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群及其动态——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期末复习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种群及其动态——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期末复习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08 11:0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种群及其动态
考点1 种群密度及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种群的概念:一定内___________,同种生物的__________。
2、种群密度
1.概念:种群在_________或_________中的个体数。
2.调查方法
(1)样方法
适用范围:植物或活动能力_____、活动范围_____的动物,如蚜虫、跳蝻等。
调查步骤:
取样原则:________________。
样方的计数原则:
a. 计数样方内所有个体。
b. 遇到边界时,一般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c. 顶角上的个体,一般只计上边和左边形成的夹角上的个体。
(2)标志重捕法
适用范围:活动能力_____、活动范围_____的动物。
计算公式:
3、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1. 出生率和死亡率
(1)出生率:单位时间内________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死亡率:单位时间内________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3)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__________的重要因素。
2. 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单位时间内_____或_____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3. 年龄组成
(1)概念:一个种群中各________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不同年龄组成类型的比较:
4. 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_________________的比例。
(2)意义:对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影响。
(3)应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考点2 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
一、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
1.含义:理想条件下的种群,以______为横坐标,____________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大致呈“J”形。
2.数学模型
(1)模型假设
条件:_____和_____条件充裕、__________、没有_____等。
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______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
(2)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
(3)模型中各参数意义:N0为该种群的__________,t为时间(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_______种群数量的倍数。
3.曲线解读
(1)“J”形增长曲线
特点:达不到K值,种群数量持续增加。
影响因素:N0 (起始数量)和λ值。当入>1时,种群呈“J”形增长;当λ=1时,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当___________________时,种群数量下降。
(2)种群增长率曲线
特点:保持不变。
增长率大小:___________。
二、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
(1)概念:自然条件下,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___________的增长曲线。
(2)“S”形曲线解读
(1) 坐标含义: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
曲线呈“S”形
(2) 特征 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
有________(K值)
(1)K值:即____________,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K值)以后保持相对稳定。K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生存环境发生改变时,K值也会相应地改变。
(3)“S”形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
(1)种群增长速率是先增大后减小,呈__________形式。
(2) t1时刻对应的______________最大,此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
三、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实验原理
(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在理想的_________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呈“J”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呈“S”形曲线。
2.实验步骤
3.注意事项
(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数固定的相邻两个_____及其______上的酵母菌。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
(3)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______要固定。
(4)培养液要进行定量稀释。因为随着酵母菌数量增加,如果不进行稀释,在计数时会出现酵母菌重叠或计数室内数量过多,从而影响计数的准确性。
四、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种群数量变化的形式:增长、______、稳定与______。
2.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非生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等。
a.光影响植物的分布:松、杉、小麦等阳生植物必须在强光下才能生长良好;人参、三七等阴生植物只有在阴暗处才能生长良好。
b.光影响植物的繁殖:油菜、桃花等长日照植物必须在白天越来越长的春天才开花;菊花、茶花等短日照植物必须在白天越来越短的秋天才开花。
c.由于温度的季节性变化,部分动植物的种群数量也呈季节性变化。
d.干旱缺水会使动植物死亡率增高。
生物因素
a.捕食:如果食物匮乏,动物种群会出现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的现象。天敌的数量和捕食效率会影响猎物的种群数量。
b.______会导致动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
c.寄生虫、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2)内部因素
3.种群数量变化的特征
(1)波动性:在每一段时间之间(年、季节、世代),种群数量都有所不同。
(2)稳定性:尽管种群数量有这种波动,大部分种群不会因无限制地增长或下降而发生灭绝,因此种群数量在某种程度上维持在特定的平上,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五、种群研究的应用
1.研究的意义
(1)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______。
(2)有害生物的______。
(3)濒危动物的保护。
2.应用
(1)合适捕捞量的确定: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______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
(2)有害生物的防治实例:
在鼠害发生时,既适当采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控制现存害鼠的种群数量,又通过减少其获得食物的机会等方法降低其环境容纳量,才能使鼠害得到有效防治。
对农林害虫的防治,如果一味依赖喷洒农药的方法,既造成环境污染,又伤及害虫的天敌;有效保护或引入天敌生物,则有利于将害虫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参考答案
考点一:自然区域 全部个体 单位面积 单位体积 弱 小 随机取样 强 大 新产生 死亡 种群密度 迁入 迁出 年龄期 雌雄个体数目
考点二:时间 种群数量 食物 空间 气候适宜 敌害 倍数 起始数量 一年前 0<λ<1 λ-1 趋于稳定 最大值 环境容纳量 抛物线 种群增长速率 无限环境 边 顶角 时间 波动 下降 阳光 温度 水分 竞争 保护 防治 K/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