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京改版(2013)--构成物质的微粒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图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不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
C. D.
2.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A.氯化钠、硫酸铜 B.水、干冰 C.金刚石、氧化汞 D.氦气、氨气
3.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
B.水遇冷凝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4.如图为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 的数值是
A.2 B.4 C.6 D.8
5.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推理,可以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下列对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水银温度计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汞分子间有间隔
C.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
6.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根据这个实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
A.金原子核带正电荷 B.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
C.金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 D.金原子核的质量与a粒子质量相当
7.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
8.水蒸发为水蒸气后所占体积变大,这一事实说明( )
A.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D.水分子的质量增加
9.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原子得到电子后带正电荷
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10.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C.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于航天
D.氧气能供给呼吸,与体内的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11.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质子和电子
12.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13.某海水淡化系统(如下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凝腔冷凝,实现海水淡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变小
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
14.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公园里花香四溢
B.春天里柳絮飞扬
C.海面上浪花飞溅
D.天空中乌云翻滚
15.已知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其原子核内有74个中子,则碘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A.74 B.53 C.54 D.72
二、填空题
16.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1)变化Ⅰ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填微粒名称);
(2)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 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B 分子变小了
C 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 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3)从变化Ⅱ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过程的一条宏观信息是__________;
17.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 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_______,中子数=_________,核外电子数=___________。
18.氟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氟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图中m值为_________。
(2)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
19.通过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等粒子构成的。请在下图方框中填写粒子名称,表示各种粒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4)_______。
三、实验题
20.某同学在家做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溶解,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通过这一现象请你推测分子具有:①______、②______的性质。
选择其中一点性质,重新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
选择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实验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一: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甲同学设计了验证微粒的性质,在一支试管内加入少许浓氨水,再快速将一团用酚酞溶液浸润过的棉花塞在试管口。
(1)甲同学将观察到的现象______;
(2)上述实验说明:______;
(3)同学乙仿照甲同学的方法,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乙同学设计这组实验的目的可能是______。
四、计算题
22.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请填空或进行计算:
(注:第2、3小问写出计算过程并对钠原子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1)钠原子核内有____________个中子。
(2)一个钠原子的质量为多少?
(3)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23.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求:
(1)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保留整数);
(2)一个氧原子中有多少个中子?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D
4.D
5.B
6.A
7.B
8.A
9.C
10.A
11.B
12.B
13.C
14.A
15.B
16. 氢原子和氧原子 AC 物理变化
17. 63 89 63
18.(1)7
(2)得到
19.(1)质子 中子
(2)质子
(3)核外电子
(4)分子
20. 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 在洁净的玻璃片上滴滴酒精 酒精消失 分子在不断运动 将酒精和水混合 总体积小于 分子间有间隔
21. 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团变红色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验证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2.(1)12
(2)解:设一个钠原子的质量为x。
由题可知:碳-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有:
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x=3.820×10-26kg
答:一个钠原子的质量为3.820×10-26kg。
(3)解: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答: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
23.(1)相对原子质量==≈16
(2)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6-8=8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