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等四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新教材12月模拟选科大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柳州市等四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新教材12月模拟选科大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7 13:56:34

文档简介

首。帝答之益骄,书末云“想彼统内如宜,此宇宙清泰。”隋主不悦,以示朝臣。上柱国杨素以为
“主辱臣死”,再拜请罪。隋主问取陈之策于高颊,对曰:“江北地寒,田收差晚,江南水田早熟。
量彼收获之际,微征士马,声言掩袭,彼必屯兵守御,足得废其农时。彼既聚兵,我便解甲。再三
若此,彼以为常,后更集兵,彼必不信。犹豫之顷,我乃济师,登陆而战,兵气益倍。又,江南土
薄,舍多茅竹,所有储积,皆非地窖。密遣行人,因风纵火,待彼修立,复更烧之,不出数年,自可
财力俱尽。”隋主用其策,陈人始困。及受萧岩等降,隋主益忿,谓高频曰:“我为民父母,岂可限
一衣带水不拯之乎!”命大作战船。人请密之,隋主曰:“吾将显行天诛,何密之有!”使投其梯巴
于江日若彼惧而能改吾复何求十一月丁卯隋主亲饯将士十三月隋军临江秦王俊督诸军屯汉口
为上流节度诏以散骑常侍周罗睢都督巴峡缘江诸军事以拒之,杨素引舟师下三峡,军至流头滩。
及隋军临江,间谍骤至。后主笑,不为深备,奏伎纵酒,赋诗不辍。庚午,贺若弼攻拔京口,执南
徐州刺史黄恪。弼军令严肃,秋毫不犯,有军士于民间酤酒者,弼立斩之。所俘获六千余人,弼
皆释之,给粮劳道,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靡。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隋灭陈》)
【注】①柿,砍木头掉下来的碎片。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题
A.使投其柹于江/日若彼惧而能改/吾复何求/十一月丁卯/隋主亲饯将士/十二月/隋军临
出江/秦王俊督诸军屯汉口/为上流节度/
B.使投其柹于江日/若彼惧而能改/吾复何求/十一月丁卯/隋主亲饯将士/什二月/隋军临
江/秦王俊督诸军/屯汉口为上流节度/
C.使投其柿于江/日若彼惧而能改/吾复何求/十一月丁卯/隋主亲饯将士/十二月/隋军临
江/秦王俊督诸军/屯汉口为上流节度/
D.使投其枕于江日/若彼惧而能改/吾复何求/十一月丁卯/隋主亲饯将士/什二月/隋军临
江/秦王俊督诸军屯汉口/为上流节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禅,本指上古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文中指杨坚接受北周宇文阐的禅让。
B.顿首,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为正拜;文中指杨坚向陈后主磕头。
C.上柱国,原为保卫都城安全的军将,后为中央最高武官或勋官也称之为上柱国。
D.敕书,指皇帝慰谕公卿诫约朝臣的文书;文中指贺若弼转交给俘虏的皇帝敕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隋文帝杨坚有吞并江南地区的志向,他一方面将得力干将贺若弼和韩擒虎安排在南部
边境,另一方面还故意向陈朝示弱。
B.隋文帝杨坚自从接受北周禅让以后,始终与陈朝保持睦邻友好关系,如抓获陈朝的探
子,都是送衣服送马匹,以礼遣返。
》C.隋文帝对陈朝接收后梁萧岩等人投降极为愤怒,于是命令大力建造战船,还故意让人把
一湖
造船砍下的木片投入长江之中。不,雄(巡载
D.陈后主陈叔宝大意轻敌。当隋军进抵长江北岸,探子屡次前来之时,他大笑隋军,不做
怎剂
所防备,仍旧奏乐观舞,饮酒赋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量彼收获之际,微征士马,声言掩袭,彼必屯兵守御。(4分)1
(2)弼军令严肃,秋毫不犯,有军士于民间酤酒者,弼立斩之。(4分)
