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6张PPT。优美的汉字
一 汉字的起源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出现在公元前13至前11世纪商代的一种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仓颉造字说仓颉:
史皇氏,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人。《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 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 仓颉庙 仓 颉 看 见 一 名 天 神, 相 貌 奇 特,面 孔 长 得 好 像 是 一 幅 绘 有 文 字 的 画,仓 颉 便 描 摹 他 的 形 象, 创 造 了 文 字。
《淮南子·本经训》说:“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还 有 一 种 传说,传说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迹书”震惊尘寰,堪称人文始祖。黄帝感他功绩过人,乃赐以“仓”(倉)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
鲁迅曾对仓颉造字这一史实,作过精辟的论述,意即文字非一人独创,而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二 汉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甲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具有象形程度 高,字体方向不稳固的特点。金文: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象形程度仍比较高,但已有了线条化的趋势。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很具有代表性,其铭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最长者。大篆:也叫籀文,上承金文,下启小篆。 大篆的代表是“石鼓文”, 石鼓文具有遒劲凝重的风格。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匀圆,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小篆:秦统一六国后,小篆成为全国通行的文字。小篆字体规整匀称,字形有所简化,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 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 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行书: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运用连笔,书写快捷,难以 辨认,具有艺术审美价值。楷书:又称正楷、真书。字形方正严整,有撇、捺和硬钩,笔画减少,波势减少,笔画趋于平易圆转,便于书写。三 、鲁迅先生说过,汉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1、汉字的音美
《沁园春·雪》
《再别康桥》
2、汉字的形美汉字书法欣赏汉字书法欣赏汉字书法欣赏汉字书法欣赏汉字书法欣赏汉字书法欣赏汉字书法欣赏3、汉字的意美品味汉字的意美研讨汉字的意义劣
选
舒
美
研讨汉字的意义劣:平时如果用力少,到时就会比别人差;缺少能力的人,其表现就可能比别人差。
选:走在前面的人,才会一更多的选择余地;被挑选出来的人,应该是事事走在别人前面的人。
舒:舍予是一种忘我的精神,这种境界多么令人舒畅;只有不断地舍弃和给予,才会感到舒心快乐。
美:羊大为美,原始社会过着狩猎的生活,物质欠缺,这也是游牧民族生活特征和审美习惯。唐代以胖为美,因为他们也有游牧民族的血统。
汉字的构成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形声上形下声:露、花、草、笠、芳、景、箱
下形上声:烈、忘、警、恭、堡、贷、盒
左形右声:松、城、渔、狸、描、帽、纺
右形左声:领、战、郊、放、鸭、飘、歌
内形外声:闻、闷、辫、辩、问
外形内声:圆、阁、病、赶、厅、近 四、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行书: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兰亭集序》 《祭侄稿》(局部) 《寒食帖》局部 草书欣赏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
张旭的草书:笔走龙蛇、纵逸不羁,其狂放之姿常常令人骇目惊心。后世对他们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怀素《自叙帖》(局部) 张旭《终年帖》(摹本局部)探究汉字之美: 请仔细观察右边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然后思考:这个会徽蕴含了怎样的汉字之美?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准备用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在全班交流。参考要点: 上面的笔划,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寓画于字;笔划之间,舞姿翩翩;舞韵之中,笔墨纵情;充分显示了汉字“入画”的美感。
她像一个“人” ,又像一个“京”字,还像一个“文”字,预示着我们首都北京将举办一个“人文奥运”。
