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课后巩固训练(含合格过关练+素养培优练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课后巩固训练(含合格过关练+素养培优练 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06 22:5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课后巩固训练
1.(2021·江苏常州高一期中)2020年全球5G手机用户已达到2.2亿。5G技术中的核心材料是芯片,在元素周期表中能找到可用于制作半导体芯片材料的区域是(  )
A.过渡元素(副族和Ⅷ族)区域
B.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
C.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区域
D.第ⅠA族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中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a、Mg、Al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其单核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
B.P、S、Cl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对应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C.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以第ⅦA族的为最大
D.Na、Mg、Al的氢氧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
3.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第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第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ⅡA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处用虚线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的性质总在不断发生明显的变化
B.紧靠虚线两侧的元素都是两性金属元素
C.可在虚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如Ge、Si等)
D.可在虚线的右上方寻找耐高温材料
5.(2021·吉林高一检测)镓是1871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镓的原子序数为31,属ⅢA族。镓的熔点为29.78 ℃,沸点高达2 403 ℃。镓有过冷现象(即冷至熔点下不凝固),它可过冷到-120 ℃。由此判断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镓是制造高温温度计的上佳材料
B.镓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中
C.镓与锌、锡、铟等金属制成的合金,可用在自动救火的水龙头中
D.近年来,镓成为电子工业的新宠,其主要用途是制造半导体材料,被誉为“半导体家族的新成员”,这是利用了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性质
6.(2021·赤峰高一检测)某短周期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由此可以判断(  )
A.R可能是第二周期元素
B.R一定是ⅥA族元素
C.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
7.(2020·广东三校联考)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1869年门捷列夫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根据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排列,准确预留了甲、乙两种未知元素的位置,并预测了二者的相对原子质量,部分原始记录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甲位于现行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ⅢA族
B.原子半径比较:甲>乙>Si
C.元素乙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CH4强
D.推测乙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
8.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X与Z属于同主族的元素,Z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4,Y为短周期元素中半径最大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Y>X
B.非金属性W>Z
C.氢化物稳定性X>Z>W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
9.(2021·重庆西南大学附中高一月考)X、Y、Z、M、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M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X Y Z
M W
A.Z的气态氢化物比W更稳定
B.X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C.简单离子半径:M < W
D.M为第ⅥA族元素
10.(2021·陕西咸阳高一期末)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原子半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高化合价:X>Y>Z>W
B.Z的氢化物在水溶液中能形成一种强碱
C.元素X、Z均能与W形成多种化合物
D.Y的氧化物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11.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已达到饱和;B元素位于A元素的下一周期,最外层电子数是A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1/2;C元素的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元素原子相同;D元素与C元素属同一周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
根据上述内容判断:
(1)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B元素位于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一种________酸。
(3)在C与D的单质中,与水反应较剧烈的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它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是5种元素的相关信息,W、X都位于第三周期。
元素 信息
Q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W 最高化合价为+7价
X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在其所在周期中碱性最强
Y 焰色试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Z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2)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X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属性Y强于X,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电子能力Y大于X,金属性Y强于X。
(5)下列对于Z及其化合物的推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Z的最低负化合价与W的最低负化合价相同
B.Z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弱于W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C.Z的单质可与X和W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1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原子半径是最小的,Y、R同主族且R原子核电荷数等于Y原子核电荷数的2倍,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Y)<r(Z)
B.X与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C.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R的强
D.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R的强
14.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原子序数a、b、c、d、e所对应的元素分别为A、B、C、D、E,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31D和33D属于同位素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D>E
C.B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
D.A和B可形成两种化合物
15.A、B、C、D、E、F、G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F与G位置相邻,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在元素周期中的位置为________,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
(2)D与E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化合物甲,其化学式为________,向甲中滴加足量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F、G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B、C、D的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填分子式,下同),热稳定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
(5)F、G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酸性较强的为________。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课后巩固训练
1.(2021·江苏常州高一期中)2020年全球5G手机用户已达到2.2亿。5G技术中的核心材料是芯片,在元素周期表中能找到可用于制作半导体芯片材料的区域是(  )
A.过渡元素(副族和Ⅷ族)区域
