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7 15:3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15课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了解造纸术对文化传播的作用;知道张仲景和华佗的成就。
2、知道司马迁与《史记》的基本史实;知道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
3、认识到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影响,涵养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甲骨 青铜器 简帛
西汉
东汉
蔡伦
改进
蔡侯纸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张仲景
东汉
伤寒杂病论
中医
治未病
医圣
华佗
东汉
外科手术
麻沸散
五禽戏
纪传体通史
传说中的黄帝
汉武帝
史学发展
文学史上展
中国
东汉
太平道
五斗米道
古代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
丝绸之路
洛阳
社会、思想、文学
建筑、雕刻、绘画
一、文化创新—造纸术
纸问世之前,古人的书写材料有哪些?
竹木简
龟甲、兽骨
青铜器
丝帛
书写、携带不便
价格贵
分量重
东方朔向汉武帝上书
西汉时,人们已懂得造纸的基本方法。
名称:放马滩纸
西汉早期麻纸
发现于: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
造纸术的发明
质地粗糙,表面凹凸不平,非常不适宜书写,不普及。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
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造纸术的改进
蔡伦
材料一
数据源自田中梅《中原古代藏书文化研究》
造纸术的影响
造纸术传播示意图
朝鲜 4世纪
日本 7世纪
中亚 8世纪
非洲 10世纪
欧洲 12世纪
大洋洲 19世纪
美洲 16世纪
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材料二
二、文化瑰宝—中医学
麻沸散
治未病
医圣
外科鼻祖
《伤寒杂病论》
对症治疗
五禽戏
张仲景和华佗
张仲景
华佗
阅读课本74—75页,完成游戏“连连看”。
推动中医学理论发展
针灸汤药
惠泽世界
屠呦呦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了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三、文化传承—《史记》
司马迁与《史记》
结合课本75页,说说司马迁为何能写成《史记》?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家庭熏陶、个人勤奋、阅历丰富、志存高远、仗义执言、意志坚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司马迁与《史记》
约3000年
黄帝
汉武帝
通史
目录
卷一 五帝本纪
卷二 夏本纪
卷三 殷本纪
……
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
卷六十二 管晏列传
卷六十三 老子韩非列传
……
纪传体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四、文化交融—宗教
派别 发源地 兴起/传入时间 创立者 教义 信奉民众
道教
佛教
中国
古印度
张角太平道
张陵五斗米道
东汉
末年
西汉
末年
道教和佛教
乔达摩 悉达多
尊奉黄帝和老子及神仙方术
下层民众
贫苦民众
人生很苦,要熄灭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众生平等...
为何东汉时期宗教盛行?
阅读课本76—77页,完成下列表格。
东汉末年,社会黑暗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人们需要寻找精神寄托。佛教、道教宣扬的思想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建筑
绘画
雕刻
舞蹈
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快地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融合,丰富了中国文化。
佛教与中华文化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
结合本课学习内容,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传承、融合、创新
1、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蔡伦排名第四。蔡伦排名靠前,是因为他( )
A.发明了指南针 B.改进了印刷术
C.改进了造纸术 D.发明了火药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东汉名医华佗的成就的是( )
A.能实施外科手术 B.编写《伤寒杂病论》C. 创编“五禽戏” D.发明“麻沸散”
巩固提升练
3、《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商鞅变法 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
A.一些上层贵族信佛 B.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
C. 佛教教义对国家统治有利 D. 佛教对我国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
巩固提升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