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单元综合检测卷(一)-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辞退cí 长篇piān 怂恿sǒng 瘦弱sòu
B.压抑yì 颓败tuí 缝纫rèng 噪音zào
C.疲惫bèi 褐色hè 耽误dān 蒸笼zhēng
D.脊背jí 权利quán 龟裂jūn 衣兜dōu
2.下列词语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辞职 吊楼 署假 B.竟然 口罩 权立
C.春蚕 心疼 不屑 D.启迪 倍伴 毕业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母亲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还直在写作。
B.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心旷神怡。
C.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D.《西游记》情节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4.对“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父亲会写剧本,但并不懂诗。 B.父亲读诗非常认真仔细。
C.“我”心情紧张,对时间产生了错觉。 D.“我” 急于得到父亲的赞赏。
5.“母亲那一年被铁路工厂辞退了”中“辞”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告别 B.不接受,请求离去 C.解雇 D.躲避,推脱
6.“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横空出世,以每秒9.3亿亿次的运算速度___地夺冠。这个速度竟然是原冠军——中国‘天河二号’的近三倍!”这句话的括号里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
A.迷惑不解 B.不由自主 C.心烦意乱 D.出人意料
7.“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 )
A.这里强调的是以前对母亲的忽视。
B.“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的辛劳。
C.这里强调的是“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很欣喜。
二、填空题
8.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面临即将到来的高考,我很压抑,忍受不了一点zào shēng( )。母亲péi bàn( )着我,一天到晚为了我而 máng lù( ),一会儿给我煮糖水,一会儿帮我削苹果。望着她那瘦弱的jǐ bèi( ),我感到xīn suān( )。母爱是qǐ dí( )我心灵的钥匙。
9.反义词
教训——( ) 抽象——( )
启迪——( ) 精致——( )
10.注音并组词。
袅( )__________ 嫦( )__________
娥( )__________ 嫉( )__________
11.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
忍俊( )( ) 得意( )( )
兴( )采( ) 怒( )冲( )
笑逐( )( ) 眉飞( )( )
谈( )风( ) 诚( )诚( )
12.读句子,用一个词语概括“我”当时的心情
(1)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
(2)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 )
(3)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
13.补充本课出现的词语,并完成练习。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结结________ ②人________人________ ③________层层
④千变________ ⑤________不舍 ⑥恍恍________
(2)与②结构相似的词语有:________。词语④的反义词有:________。
(3)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________的心思。(选词填空)
14.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①这里的“新滋味”具体是指________。
②人生道路上有许多“新滋味”,请举一个你自己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与理解
慈母情深(节选)
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②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③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⑤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⑥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⑦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15.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juǎn juàn) 龟裂的手指(guī jūn)
塞在我手里(sāi sài) 踏缝纫机(tā tà)
16.母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给第③自然段加上合适标点符号。
18.这段话是对母亲的描写和描写(语言、神态、动作、外貌、心理),从中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的“我”拿到钱时“鼻子一酸”。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父亲的招牌动作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小学老师。我刚学走路时,常被父亲的手指牵着。父亲只温柔地伸出一根食指让我抓住。抓着那指头,我总是感到很安全。倘若我抓不紧摔倒了,父亲仍只是伸着那根食指,等着我自己从地上爬起来。那时候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得靠自己。
