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细胞呼吸——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期末复习基础知识填空
考点1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 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碱性厌氧菌,因此便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通过定性测定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来确定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有氧条件:葡萄糖 CO2+H2O+能量
无氧条件:葡萄糖 酒精+CO2+能量
(2)CO2和酒精的检测
试剂 实验现象
CO2 _________________ 变浑浊(据变浑浊程度可确定CO2的多少)
_____________溶液 蓝 → 绿 → 黄(据变色实践的长短确定CO2的多少)
酒精 _________溶液(酸性条件) 橙色 → 灰绿色
2. 目的要求
(1)学会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
(2)分析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情况。
3. 材料用具
(1)材料和试剂:20g新鲜的食用________,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澄清的石灰水,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重铬酸钾,浓硫酸,蒸馏水。
(2)用具:锥形瓶,导气管,橡皮塞,橡皮球(或气泵),试管,试管夹,试管架,滴管,量筒。
4. 实验设计及现象
5. 实验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CO2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_____,还产生少量的CO2
考点2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一、细胞呼吸的类型
1. 依据:细胞呼吸过程中是否有氧气参与。
2. 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
1. 概念: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酶
3. 化学反应式: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4. 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场所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反应物 葡萄糖 丙酮酸、水 [H]、O2
生成物 丙酮酸、[H]、ATP CO2、[H]、ATP H2O、ATP
能量 少量能量 少量能量 大量能量
5. 与有机物在体外燃烧相比,有氧呼吸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逐渐释放的;少部分能量储存在________之中,大多数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三、无氧呼吸
1. 概念:细胞在无氧条件下,经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酒精和CO2或乳酸等,释放能量,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2. 场所:全过程是在____________中发生的。
3. 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产物 酒精和CO2 大多数植物、酵母菌等
乳酸 高等动物、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乳酸菌等
考点3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一、解读植物组织细胞呼吸的曲线
1. 图中各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
Q点:不消耗O2,产生CO2 只进行____________。
P点:消耗O2量=产生CO2 只进行____________。
QP段(不包括Q、P点):产生CO2量>消耗O2量 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R点:产生CO2量最少 植物组织细胞呼吸作用_________。
2. 在保存蔬菜时,应选择R点对应O2的浓度,同时保持零上低温条件。
二、影响细胞呼吸的外部因素分析
项目 温度 氧气浓度 水分
影响原理 影响酶活性 决定呼吸类型和强度 自由水含量较高时呼吸旺盛
坐标曲线
实践应用 在零上低温下贮藏蔬菜、水果;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适当增大________以减少夜间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 常利用降低氧的浓度____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这一原理来延长蔬菜的保鲜时间 贮藏作物种子时,将种子风干,以减弱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考点4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一、对有氧呼吸原理的应用
1. 包扎伤口应选用透气的敷料,抑制破伤风杆菌的__________。
2. 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使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避免肌细胞产生大量________。
3. 及时松土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
4. 稻田定期排水有利于根系有氧呼吸,防止幼根因_______变黑、腐烂。
二、对无氧呼吸原理的应用
1. 利用粮食通过酵母菌发酵可以生产各种酒。
2. 利用淀粉、醋酸杆菌或谷氨酸棒状杆菌可以生产食醋或味精。
3. 破伤风芽孢杆菌可通过无氧呼吸进行大量繁殖,较深的伤口需及时清理、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等。
参考答案
考点一:澄清石灰水 溴麝香草酚蓝水 重铬酸钾 酵母菌 酒精
考点二: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ATP 细胞质基质
考点三: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最弱 昼夜温差 抑制
考点四:无氧呼吸 乳酸 缺氧
酵母菌
酵母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