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08 11:24:36

文档简介

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共16小题,其中1-12小题,每题2分,13-16小题,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
①毛细血管壁破损 ②淋巴管阻塞 ③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④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⑤长期营养不良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pH
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水、尿素、无机盐等
C.将食物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
D.肝脏储存的肝糖原在血糖含量下降时分解并不断地释放进入血液
3.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不受激素影响
C.不存在信息传递 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
4. 如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在突触间隙处的移动均需消耗能量
B.兴奋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是电信号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
C.神经递质的本质都为蛋白质,因此能被灭活神经递质的酶分解
D.突触小泡起源于溶酶体,能与神经递质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
5. 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段子:“荷尔蒙决定一见钟情,肾上腺决定出不出手,多巴胺决定天长地久,5-羟色胺决定谁先开口,端粒酶决定谁会先走!”,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荷尔蒙指的是激素,它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繁殖、性别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B.多巴胺只是一种神经递质,愉悦感是由大脑皮层产生的。
C.肾上腺素可以促进副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呼吸加快、血流加速。
D.5-羟色胺与受体结合后会分开,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以免持续发挥作用。
6. 人体感染某些细菌可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树突状细胞可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具有吞噬和呈递抗原功能
B.该细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内质网、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C.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都是免疫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
D.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均需要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7. 人乳头瘤病毒(HPV)可导致宫颈癌,目前已有多种HPV疫苗投入市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PV侵染宿主细胞后,抗体进入宿主细胞与HPV发生特异性结合
B.HPV疫苗可充当抗原,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
C.接种HPV疫苗后,B细胞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记忆细胞
D.已接种HPV疫苗的机体被HPV感染时,体内的记忆细胞可迅速作出反应
8.小儿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由于个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无法产生抗体,患儿出生6个月后,因母源抗体耗尽而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属于免疫缺陷病 B.该病可以通过注射抗原的方式治疗
C.免疫缺陷病就是艾滋病 D.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是生来就有的
9.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B.吞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
C.细胞a只能为B细胞,细胞b只能为细胞毒性T细胞
D.细胞c为浆细胞,细胞d只能为细胞毒性T细胞
10. 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玉米胚芽鞘完成了a~f组实验,其中g是某同学对f组实验的推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a、b组实验结果说明胚芽鞘的生长与尖端有关
B.c、d组实验结果说明胚芽鞘的向光性与尖端有关
C.e组实验结果说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化学物质是吲哚乙酸
D.g的推测是错误的,胚芽鞘生长状况应该与e组结果相似
11. 如图表示植物激素①②③对黄瓜生长的调节作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③代表的植物激素分别是赤霉素、乙烯、生长素
B.激素①②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有协同作用,激素③抑制细胞伸长与激素①②有相抗衡作用
C.a浓度的激素②抑制细胞伸长、b浓度的激素②促进细胞伸长,激素②的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D.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除了图中的激素①②③外还有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12.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产生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
B.幼苗中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调控并受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C.顶端优势现象表明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
D.胚芽鞘的向光性表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13.如甲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中点c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曲线如乙图、丙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1记录得到乙图所示的双向电位变化曲线
B.乙图①点时Na+的内流速率比②点时更大
C.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丙图曲线正处于④点
D.丙图曲线处于⑤点时,甲图a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14.如图为胰岛素的作用机制示意图,其中GLUT4是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使细胞膜上GLUT4数量增多。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后经信号转导发挥作用
B.若人体内产生蛋白M的抗体,将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C.葡萄糖转运蛋白合成障碍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D.囊泡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15.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初次免疫和再次免疫的作用,取若干只实验小鼠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鼠分组 A组 B组
初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甲
隔一段时间再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A.可以通过检测小鼠体内抗体数量来确定是否有免疫应答
B.再次注射抗原后,A组小鼠体内有大量抗体,B组小鼠没有抗体
C.再次注射抗原后,A组小鼠体内抗原甲的抗体比B组低
D.如果实验小鼠之前都接触过抗原甲,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16.下图为小麦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促进种子脱水干燥,利于种子萌发
B.发育期IAA可能参与有机物向子粒的运输与积累
C.发育与萌发过程中GA与IAA有协同作用,而与ABA有一定的相抗衡关系
D.种子萌发期GA可以调节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促进种子萌发
二.非选择题(共60分,共5大题)