父亲教书认真,对我尤其严格。批改我的作文时,他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他总是威严地伸出一根食指,指到作文本上,指点我将作文改得更好,让我紧张得直冒汗,这种紧张的感觉有时让我受不了。后来父亲不教我了,我当时庆幸地想,好在父亲只教了我一年。但如今,我也庆幸地想,好在父亲教了我这一年。
上了初中以后,我仿佛走出了父亲指尖的影响,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直到那年我参加高考,父亲送我到考点,我知道父亲会和其他上千名家长一道,在校门外的树下一直等到我走出来。当我独自走进校门十几步远,我觉得越来越紧张,猛然回头,只见校门口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却有一根食指坚定地、有力量地伸出来,那是父亲的招牌动作!我心里顿时就踏实了,转过头自信地向考场走去。
大学毕业,我要离家远行工作。那天清早,寒风凛冽,呵气成霜。父亲送我到车站。好不容易挤上火车在一个靠窗的座位上坐下。第一次离开家乡的我,心里不免有些空落落的。忽然,我听到车窗上“笃笃”的声音,原来是父亲踮着脚尖站在窗外,用右手食指的指尖急匆匆地敲打着窗子。然后,他凑到窗前重重地哈了一口气,窗玻璃上立即朦胧了一小片,我看不见父亲那沧桑的脸,却看见了一个字——“信”,那是父亲用指尖在窗外一笔一画地反过来写的。我明白,父亲是让我多往家写信,我朝窗外的父亲重重地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在风雨人生中,我总会想起父亲伸出的那报食指:它曾经在泥泞的道路上( )着我,曾经在浩瀚的学海里( )着我,曾经在大考来临前( )着我,曾经在旅途孤独中( )着我。
后来,我也做了父亲,当我的孩子开始抓住我的食指学走路时,我才体会到,我给孩子的,绝不仅是一根手指的力量……
20.填空。
(1)父亲的招牌动作是:______________。
(2)围绕“父亲的招牌动作”,作者在第1~4自然段分别回忆了四个场景。照样子,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些场景。
场景一:刚学走路时,父亲只让“我”抓住他的食指,摔倒了也等着“我”自己爬起来。
场景二:批改作文时,父亲总是威严地伸出一根食指,_________________。
场景三:参加高考时,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四:离家远行时,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在“离家远行”这一场景中,运用了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描写的方法,表现出了父亲对孩子_________________。
22.选择。
(1)文章第5自然段是对前面四个场景的总结,请结合场景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从那以后,在风雨人生中,我总会想起父亲伸出的那根食指:它曾经在泥泞的道路上( )着我,曾经在浩瀚的学海里( )着我,曾经在大考来临前( )着我,曾经在旅途孤独中( )着我。
A.温暖 B.鼓励 C.指引 D.牵引
(2)下面关于文章结尾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从全文看,选文的结尾与开头相照应。
B.结尾很妙,写出了父爱在两代人之间的传承。
C.结尾不好,应把孩子学走路写得更具体。
四、书面表达
23.习作。
虽然我们平时会和爸爸妈妈交流,但我们总有一些心里话可能没有机会说出口,借这次习作的机会,跟爸爸妈妈说说自己平时想说但没说的话吧。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
A.有误,瘦弱sòu——(shòu)。
B.有误,缝纫rèng——(rèn)。
C.正确。
D.有误,脊背jí——(jǐ)。
2.C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A字形有误,署假——暑假:适用于全世界在校学生和教师的一个较长的夏季假期。
B字形有误,权立——权利: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
C字形正确。
D字形有误,倍伴——陪伴:随同做伴。
3.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及使用。
A.正确。一如既往:跟从前一样。此处形容母亲一直都在鼓励我,恰当。
B.有误。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此处形容我想拥有一本《青年近卫军》的时的状态不恰当,应用“失魂落魄”。
C.正确。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此处来形容七八十台破缝纫机的声音恰当。
D.正确。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此处用来形容《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恰当。
4.BC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意思。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对于读诗人评价的期待,以及紧张的心情,“只有”和“可”加强了语气,更加突出了那种紧张感。这句话表现了父亲读诗非常认真仔细和“我”心情紧张,对时间产生了错觉。
故选BC。
5.C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词的解释能力。
辞退:解雇被雇佣者。“辞”的意思是解雇。
6.D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迷惑不解:指对某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心烦意乱:形容烦躁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也说出人意表。
题干的句子意思是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的运算速度惊人,超过了原冠军,是很让人惊讶,意想不到的,根据词语意思选择出人意料最合适。
7.B
【详解】本题考查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要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句子进行理解,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句子中“我”不是忽视了母亲,描写母亲的瘦小也是间接体现出母亲的辛劳,所以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的辛劳。答案选B。
