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1、2022两年物理中考真题、模拟题分类选编—电压 电阻 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2021、2022两年物理中考真题、模拟题分类选编—电压 电阻 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2-07 15:2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福建省2021、2022两年物理中考真题、模拟题分类选编—电压 电阻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2·福建福州·一模)如图所示,甲为可调亮度台灯,乙为台灯中电位器的结构图,b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只将a、c接入电路,旋钮顺时针转动时灯泡变亮
B.若只将b、c接入电路,转动旋钮灯泡亮度不变
C.电位器调节灯泡亮度与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相同
D.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横截面积来改变灯泡亮度
2.(2022·福建福州·模拟预测)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灯L1、L2正常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其中一只灯泡突然熄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变小。电路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L1灯丝烧断 B.L2灯丝烧断 C.导线b开路 D.导线d开路
3.(2022·福建漳州·一模)他被称为电学中的牛顿,电流的国际单位用他的名字命名,这位科学家是(  )
A.安培 B.伏特 C.欧姆 D.瓦特
4.(2022·福建福州·模拟预测)我国年仅22岁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曹原研究发现: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0,此现象中石墨烯是
A.绝缘体 B.导体
C.半导体 D.超导体
5.(2021·福建泉州·一模)图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保持不变,电阻R1、R2均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两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发现 V表示数变为U,A表示数为0,若电阻R1、R2中仅有一个出现故障,则(  )
A.电阻 R1断路 B.电阻 R2断路 C.电阻 R1短路 D.电阻 R2短路
6.(2021·福建泉州·一模)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 320cm
B.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 5℃
C.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000g
D.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 110V
7.(2021·福建三明·一模)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在一个小灯泡与定值电阻串联的电路中,以下表示小灯泡的电阻与它两端电压关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2021·福建宁德·一模)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和LED都发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电池在使用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LED是由超导体材料制成的,具有单向导电性
C.开关的底座是绝缘体
D.在电源的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负极经过电器流向正极
9.(2021·福建南平·二模)如图所示的线路板上有4根合金丝可供选择,横截面积Sa=Sb=Sc<Sd。为了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择的合金丝是(  )
A.a与c B.b与c C.a与b D.b与d
10.(2021·福建莆田·一模)半导体材料可以用来制作(  )
A.电热丝 B.发光二极管 C.电动机线圈 D.输电导线
11.(2021·福建泉州·一模)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S闭合,灯L1和L2均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一定相等 B.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C.灯L1和L2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D.电压表测的是灯L2两端的电压
12.(2021·福建省福州·二模)下列物理量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支铅笔长约180cm B.一位初三学生重约500N
C.一节干电池电压为36V D.福州七月份平均气温约15℃
13.(2021·福建厦门·二模)中国无人机技术享誉世界。如图是一款能航拍高清影像的大疆“御”无人机,它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都安装了智能感知系统,可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自动避开障碍物。下列关于这种无人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人机发射和接收的超声波是电磁波
B.无人机上的发光二极管用超导材料制成
C.无人机机身一般采用密度较小的材料制成
D.飞行中,以无人机为参照物,无人机上的摄像机是运动的
14.(2022·福建福州·预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B.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摩擦起电使物体产生了电子,带上了正负两种电荷
D.超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二、填空题
15.(2022·福建厦门·一模)电阻箱的读数为______Ω。
16.(2022·福建福州·模拟预测)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电路中至少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在电路中,将电流表A与位置互换后,发现电压表V的示数不发生变化。若其他元件仍保持完好,故障发生在电阻或上,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7.(2022·福建泉州·模拟预测)小华和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1)在连接电路前,小华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向“0”刻度线的左侧,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
(2)小华和小明电路连接及记录的数据都无误,他们的实验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
表(一)
实验序号 U1/V U2/V U/V
1 4 8 12
2 6 6 12
表(二)
U1/V U2/V U/V
第一次(1节电池) 0.7 0.7 1.4
第二次(2节电池) 1.4 1.4 2.8
第三次(3节电池) 2.1 2.1 4.2
分析这两组实验数据可得出___________;
(3)小明根据他的实验数据断定“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定相等”,这一结论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他之所以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___________;
(4)根据小华和小明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他们的实验设计均有需改进之处,请分别指出:
小华可改进的是___________;
小明可改进的是 ___________。
18.(2022·福建南平·一模)小明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甲。乙图中导线A、B、C长度相同,A、B、D横截面积相同,C横截面积较大。
(1)为判断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小明应注意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若电流表示数较大,表明接入a、b两点间导体电阻较______。老师指出该方案存在不足,你认为不足之处是______;
(2)改进后,选用B、C两根导线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______的关系,若接B时电流表示数比接C时小,可得到结论:材料、长度相同时,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A.若只将a、c接入电路,电阻丝全部接入电路,旋钮顺时针转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变,灯泡亮度不变,故A错误;
B.若只将b、c接入电路,转动旋钮,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改变,灯泡亮度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
CD.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的电流达到改变灯泡亮度的目的,与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相同,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C
【详解】由实物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A.若L1灯丝烧断,则仅L2接入电路,电压表仍测电源电压,电压表示数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若L2灯丝烧断,则仅L1接入电路,电压表仍测电源电压,电压表示数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若导线b开路,则仅L2接入电路,电压表没有接入电路,电压示数为0,支路减少,则电路总电流减小,则电流表示数变小,故C符合题意;
D.若导线d开路,两灯泡仍并联接入电路,但电压表没有接入电路,电压示数为0,两灯仍正常工作,则电路总电流不变,则电流表示数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详解】A.安培被称为“电学中的牛顿”,在电磁学领域贡献卓越,电流的国际单位用他的名字命名,故A符合题意;
B.伏特是电压的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欧姆是电阻的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
D.瓦特是功率的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D
【详解】超导现象是指电阻为零的现象,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0,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故D正确.
