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检测(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7 19:4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I卷(选择题 48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共同纲领》第七章第五十六条: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这条内容阐释的中国外交方针是( )
A.一个中国原则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950年1月,北京市军管会发布公告(下图)宣布收回在京的外国兵营地产,并征用兵营及其他建筑。法国和荷兰前领事企图以过去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为由拖延,但在中国政府的严正催促下不得不归还。这主要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
A.独立自主 B.“另起炉灶” C.求同存异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由邓子恢主持修订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该章程规定:“为了照顾社员种植蔬菜或者别的园艺作物的需要,应该允许社员有小块的自留地”,并规定“每口人所留的土地至多不能超过全村每口人所有土地的平均数的百分之五”。这些规定( )
A.适应了当时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B.说明农业市场化得到中央的认可
C.表明社会主义体系的日渐完善 D.印证了农村经济调整效果的初显
4.1952年某农业生产合作社试行短期包工制,先逐步实行临时包工,即在某一件农事活动上,定出每亩地所需工作数量和质量的标准,将全社土地分给各生产组按此标准完成。这一举措意在( )
A.深化土地改革的成果 B.推动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发展
C.扩大农民经营自主权 D.探索集体化的农业经营模式
5.下图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结构图,图示内容反映出我国( )
A.民主的内容有了新的调整 B.人民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C.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D.新时期民主政治日益发展
6.1953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此基础上,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全国参加投票的选民超过了2.7亿人,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55%。这次普选活动的深入开展表明(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制化
7.英国学者指出,《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使“其他亚洲右翼政府便很难继续将中国当成一种威胁和敌人”。也有学者认为:“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初期( )
A.外交政策的调整缓和了周边关系 B.主导了亚太地区的和平
C.“一边倒”外交方针获得重大突破 D.推动了政治格局多极化
8.一位西方政要来华访问时曾提出问题:为何中国制定的五年规划能一个接一个地完成?得到的答案是:中国的制度设计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据此可知,中国的五年规划最能体现出( )
A.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 B.中国经济工业化成为发展目标
C.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9.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总值达到2604亿元,是1955年自治区成立时的49倍;人均生产总值13108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9035元,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A.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C.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 D.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10.如图所示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的《文化深入农村》宣传画。据此可推知,当时( )
A.农村成为新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B.农民扫盲运动的顺利完成
C.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 D.书籍出版制度的正式形成
11.下图选自1949年至1956年的新中国宣传画。该作品反映出( )
A.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高涨 B.新中国建设模范层出不穷
C.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巨大 D.各行各业支持新中国建设
12.1954年10月19日,毛泽东在同印度总理谈话时指出:“尽管我们在思想上、社会制度上有不同,但是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要对付帝国主义。”在双方领导人的共同倡议下,中印两国签订了友好合作协定。这反映出新中国( )
A.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联合新兴民族国家抗衡美国
C.打开了外交领域新局面 D.逐步放弃“一边倒”外交方针
13.50年代中期,毛泽东在北京会见缅甸总理吴努时说:“我们在华侨中不组织共产党,已有的支部已经解散。……亚非会议要是邀请了我们,又还让蒋介石参加,我们就不好去了。”毛泽东对吴努的谈话表明新中国( )
A.“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外交原则
C.互不干涉内政的外交原则 D.求同存异的外交理念
14.1951—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因此,许多大学的文、史、法学院或系实行合并,组建了多科性工学院,或独立成专门的工学院。这一调整( )
A.完善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院系设置 B.意在改变不合理的教育布局
C.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15.1960年6月,毛泽东指出,1958、1959年我们曾经讲数量,今年要讲质量、品种,要把质量、品种放在第一位。同时,他认为“二五”计划后三年(1960—1962年)的指标“仍然存在一个极大的危险……还要打一个大大的折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中国
A.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工作中心转到城市建设上来
C.对“左”倾错误全面反思 D.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6.宣传画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下图是新中国在某一时期发行的宣传画。它表明当时
A.中国工业化建设稳步前进 B.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C.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 D.片面理解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