8. 噪声 陪伴 忙碌 脊背 心酸 启迪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噪、碌、脊、酸”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9. 表扬 具体 蒙蔽 粗糙
【详解】考查反义词。
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反义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呢?首先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教训,一般指当把事情做错了,结果是失败和痛苦,所以说得到了教训。教训的反义词:表扬、赞扬
抽象的反义词:形象、具体、具象,反义词:形象、具体、具象
启迪,意思是开导;启发。启迪反义词:蒙昧
精致,意思是精巧细致;细密。也指精美工巧;美好等。精致的反义词:粗率、简陋、粗劣、蹩脚、粗糙、粗陋、粗疏、粗俗
10. niǎo 袅袅炊烟 cháng 嫦娥 é 嫦娥 jí 嫉妒
【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组词能力。
“袅”读音为“niǎo”,柔弱,缭绕:不声如动吹,无风自袅枝”。袅娜。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腾的样子,如“炊烟袅袅”;形容细长柔美;形容随风摆动的样子,如“垂柳袅袅”;d、形容微风吹拂;形容声音绵延不绝,如“余音袅袅”)。
“嫦”读音为“cháng ”,也称恒娥、姮(héng)娥。神话人物。传说她是后羿(yì)的妻子,因偷吃了丈夫的长生药,奔上月宫,成为仙女。
“娥”读音为“é”,女子容貌美好。常“娥媌”、“娥娥”、“娥姣”、“嫦娥”等连用。
“嫉”读音为“jí”由于别人比自己强而怨恨:嫉恨|嫉妒|嫉贤妒能。②憎恨;痛恨:嫉恶如仇。
11. 不 禁 洋 洋 高 烈 发 冠 颜 开 色 舞 笑 生 心 意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补全词语。
要求我们平时加强对词语的累积。要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字要符合词语的完整性,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出来。
得意洋洋: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或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笑逐颜开: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面笑容,非常高兴的样子。
眉飞色舞:形容人说得滔滔不绝、非常喜悦、得意、兴奋的样子。
谈笑风生: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兴致勃勃而有风趣。
诚心诚意:真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12. 得意扬扬 一丝不苟 悲痛欲绝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得意扬扬:形容非常满足、高兴,神气十足的样子。也作得意洋洋。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悲痛欲绝:悲痛得将要气绝了。形容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13. 实实 山 海 密密 万化 恋恋 惚惚 无拘无束 千篇一律 ⑤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词语仿写、反义词和选词填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相关方面知识的积累。
人山人海是ABAC式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冷言冷语、十全十美、非亲非故、一五一十、自由自在、人来人往、再三再四、一心一意、毛手毛脚、百发百中、多种多样、无边无际、一年一度、探头探脑、实话实说、半推半就、若隐若现、自作自受、半信半疑、自说自话、不折不扣、不慌不忙、一点一滴、徒子徒孙、无忧无虑、问长问短。
千变万化:形容变化纷繁。反义词:一成不变、千篇一律、依然如故、一成不易。
恋恋不舍: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现多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14. 生活贫苦的滋味;父母为供“我”上学四处筹钱的滋味;独自在外求学的滋味;背负家里的希望与责任的滋味。 我们一家人生活在农村,虽然不算贫困,但妈妈总是精打细算地过日子。有一天,爸爸喝了点儿酒,对我和妹妹说要好好读书,爸妈砸锅卖铁也供你们,上大学,希望你们能过上好日子。我听了,心里五味杂陈。
【详解】①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结合文章中内容,课文以“舟”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从梦中醒来开始进行描述,以泪湿枕边结束,回忆了父亲在日常生活中和求学路上疼“我”的故事。全文围绕“父爱”这一中心,表现出了父爱的伟大与深沉,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怀念与感谢。这里的“新滋味”具体是指对父亲的感激和心疼、对家庭情况的担忧、不能为家庭分忧的愧疚等。
②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结合文章内容主旨,组织好语言进行表达即可。
如:我家不富裕,但爸爸常常对我说要好好读书,他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上大学,我听了,心里五味杂陈。
15.juǎn jūn sāi tà 16.钱被母亲塞在我的手里了。 17., : “ ! ! ” 18.动作 语言 母亲非常支持“我”读书。 19.从小到大都没有见我爸掉过眼泪,唯一一次是因为我在叛逆期极度不听话,哭的泣不成声,把手机都摔了,我爸问我怎么了,我什么也不说,看到我爸离开我的房间,偷偷在抹眼泪,自从那以后,就发誓不让爸妈为我受一点委屈。
【分析】15.考查多音字。
卷
[juàn]机关里保存的文件 ~宗。调~。查~。
[juǎn]1. 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 把竹帘子~起来。~起袖子就干。烙饼~大葱。2. 一种大的力量把东西撮起或裹住 风~着雨点劈面打来。汽车~起尘土,飞驰而过。她~入了这场争论。3. 裹成圆筒形的东西 铺盖~儿。把挂历裹成一个~儿寄出去。4. (~儿)卷子花~儿。金银~儿。5. 用于成卷儿的东西 一~纸。一~铺盖。