B.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
C.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区域
D.第ⅠA族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中
答案 B
解析 A.该区域全是金属元素,一般合金材料及工业催化剂材料在这些元素中寻找,不符题意;B.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有一定的金属性,又有一定的非金属性,在此区域可找到半导体,符合题意;C.镧系和锕系元素区域,均为典型金属,不符题意;D.ⅠA族除氢元素以外均是典型活泼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单质均为非金属单原子分子,无半导体材料,不符题意。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a、Mg、Al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其单核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
B.P、S、Cl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对应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C.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以第ⅦA族的为最大
D.Na、Mg、Al的氢氧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
答案 C
解析 Na、Mg、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2、3,其原子的还原性依次减弱,但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A正确;P、S、Cl的最高正化合价分别为+5、+6、+7,由于P、S、Cl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其所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也依次增强,B正确;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其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错误;因Na、Mg、Al的金属性依次减弱,则它们的氢氧化物的碱性也依次减弱,D正确。
3.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第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第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ⅡA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是P,最高化合价为+5价,①错误;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随原子序数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增强,②正确;C的质子数为6,但中子数不一定为6,因C存在14C和13C等同位素,③错误;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为Mg,④正确。
4.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处用虚线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的性质总在不断发生明显的变化
B.紧靠虚线两侧的元素都是两性金属元素
C.可在虚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如Ge、Si等)
D.可在虚线的右上方寻找耐高温材料
答案 C
解析 同主族元素的性质是相似的,同周期元素的性质是递变的,A项错误;紧靠虚线两侧的元素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但没有两性金属元素这一说法,B项错误;耐高温材料应该在过渡元素中寻找,D项错误。
5.(2021·吉林高一检测)镓是1871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镓的原子序数为31,属ⅢA族。镓的熔点为29.78 ℃,沸点高达2 403 ℃。镓有过冷现象(即冷至熔点下不凝固),它可过冷到-120 ℃。由此判断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镓是制造高温温度计的上佳材料
B.镓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中
C.镓与锌、锡、铟等金属制成的合金,可用在自动救火的水龙头中
D.近年来,镓成为电子工业的新宠,其主要用途是制造半导体材料,被誉为“半导体家族的新成员”,这是利用了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性质
答案 D
解析 镓的熔点为29.78 ℃,沸点高达2 403 ℃;镓有过冷现象(即冷至熔点下不凝固),它可过冷到-120 ℃,因此A、C两项正确。镓是“类铝”元素,所以镓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中,镓是电的良导体而不是半导体,即B项正确,D项不正确。
6.(2021·赤峰高一检测)某短周期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由此可以判断(  )
A.R可能是第二周期元素
B.R一定是ⅥA族元素
C.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
答案 C
解析 某短周期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这说明最高价是+7价,最低价是-1价,因此是氯元素。A.氯元素是第三周期元素,A错误;B.氯元素是第ⅦA族元素,B错误;C.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则氯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C正确;D.氯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Cl,D错误。
7.(2020·广东三校联考)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1869年门捷列夫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根据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排列,准确预留了甲、乙两种未知元素的位置,并预测了二者的相对原子质量,部分原始记录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甲位于现行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ⅢA族
B.原子半径比较:甲>乙>Si
C.元素乙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CH4强
D.推测乙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同一行的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同一列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据此可推断出甲为Ga,乙为Ge。甲为G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ⅢA族,故A正确;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因此原子半径:甲>乙>Si,故B正确;Ge的非金属性比C弱,则元素乙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CH4弱,故C错误;乙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交界处附近,因此推测乙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故D正确。
8.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X与Z属于同主族的元素,Z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4,Y为短周期元素中半径最大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Y>X
B.非金属性W>Z
C.氢化物稳定性X>Z>W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
答案 C
解析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则W是第二周期的C元素;X与Z属于同主族的元素,Z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4,则Z是第ⅥA元素,X是O,Z是S;Y为短周期元素中半径最大的元素,Y是Na。
9.(2021·重庆西南大学附中高一月考)X、Y、Z、M、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M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X Y Z
M W
A.Z的气态氢化物比W更稳定
B.X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C.简单离子半径:M < W
D.M为第ⅥA族元素
答案 C
解析 X、Y、Z、M、W均为短周期元素,根据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的图示分析可知,五种元素为2、3周期元素;设Y的原子序数为a,则X的原子序数为a-1,Z的原子序数为a+1,M的原子序数为a+8,W的原子序数为a+9,若M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即a+8=2a,则a=8,为氧元素,M为硫元素,W为氯元素,Z为氟元素,X为氮元素。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Cl,所以Z的气态氢化物比W更稳定,故A正确;B.X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为氨水,氨气与水反应产生的一水合氨部分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故B正确;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因此简单离子半径:S2->Cl-,故C错误;D.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排布为2、8、6,最外层有6个电子,所以M为第ⅥA族元素,故D正确。
10.(2021·陕西咸阳高一期末)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原子半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高化合价:X>Y>Z>W
B.Z的氢化物在水溶液中能形成一种强碱
C.元素X、Z均能与W形成多种化合物
D.Y的氧化物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答案 C
