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京改版(2013)--溶液
一、单选题
1.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仪器用途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3.实验室需配制50g 6%的NaCl溶液。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药匙取用NaCl固体时,瓶塞倒放于桌面
B.用玻璃棒搅拌,加速NaCl固体的溶解
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称量时,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应向左盘添加NaCl固体至天平平衡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5.要想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宜采取的方法是( )
A.蒸发溶剂的方法 B.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C.倒掉部分溶液的方法 D.升高温度的方法
6.小金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克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
① 10 100 40 120.9
② 60 100 40 140
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克
B.②所得溶液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
D.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7.在2021年邵阳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阳同学抽到的考题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小阳的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
A 称取氯化钠时,在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的纸张 整洁美观
B 称取氯化钠时,将剩余的氯化钠放回原瓶 节约药品
C 量取水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准确读数
D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A.A B.B C.C D.D
8.能使气体物质溶解度增大的操作是
A.增加溶剂 B.振荡溶液 C.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
9.某同学在探究物质溶解的热现象及温度对物质溶解度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一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
B.升温可以使N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M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如果t2℃时,M、N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M>N
10.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 B.矿泉水 C.白醋 D.蒸馏水
11.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冰水溶解 B.用热水溶解
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 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
12.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A.称取5.0 g氯化钾,溶解在95 mL水中,充分搅拌
B.称取5.0 g生石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
C.量取5.0 mL浓盐酸,倒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
D.称取5.0 g二氧化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
13.压强为101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60
溶解度/g KNO3 20.9 31.6 45.8 110
NH3 70 56 44.5 20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20℃时,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C.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
D.NH3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
14.已知氯化钾、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氯化钾 27.6 34.0 40.0 45.5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0
依据上表数据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表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分别是甲和乙
B.t1℃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在 34.0 g 至 35.0 g 之间
C.t2℃时,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
D.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15.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6.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即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扩散过程和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水合过程。若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此时所得溶液温度_____,反之则溶液的温度____。如浓硫酸、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____,硝酸钾、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____。
17.根据如图中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将15g硝酸钾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硝酸钾的_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__;
(3)20℃时,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可使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4)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18.掌握仪器的使用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化学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一定体积的水需要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蒸发时要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下图,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见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甲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乙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判断物质乙是指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60℃时,饱和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KCl,应采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KNO3(填写“蒸发溶剂”或“冷却结晶”)。
(3)6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NO3和KCl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至t ℃,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KNO3_____ KCl(填写“>”“=”或“<”)。
(4)如图所示,20℃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固体放入盛水的试管中,发现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向烧杯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内固体能完全溶解。则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填写字母标号)。
①冰块 ②生石灰固体 ③硝酸铵固体 ④干冰 ⑤浓硫酸 ⑥氢氧化钠固体
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5)60 ℃时,将45g KCl固体溶解于100 g水中,降温至20 ℃,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_____。
20.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2)7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填最简单整数比)。
(3)将t1℃时的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均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三、实验题
21.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只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粗盐提纯
(1)上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______(填数字序号)。
(2)操作⑥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_____时,停止加热。
(3)海水晒盐采用上图操作⑥的原理,不采用冷却氯化钠浓溶液的方法,原因是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需要氯化钠_____g,蒸馏水______mL。
(2)称量、量取。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仰视读数,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6%(填“>”“<”或“=”)。
(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
(4)装瓶、贴标签。
22.下列是对实验装置的改进,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若将硝酸铵固体加入原装置中,温度计示数下降,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若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改进装置中,可观察到U形管内的左边液面将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液面。
(2)实验二:原装置中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改进装置的优点为_______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3.欲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4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g;若用量筒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9%。
24.工业上制作电路的一种反应原理是。若反应了6.4gCu,计算需要10%的H2O2溶液的质量。
25.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造纸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两种物质,为测定废水中这两种物质的含量,环保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该造纸厂排放的废水200g,先向其中加BaCl2溶液至n g后停止,然后再滴加稀盐酸,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和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假设废水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
请根据图像与数据分析计算:
(1)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所含BaCl2的质量关系是_______(用“>”“<”或“=”表示)。
(2)m值等于__________。
(3)该废水中硫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C
4.C
5.A
6.D
7.C
8.C
9.D
10.D
11.A
12.A
13.C
14.D
15.C
16. 升高 降低 升高 降低
17. 不饱和 NaCl 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蒸发结晶
18. 量筒 胶头滴管 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或盛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19. KCl 冷却结晶 > B 11g (或11.0 g,漏写单位不得分)
20.(1)NH4Cl
(2)3:5
(3)KNO3
21. ⑤ 有较多的固体出现时 随温度变化不大 3g 47mL < 加速溶解
22. 烧杯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 低于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更环保等
23.60;大于
24.34g
25.(1)c>b>a(2)4.66
(3)设废液中硫酸钠质量为y,
,
y=2.84g,
该废水中硫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42%,
答:该废水中硫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