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8课《静物一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8课《静物一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12-07 13:5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静物一家》基于标准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设置
(一)目标分解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通过认真对比试验版和2011版课标发现,修订后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中强调了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点、线、形状、色彩、材质、结构、空间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镂印、制作等方式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2、基于教材的分析:
《静物一家》一课取材于《义务教育教科书》湖南美术出版社,第八册教科书中第8课,本课内容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绘画表现的又一种语言“静物构图”,尝试运用物体在画面的主次关系及疏密聚散、前后纵深协调等方法进行静物构图练习,学习静物构图的画面主次关系和谐统一的基本原理,初步了解静物画中静物的配置原则、静物构图与画面形式美感的关系。
3、基于学情的调查:
这一学段的学生特别活泼好动,好奇心强,需要继续关注其养成教育,循循诱导,结合多环节、多层次的体验、尝试、思维训练等方法来集中其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绘画能力、认识能力等。学习规则和写实模仿是本年级段学生美术学习的主要内容。此阶段是特定的艺术观与模仿人或事物等相联系的形成时期,更重要的还是通过美术活动触发情意表现需求的情感成长、纯艺术审美观的萌芽期。为了更加了解孩子对于本课知识的认识情况,所以,在教学之前,先对40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项目 了解有关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 能够遵循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描绘静物。
人数 15 3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思考,本课题学习目标制定如下:
(二)学习目标表达
1 学生初步掌握有关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
2 学生初步遵循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将静物进行合理配置并描绘。
3 培养学生独立的审美能力,使之能以审美之心感受生活,创造美的生活,体会平凡生活的幸福。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有关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能够遵循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将静物进行合理配置并描绘。
二、学习过程设置
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 评价标准
学习环节 学习活动
目标1 学生初步掌握有关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 欣赏感知,了解静物画。 1.出示《鳜鱼》、《童年的记忆》两幅油画作品,组织学生欣赏分析。 2.提问:画面上画了什么内容?通过画面的欣赏,你能感受到画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吗? 能够描述出画面中的形象和画家表达的情感。
观察分析,认知静物画中的主次物品。 为什么我们一看到这两幅画就能迅速感知作者要表达的绘画意图呢?画面的哪件物品最先映入我们的眼帘,让人产生联想呢? ①每一幅画中,景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有的同属某一使用功能,有的同属某一使用环境。如厨房用具、儿童玩具等。这些物品与人们的生活有着某种联系,它们是默默无声的,但艺术家根据一定的意图将它们组合在画面中就产生了思想内涵。 ②能形成画面视觉中心的某件物品一般称为主体物,其他物品是次要物品,一般情况下,主体物形体较大,且在画面中较为中心的位置。 出示《童年的回忆》、《南瓜和桃》作品及构图示意图。 提问:在画面上众多的物品,你们能用线条快速标记出作品中的主体物吗?学生在教材上用铅笔勾勒出画面主体物的位置。 认识静物画及静物画构图中物品的主次关系。
目标2 学生初步遵循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将静物进行合理配置并描绘。 辨析讨论,体会构图的美感形式。 物体的种类丰富,形体多样、大小不一,那么,在一幅画中,如何安排同一类的众多物体才能使画面和谐美观呢? 教师出示教材中厨房灶台一角的图片,并出示第一组以锅子、饭碗为表现对象的三幅构图,学生观察、思考:你会选择哪种方式的画面?为什么? 师生小结:①画面构图空旷,画中物体与画面空间对比过于悬殊,缺乏恰当的比例关系。②画面构图太满,物体所占的空间、位置过多,感觉画面不透气。③画面构图适中,物体与画面空间比例恰当。 出示第二组以开水瓶、油瓶为表现对象的两幅构图,学生选择、思考:你更喜欢哪一幅构图?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师生小结:①画面构图太偏,物体集中偏向画面的一侧,画面感觉不稳定,失去均衡。②画面构图适中,物体位置与画面空间协调,画面均衡。 能够通过观察、思考,自主探究构图的一般规律。
目标3 培养学生独立的审美能力,使之能以审美之心感受生活,创造美的生活,体会平凡生活的幸福。 体验操作,构图原理的实践运用。 欣赏画面静物作品,体会作品中的构图美感。 提出作业要求:选择教材图片中提供的劳动工具,用自己喜欢的构图方式画一副草图。 提示:主体物品的大小主次关系,以及物品在画面的组合摆放位置。 能够运用静物画构图的一般规律画一副静物画。
作业展示,师生交流评价。 收集、展示部分学生作业。 组织学生开展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