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课后同步训练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学于余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对下列各句中“师”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吾从而师之 ③惑而不从师 ④而耻学于师 ⑤彼童子之师 ⑥孔子师郯子 ⑦吾师道也 ⑧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A.①③④/②⑤⑦/⑥⑧ B.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C.①⑤/⑥⑦/②③④/⑧ D.①③④⑤/②⑥/⑦/⑧
3、下列各句中“也”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③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⑤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⑦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⑧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A.①⑦/②⑤/③⑥⑧/④
B.①/②⑤⑥/③④⑧/⑦
C.①⑥⑦/②⑧/③/④⑤
D.①⑦/②⑤⑧/③⑥/④
4、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术业有专攻
②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③吾从而师之
④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A.两个“攻”相同,两个“师”相同
B.两个“攻”相同,两个“师”不同
C.两个“攻”不同,两个“师”相同
D.两个“攻”不同,两个“师”不同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B.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作《师说》以贻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D.惑而不从师 犹且从师而问焉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1)传: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
(2)师:①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古之学者必有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吾从而师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
(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_______________
(2)是故圣益圣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耻学于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
B.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以及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是全篇论证的中心,下文都紧扣这一论题展开议论和批判。
C.第二段以对比的方法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着重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正面论证“为学必从师”的中心论点。
D.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抨击了时俗中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
9、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题,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B.《师说》中的“巫医”指古代用巫术为人治病的人。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
C.“句读”是文言文辞休止、行气与停顿的特定呈现方式,俗称“断句”;文辞语意已尽处为读,未尽而须停顿处为句。
D.韩愈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10、下列各组句子中,“之”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郯子之徒 句读之不知
C.蚓无爪牙之利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11、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何陋之有
12、下列对各句中加点的“师”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吾从而师之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④则耻师焉 ⑤孔子师郯子 ⑥吾师道也 ⑦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⑧不耻相师 ⑨或师焉,或不焉
A.①②③④/⑤⑥⑨/⑦⑧
B.①③/②⑤/④⑦⑨/⑥⑧
C.①②③/④⑤⑦⑥⑧⑨
D.①④/②③⑤⑥⑧/⑦⑨
13、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古之学者必有师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点出李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2)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代圣人在自身已经很优秀的前提下,还不断地为自已“充电”,而时下一般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打破老师的神秘地位,客观地表述了弟子和老师之间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他还解释了弟子和老师在学问方面只是领悟有先后,各有所长,如是而已。
(4)韩愈在他的散文名篇《师说》中表达了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择师的标准,其中明确择师标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在《师说》中批评了士大夫之族在拜师求学上的浅见。即“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节选自刘开《问说》)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C.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D.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民,古代贤人,也可泛指古人,本文中取古代贤人之意。
B.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东汉以后亦泛指平民百姓。