17.1958年,中国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人雀大战。当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在几年内“消灭麻雀”的指示,认为麻雀吃粮食破坏生产与人争食,应该消灭。1959年春,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树木发生了严重的虫灾。这表明( )
A.生产关系超越了历史的发展阶段 B.大跃进运动促进生产积极性高涨
C.群众运动造成部分生态环境破坏 D.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科学发展理念
18.1962年到1965年之间,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往来大幅增加。在此期间,中国从日本、奥地利、西德等国引入了价值数亿美元的设备。这一变化缘于( )
A.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B.中国与欧、日关系正常化
C.美国孤立政策的失败 D.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
19.缺少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联合国的普遍性就要大打折扣,同时在应对世界问题时也就缺少了有力的支撑。这表明中国重返联合国( )
A.扩大了联合国的影响力 B.缓和了中美两国外交关系
C.推动了欧亚非地区发展 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20.喷油嘴有着“发动机的心脏”的美誉,其制造难度远高于发动机其它零部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只有上海等少数几个沿海城市才能生产少量喷油嘴,无法满足国内需要。1970年,为支援三线建设而从上海来到成都的锦江厂生产出了“七一”牌喷油嘴,锦江厂也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燃油喷射系统生产基地。由此可知,三线建设( )
A.充分利用了西部的资源 B.合理调整了工业布局
C.奠定了国家工业化基础 D.打破了西方经济封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农村扫盲工作陆续展开,如山西省部分农民“春天下种分散学,夏天锄苗地头学,秋天放假自己学,冬天大搞基建工地学”。由此可见,扫盲工作的开展( )
A.改变了农业耕作方式 B.发展了农村义务教育
C.适应了农村生产特点 D.结合了农业技术推广
22.1960年5月,周恩来访问亚洲6国,1963年底至1964年初又访问了非洲13国。中国通过“民间往来”发展为“半官方往来”,以改善中日关系。1964年1月,中国与法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成为中国加强同西欧国家关系的一个重大突破。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
A.始终保持与各国密切的双边关系 B.外交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
C.采取积极策略力图走出外交困境 D.开始突破西方外交的封锁
23.赵国明《中国的立场》一诗写道:“万国(联合国)旗帜欲添丁,孤岛、红旗都有名。山姆(美国)阴谋如获胜,不教公使到西京(纽约)。”该诗佐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A.与美国的关系趋向紧张 B.在联合国行使否决权
C.抵制美国构建单极世界 D.反对“双重代表权”案
24.据袁隆平回忆,位于井冈山南麓的桂东县是全国率先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地区之一。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当地民谣传唱:“层层梯田持山腰,银河两岸种杂交。”这反映了( )
A.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 B.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环境 D.桂东县率先实现了粮食自给
第II卷(非选择题 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935年,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提出,要把工农共和国改变为人民共和国,“我们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这是因为日本侵略的情况变动了中国的阶级关系,不但小资产阶级,而且民族资产阶级,有了参加抗日战争的可能性”。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致国民党的信中,改用了民主共和国的口号。1937年5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报告中,正式提出“新的民主共和国”概念。从“人民共和国”到“民主共和国”再到“新的民主共和国”,说明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变化,毛泽东对新中国理想形象的设想也在逐渐深入。
——摘编自雷艳芝、陈金龙《从理想到实践:毛泽东对新中国形象建构的贡献》
材料二:对任何新生政权而言,国家形象建构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国家形象是国家实态的反映,它由政治形象、经济形象、社会形象等多种要素构成。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和政体四分五裂,公共秩序和风气已经败坏,被战争破坏的经济遭受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折磨”。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中国,亟待励精图治,重塑崭新的国家形象。毛泽东不仅为中国人民勾画了新中国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理想形象,构筑了新中国团结统一、民主和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安定有序、风清气正的现实形象,还塑造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而又不畏强权的国际形象。
——摘编自(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对新中国政体设想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毛泽东对国家形象建构的变化。(4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立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地改革法》就是基于这一总路线制定的。按规定,土地改革只“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这五大财产,而对“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对地主亦分给同样的一份,使地主也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1950年12月8日,中共华东局向中共中央报告,试点地区土地改革完成后,“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美籍华裔学者黄宗智认为,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是有序和温和的。