解析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由图可知,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半径最小,X的原子半径最大;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则W的质子数为8,W为O元素;X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X为Na元素;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则Y为Si元素;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则Z为Cl元素。A.氧元素非金属性强,没有最高正价;氯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价,大于硅元素的+4价和钠元素的+1价,故A错误;B.氯化氢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水溶液为强酸,故B错误;C.钠元素能与氧元素形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两种氧化物,氯元素和氧元素能形成一氧化二氯、二氧化氯、七氧化二氯等多种氧化物,故C正确;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不能与高氯酸溶液反应,故D错误。
11.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已达到饱和;B元素位于A元素的下一周期,最外层电子数是A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1/2;C元素的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元素原子相同;D元素与C元素属同一周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
根据上述内容判断:
(1)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B元素位于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一种________酸。
(3)在C与D的单质中,与水反应较剧烈的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它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e Si Mg Na (2)三 ⅣA SiO2 弱 (3)钠 2Na+2H2O===2Na++2OH-+H2↑
解析 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第二层)已达到饱和,A为Ne;由此可推出B元素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B为Si;C2+与N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C为Mg;D元素与Mg同周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Mg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1,D为Na。
12.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是5种元素的相关信息,W、X都位于第三周期。
元素 信息
Q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W 最高化合价为+7价
X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在其所在周期中碱性最强
Y 焰色试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Z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2)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X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属性Y强于X,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电子能力Y大于X,金属性Y强于X。
(5)下列对于Z及其化合物的推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Z的最低负化合价与W的最低负化合价相同
B.Z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弱于W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C.Z的单质可与X和W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答案 (1)第二周期第ⅥA族 (2)HClO4
(3)2Na+2H2O===2Na++2OH-+H2↑
(4)最外层电子数Y与X相同,电子层数Y大于X,原子半径Y大于X (5)AB
解析 Q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Q为O;W、X都位于第三周期,W最高化合价为+7价,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在其所在周期中碱性最强,则W为Cl,X为Na;Y的焰色试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则Y为K;Z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Z为Br。(1)Q为O,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ⅥA族。(2)W为Cl,最高价为+7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ClO4。(3)X为Na,其单质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是2Na+2H2O===2Na++2OH-+H2↑。(4)X为Na,Y为K,二者同族,最外层电子数K与Na相同,电子层数K大于Na,原子半径K大于Na,则失电子能力K大于Na,金属性K强于Na。(5)W为Cl,Cl与Br同主族,Br、Cl的最低负化合价均为-1价,故A正确;非金属性:Cl>Br,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HBr的稳定性弱于HCl的稳定性,故B正确;Z为Br,X和W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为NaCl溶液,由于氧化性:Cl2>Br2,则Br2不能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氯气,故C错误。
1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原子半径是最小的,Y、R同主族且R原子核电荷数等于Y原子核电荷数的2倍,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Y)<r(Z)
B.X与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C.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R的强
D.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R的强
答案 D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原子半径是最小的,X为H,Y、R同主族且R原子核电荷数等于Y原子核电荷数的2倍,Y为O、R为S,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设Z、W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m、n,则n+m=6+6=12,则n=5、m=7或m=5、n=7符合电子排布规律,结合原子序数可知,Z为F,W为P。A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r(Y)>r(Z),错误;B项,X与Y可以形成的化合物有水、过氧化氢,错误;C项,非金属性S>P,则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R的弱,错误;D项,非金属性F>S,则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R的强,正确。
14.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原子序数a、b、c、d、e所对应的元素分别为A、B、C、D、E,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31D和33D属于同位素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D>E
C.B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
D.A和B可形成两种化合物
答案 B
解析 由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分析可知,A为氧元素,E为硫元素,B为钠元素,C为铝元素,D为磷元素。31D和33D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不是同种核素,二者互为同位素,A正确;A、E、D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也依次减弱,即A>E>D,B错误;B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和Al(OH)3,二者可以反应,C正确;A和B可形成Na2O和Na2O2,D正确。
15.A、B、C、D、E、F、G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F与G位置相邻,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在元素周期中的位置为________,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
(2)D与E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化合物甲,其化学式为________,向甲中滴加足量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F、G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B、C、D的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填分子式,下同),热稳定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
(5)F、G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酸性较强的为________。
答案 (1)第二周期第ⅤA族  (2)Na2O2 2Na2O2+2H2O===4NaOH+O2↑ (3)S2->Cl->Na+ (4)CH4>NH3>H2O H2O>NH3>CH4
(5)H2SO4、HClO4 HClO4
解析 (1)由题给信息知A为H,B为C,D为O,E为Na,F为S,G为Cl,由B、D可知C为N。(2)Na与O可形成Na2O、Na2O2,Na2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3)Na+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为,Cl-、S2-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为、,故离子半径:S2->Cl->Na+。(4)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热稳定性越强。(5)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