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7 13:5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读文言文的方法,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体会。理解文意时,更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学习的方法,教师只做适时的点拨。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式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培养文言文语感,达到流利背诵的程度。
2.能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式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教学难点:
1.掌握本课文言词语的意思和适用范围。
2.学习古人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质疑文题
1.读课题
2.猜课题
师:通过课题,你读懂了什么?
3.释课题
(1)老师介绍王戎:王戎 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颖。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
(2)范写“戎”,简单解释字形,帮助学生记忆(“戈”指一种兵器,化干戈为玉帛,“十”像铠甲,“戎”就是兵器的总称)。积累成语“兵戎相见”、“戎马一生”。
(3)同学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采用扩充词语的方法,理解课题的意思。(板书:扩充词语)
3.再读课题(个别读、齐读)
4.置疑: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李呢?
二、读通课文,体会文味
(一)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至少读三遍。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不会的字可以根据拼音,多读几次。
2. 教师将带有生字的句子挑出,请同学们读。
王七岁, 与 小儿游。
诸儿走取之, 戎不动。
3. 提醒学生找到课文下面的注释,提问生字的意思
4. 积累词语:预设像诸子百家、诸侯争霸、竞相开放之类的词语。
(二)再读课文,体会文味。
1.抽学生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2.请学生示范读,及时肯定及正音。
3.男女生比赛读。
4.齐读。
三、理解句子,了解文义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2. 请生分享自己读懂的句子。
3. 课堂讨论,解决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概括学习方法(借助注释、扩充词语、借助图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尝]曾经。
[诸]众,一些,这些,许多。
[小儿]小朋友
(2)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
难点:多子折枝。
师:这棵李树长在哪里?
师:你看到了一颗什么样的李树?“多子”指“许多李子”,“多子折枝”指“李树上长着许多沉甸甸的李子,就快把树枝都压弯了。”。
(3)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竞走]争着跑过去
[之]李子
[唯]只有
(4)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之]王戎
[曰]说
(5)师:此李苦不苦?从哪一句看出来的?
取之,信然。
[之]李子
[信然]的确如此
四、小组合作,复述文意
(一)复述文意。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跟你的同桌讲一讲这个故事。
1.跟全班同学分享这个故事。
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一棵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的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围观的人们)一尝,果然是这样。
2.语用:
请生补充“人问之”后面的内容,先用白话文,再尝试用文言文。
(二)解疑释疑
1.回到课题,师:现在同学们知道王戎不取道旁里是为什么了吧?
那王戎为什么说树上的李子是苦的呢?请用课文的原文回答我。
出示: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 师: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说呢?
引导同学从路边的李树为什么会挂满了果实开始设疑,一步步让学生还原王戎的推理过程,得出正确结论:
王戎观察到李树生长在路边还挂满了果实,甚至把树枝都压弯了。如果李子甘甜,恐怕早被人摘光了,由此可以推断树上的李子一定是苦的。
3. 师:那此李到底苦不苦?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苦。取之,信然。
4. 语用:人皆叹之:“戎,真乃 也! ”
五、学以致用,古文韵味
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世说新语·观虎》
难词解读:①承间:趁机。②辟易颠仆:惊慌逃躲,摔倒伏地。③湛然:安详沉静地。
六、熟读成诵,积累古文
1. 齐背课文
2. 填空背
3. 关键词背
师:同学们,《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我们就学完了。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