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语文园地八
你喜欢读哪些课外书?平时除了阅读老师、家长推荐的书,你自己还会主动找什么书来读?
你是如何找到自己想读的书的?
同学间相互推荐阅读,去图书馆、书店“淘书”等。
交流平台
沿着课文找书读
读同一类书
读各种书
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
词句段运用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读一读,说一说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
比喻
书就像一个聚宝盆,给我们提供无尽
的财富。
书籍是登山靴,帮我们一步步登上人生的高峰。
将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
(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
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 )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
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
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 )写作是什么?是表达。
1
2
3
4
5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什么?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书写提示
书写提示
阅读课本上的相关信息,找到并圈画出描写欧阳询楷书用笔和结构特点的词语。
临摹时注意一下几点:
1.握笔姿势要正确:拇指按住笔管内侧,食指
压在笔管外侧,与拇指对捏笔管,中指紧钩
笔管左侧,无名指紧顶笔管右侧,与中指相
对,小指自然靠拢无名指。
2.横画方起方收,劲直有力;竖画垂直向下,首尾略
重,中间行笔略轻;撇画与竖画写法基本相同;捺
画由轻逐渐变重,行笔要直,收笔要平。
3.临摹时不要看一眼写一笔,要先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仔细端详原本的笔意,吃透要领,然后把一个字一
气写成。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日积月累
古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内容写的却是“半亩方塘”“天光云影”“春水生”等景物?
提示:把古诗描述的景象和“观书”的感想结合起来,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大意,体会其中比喻的生动与形象。
【注释】
①方塘:方形池塘。
②鉴:镜子。
③徘徊:来回移动。
④渠:它,这里指方塘之水。
⑤那得:怎么会。那,同“哪”,“怎么”的意思。
⑥如许:如此,这样。
⑦为:因为。
观书有感(其一)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大意: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天空的光辉和云影一起映入水塘,随波晃动。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源头在为它输送活水。
诗人用“方塘”与“源头活水”的关系告诉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更新和发展,汲取新的知识,像不断有源头活水注入塘中那样,才能使内心澄明。
“方塘”比喻原先的知识储备, “源头活水”比喻新的知识。
观书有感(其二)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
①春水生:指江河里的春水涨起来了,这里比喻大量的阅读。
②蒙冲:是古代的一种战船,这里用行舟比喻学习。
③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④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⑤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⑥中流:江心。
大意:昨天晚上,春江水涨,漂浮起来的大战船像一根羽毛那样轻。往日船大水浅,很多人白白花费了很大力气也推不动它,而现在船能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了。
本诗用江河里的春水上涨比喻大量阅读,用行舟比喻学习,告诉我们:只有博览群书,注重积累,做学问的时候才能运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