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九上第四单元第2课时《c小调练习曲》《飞翔的女武神》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人教版九上第四单元第2课时《c小调练习曲》《飞翔的女武神》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2-07 16:09:30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c小调练习曲
飞翔的女武神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能够积极参与欣赏活动,感受、体验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2、从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入手,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3、了解“钢琴诗人”肖邦及其代表作品,了解其音乐风格。了解作曲家瓦格纳及其代表作品,感受乐曲的恢宏气势。
新知导入
这个乐器和这个音乐家你们认识吗?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
新知讲解
1831年9月,离开祖国的肖邦在前往巴黎途中,得知坚持了10个月之久的华沙起义被沙俄军队血腥镇压,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如重锤敲碎了肖邦的心。悲愤交集中,他创作了这首充满刚毅、坚强,具有英雄气概的《c小调练习曲》(也被称为《革命练习曲》),乐曲始终贯穿着悲愤、激昂的情绪。乐曲音乐形象主要是通过左手奔腾式的背景音流和右手刚毅的八度旋律相结合而表现出来。
新知讲解
作品欣赏
全曲激昂悲愤,深刻地反映了肖邦在华沙陷落、起义失败后的心情,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新知讲解
引子的音乐给你什么感受 表达肖邦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肖邦在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噩耗后,内心的痛苦与绝望。
第一部分
这部分音乐给你什么感受
令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新知讲解
中间部
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形象 你有什么感受
表现了感情激烈动荡之后极度悲愤的心情。
新知讲解
第三部分
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曲家对民族解放的坚定信念。
新知讲解
完整欣赏乐曲,从速度、力度、节奏、动机等音乐要素入手,感受乐曲音乐形象。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飞翔的女武神》选自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第二部《女武神》第三幕的前奏曲。《尼伯龙根的指环》是瓦格纳歌剧创作的顶峰,整个创作长达二十年。是一部空前绝后的大手笔,其规模巨大,需要庞大的剧场连续四个晚上才能演完。
作者介绍
德国作曲家,著名的浪漫主义音乐大师,他把浪漫主义歌剧发展到了顶峰。
瓦格纳
其代表作有《漂泊的荷兰人》、《尼伯龙根的指环》等等。
乐曲分为四个部分:
A + B + C +尾声
新知讲解
主题 A
威武雄壮
第一次出现
第二次出现
铜管乐器
新知讲解
主题 B
说一说乐表
现了女武神怎样的形象?
音乐表现了女武神雄赳赳气昂昂,英姿飒爽神气威武的形象。
新知讲解
主题 C
音乐描绘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激烈的战争场面。
音乐中就能感受到所发生的故事。跟着音乐感受一下当时的场景。
新知讲解
尾 声
这段音乐的情绪怎样?表现了怎样的场景?
这段音乐比较欢快,像是女武神们完成任务时的喜悦心情,女武神们完成了任务,她们带着勇士的灵魂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新知讲解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c小调练习曲》和《飞翔的女武神》。同学们在欣赏肖邦音乐的同时更应该向肖邦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努力学习,以后报效祖国,为祖国的强大贡献一份力量。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收集更多肖邦的音乐,下节课跟大家一起来分享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