17. (10分)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A液的名称________,其中A液与C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血浆中维持pH相对稳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物质。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有关。
(3)图2中标号①、②代表的系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由图2可知内环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3分)抑郁症是近年来高发的一种精神疾病。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去甲肾上腺素(NE)减少有关。NE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主要由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和脑内肾上腺素神经末梢合成和分泌;NE也是一种激素,由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结合图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NE作为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调节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__,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在作用途径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引起Ca2+内流从而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NE的释放。NE释放后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被突触前膜再摄取。当NE被突触前膜摄取后,反过来会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释放NE,该调节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杂环类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12分)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传染病,逆行的医生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穿着尿不湿,在三层帽子三层口罩两层眼镜的勒迫下工作,长时间的不进食不喝水,成为新时代可歌可泣的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进食而饥饿的医生,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引起下丘脑血糖感受器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_____形式传导至胰岛A细胞,使其分泌_________使血糖上升。
(2)医护人员长时间未饮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人体内的________激素分泌增多,促进______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这一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调节。
(3)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20. (12分)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因为第一个艾滋病病例是在1981年此日诊断出来的。下图1是HIV侵入人体后病毒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数量变化曲线,图2是HIV结构模式图。请回答问题:
(1)据图1可知,HIV侵入人体后主要的宿主细胞是___________。
(2)图1中A阶段,HIV侵入人体内环境后一些可以与B细胞接触,另一些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后,传递给___________细胞,后者发生特定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B细胞受刺激后分裂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
(3)HIV侵入宿主细胞后,主要依靠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识别并接触、裂解靶细胞,有些艾滋病患者容易患肿瘤,这是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功能低下导致不能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
(4)根据图2及所学知识,提出治疗艾滋病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1. (13分)乙烯是植物代谢过程中合成的一种植物激素,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1)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均有合成,能通过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进而实现对植物生长发育的________作用,主要功能是促进果实的__________等。
(2)已有研究表明,乙烯能够影响黑麦的抗低温能力。某研究小组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合成乙烯的前体物质是1 氨基环丙烷 1 羧酸(ACC)。分别使用含有ACC和不含ACC的MS培养基培养拟南芥,然后统计其在相应温度下的存活率,结果如图1所示。由实验结果可知,外源性乙烯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研究内源性乙烯的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拟南芥的乙烯合成量增多突变体(突变体1)和乙烯合成量减少突变体(突变体2),并在相应温度下统计其存活率,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图1、图2结果可知,内源性乙烯与外源性乙烯的作用效果__________。
③研究人员将拟南芥植株分别置于常温(22 ℃)和非致死低温(4 ℃),定时检测植株体内的乙烯合成量,结果如图3。实验结果显示,在此过程中乙烯合成量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拟南芥植株进行一段时间的4 ℃低温“训练”后,移至-8 ℃致死低温下,植株的存活率明显提高。研究人员推测,低温“训练”可使植株降低乙烯合成量的能力增强,从而提高了植株的抗致死低温能力。请提供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以检验这一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共16小题,其中1-12小题,每题2分,13-16小题,每题4分。
1.答案 D
2.答案 C
3.答案 A
4.答案 B
5.答案 C
6.答案 A
7. 答案 D
8.答案 A
9.答案 C
10. 答案C
11. 答案 A
12.答案 B
13.答案 C
14.答案 C
15.答案 A
16.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60分,共5大题)
17. (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血浆; A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C液中蛋白质含量少 (2分)
(2) 缓冲 ; 无机盐 ; 蛋白质
(3) 消化系统 ; 呼吸系统 ; 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分)
18.(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信息分子 ;激素调节通过体液将激素运输到靶细胞,而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弧调节 
(2)促进 ;被水解、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负)反馈调节 
(3)杂环类抗抑郁剂抑制NE的再摄取,同时解除了NE对突触前神经元释放NE的抑制作用,使突触间隙的NE含量升高,从而治疗抑郁症(3分)
【解析】 (3)抑郁症与NE减少有关,图示杂环类抗抑郁剂能抑制突触前膜对NE的再摄取,同时解除了NE对突触前神经元释放NE的抑制作用,使突触间隙的NE含量升高,从而治疗抑郁症。
19. (12分,每空2分)
(1) 局部电流(电信号、神经冲动) ; 胰高血糖素 ;
(2) 抗利尿 ; 肾小管和集合管 ;神经-体液
(3)通过体液运输、作用速度慢、作用范围广、作用时间长
20. (12分,每空2分)
(1)辅助性T细胞
(2) 辅助性T ; 浆细胞和记忆
(3)(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 免疫监视
(4)阻断病毒在细胞中的逆转录过程(或阻断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的过程;阻断HIV的增殖;阻断HIV糖蛋白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相互识别而侵染细胞;抑制蛋白酶对病毒前体蛋白的加工,阻碍新病毒的组装)
21. (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答案:(1) 调节; 成熟
(2)①降低拟南芥的抗低温能力  ②一致 
③在非致死低温条件下,乙烯合成量迅速降低,然后维持低水平状态 
④经4 ℃低温“训练”与未经低温“训练”的两组拟南芥植株均置于-8 ℃条件下,分别测量乙烯合成量,并观察比较两组的存活率(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