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鲁教版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单元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化学鲁教版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单元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07 12:2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化学鲁教版--海水中的化学
一、单选题
1.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NaCl的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KNO3的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A.20℃时,100gH2O最多能溶解36.0gNaCl
B.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3.9%
C.可用冷却海水的方法获取大量食盐
D.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2.某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A 浓氨水 \ 无色酚酞溶液
B 石灰水 碳酸钠 无色酚酞溶液
C 稀盐酸 石灰石 紫色石蕊溶液
D 浓盐酸 锌粒 紫色石蕊溶液
A.A B.B C.C D.D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B.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C.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来炼铁 D.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
4.一定条件下物质间可以转化。结合如下转化过程和初中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CO-→CO2→H2CO3→CaCO3→CaO
A.CO是有毒气体 B.CO2不是空气污染物
C.H2CO3受热易分解 D.CaCO3可直接转化为Ca(OH)2
5.如图是MgCl2、KCl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点表示t2℃时K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
C.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会析出晶体的是MgSO4
D.t2℃时,将40g MgCl2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90g
6.下列物质既可以做治疗胃酸的胃药,又可以做面点发酵剂的是
A.NaCl
B.NaOH
C.NaHCO3
D.Na2SO4
7.下列稀溶液,仅用酚酞及同组物质之间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NaOH H2SO4 HNO3 B.KOH HCI Ba (OH)2
C.NaOH NaCl Na2CO3 D.NaOH NaCl HNO3
8.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一定是碳酸盐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
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9.忘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下表中分析与设计错误的是
选项 问题 分析与设计
A 为何变质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B 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是否全部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产生沉淀多少
D 如何除去杂质 取样,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10.已知室温下NaCl的溶解度约为36g。现称取3.6g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转移等步骤,除去泥沙得到精盐。下列操作正确且合理的是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转移
A.A B.B C.C D.D
11.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考虑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1℃时,向甲的饱和溶液,加入25g甲,再升温至a ℃,烧杯底部有5g不溶物
B.a ℃,甲的饱和溶液可以配制成10%的甲溶液500g
C.a ℃甲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一定小于1:2
D.a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a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甲等于乙
12.下图是某实验小组做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下列有关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④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溶液
B.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上述操作顺序为③①②④
D.当②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13.饮食过量,胃酸会大量分泌,以致消化不良。为缓减该症状,下列药剂不适宜的是
A.氢氧化铝 B.氯化钠 C.碳酸镁 D.碳酸氢钠
14.要想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宜采取的方法是(  )
A.蒸发溶剂的方法 B.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C.倒掉部分溶液的方法 D.升高温度的方法
二、填空题
15.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氢氧化钠、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钙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
(1)若不溶于水,则是_________。
(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__________。
(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_________。
(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__________。
16.硫酸和盐酸时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它们水溶液的pH都__________7(填“>”、“=”或“<”符合).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的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_________反应.
(4)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盛有_________的试剂瓶.
(5)写出把硫酸转化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7.家庭或企业加工馒头、面包和饼干等食品时,常在面粉中加入膨松剂(如碳酸氢钠),蒸制或烘焙食品中产生大量气体,使面团疏松、多孔,制作的食品松软或酥脆,易于消化吸收。阅读上面信息后,回答:
(1)信息中提供的膨松剂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碳酸氢钠是一种______________性的化合物(填“可溶”或“不溶”);
(3)碳酸氢钠能使蒸制或烘焙的食品疏松多孔,原理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18.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____(填标号)。
A 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 火上浇油 D 煽风点火
(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
①“煤饼烧石成灰”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
②“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_____。
19.我们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它有助于消化,但胃酸过多会引起胃部不适。有时可以用小苏打治疗,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变化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离子符号表示)。
三、实验题
20.“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硫酸铜溶液呈蓝色,为探究哪种粒子使溶液显蓝色,可选择用作对比的试剂是 _____ 溶液。
(2)如图二,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 _____ (填名称)接触,实验中发生了异常,白磷燃烧时有火星飞溅到红磷上,引起红磷燃烧,证明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 _____ 。
(3)①如图三,同学们做了试管A、B的对比实验,发现试管A中固体几乎不溶,试管B中固体全部溶解,该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_____ 。
②同学们又补充了试管C所示实验,他们想探究的影响物资溶解性的因素是 _____ 。
2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第一步:溶解
①称量:用___________准确称取5.0克粗盐。
②溶解:用___________量取10ml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加粗盐于水中,并用___________搅拌,一直到粗盐___________为止。称量剩下的粗盐质量,计算10m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2)第二步:过滤
①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___________,滤纸要紧贴___________,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___________;
②过滤时,倾倒未过滤液体的烧杯口应紧靠___________,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___________。
(3)第三步:蒸发
①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___________里,用___________加热,加热过程中,用___________不断搅拌,防止___________。
②当蒸发皿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___________。
(4)第四步:计算产率
用___________将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___________中。将提纯后的精盐与溶解的粗盐作比较,计算出精盐的产率。
称量粗盐/g 剩余粗盐/g 溶解粗盐/g 精盐/g 精盐产率/g
四、计算题
22.现有一包只含有氯化钙杂质的粗盐样品。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称取该粗盐样品10g,充分溶解于100mL水中(水的密度是1g/cm3),再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试计算:
(1)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2)过滤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3.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CaCO3的含量,取12.5g干燥的鸡蛋壳,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滴加某浓度的稀盐酸滴加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鸡蛋壳中除CaCO3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试计算:
(1)产生CO2的质量为 g。
(2)该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24.取一定量NaCl和NaHCO3组成的固体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逐滴加入样品中,边加边搅拌,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g;
(2)a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3)计算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结果精确到0.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D
6.C
7.D
8.A
9.C
10.B
11.B
12.C
13.B
14.A
15. 碳酸钙 硫酸铜 氢氧化钠 氯化钠
16. < Fe2O3+6HCl=2FeCl3+3H2O 中和 浓盐酸 H2SO4+BaCl2=BaSO4↓+2HCl
17. NaHCO3 可溶
18. A 化学能→热能→化学能(或“化学能→热能、热能→化学能”) 分解反应 打开门窗,为可燃物提供更多氧气,使火势更猛(或其他合理答案)
19. NaHCO3+HCl=NaCl+H2O+CO2↑ Na+ 、Cl-
20. 硫酸钠 氧气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溶剂种类 溶质的种类
21.(1) 托盘天平 量筒、胶头滴管 玻璃棒 不再溶解
(2) 低 漏斗内壁 滤纸边缘 玻璃棒 烧杯内壁
(3) 蒸发皿 酒精灯 玻璃棒 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停止加热
(4) 玻璃棒 指定的容器
22.(1)22.2% (2)7.8%
23.(1)4.4(2)80%(3)7.3%
24.(1)4.4
(2)NaC1、HC1
(3)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3.6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