C.《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是儒家经典之一。
D.夫子,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称呼,后成为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本文中即为此意。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点题:学习一定要好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
B.第2段作者从反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问不择人,破疑有得。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用古代先贤的言行作为立论的依据。
C.第3段阐述古人以好问为典范,圣人采纳地位低微的樵夫的言论,为下文针砭时弊作了铺垫。
D.与《师说》着重从“师”的角度,强调“师”的重要性有所不同的是,本文着重从“问”的角度,主张“学必好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2)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5.刘开认为,向“贤于己者”“不如己者”“等于己者”询问,分别有什么意义?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仅十人。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B.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C.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D.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著作有《昌黎先生集》。卒谥文,世称韩文公。
B.传,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记录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事迹,如《左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C.谏官,也叫谏议大夫。谏,劝说、劝阻的意思,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D.刑部,是中央行政机构,隋唐时列于六部之首,掌管全国司法行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自幼刻苦读书,文章得到别人的赏识,后来考中进士,终成一代名士。
B.韩愈曾上过几千字的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皇上不仅不听,反而大为生气,把韩愈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后来才酌情内移到江陵任职。
C.元和十二年,韩愈担任裴度的行军司马,因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刑部侍郎。韩愈借撰写《平淮西碑》替裴度歌功颂德。
D.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地位如何变化,他总不改变态度。他跟孟郊、张籍的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1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鸣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师说》)
(二)
江阴葛廷之,元符间,自乡县不远万里省苏公①于儋耳②,公留之一月。葛请作文之法,诲之曰:“儋州虽数百家之聚,而州人之所须,取之市而足,然不可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钱是也。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挺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葛拜其言,而书诸绅③。
(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苏公:苏轼。②儋耳:今海南儋州市。③绅:古人士大夫束在腰问的大带子。
1.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
B.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
C.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
D.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读,俗称“断句”,在文言文语句中,句中停顿处叫“句”,句后停顿处叫“读”。
B.老聃,又称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
C.经传,经是指儒家经典,传是指解释儒家经典的著作,如《春秋左氏传》。
D.江阴,古人把水之南称为阴,水之北称为阳,故“江阴”应在长江之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师学习的标准是看谁有“道”。若弟子闻道在先,那弟子也可以教授老师。
B.李蟠学习很用心。他不受时俗的限制,向韩愈求教,韩愈就教授了他六艺经传。
C.苏轼待人不热情。葛延之不远万里来求教苏轼,他迟疑了一个月才教给他。
D.苏轼讲解欠明晰。葛延之向他求教作文之法,苏轼设喻取譬,始终不点明要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州人之所须,取之市而足,然不可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李蟠、葛延之拜师学习的经历中,我们可领悟到哪些关于学习的道理或经验?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助词,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B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那么,就。C项,都是介词,向。D,介词,比/语气词,表反问。故选C。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是说“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师:名词,老师;
②“吾从而师之”是说我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为老师;
③“惑而不从师”是说“感到疑惑,却不向老师讨教”,师:名词,老师;
④“而耻学于师”是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师:名词,老师;
⑤“彼童子之师”是说“那些孩子们的老师”,师:名词,老师;
⑥“孔子师郯子”是说“孔子以郯子为老师”,师: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 为老师;
⑦“吾师道也”是说“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师:动词,学习;
⑧“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说“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师:名词,指一类人,是对职业的一种敬称。
故选D。
3、答案:D