5.B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R1、R2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压表测量R2两端电压,开关S闭合后两表均有示数,说明电路正常,过一会儿发现电流表示数为0,说明电路故障可能为断路,而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相连,即R1没有断路,因此电路故障为电阻R2断路,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6.A
【详解】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 320cm,故A符合题意;
B.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C不符合题意;
D.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 220V,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C
【详解】A.根据题意知道,小灯泡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由A可知:电压增大,灯丝温度升高,电阻不变,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电阻值两端的电压增大,灯丝温度升高,灯丝的电阻的反而减小,故B错误;
CD.又因为小灯泡的电阻与灯丝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且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与是否有电压无关,即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不会为零,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A.电池在供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 LED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具有单向导电性,故B错误;
C.开关底座是由橡胶或塑料制成的,所以是绝缘体,故C正确;
D.在电源的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的,故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材料的关系,需要控制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变,材料不同,故应该选择合金丝a与b进行实验。
故选C。
10.B
【详解】半导体可以用来制作二极管、三极管等,电热丝、电动机线圈、输电导线是用导体制作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A
【详解】ACD.由图可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因此灯L1和L2串联,电压表与灯L1并联,测的是灯L1两端的电压,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一定相等,故A正确,CD错误;
B.当两灯泡的规格相同时,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若两灯泡的规格不同,则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不相等,故B错误。
故选A。
12.B
【详解】A.一支铅笔长约18cm,故A不符合题意;
B.一位初三学生重约500N,故B符合题意;
C.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故C不符合题意;
D.福州七月份平均气温约35℃,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C
【详解】A.超声波是声波,不是电磁波,故A错误;
B.无人机上的发光二极管用半导体材料制成,故B错误;
C.无人机机身一般采用密度较小的材料制成,同体积质量更小,故C正确;
D.飞行中,以无人机为参照物,无人机上的摄像机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C。
14.A
【详解】A.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研究真空管放电实验,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故A正确;
B.分子是用肉眼看不到的,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变小了,只能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B错误;
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不是产生了电子,故C错误;
D.超导体是某种材料在温度降低的情况下,电阻为0的现象,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故D错误。
故选A。
15.2022
【详解】由图可知,电阻箱的读数为
16. R2断路 R1短路
【详解】[1][2]由电路图知道,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R2两端的电压,若将电流表A与R1位置互换后,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总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不变,说明原来R2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则原来与电压表并联的R2断路,或R1短路或R2断路且R1短路。
17. 电压表没调零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错误 所用灯泡规格相同 用不同电源多做几次实验 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做几次实验
【详解】(1)[1]在连接电路前,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向“0”刻度线的左侧,出现的问题是电压表没有调零。
(2)[2]分析两表中数据发现:L1两端的电压与L2两端的电压之和都等于电源电压,故可以得出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3)[3][4]由表二可知,L1、L2两端的电压始终相等,说明他实验所用的灯泡规格是相同的,所以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错误的,原因是实验时所用的灯泡规格相同。
(4)[5][6]小华使用了不同规格的灯泡,但电源电压始终没变,所以小华应用不同电源多做几次实验;小明做了三次实验,改变了电源电压,但小灯泡规格相同,所以小明应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做几次实验。
18. 小 缺少保护电阻(或缺少滑动变阻器) 横截面积 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详解】(1)[1]由电路图可知,在a、b间接入导线时,就只有导线接入的简单电路,根据可知,电源电压不变,若电流表示数较大,说明电路中的电流大,则电阻较小。
[2]由图可知,该电路缺少保护电阻(或缺少滑动变阻器),当a、b间的电阻太小时,可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电路元件(电流表)。
(2)[3]由乙图可知,B、C两根导线,材料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故探究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4] 若接B导线时电流表示数比接C导线时小,说明B导线的电阻大,C导线的电阻小,而B、C两根导线,材料相同、长度相同,B导线的横截面积小于C的横截面积。所以可以得到的结论:材料、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