龟
[guī]爬行动物。背腹有甲。有些种类的龟,头、尾和脚可缩入甲内。在水中或陆上都能生活,寿命很长。有的龟甲可供药用。
[jūn]同“皲”。
塞
[sāi]1. 堵;填 ~住漏洞。箱子~满了。2. 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 瓶~儿。软木~儿。
[sài]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 ~外。要~。边~。
踏
[tà]1. 踩 不要~坏庄稼。脚~实地。2. 到现场去 ~看。~勘。
[tā]〔踏实〕同“塌实”。
16.考查陈述句改把字句。
在陈述句中分析出名词①母亲、名词②钱和动词塞,而后按名词②+被+名词①+动词的格式改写。
17.考查标点符号。
说话的内容用引号,“呀”表示强烈的语气,用感叹号,句中停顿中逗号,句尾陈述语气用句号。
18.考查描写方法和理解句子意思。
第三段是母亲说的话,属于语言描写,“塞”是动词,属于对母亲的动作描写。母亲把钱塞给“我”,并说了维护“我”的话,说明母亲非常支持“我”读书。
19.考查开放性题。
“鼻子一酸”一般指的是感动或者是委屈的时刻,说说自己类似的经历,语言表达准确、流利。
比如:一次去爬山,爬到山坡中途休憩的时候,看到路过的挑水夫,那么炎热的夏天,满头大汗,驼着背还再继续挑水,顿时很心酸。
20. 伸出一根食指 指到作文本上,指点“我”将作文改得更好 伸出一根坚定有力量的食指,鼓励“我”自信地向考场走去 用右手食指的指尖急匆匆地敲打着窗子,写了一个“信”字,让“我”多往家写信 21. 动作 神态 深深的爱 22. D C B A AB
【分析】20.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1)结合文章第三自然段“我独自走进校门十几步远,我觉得越来越紧张,猛然回头,只见校门口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却有一根食指坚定地、有力量地伸出来,那是父亲的招牌动作”可知父亲的招牌动作是伸出一根食指。
(2)结合第二自然段“批改我的作文时,他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他总是威严地伸出一根食指,指到作文本上,指点我将作文改得更好”可得出答案。结合第三自然段“当我独自走进校门十几步远,我觉得越来越紧张,猛然回头,只见校门口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却有一根食指坚定地、有力量地伸出来,那是父亲的招牌动作!我心里顿时就踏实了,转过头自信地向考场走去。”可指参加高考时,父亲伸出一根坚定有力量的食指,让我有自信走向考场。结合第四自然段“他凑到窗前重重地哈了一口气,窗玻璃上立即朦胧了一小片,我看不见父亲那沧桑的脸,却看见了一个字——“信”,那是父亲用指尖在窗外一笔一画地反过来写的。”可知工作时,父亲一笔一划写下“信”字,希望“我”多写信回家。
21.考查描写方法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结合“原来是父亲踮着脚尖站在窗外,用右手食指的指尖急匆匆地敲打着窗子。然后,他凑到窗前重重地哈了一口气”中“踮”“敲打”“哈”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结合“我看不见父亲那沧桑的脸”中“沧桑”是对父亲神态的描写,运用了神态描写。临行前父亲的一笔一划表现了对儿子的牵挂和不舍,体现了对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22.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1)结合第一个场景可知,当我遇到困难时,父亲总是伸出手指牵引我,教会我道理。结合第二个场景可知,当我在学习时,父亲总是伸出手指指引我。结合第三个场景可知高考前,父亲伸出手指,让我安心,鼓励我自信的走向考场,结合第四个场景可知当我外出工作时,父亲伸手一笔一划的“信”字温暖了身处他乡的“我”。
(2)C项错误,孩子学走路不是文章的重点,不需要详写。前后文相照应,写出了父爱的传承。
23.例文:
妈妈,我想对您说
妈妈,我想对您说,感谢您的养育之恩,让我有一个温馨的家,也感谢您在学习上帮我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的态度。更要感谢您在生活中教会了我很多不曾在书本中学过的人生哲理。
虽然您有时会很严厉,但是我明白您的良苦用心。我非常幸运有您这样开明的母亲,从来不拿分数来压制我,“没关系,下次考的好一点。”是您对我的安慰,让我对学习有了更大的兴趣,也让我知道了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敢与拼搏,你就是最终的胜利者。
每一次同学与我商量放学后去哪玩时,我唯一的回答就是:“不行,我有课。”因为我的时间都被安排的满满的。每次做完学校的作业,您都要给我“加餐”,我不怪您,因为那是我自愿的。可有时,当我看到天空中自由而又无忧无虑飞翔着的小鸟时我就会回想起快乐的童年,没有作业,没有课外班的日子……但是我知道,没有今天的勤奋,就没有明天的成就。
妈妈,您非常注重我的个人成长,教育我在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告诉我“百善孝为先”您对爷爷奶奶的孝道行为深深的影响了我,潜移默化的让我对中华传统美德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详解】此题考查书面表达。
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你敞开心扉,写出你最想对爸爸或妈妈说的话,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想想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倾诉什么,选择你最想的去写。
可尝试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内容要真实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写作时,可以第一人物“我”与第二人称“你”进行写作。想好开头与结尾。开头可点题,结尾可照应前文或表达情感,中间具体写自己想要说话,写的时候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写作文重要的是真实情感,不要有应付心理,这样才能写好。叙述事情时注意抓住人物当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精心刻画细节。
构思:
开头:开篇直抒胸臆,表达对爸爸妈妈要说的话。
中间:可选取典型事例,说明爸爸妈妈的鼓励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倾吐真情,实话实说。
结尾: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