解析:①⑦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②⑤⑧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③⑥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语气;④表示感叹语气。
4、答案:C
解析:①学习,研究;②攻打;③以……为师。
5、答案:C
解析:A项,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它,指知识、道理;B项,指示代词,那些/语气副词,表示揣测;C项,连词,都表目的,来;D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承接。
6、答案:(1)①动词,传授;②动词,流传;③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2)①动词,学习;②名词,老师;③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解析:
7、答案:(1)名词用作动词,低于
(2)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
(3)意动用法,以……为耻
解析:
8、答案:C
解析:C项,第二段以今人、士大夫之族作为例证来证明文章观点,是反面论证,不是正面论证,此项对原文理解错误。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项,“文辞语意已尽处为读,未尽而须停顿处为句”错,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
10、答案:D
解析:A项代词,指知识和道理/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代词,译为“那些”/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D项皆为助词,译为“的”。
11、答案:D
解析:D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
12、答案:B
解析:①名词,老师;②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把……当作老师;③名词,老师;④名词用作动词,拜师学习;⑤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把……当作老师;⑥名词用作动词,学习;⑦名词用作动词,拜师学习;⑧名词用作动词,学习;⑨名词用作动词,拜师学习。
13、答案:B
解析:A项所以:古义,表凭借,用来……的、凭它(他)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C项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D项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14、答案:(1)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处。
(2)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士大夫们看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3)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领会道理有早有晚,学术技艺各有专门学习或研究,如此罢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小学:小的方面。遗:放弃。明:明智。(2)齿:并列、排列。乃:竟。(3)贤:超过。术业:学术技艺。攻:学习、研究。
15、答案:(1)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4)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5)或师焉 或不焉
(6)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解析:
16、答案:1.C;2.D;3.B;
4.(1)圣人不知道的,未必不被愚人知道;愚人能够做到的,未必不是圣人不能做到的。
(2)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贤德的人可以向不贤德的人询问,老人可以向小孩询问,只要道德学问方面有成就就可以了。
5.①向“贤于己者”询问,可以破除疑问,解决疑惑;②向“不如己者”询问,能从他那里得到一点见解就可以了;③向“等于己者”询问,可以共同研究,一同进步。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学有未达”与“理有未安”句式结构相同,前后应断开,据此可排除B、D两项;“是己而非人”中的“是”与“非”相对,整个句子语意完整,中间不可断开,据此可排除A项。故选C。
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D项,“本文中即为此意”错。文中“夫子”指的是孔子。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第2段作者从反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错误。由原文可知,在第2段中,作者是从正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所不知:“所”字结构,不知道的。为……所:表被动。(2)是故:因此。贱:地位低的人。不肖:不贤德的人。
[参考译文]
君子学习一定喜欢询问。询问和学习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习就没有办法产生疑问,不询问就没有办法增加知识。喜欢学习却不勤于询问,并不是真正喜欢学习的人。
(对)比自己才德优秀的人,向他们询问,来破除那些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询问,来求得一点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有才能的人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渊博的人向学识肤浅的人请教”。(对)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向他们询问,来共同研究,(这就是)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
古代的人虚心并乐于采纳有益的意见,不挑选事情去询问,不挑选人去询问,(只要)从中吸取有益于自身的东西就可以了。因此狂放的人的话,圣人采纳它;地位低下的樵夫,古代贤人也向他询问。舜有着天子的身份却向平民询问,凭大智慧去了解那些浅显的话,这并不是一时故作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
认为自己对而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询问的事情了。(对)比自己道德优秀的人,就妒忌他而不愿意向他询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而(认为)不值得向他询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询问。像这样,天下就几乎没有可以询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聪明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一定会出现个别失误。圣人不知道的,未必不被愚人知道;愚人能够做到的,未必不是圣人不能做到的。真理不会由某些人独占,学习也没有止境。既然这样,那么询问可以缺少吗?按照《周礼》,在朝堂外向百姓询问,国家的政治大事尚且向平民询问,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贤德的人可以向不贤德的人询问,老人可以向小孩询问,只要道德学问方面有成就就可以了。
