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战略反攻
大决战
温故知新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总路线;
2.知道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史实;
3.分析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胜利进行的关系。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的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
耕者有其田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国共对峙时期
所占人口比例 占有土地比例
地主富农 10% 70%~80%
贫、雇、中农 90% 20%~30%
1947年中国农村人口与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标志
政策
措施
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2、土地改革的概况:
②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材料二:
最后一把米,用来作军粮,最后一尺布 ,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 ,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
——解放区民谣
材料一:
1937年,这里的贫雇农平均土地财产只有0.93亩,到了1947年,他们的人均土地上升到了2.9亩,在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地主、雇农和长工都不存在了。
——柯鲁克夫妇《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
3、土地改革的作用:
①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
时间:
指挥者:
部队:
意义:
1947年夏
晋冀鲁豫野战军
主力
刘伯承、邓小平
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武汉
南京
刘
邓
大
军
1948.9.12
辽沈战役
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1948.11.29
平津战役
中间突破,黑虎掏心
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淮海战役
1948.11.6
2、战略大决战
战役名称 指挥者 参战部队 歼敌 人数 结果
淮海
战役
东北野战军
解放东
北全境
刘伯承、陈毅 、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东北野战军、
华北人民解放军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聂荣臻
47万
55万
52万
林彪、罗荣桓
平津
战役
辽沈
战役
自主学习:结合课本P116-117内容及三大战役示意图完成下列表格。
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会议)
(1)时间:
(2)地点:
(3)内容:
1949年3月
西柏坡
(赴京赶考)
1)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2)奋斗目标是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提出“两个务必”
4)规定了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
相关史事
3、渡江战役
时 间
指挥员
结 果
意 义
1949.4.20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1949.4.23,解放南京
毛泽东 朱德
材料一:1947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机关及解放军总部撤离延安。毛泽东说:“人有失地,地终可得。有地失人,必将人地皆失。”此后,毛泽东指示人民解放军采用灵活机动的“蘑菇”战术,将敌人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 ——华师大版 八上历史
材料二: 解放战争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财富骤然增至200亿美元之多,达到发展顶峰,垄断金融、工矿业等;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从人民那里掠夺了无数的财富。 ——王桧林《中国近代史》
4、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作战方针正确。
(2)国民党官僚资本主义集团经济腐败,失民心。
材料三:华北有近百万农民参加解放军,东北解放区有160万人参军……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中,有539万民工支援前线,并送了担架107700副,大车389820副,牲畜1009300头,粮食95亿斤以及大量的其他物资。
——莫宏伟、张成洁《新区农村的土地改革》
材料四:“船划到江心时,突然一颗炮弹就在我家船边不远处爆炸了,一块东西(弹片)擦破我的脸颊,顿时满脸是血,我也不管,还是拼命地划,一心想尽快把大军送过江到前方打胜仗。”
——颜红英回忆说
(3)实行土地改革,激发农民积极性。
(4)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大力支持。
解放区土地改革
三大战役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平津战役
千里挺进大别山
渡江战役
人力物力保障
揭开战略进攻序幕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长江以北
南京解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本课小结
国共关系演变
共产党成立(1921)
同盟会改组为
国民党(1912)
国共合作
共同北伐
蒋汪叛变
合作破裂
十年内战
西安事变
逼蒋抗日
七七事变
再次合作
抗战胜利
内战爆发
战略大决战
1、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
①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③维护农民的基本利益 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
当堂检测
2、右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中绘的一幅简图。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转战陕北、战略防御
B.御敌于外、自卫反击
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
D.千里跃进、战略进攻
C
3、在解放战争中,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的事件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南京解放
C
4、淮海战役期间,中原、冀鲁豫等解放区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征集担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0万副,牲畜76万头,总共筹运粮食达96000万斤。在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后方支前民工的比例大大超过了战役初期l:3的概算。这段材料最能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由于( )
A.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物资匮乏
B.共产党军队深得民心,人民大力支持
C.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够勇敢,妥协投降
D.共产党军事战术指挥得当
B
5、下列对南京解放的意义的总结,正确的是( )
A.标志着解放战争已在中国全境内取得了胜利
B.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C.标志着一个全新的统一的民主政权诞生了
D.标志着解放战争双方决战的序幕已经开启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