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唐林玲 嘉兴秀州中学
赵佶
宋徽宗
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写生珍禽图
瘦金体
《千里江山图》 长 1191.5cm 纵 51.5cm 绢本设色
王希孟
王希孟(1096年-1119年),北宋晚期中国画家,画史无传,据《千里江山图》卷后蔡京题跋,知其18岁时为徽宗画院生徒,山水画创作曾得徽宗亲自指导,在政和三年(1113年)之前,创作了这卷《千里江山图》,此后便无音讯.
政和三年润四月一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人禁中为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数,遂诲谕知,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蔡京
问题三:是怎么样的一幅山水画可以取名为“千里江山图”,这副画真能放下千里的江山景色吗?
问题二:赵佶是书画界的大咖,你觉得会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着迷《千里江山图》?
问题一:初看这幅山水画和你印象中的山水画你感觉有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质惑存疑,初看《千里江山图》
多角度观察
填写观察表
从画作的画幅形式看
从画作的设色方式看
从画作的构图方式看
从画作的细节处看
二:互助群学,分析《千里江山图》以小组为单位,互助学习
三:联动诱思,详解《千里江山》
折页
小品
扇面
横卷轴
竖卷轴
国画的画幅种类;
山水画
青绿山水
青绿山水——青绿是指中国画颜料中的石青和石绿,用这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称作“青绿山水”。
水墨山水
水墨山水——水墨山水就是纯用水墨不设颜色的山水画体,以渲染为法,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
中国山水画
主要的有: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金碧山水等。
浅绛山水
浅绛山水——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
颜色:石青石绿
设色步骤
平远
“平远”是“自近山而望远山”
高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深远
“深远”则是“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三远,山水画技法名。这个词汇既涵盖了山水的透视关系,也算是山水的构思观念。宋代郭熙的山水画论著《林泉高致》,就已提到"高远"、"深远"、"平远"的所谓"三远"。
三远
寻千里之趣 觅小景之乐 各式各样的船 和船上各式各样的人
各种造型的桥
各种形态的山泉
四:说讲领悟,感悟国宝魅力
千里江山图观察总结 作品画幅形式 横向长卷轴
作品设色方式 青绿设色为主,五色第叠染
作品构图方式 散点式构图 巧妙 融合平远、高远、深远
作品的内容细节 幽岩深谷,高峰平坡,流溪飞泉,渔船游艇,桥梁水车,茅蓬楼阁,以及捕鱼、游赏、行旅、放牧等人物
整幅长卷如同一首波澜壮阔的古典乐曲
开首第一组群山为序曲,较为平缓的山峰在俯视的地平线下,渐渐将观者带入佳境。第一组和第二组之间以小桥相接。第二组就像是乐章里的慢板,又如一曲牧歌,悠扬舒缓。
第三组和第四组之间以长桥相连,环环相扣。进入第三段、第四段,山峰一个个冲出了画中的地平线,走向高潮。在钟鼓齐鸣中,最高的主峰在第五组辉煌出现,拔地而起,雄视寰宇,形成了乐曲的焦点,她与周围的群山形成了君臣般的关系,构成全卷的高潮。
第六段,群峰渐渐舒缓下来,远山慢慢地隐入远方大江大海的上空,欣赏者激动的内心渐渐平静了下来。最后一组如同乐章中的尾声,再次振奋起人们的精神,画家用大青大绿涂抹出近处最后的几座山峰,如同打击乐最后敲击出清脆而洪亮的声响,在全卷结束时,回声悠远,令人难忘。
谢谢观赏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