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满怀热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一个充满生机与朝气、坚强与超越的运动员,一个龙腾虎跃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欢迎各国喜爱运动、热爱和平的人们。五、汉字与我用优美的语言来说说自己名字的意义。 字谜春节三日
人一半在河海,一半在天空,到底在哪里?老家在山东。鲁一个字,生得怪,六张嘴,两只角。
曲字谜汉语文字国,有三个“兄弟”:虽都是三笔,性格却不同。大哥大张嘴,不管他人事;二哥半张嘴,只管过去事;老三闭着嘴,十点迟迟起。有心走不快,见水它过满,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曼己已巳六、 分辨错别字的技巧
1、以音辨形
对于因形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如果读音有异,我们在默读的时候,就可凭读音来锁定它。
例如: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戌边 气慨 繁冗拖杳 扑溯迷离
惦量 既便 针贬时弊 裨官野史戌读xū,戍读shù,此处应为“戍”;慨读kǎi,概读gài,此处应为“概”;杳读yǎo,沓读tà,此处应为“沓”;溯读sù,朔读shuò,此处应为“朔”;惦读diàn,掂读diān,此处应为“掂”;“既”读jì “即”读jí, 此处应为“即”;贬读biǎn,砭读biān,此处应为“砭”;裨”读bì,稗读bài,此处应为“稗”。分辨错别字的技巧
2、以形辨形:
对于不辨形声字形旁而产生的错别字,我们可
以通过分析形旁的方式推断。
“竞”应为“竟”,“终于”的意思”。
“拌”从“手”,是“搅和、争吵”的意思,而“绊”从“纟”,是“挡住或缠住,使跌倒或行走不便”的意思,应为“绊”。
“藉”从“草”,“垫、杂乱”的意思,而“籍”从“竹”,“书籍、籍贯”的意思,应为“籍”。
“惦”是“挂念”的意思,而“掂”有“估量东西轻重”的意思,应为“掂”。
“蔽”是“遮掩、掩盖”的意思,而“敝”有“破败”的意思,应为“敝”。
“宵”是“夜”的意思,而“霄”指“云霄、天空”,应为“霄”。
“跚”是“蹒跚”的意思,而“姗”有“来得很晚”的意思,应为“姗”。
有志者事竞成
拌脚石
国藉
惦量
凋蔽
气冲宵汉
跚跚来迟“试”应为“拭”,“擦拭”应该用手。
“蜚”从“虫”旁,意思是“一种虫”或“速度快”;应为“斐”,“有文采”。
“燥”从“火”,是“缺少水分,干燥”;应为“躁”,从“足”,指心理和情绪。
“幅射”应为“辐射”才对,“辐”是“从中心向四面八方伸展或传播”,而“幅”从“巾”与布帛等有关,与词义不合。
“与”应为“予”,“交给重大任务或使命”,不是“赠给”“赞助”
“尤”应为“犹”,不是“特别”,而是“好像、似乎”。
“籍”应为“藉”,“含蓄”的意思。
“塌”应为“蹋”,指侮辱或浪费,与倒塌无关。试目以待
蜚然成章
烦燥
幅射
赋与
记忆尤新
蕴籍
糟塌“孪”应为“挛”,与“手”有关,与“子”无关。“循”应为“徇”,“依从,曲从”的意思。
“缅”应为“湎”,从“水”,“沉溺”的意思;不从“纟”。
“名”应为“明”,“公开内容”之意。
“博”应为“搏”,从“手”旁,是动作。
“份”应为“分”,与“整体”“数量”等无关。
“烂”应为“褴”,与“衣服”有关。
“概”应为“盖”,有“覆盖”之意。痉孪
循私舞弊沉缅
名信片
脉博
缘份
衣衫烂褛 涵概分辨错别字的技巧
3、以义辨形
对于不明词义或误解词义而造成的错别字,我们可以采用逐一释义的方式来锁定。
“毛骨耸然”,成语意思是“见到阴森或凄惨的景象时,感觉恐惧”;“耸”是“高”或“引人注意”,应为“悚”(害怕)。
“穿流不息”,意思是“像河流那样不停流淌,形容人或车、船来往不断”;“穿”不合词义,应为“川”(河流)。
“不径而走”,成语意思是“没有腿却能走,常指消息不待张扬就迅速传播开来”;“径”指小路,应为“胫”(小腿)。
“一愁莫展”,成语意思是“一个筹码也摆不开,没有一点办法”;“愁”是“忧虑”,应为“筹”(筹码、谋划)。 毛骨耸然
穿流不息
不径而走
一愁莫展
“人情事故”,成语意思是“为人处世的经验、道理”;“事故”指意外灾祸,应为“世故”(处世经验)。
“百战不怠”,成语意思是“多次作战也没有危险情况发生”;“怠”是松懈,应为“殆”(危险)。
“责无旁代”,成语意思是“责任不能往别处推,自己理所当然地应当把责任承担起来”;“代”是代替,应为“贷”(推卸)
“其实难负”,指“名声与实际难以相符合”,“负”应为“副”
坐镇指挥”,是指“长官亲往某地镇守并指挥”,不一定是“阵地”,应为“镇”。
“义气”应为“意气”,“意”指情趣、思想等。人情事故
百战不怠
责无旁代
其实难负
坐阵指挥
义气相投分辨错别字的技巧
4、结构推形
有的词语,特别是成语,结构对称,词义也相对应,如果书写错误,就可通过对相应字形字义的辨析推断出来。好高鹜远 兴高彩烈 一张一驰 怨天忧人 纷至踏来 蘖根祸种 插科打浑 揠旗息鼓 察颜观色 唇枪舌箭 日没途穷结构上都是并列关系,可以看出:
“鹜”与“好”对应,当用表“追求”的“骛”;“彩”与“兴”对应,当用表“神色”的“采”; “驰”与“张”对应,当用表“松开”的“弛”;“怨”与“忧”对应,当用表“怨恨”的“尤”;“踏”与“纷”对应,当用表“多而重复”的“沓”;“蘖”与“祸”对应,当用表“最恶”的“孽”;“科”指古戏曲中角色表演的动作,“浑”表示水污浊不清,显然“浑”与“科”不能对应,当用表“在古戏曲中开玩笑”的“诨”。默守成规、世外桃园、再接再历、针贬时弊名列前矛、黄梁美梦、悬梁刺骨5、来源推形
对于不解词语来源而写错的字,我们可以采用联想来源的方式推断。“默守成规”与墨子有关,战国时的墨翟以善于守城著名,后因称善守者为墨守,应为“墨”,不能误作“默”。“世外桃园”与陶渊明有关,他曾写下闻名的《桃花源记》;应为“源”,不能误作“园”。“再接再历”来源于古代斗鸡游戏中的一个常见行为:为了使自己的斗鸡获胜,每次接斗时,都要在磨刀石上磨斗鸡的嘴喙,使它锋利;应为“砺”,现写作“厉”,不能误作“历”或“励”。“针贬时弊”与古时中医治病的石针有关,应为“砭”,不能误作“贬”。
“名列前矛”,古时行军时走在前面的士兵皆持茅草,遇到敌人或敌情有变化就举起茅草作信号告诉后面的部队;应为“茅”,不能误作“矛”。
“黄粱美梦”是《枕中记》中的故事:一书生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一觉醒来,一锅小米饭还没有煮熟;应为“粱”,不能误作“梁”。
“悬梁刺骨”的“骨”应为“股”,该词就来源于古代“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