合乙、丙两图,可知当物距u=1.5f时,n= .
五、综合解答题(9分)
23.(3分)桌面上有一副眼镜,不知道是近视眼镜还是远视眼镜,请你写出两种判定的具体方法.
24.(6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O点为光心,F为焦点.图中A'B'是物体AB经透镜所成的像.
(1)请画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完成成像光路图.
(2)在图中,物距用u表示,即u=BO,像距用v表示,即v=OB';焦距用f表示,即f=OF,已知:,若物距30cm,像距9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
1-5 CCCBD 6-10 CDAAC
11.暗 凹 发散
12.厚 会聚 焦点
13.将放大镜离蚂蚁稍远一点 能
14.靠近 缩小
15.缩小 减小
16.倒 增大 靠近
17.目 大 会聚
18.如图所示
19.如图所示
20.如图所示
21.(1)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错误 (3)简要做法:用焦距相同而直径不同的凸透镜,点燃火柴,测出点燃火柴所需要的时间 如何判断:如果点燃火柴所需要的时间相等,则猜想3错误;如果点燃火柴的时间不相等,则猜想3是正确的
22.(1)12m (2)4f (3)左 (4)2
23.方法一:用干净的手触摸镜片,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远视眼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眼镜.
方法二:用眼镜靠近书面上的字,用眼睛透过眼镜片去观察书面上的字,如果字被放大,眼镜就是远视眼镜,如果字是缩小的,眼镜就是近视眼镜。
24.如图所示
(1)
(2)由题意,物距30cm,相距90cm,代入,,解得:f=22.5c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