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1.3 交集、并集
[学习目标]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3.掌握区间的表示方法。
[知识链接]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①集合A={1,2,3},集合B={3,4,5},由集合A和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新集合为{1,2,3,3,4,5};
②集合A={1,2,3},集合B={3,4,5},由集合A和集合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为{3}。
答案 ①
[预习导引]
1.并集与交集的概念
名称
表示 交集 并集
自然语言 由 属于集合A 属于集合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由所有属于集合A
属于集合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所有
且
或
符号语言 A∪B= A∩B=
读法 A并B A交B
Venn 图
{x|x∈A,或x∈B}
{x|x∈A,且x∈B}
2.数集的区间表示
设a、b是两个实数,且a<b,规定如下表:
集合 区间
{x|a≤x≤b}
{x|a<x<b}
{x|a≤x<b}
{x|a<x≤b}
{x|x≥a}
{x|x>a}
{x|x≤a}
[a,b]
(a,b)
[a,b)
(a,b]
[a,+∞)
(a,+∞)
(-∞,a]
{x|x<a}
R
(-∞,a)
(-∞,+∞)
3.并集与交集的运算性质
并集的运算性质 交集的运算性质
A∪B=B∪A A∩B=B∩A
A∪A= A∩A=
A∪ = A∩ =
A B A∪B=B A B A∩B=A
A
A
A
要点一 集合并集的简单运算
例1 (1)设集合M={4,5,6,8},集合N={3,5,7,8},那么M∪N=________。
(2)已知集合P={x|x<3},Q={x|-1≤x≤4},那么P∪Q=________。
答案 (1){3,4,5,6,7,8} (2){x|x≤4}
解析 (1)由定义知M∪N={3,4,5,6,7,8}。
(2)在数轴上表示两个集合,如图。
规律方法 解决此类问题首先应看清集合中元素的范围,简化集合,若是用列举法表示的数集,可以根据并集的定义直接观察或用Venn图表示出集合运算的结果;若是用描述法表示的数集,可借助数轴分析写出结果,此时要注意当端点不在集合中时,应用“空心点”表示。
跟踪演练1 (1)已知集合A={x|(x-1)(x+2)=0};B={x|(x+2)(x-3)=0},则集合A∪B=________。
(2)若集合M={x|-3<x≤5},N={x|x<-5或x>5},则M∪N=________。
答案 (1){1,-2,3} (2){x|x<-5或x>-3}
解析 (1)A={1,-2},B={-2,3},
∴A∪B={1,-2,3}。
(2)将-3<x≤5,x<-5或x>5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M∪N={x|x<-5,或x>-3}。
要点二 集合交集的简单运算
例2 (1)已知集合A={0,2,4,6},B={2,4,8,16},则A∩B=________。
(2)设集合A={x|-1≤x≤2},B={x|0≤x≤4},则A∩B=________。
答案 (1){2,4} (2){x|0≤x≤2}
解析 (1)观察集合A,B,可得集合A,B的全部公共元素是2,4,所以A∩B={2,4}。
(2)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A与B,如下图:
则由交集的定义可得A∩B={x|0≤x≤2}。
规律方法 1.求交集就是求两集合的所有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和求并集的解决方法类似。
2.当所给集合中有一个不确定时,要注意分类讨论,分类的标准取决于已知集合。
跟踪演练2 已知集合A={x|-1<x≤3},B={x|x≤0,或x≥ },求A∩B,A∪B。
解 ∵A={x|-1<x≤3},B={x|x≤0,或x≥ },
把集合A与B表示在数轴上,如图:
要点三 已知集合交集、并集求参数
例3 已知A={x|2a≤x≤a+3},B={x|x<-1,或x>5},若A∩B=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由A∩B= ,
(1)若A= ,有2a>a+3,∴a>3;
(2)若A≠ ,如下图:
规律方法 1.与不等式有关的集合的运算,利用数轴分析法直观清晰,易于理解。若出现参数应注意分类讨论,最后要归纳总结。
2.建立不等式时,要特别注意端点值是否能取到。最好是把端点值代入题目验证。
跟踪演练3 设集合A={x|-1<x<a},B={x|1<x<3}且A∪B={x|-1<x<3},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如下图所示,
由A∪B={x|-1<x<3}知,1<a≤3。
故a的取值范围是(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