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丁香结
学情分析
《丁香结》是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二课,是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散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一直很喜爱丁香,十分关注它,在一次春雨中,她发现丁香花的花苞恰似一个结,从而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的故事。人也会有许多由错误选择引起的愁怨,这些愁怨是很多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很多的,这便是“结”。所以,丁香结年年有,“结”是永远解不完的,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字里行间展现着丁香花的美好,流露着作者对丁香花的浓烈情感。有对丁香花娇小可爱的喜爱,有对丁香花色彩纯正的赞美,有对丁香花无怨陪伴的感动,有对丁香花启发激励的感激。作者通过观察和体会,思考出古人将“结”与丁香联系到一起的原因。在作者眼中,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仇怨。我们面对生活中不顺心的事,要像它一样,乐观、坦然、潇洒的面对。教育学生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生命给予丁香芬芳的同时,也赋予幽怨的"丁香结",这就是生活的常态,更是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为我们传达一个深刻的道理:生命给你芬芳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我们应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那些不顺心的事。
教学工具
1.由于六年级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他们很难体味出作者景物中的情感,应注意背景的介绍,引导学生体味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作者豁达之情。
2.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无法深入理解文中某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3.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各方面表现为积极向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特别清晰,语文朗读积极性很高。大部分学生都能有感情地朗读。
4.六年级学生有较强的交流合作的学习意识,但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方面还需加强。教师可适当带领学生一起思考。
5.六年级学生能够有意识的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想到其他有象征意义的植物,但容易出现脱离文本和生活实际的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诗句体会,了解丁香结在古人心中的意象。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由丁香结引发的人生感悟。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读诗句体会,了解丁香结在古人心中的意象。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由丁香结引发的人生感悟。
板书设计
丁香结
愁 怨
结 → 解
“ 结”为常态 乐观豁达
从生活实际去想
教学过程
一、古诗文导入,营造情境
1、引言:都说“草木无情人有情”,但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却让草木与人有了情感的交融,赋予了他们某种寓意和品格。
2、出示课件
关于梅花的句子:“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让我们感受到了梅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关于杨柳的句子:“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古人常用杨柳来表达相思惜别之意。
作者通过这些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他们有了灵性,也更有意义。作者笔下的丁香有没有特殊的含义呢?作者由丁香结引发怎样的人生感悟呢?
二、解读“结”的寓意
1、自由朗读4至6自然段
质疑:作者最开始从哪里知道了,丁香结的说法? (古诗)
出示诗句:
“芭蕉不解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传雨中愁”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师生共读,体会古文赋予丁香结的内涵(古人常用丁香结来抒发心中的惆怅和与忧愁。)
引导学生质疑:丁香,多么美的名字,为何又要叫丁香结呢?找出相关语句说一说。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
课件出示丁香花苞和盘花扣的图片,了解名字的由来。
2、结合"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得出丁香结的寓意。(象征着忧愁和惆怅。)
三、探究作者由丁香结引发的人生感悟
出示语句:“每一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句中的“丁香结年年都有。”一语双关。字面上写的是丁香结本身,实际上是指人生中不顺
心的事。
2、作者对于人生的坎坷与挫折的态度是什么
出示语句:“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注意看后面的反问句,他的言下之意就是生活中没有了结,人生就太平淡无味了。难道没有结一切都是顺顺利利不好吗?作者为什么要反问?
(作者的人生态度是乐观豁达的看待人生中的问题。)
这是全文的中心句,感情朗读。
小结:古人用丁香结来表达愁思,而作者却恰恰相反,赋予了丁香结新的寓意。
四、拓展升华主题
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后,我们不妨联系生活实际想开去。你生活中有什么解不开的愁结,今后打算如何面对呢?(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想开去,全班交流)
五、总结
其实,不光是我们,身边的老师同学,爸爸妈妈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有的人被困难绊倒,有的人选择面对,不同的处理方式自然有不同的人生了。(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