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
《c小调练习曲》《飞翔的女武神》教学设计
课题 《c小调练习曲》《飞翔的女武神》 单元 4 学科 音乐 年级 九年级
教材分析 《c小调练习曲》是热烈的快板、四四拍,采用比较自由的复三部曲式。乐曲左手奔腾不息的十六分音符和右手号召似的刚毅曲调,使乐曲自始至终贯穿着激动、悲愤的情绪。《飞翔的女武神》描绘的是英武非凡的女武神们挟着风云雷电在九天之上纵马飞驰、放声高歌的情景。本曲音乐形象鲜明,气势磅礴,是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学习目标 能够积极参与欣赏活动,感受、体验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感受《c小调练习曲》悲愤、激昂的情绪,体验《飞翔的女武神》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进一步增进对浪漫主义音乐的了解。从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入手,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3、了解“钢琴诗人”肖邦及其代表作品,了解其音乐风格。了解作曲家瓦格纳及其代表作品,感受乐曲的恢宏气势。
核心素养描述 审美感知:能够积极参与欣赏活动,感受、体验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艺术表现:进一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感受作品的文化内涵。创意实践:体验作品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进一步增进对浪漫主义音乐的了解。文化理解:感受练习曲的音乐体裁形式,体会西方音乐作品的内涵,增强多元音乐文化欣赏。
重点 聆听并思考音乐主题,结合作曲家生平理解作曲家的精神内涵。
难点 掌握乐曲背后的音乐史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钢琴和肖邦的图片让学生来认一认。 这个乐器和这个音乐家你们认识吗?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c小调练习曲》 作者介绍: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作品介绍:1831年9月,离开祖国的肖邦在前往巴黎途中,得知坚持了10个月之久的华沙起义被沙俄军队血腥镇压,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如重锤敲碎了肖邦的心。悲愤交集中,他创作了这首充满刚毅、坚强,具有英雄气概的《c小调练习曲》(也被称为《革命练习曲》)。欣赏乐曲:教师播放作品视频并讲解——全曲激昂悲愤,深刻地反映了肖邦在华沙陷落、起义失败后的心情,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作品赏析:教师分段播放音频引子:表达了肖邦在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噩耗后,内心的痛苦与绝望。(2)第一部分:教师播放第一部分音频并讲解——第一部分令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3)中间部:教师播放音频并讲解——这部分表现了感情激烈动荡之后极度悲愤的心情。(4)第三部分:教师播放第三部分并讲解——表达了作曲家对民族解放的坚定信念。5、完整欣赏:教师播放作品视频,和学生一起再次感受乐曲描绘的音乐形象。 学生听老师对作者进行介绍,识记其生平和代表作品。学生听老师对作品进行介绍,了解作品写作背景和表达的内容。学生欣赏乐曲视频谈谈欣赏后给你的感受,乐曲表达了波兰人怎样的心情。学生欣赏并思考引子的音乐给你什么感受 表达肖邦怎样的心情?学生欣赏第一部分音频并回答:这部分音乐给你什么感受 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形象 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欣赏第三部分音频并回答:这部分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5、学生再次欣赏乐曲从速度、力度、节奏、动机等音乐要素入手,感受乐曲音乐形象。 1、积累音乐家相关知识。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初次欣赏,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赏析作品根据引子的旋律进行的特点、力度、速度等要素分析情绪。学生谈这段音乐给自己带来的感受。通过音乐情绪,感受音乐的形象。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5、再次欣赏,加深主题印象。
新知讲解《飞翔的女武神》 作品介绍:飞翔的女武神》选自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第二部《女武神》第三幕的前奏曲。作者介绍:瓦格纳,德国作曲家,著名的浪漫主义音乐大师,他把浪漫主义歌剧发展到了顶峰,其代表作有《漂泊的荷兰人》、《尼伯龙根的指环》等等。欣赏作品:教师播放视频并讲述乐曲分为四个部分:A + B + C +尾声聆听主题A:音乐情绪威武雄壮。A主题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中间有停顿三小节,此段演奏乐器铜管乐器。教师伴奏,指导学生哼唱主题旋律。教师播放主题B音频并讲述:音乐表现了女武神雄赳赳气昂昂,英姿飒爽神气威武的形象。教师播放C部分:音乐描绘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激烈的战争场面。教师播放尾声音频:这段音乐比较欢快,像是女武神们完成任务时的喜悦心情,女武神们完成了任务,她们带着勇士的灵魂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1、学生看屏幕上的文字,并听老师对作品进行介绍。2、学生听老师对作者进行介绍。3、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乐曲分为几个部分?4、初听A部分,说一说音乐的情绪如何。听主题出现了几次、第一次出现和第二次有什么不一样?说说此段演奏乐器?5、学生随着琴哼唱主题:”视唱乐谱+用“bong” 慢唱旋律。6、聆听主题B,说一说乐表现了女武神怎样的形象?听老师介绍女武神。学生听出主奏的乐器,并 哼唱主题。7、学生欣赏C主题并从音乐中就能感受到所发生的故事。跟着音乐感受一下当时的场景。8、学生欣赏尾声主题,这段音乐的情绪怎样?表现了怎样的场景?这段音乐的主题又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呢 教师简单介绍乐曲的背景。积累作曲家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听辨能力。使学生对本段音乐更为理解,主题更为熟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熟记主题旋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对乐器的听辨能力。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c小调练习曲》和《飞翔的女武神》。同学们在欣赏肖邦音乐的同时更应该向肖邦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努力学习,以后报效祖国,为祖国的强大贡献一份力量。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