从1949年到1952年,全国耕地面积,由0.98亿公顷,增加到1.08亿公顷;人均粮食占有量,由208.95公斤,提高到288.12公斤。农业生产要素产出率实现快速提升,全国粮食平均每公顷产量,由1949年的1029.3公斤提高到1955年的1416.7公斤,提高了37.6%,年均递增5.5%,这是在传统农业技术下实现的(也有恢复性增长因素)。正是土地改革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土地改革总路线的精神,有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发动群众的工作,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了一条伟大的反封建统一战线,因此保障了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
——摘编自郑有贵《新中国土地改革开辟现代化通途》
(1)根据材料概括土地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所产生的影响。(9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英勇、勤劳的中国工人和农民,创造了中华历史和文明。但在旧中国,他们被剥夺了享受文化和教育的权力。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使工人农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也取得了享受各级正规教育的权力。所以,教育向工农开门,积极开展工农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的政治任务。《共同纲领》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又明确指出∶"学校要为工农子女和工农肯年开门。创办人民大学、工农速成中学,培养建设人才。大办工人补习教育”。
当时就决定先办工农速成中学,使工农干部和工农青年,先用三—四年时间,将文化程度提高到相当于中学的水平,然后再升入大学。工农速走中学的招生对象是∶参加单命工作三年以上的工农干部或有三年以上工龄的产业工人,具有相当于高级小学毕业文化程度,年龄在18——35岁,身体健康者。1950年12月,政务院发布了《关于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指示》。1951年2月,教育部正式颁布施行《工农速成中学暂行实施办法》,对学制、课程、教学计划、组织编制、经费等作了具体规定。1952年教育部总结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的经验,为了迅速培养国家建设干部和保证教学质量,于当年颁布了《关于工农速成中学附设于高等学校的决定》和《工农速成中学分类教学计划》,这样工农速成中学学生毕业后一般即可直接升入本高等学校继续学习。
——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教育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背景。(7分)
(2)据材料概括新中国落实这一教育方针的具体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如表为百年历程中劳模精神的历史演进。
时间 劳模精神 代表人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艰苦奋斗、爱国至上 “边区工人的一面旗帜”全国劳模赵占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平凡模范张思德、“兵工事业开拓者”吴运铎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无私奉献、集体至上 爱国主义劳动竞赛孟泰、农业互助合作运动耿长锁、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英雄“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建设新中国、献身现代化的“铁人”王进喜、无私奉献的县委书记好榜样焦裕禄、甘当人民勤务员的拘粪工人时传祥、螺丝钉精神的奉献英雄雷锋
改革开放以来 创先争优、实干至上 “蓝领专家”孔祥瑞、“金牌工人”窦铁成、“新时期铁人”王启明、“两弹元勋”邓稼先、“知识工人”邓建军、“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人民公仆”孔繁森、“新时代雷锋”徐虎
新时代 开拓创新、人民至上 “中国舰载机之父”罗阳、“九天揽星人”孙泽洲、“金牌焊工”高凤林、“深海钳工第一人”管延安、“铁路小巨人”巨晓林、“活着的孔繁森”杨善洲、“贫困群众的亲闺女”刘双燕、“当代愚公”黄大发
——摘编自尹昱珺《百年历程中劳模精神的历史演进及时代价值》
根据表中信息,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因此依据材料“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可以看出体现了“另起炉灶”方针的内涵,B项正确;一个中国原则是大陆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在外交上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具体内容包括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毛泽东形象地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材料所述收回在京的外国兵营地产,征用兵营及其他建筑,意在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大陆的驻军权,体现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另起炉灶”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只当作普通侨民对待,不作为外交代表对待,以便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材料所述不能体现“另起炉灶”,排除B项;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会议上,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1950年时,“求同存异”的方针尚未提出,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详解】结合材料中“1955年”“允许社员有小块的自留地”“不能超过……平均数的百分之五”等信息可知,面对当时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民纷纷加入合作社形成的经济工作问题,党中央及时对合作化运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整,适应了当时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A项正确;社员允许有自留地并不等于农村市场化,排除B项;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确立是在1956年,排除C项;农村经济调整是在1960年以后,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根据材料“1952年某农业生产合作社试行短期包工制”,可知材料所述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内部探索经营方式,即探索集体化的农业经营模式,D项正确;土地改革是把土地分给农民,而不是搞合作社,排除A项;1952年中国尚未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排除B项;此举是在合作社内部包工,而不是给农户扩大自主权,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表格中的项目和数据反映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来自社会各界,是人民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的表现,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民主内容的调整,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无法体现新时期民主政治日益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1953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此基础上,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可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一次全国性普选,利用人口普查保障选民的选举权,体现了建国初期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项正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排除A项;材料与政治协商制度无关,排除C项;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法制化新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材料中亚洲各国消除了对新中国的怀疑和敌对,正是体现了外交政策的调整缓和了周边关系,A项正确;主导了亚太地区的和平,“主导了”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一边倒”方针、政治格局多极化无关,排除C项和D项。故选A项。