14.隋文帝向高频征询攻取陈朝的计策,高颊提出哪些策略?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分)
【高一语文第6页(共8页)】高一新教材12月模拟选科大联考·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从而超过物质留存”错,曲解文意,原文有“这不代表数字藏品就更耐久”“恐怕没有哪个数字载体可以超
过物质留存”。)
2.A(“根本原因”错,文中无据,投机炒作只是“火爆”的直接原因之一。)
3.C(C项馆藏的仕女画被数字化处理是便于观众线上观赏,不属于数字藏品。)
4.①首先列举“数字藏品火了”的事例来引出论述对象一数字藏品,并对其进行解释:②再通过与传统意义上
的藏品对比,指出数字藏品的优缺点;③接着论述数字藏品的出现带来的影响:④最后指出当前人们应以一
种历史观去看待数字藏品。(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①数字藏品的运营者应向消费者讲解数字藏品的概念,让消费者了解数字藏品的优缺点,理性消费;②数字
藏品的开发者,运营者应尊重科技进步规律,不断进行技术攻关,推动集成创新,构建全产业生态:③监管部
门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投机炒作行为。(每点1分,答出三点得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
亦可。)
6.D(A项,“放弃了在大城市的安稳工作”错,文中没有明确介绍“她”来沙漠之前的情况。B项,“说明·他'内心
更加脆弱,也可能有难言之隐”的判断无据。C项,“会让读者对文章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理解错,没有名字,
说明“他”和“她”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7.D(“只是为了说明赤柳确实是治沙防沙的理想植物”理解表面化,这里的描写具有象征意义,以赤柳耐风沙
抗倒伏的特点烘托“她”和“她”不畏恶劣环境、坚韧不拔的特点。)
8.①执着追求爱情。“她”认定“他”“人心好”是个“实成人”,就追随“他”来到荒漠栽柳治沙。②乐观坚韧。
“她”喝沙漠的苦水,不觉得苦反而觉得甜。想女儿,“他”哭时“她”才哭。③有理想。“她”有在沙漠扎根一辈
子的打算,“她”希望栽种的一片片的赤柳苗都长成赤柳林。(每点2分)
9.①“赤柳”的表面意义是指文中的“他”和“她”栽种的用以防沙治沙的一种植物。②以“赤柳”象征“他”和
“她”,赞扬“他”和“她”身上展现出来的坚韧不拔、吃苦耐劳、扎根荒漠的美好品格。③以“赤柳”为题,以点带
面,赞扬了像“他”和“她”一样,多少辈都扎根荒漠治沙的碱土村的人们。(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D(原文标点为:使投其秭于江曰:“若彼惧而能改,吾复何求?”十一月丁卯,隋主亲俄将士。十二月,隋军临
江。秦王俊督诸军屯汉口,为上流节度。“曰”为标志词,后面要断开:从意思来看,“十一月丁卯”“十二月”
表示两个时间,各自的后面要断开:“秦王俊督诸军屯汉口”表述完整,后面应断开。)
11.B(“文中指杨坚向陈后主破头”错,文中是指杨坚在给陈朝的吊唁书中所写的谦卑用词。)
12.B(“始终与陈朝保持睦邻友好关系”错,隋场帝前期表面如此,实则背地里在谋划灭掉陈朝。)
13.(1)估计在陈朝要收获庄稼之际,我们征召少量兵马,扬言要突然袋击陈朝,他们一定会聚集军队防守。
(“量”“微征”“声言”各1分,句意1分)
(2)贺若弼军令严明,秋毫无犯,曾有兵士向百姓买酒喝,贺若弼立即下令将他处斩。(“秋毫”“酤酒”及定语
后置各1分,句意1分)
14.①在江南收获之时扬言要突袭陈朝,使其集中部队而荒废农时:②反复这样做以麻痹陈朝,待其习以为常
时,集合部队渡过长江,登陆作战:③秘密派人反复放火烧毁江南的茅竹房屋,以消耗其财力。(每点1分)
15.B(“直接抒发”表述有误,用丁令威化鹤归乡的典故,抒情含蓄:诗句中的“恨”也不是怨恨的意思,应理解为
“遗憾”。)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