孔文子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孔子认为他很贤德。古人以询问为美德,并不见得有什么可耻的地方,后来的君子们却争着以询问为耻,既然这样,那么古人深以为耻的,后人做了并且不认为可耻的事情就太多了,可悲啊!
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章第2段详细论说了对“贤于己者”“不如己者”“等于己者”询问的意义,只要能找到“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再进行适当的翻译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17、答案:1.C;2.B;3.A;
4.(1)李愬的妻子常出入皇宫,于是(向宪宗)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下诏派人磨掉韩愈所写的碑文,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并刻石。
(2)(韩愈)却很能奖掖鼓励后进,这些人十有六七吃住在他家里,虽然有时弄得自己早饭也供应不上,但他仍然和颜悦色毫不介意。
解析:1.“愈发言真率”为主谓结构,其后应断开,据此排除B、D两项;“调授四门博士”为动宾结构,中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A项。故选C项。
2.《左传》是左丘明给《春秋》作的注,详解《春秋》所述的历史事实,和后代的“列传”并不一样。
3.“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的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意思是韩愈三岁丧父,被堂兄养大。
4.(1)关键词:“禁中”“诉”“磨”“勒”。(2)关键词:“厉”“馆”“给”“怡然”。
【文言文大意】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不出名,没有官位。韩愈三岁的时候死了父亲,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等奖励来督促。等到考进士的时候,在公卿之间投送自己的文章,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很欣赏他,积极地称赞他,因此他很快就出了名。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
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请韩愈做他的巡官。董晋的职员班子撤除后,徐州的张建封又请他去做佐官。韩愈说话直爽坦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他的品德专一而正派,不擅长处理一些世俗事务。后来被调去做四门博士,再后来升为监察御史。德宗晚年的时候,朝廷中分了好几派,宰相也不好好负责。宫市的弊端很明显,但谏官们反复提意见,皇帝也不采纳。韩愈曾经写了几千字的文章极力批判这件事,皇帝不听反而很生气,把他贬为连州阳山县令,后来酌情把他转到江陵府做掾曹。
韩愈觉得自己很有才,但却常被朝廷排挤贬黜,就写了一篇《进学解》自明心志。朝廷中管事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很同情他,因为韩愈很有史学才能,委任他为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过了一年,又提升为考功郎中(大概是负责绩效考评的人力资源部官员)、知制诰(起草政令的人),然后封为中书舍人。不久又有看着韩愈不顺眼的人,找出他以前的事,说韩愈降职到江陵府做掾曹期间,荆南节度使裴均用比较优厚的条件招待韩愈;裴均的儿子裴锷凡俗鄙陋,近日回京探望父亲,韩愈写了一篇序文为裴锷送行,仍然称呼他的字。这种言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为这个韩愈又被贬为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担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请韩愈做他的行军司马。淮和蔡这两个地方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长安,朝廷按功劳授予他刑部侍郎之职,还下诏命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碑文中韩愈多处记述裴度的事迹。而当时最早进入蔡州捉拿吴元济的是李愬,他的功劳最大,李愬很不服气。李愬的妻子常出入皇宫,于是(向宪宗)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下诏派人磨掉韩愈所写的碑文,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并刻石。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升沉盛衰,他总不改变态度。他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好,当时两位还没有名气,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之间给他俩说好话,推荐他俩,张籍终于考中进士,在仕途上很顺利。后来韩愈虽然仕途通达,名声显贵,但常常在办完公事有空暇的时候,就(跟他们)谈话会餐,论文作诗,和过去一样。而遇到有权有势的豪门贵族,就像对待奴仆那样,瞪起眼睛不予理睬。他却很能奖掖鼓励后进,这些人十有六七吃住在他家里,虽然有时弄得自己早饭也供应不上,但他仍然和颜悦色毫不介意。他总是把兴起名教、弘扬奖励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总共(经他资助的)内外亲戚以及朋友的孤女出嫁的就有十人之多。
18、答案:1.D
2.A
3.A
4.(1)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话,就多人聚在起讥笑人家。(要点:之、耻、师、而)
(2)但百姓日常所需的物品,从集市上买取就能足用,但是不能平白无故地得到,必须拿一样东西来换取,然后才能为自己使用。【要点:(于)市、而、徒、摄】
5.①要尊师重道,虚心向老师请教。②要热爱学习,勤奋执着,广闻博取。③要善于思考,掌握要领,找到恰当的方法。
解析:1.“在……中”是固定结构。“之”作宾语。
2.应是“句中停顿处叫‘读’,句后停顿处叫‘句’”。
3.B项六艺经传不一定是韩愈教授的,原文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与“不拘于时,学于余”是并列关系,甚至也可以理解为有了前者,才有向韩愈求教的资格。C项“不热情、迟疑”分析不当。D项“欠明晰”错,文中已明确地说明作文之法在于“意”——用心思考。
4.【参考译文】
(二)
江阴葛延之于哲宗元符年间,从乡下不远万里、不辞劳苦来到儋耳探望被朝廷贬谪的苏东坡。苏东坡留葛延之在这里住了一个月。葛延之问苏东坡写文章有什么好方法吗?苏东坡教导他说:“儋州是一个几百户人家的小城,但百姓日常所需的物品,从集市上买取就能足用,但是不能平白无故地得到,必须拿一样东西来换取,然后才能为自己使用。我所说的这一样东西,就是钱。天下之事,千姿百态,各种材料都分散在经书、子书(诸子百家、笔记小说)以及史书之中,不能白白地拿来使用,也必须先得到一个东西,然后才能把它们攫取过来,为自己所使用。我所说的这一个东西,就是意。(卖家)得不到钱,(买主)就不能拿到物品;人不用心思考也不能够用活那些事。这就是写文章的秘诀。”葛延之听了,很受启发,当即拜谢,并把这个秘诀写在腰间的大带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