8.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编制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的体现,D项正确;AC项都能体现出,但不是最佳答案,排除AC项;五年规划不仅包括经济目标,排除B项。故选D项。
9.B
【详解】我国在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总值达到2604亿元,是1955年自治区成立时的49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并非强调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的《文化深入农村》宣传画。”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文化深入农村》宣传画说明当时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城市的新文化建设,无法得出农村是新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扫盲运动并未完成,排除B项;材料所述与书籍出版制度的正式形成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据题干中的时间“1949年至1956年"和中铁路工人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可知,该作品反映出当时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高涨,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新中国建设模范层出不穷,故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新中国经济建设成就该,排除C项;宣传画只展现了铁路行业的建设状况,没有展现其他行业,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中国与印度两国在双方领导人的共同倡议下,签订了友好合作协定,这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践行,A项正确;材料中的“帝国主义”并非专指美国,排除B项;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排除C项;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3.A
【详解】“另起炉灶”就是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毛泽东对吴努的谈话表明新中国要在一个中国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反映了“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领土主权、互不干涉内政的信息,排除BC项;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根据材料“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许多大学的文、史、法学院或系实行合并,组建了多科性工学院,或独立成专门的工学院。”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为工业化建设培养人才,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教育改革,对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这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D项正确;许多大学多组建多科性工学院,或独立成专门的工学院,并不能推出我国高等教育院系设置的完善,排除A项;以工学院为主,是为了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并非为了改变不合理的教育布局,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初期并未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本题主要考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学生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表现来分析。解读材料可知这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D项正确;“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排除A项;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后,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排除B项;根据材料“1958、1959年我们曾经讲数量,今年要讲质量、品种,要把质量、品种放在第一位”,可知大跃进片面讲数量,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危害,1960年强调“质量和品种”,体现了中央对“左”倾错误的初步纠正,而不是对“左”倾错误全面反思,排除C项。故选D项。
16.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刻舟求剑多指做事不知进退,墨守成规,不懂得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来处理事情,当时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B项正确;一五计划使中国工业化建设稳步前进,排除A项;1952底,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排除C项;刻舟求剑与片面理解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7.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表明1958年消灭麻雀的战役是为了国家农业生产,却导致了严重的虫灾,反映出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科学发展理念,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问题,排除A项;B项大跃进和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群众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
18.A
【详解】因为中苏交恶,加上中国外交已经超越意识形态,为了经济发展,中国调整外交政策,开始和一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往来,A项正确;中日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排除B项;美国孤立中国政策此时尚未完全失败,排除C项;这和全球化趋势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9.A
