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红楼梦》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语文《红楼梦》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1-01 11:1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大约于1715年生,卒于1763年。
高鹗(约1738-约1815年)字兰墅,别署“红楼外史”。乾隆六十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就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 清朝建立以后,曹家成为管理宫廷杂务都“内务府”成员。曹 雪 芹(1715-1763)曹 雪 芹 雍正即位之后,在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曹雪芹的父亲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家,后又遣回北京,家道从此衰落,到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
曹雪芹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贵公子跌落为“寒士”。晚年穷困潦倒,卖画度日。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曹 雪 芹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红楼梦》是曹雪芹以毕生的血泪写出的,所谓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很显然,《红楼梦》的主题内容是蕴涵着深意的,决非简单可解。 ? 鲁迅先生曾说过:《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种种:经学家看《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社会上还有所谓“一百个人眼中,就有一百个贾宝玉”的说法,自《红楼梦》出世至今,人们对其主题的认识一直是众说纷纭,有“爱情说”、“爱情婚姻悲剧说”、“四大家族兴衰说”、“政治历史说”等等。 关于《红楼梦》的思想内容 红学研究以其地位的高贵和研究卷积的浩繁,可与莎士比亚和歌德的评论著作相匹敌。曹雪芹的名字已被选入大英百科全书世界名人录。中国文学家被选入此书的只有曹雪芹和屈原。当下,《红楼梦》不仅以小说原作流传于世,而且如何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对它进行再创造,已成为各门类艺术家不断追求的理想,200年来,各种曲艺、戏剧、电影、电视的创作从未间断,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红楼梦》风行后产生了两大影响:一是续书之多,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空前的。续书不下四五十种;二是评论之盛,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迄今为止,研究《红楼梦》的著述已超过 1000多万字,是《红楼梦》本身的10倍多。“红学”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并形成一种群体性的事业。更有许多人已将《红楼梦》研究当作终身职业。 但曹雪芹笔下的女性不仅仅是美丽,不仅仅是聪明,而且首先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行止见识”不凡的,有独立人格的人,她们的那种青春的清纯的气息是空前绝后的。《红楼梦》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是那个社会的青年的普遍的悲剧。曹雪芹用她们的泪水酿成了芳醇甘冽的艺术之酒,这就叫作“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另外就是我们很多同学为什么读《红楼梦》读不下去?而读其他三部名著,就行,原因何在?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红楼梦的语言是文人语言,是雅语言,而其他三大名著的语言则是大众语言,是俗语言。一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
二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三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四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五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女娲补天 木石前盟贾府人物 上下关系黛玉进府 典型环境贾史王薛 社会背景太虚梦游 隐喻结局前五回的内容和在小说中的作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 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 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 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第二回 交代贾府人物。
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贾演-贾代化贾 敷贾 敬贾 珍贾惜春秦可卿贾源-贾代善史太君贾 母 贾 赦邢夫人贾 琏王熙凤巧 姐贾迎春贾 政王夫人贾 珠李 纨贾 兰贾元春贾宝玉贾探春(赵姨娘生)贾 敏林如海 林黛玉宁国公荣国公贾 蓉贾雨村 冷子兴
贾代儒 妙 玉尤 氏尤二姐 尤三姐
秦 业 秦 钟 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
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第三回托内兄如海酬训教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第四回  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五回 全书的总钢。
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第五回主要内容(全书总纲) 用判词、图画和歌词的方式,借贾宝玉的眼睛,点出了金陵十二钗等主要人物的命运。之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钗雪里埋。——薛宝钗、林黛玉
这一首是说林黛玉和薛宝钗的。
可叹停机德——这句说薛宝钗,意思是虽然有着合乎孔孟之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但可惜徒劳无功。“停机德”,出于《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故事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就拿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绢,以此来比学业中断,规劝他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
堪怜咏絮才——这句说林黛玉,意思是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咏絮才”,用晋代谢道韫的故事:有一次,天下大雪,谢道韫的叔父谢安对雪吟句说“白雪纷纷何所似?”道韫的哥哥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大为赞赏。
玉带林中挂——这句说林黛玉,前三字倒读即谐其名。木上悬着一围玉带”看,可能又寓宝玉“悬”念“挂”牵死去的黛玉的意思。
金簪雪里埋——这句说薛宝钗。前三字暗点其名:“雪”谐“薛”,“金簪”比“宝钗”。本是光耀头面的首饰,竟埋没在寒冷的雪堆里,这是对一心想当宝二奶奶的薛宝钗的冷落处境的写照。
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凡鸟——合起来是“鳳”字,点其名。《世说新语》说:晋代,吕安有一次访问嵇康,嵇康不在家,他哥哥请客人到屋里坐,吕安不入,在门上写了一个“凤”字去了。嵇康的哥哥很高兴,以为客人说他是神鸟。其实吕安嘲笑他是凡鸟。这里反过来就“凡鸟”说“凤”,目的只是为了隐曲一些。
“一从”句——不知到原稿中王熙凤的结局如何,所以对这一句有着各种猜测。脂砚斋批说“拆字法”。意思是把要说的字拆开来,但如何拆法没 有说。吴恩裕《有关曹雪芹十种》中说:“凤姐对贾琏最初是言听计‘从’,继而对贾琏可以发号施‘令’,最后事败终不免于‘休’之 。故曰‘哭向金陵事更哀 ’云云。”根据脂批提供的线索,凤姐后来被贾琏所休弃是可信的。“金陵王”是她的娘家,与末句也相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