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老人与海(节选)》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老人与海(节选)》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6 21:5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硬汉精神”
老人与海
(美)海明威
走近厄纳斯特 海明威
是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
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
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
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
杰出作家,通常称他为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附近的橡树园镇。父亲是当地的一名著名医生,业余时间喜欢带孩子外出狩猎、运动、垂钓,以培养他们的“男子汉”兴趣和性格;而母亲则喜爱音乐和绘画,希望把海明威培养成循规蹈矩、有文化教养的上流社会中的一分子。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海明威报名入伍,因眼疾未被接受。海明威以优异成绩中学毕业后,去当见习记者。
战争始终吸引着海明威。1918年5月被授予中尉衔到了意大利前线担任救护车队司机。在战争中为抢救伤员负过伤,前后动过12次手术,取出了237块弹片。二战后,海明威创作进入晚期,其代表作为《老人与海》,由于小说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中,同时也由于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对于这一赞誉,海明威是当之无愧的。
晚年身患重病,创作才能衰竭,精神抑郁,于1961年7月2日 用猎枪自杀。
海明威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瑞典诺贝尔授奖委员会的评价:
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
《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美国性格:个人英雄主义
故事梗概
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主角人物是老渔夫桑地亚哥,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都快饿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呎,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大海深处走,但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归航途中,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做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
预习检测
预习检测
给课文中有关生字注音:
嘎吱嘎吱地响 戛然而止 撑下去
用鱼叉攮 熙熙攘攘 胸鳍
攥得很紧 篡改 蹂躏
戳穿 杀戮 榫头 残骸
gāzhī
jiá
chēng
nǎng

zuàn
chuō

sǔn
hái
róulìn
cuàn
rǎngrǎng
这篇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桑地亚哥老人
情节:老人五次与鲨鱼搏斗
环境:凶险的大海及鲨鱼(自然)
老人孤立无援(社会)
自学导读
1、老人先后几次与鲨鱼搏斗?结果如何?
试以此为依据划分课文层次。
2、老人在什么状况下与鲨鱼接二连三进行搏斗的?
小说为什么要描绘鲨鱼的凶残?
3、如何理解老人与鲨鱼的搏斗?这有什么象征意义?
4、你如何看待桑地亚哥的失败?
桑地亚哥是怎样一个人?
5、文中的独白有什么特点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问题一:老人先后几次与鲨鱼搏斗?结果如何?
1用鱼叉杀死一条鲭鲨
2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
3用刀子杀死一犁头鲨
4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
5用短棍、浆把劈打成群鲨鱼
1失鱼叉,鱼被吃四十磅;
2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3刀子折断;
4半个鱼身被咬烂了;
5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
每次胜利都付出惨重的代价,最终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对手越来越强悍、凶残,
老人武器越来越匮乏、体力越来越不支
【攮 扎 】
【攮 扎 戳】
【扎】
【劈 揍】
【劈 打 戳】
梳理课文情节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根据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情节,可把全文划成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1--29)老人与一头鲨鱼的搏斗及杀死一条鲨鱼之后
的复杂心理活动。 【第一次搏斗】
第二部分(30--47)老人与两条星鲨的搏斗。【第二次搏斗】
第三部分(48--54)老人与犁头鲨的战斗。(略写)【第三次搏斗】
第四部分(55--82)老人与两条星鲨的搏斗及筋疲力尽的
心理活动。 【第四次搏斗】
第五部分(83—88)与群鲨的搏斗。 【第五次搏斗】
第六部分(89—97)与鲨鱼搏斗了一夜的老人回到家里。
问题二:
老人在什么状况下与鲨鱼接二连三进行搏斗的?
老人:
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头昏眼花 右手受伤
左手抽筋 没有食物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
小说为什么
要描绘鲨鱼
的凶残?
鲨鱼:
接二连三
成群结队
凶残强悍
对比——力量悬殊的对抗
用智慧和勇气战斗
问题三:如何理解老人与鲨鱼的搏斗?
人—自然


不幸
厄运
困境
环境
挑战
……
勇气、智慧
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
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一个“硬汉子”形象
而老人在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
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问题四:你如何看待桑地亚哥的失败?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一个“硬汉子”形象。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桑地亚哥
——硬汉子的形象
在“武器”简陋、孤立无援、鲨鱼轮番来袭的情况下,老人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勇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
问题五:文中的独白有什么特点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本文除了有关老渔夫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场面的描写,还有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它们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动的人,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关于文中独白的作用
忠实记录其内心活动
真实再现老人的思想与感受
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
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
艺术手法
结构单纯,
内心独白
反衬烘托
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
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 “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约翰·肯尼迪总统评价海明威
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国民灵魂塑造大师
海明威
顽强坚韧、自尊自强富有探索开拓精神的硬汉
画出优点,影响国民
无意而为之
鲁迅
懦弱卑琐、封闭保守又自高自大的懦夫
画出缺陷,改造国民
有意而不为
课外拓展
大师已然作古,
留给我们的却是久久的
沉思……
课外拓展
从桑地亚哥身上你获得什么启发?
如果有一天厄运来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