【详解】根据材料“缺少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联合国的普遍性就要大打折扣,同时在应对世界问题时也就缺少了有力的支撑”可分析得出,中国重返联合国扩大了联合国的影响力,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中美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表明推动了欧亚非地区发展,排除C项;材料主要是说明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扩大,而不是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
20.B
【详解】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只有上海等少数几个沿海城市才能生产少量喷油嘴,无法满足国内需要。1970年,为支援三线建设而从上海来到成都的锦江厂生产出了‘七一’牌喷油嘴,锦江厂也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燃油喷射系统生产基地。”可知,随着三线建设的推进,东部沿海的工业企业支援西部地区的工业建设,使西部地区工业体系快速发展,说明三线建设有利于推进国家整体工业布局的调整,促进国家经济建设,B项正确;充分利用了西部的资源,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奠定了国家工业化基础的是一五计划,排除C项;打破了西方经济封锁,不符合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21.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村文化落后,对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一个不利因素。为了改变当时农村落后的面貌,党领导了一场扫盲运动。为此,各级政府根据农村实际、结合农民生活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法,材料中关于春夏秋冬不同的学习方式的表述正是这一现实的体现,C项正确;扫盲运动是文化学习,不可能改变了农业耕作方式,材料也没有出现文化学习与农业技术推广相结合的信息,排除AD项;我国的义务教育是从1986年开始实施的,与材料中的扫盲工作无关,排除B项。故选C项。
22.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亚洲、非洲等国家来往频繁,采取积极策略力图走出外交困境,C项正确;“始终”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根本改善”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开始“突破西方外交的封锁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3.D
【详解】根据材料“万国(联合国)旗帜欲添丁,孤岛、红旗都有名。山姆(美国)阴谋如获胜,不教公使到西京(纽约)”可知,该诗反映了美国提出了“双重代表权”案,想要制造“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此表示坚决反对,D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中美关系的发展,排除A项;该诗反映的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过程,中国此时还不能在联合国行使否决权,排除B项;当时的世界格局是两极格局,美国企图构建单极世界是在两极格局结束后,排除C项。故选D项。
24.A
【详解】依据材料“层层梯田持山腰,银河两岸种杂交。”,可以看出在井冈山南麓的桂东县推广种植杂交水稻,而杂交水稻作为新品种,寄托了当地人民对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A项正确;仅从材料不能得出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排除B项;环境只是影响因素之一,并不是决定因素,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杂交水稻在桂东县的试种和推广,不能得出“率先实现了粮食自给”,排除D项。故选A项。
25.(1)特点:凸显代表阶级的广泛性;具有统一战线的性质;集中反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认识不断深入。(答对任意三点即可)
(2)变化:同新的国家政权建设紧密相连,突出反映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由相对单一的诉求到综合各种要素;从处理国内阶级关系上升到国家关系。
【详解】(1)根据“我们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这是因为日本侵略的情况变动了中国的阶级关系,不但小资产阶级,而且民族资产阶级,有了参加抗日战争的可能性”可得出凸显代表阶级的广泛性;根据“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致国民党的信中”得出具有统一战线的性质;根据“新的民主共和国”概念。从“人民共和国”到“民主共和国”再到“新的民主共和国”可得出集中反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根据“毛泽东对新中国理想形象的设想也在逐渐深入。”得出认识不断深入。
(2)变化:根据“对任何新生政权而言,国家形象建构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国家形象是国家实态的反映,它由政治形象、经济形象、社会形象等多种要素构成。”得出同新的国家政权建设紧密相连,突出反映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根据“毛泽东不仅为中国人民勾画了新中国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理想形象,构筑了新中国团结统一、民主和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安定有序、风清气正的现实形象”得出由相对单一的诉求到综合各种要素;根据“还塑造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而又不畏强权的国际形象。”得出从处理国内阶级关系上升到国家关系。
26.(1)特点:计划性、灵活性;有分层,有区别的进行改革;以立法形式组织开展;渐进温和,平稳有序。
(2)影响:第一,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力。耕地面积增加,土地单产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增长,农业得以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第二,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更多原料,支援了工业建设。第三,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第四,极大地支援了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战争。
【详解】(1)根据材料“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立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可得出计划性、灵活性;根据材料“土地改革只‘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这五大财产,而对‘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可得出有分层,有区别的进行改革;根据材料“《土地改革法》就是基于这一总路线制定的”可得出;以立法形式组织开展;根据材料“美籍华裔学者黄宗智认为,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是有序和温和的”可得出渐进温和,平稳有序。
(2)根据材料“从1949年到1952年,全国耕地面积,由0.98亿公顷,增加到1.08亿公顷;人均粮食占有量,由208.95公斤,提高到288.12公斤。农业生产要素产出率实现快速提升”可得出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力,耕地面积增加,土地单产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增长,农业得以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为工业奠基、支持抗美援朝、巩固政权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27.(1)教育方针:教育为工农服务
背景:①受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所影响;②《共同纲领》强调:“要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③工人、农民文化水平低,难以适应新中国建立之初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④新中国建立,工人农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取得了享受各级正规教育的权力。
(2)措施:①兴办工农速成中学,短期内提升工农的文化水平,然后再升入大学;②规定工农速成中学的入学资格条件;③颁布一系列教育文件或规定,规范工农速成中学的办学行为。
影响:①进步性:提高了工人与农民的文化水平,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工农出身的建设人才,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乃至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②局限性:由于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全部是较长时期的脱产学习,一定程度上对实际工作和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详解】(1)教育方针:根据材料中的“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又明确指出∶‘学校要为工农子女和工农肯年开门。创办人民大学、工农速成中学,培养建设人才。大办工人补习教育’”可得出“教育为工农服务”;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受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所影响”;根据材料中的“《共同纲领》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可得出“《共同纲领》强调:“要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根据材料中的“但在旧中国,他们被剥夺了享受文化和教育的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工人、农民文化水平低,难以适应新中国建立之初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根据材料中的“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使工人农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也取得了享受各级正规教育的权力”可得出“新中国建立,工人农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取得了享受各级正规教育的权力”。
(2)措施:根据材料中的“先办工农速成中学,使工农干部和工农青年,先用三—四年时间,将文化程度提高到相当于中学的水平,然后再升入大学”可得出“兴办工农速成中学,短期内提升工农的文化水平,然后再升入大学”;根据材料中的“工农速走中学的招生对象是∶参加单命工作三年以上的工农干部或有三年以上工龄的产业工人,具有相当于高级小学毕业文化程度,年龄在18——35岁,身体健康者。”可得出“规定工农速成中学的入学资格条件”;根据材料中的“1950年12月,政务院发布了《关于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指示》……《工农速成中学分类教学计划》”可得出“颁布一系列教育文件或规定,规范工农速成中学的办学行为”;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加之长期战争,国家教育落后,人才匮乏,这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所以,教育速成班,有利于短期内培养出一批适应经济建设的人才;但因为是短期内培养人才,所以时间紧、任务重,这就必然影响政策的工作和学习。
28.论题:劳模评选标准折射国家巨变。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为了革命的胜利,劳模标准倾向于艰苦奋斗、爱国至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加快调动广大工农阶级的生产积极性,满足国家工业基础建设、农业生产恢复的需要以及提高人民基本生活水平,劳模评选标准倾向于无私奉献、集体至上。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倡导下,劳模评选主要以经济贡献和创新创造为标准,强调创先争优、实干至上。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实力已得到极大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劳动工具都有了明显的科技发展趋向,中国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科技创新、民族振兴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劳模评选标准对其道德品质的要求更加严格,不仅需要技术过关,更要着重道德修养高尚,重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强调开拓创新、人民至上。综上所述,劳模评选标准是新中国七十多年发展变化的缩影,体现出中国主流劳动价值观念的变化。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表格信息“ ‘边区工人的一面旗帜’全国劳模赵占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平凡模范张思德、‘兵工事业开拓者’吴运铎”和“艰苦奋斗、爱国至上”并结合所学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为了革命的胜利,劳模标准倾向于艰苦奋斗、爱国至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加快调动广大工农阶级的生产积极性,满足国家工业基础建设、农业生产恢复的需要以及提高人民基本生活水平,劳模评选标准倾向于无私奉献、集体至上。根据材料“改革开放以来”“创先争优、实干至上”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倡导下,劳模评选主要以经济贡献和创新创造为标准,强调创先争优、实干至上。根据材料“新时代”“开拓创新、人民至上”并结合所学可知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实力已得到极大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劳动工具都有了明显的科技发展趋向,中国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科技创新、民族振兴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劳模评选标准对其道德品质的要求更加严格,不仅需要技术过关,更要着重道德修养高尚,重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强调开拓创新、人民至上。故可以“劳模评选标准折射国家巨变。”作为论题进行阐述,在阐述时注意史论结合,逻辑严密。也可以“时代楷模弘扬时代精神。”或“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劳模精神。”等作为论题展开阐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