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十七第4章代谢与平衡(4.4~4.6)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十七第4章代谢与平衡(4.4~4.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1-01 22:4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十七
第4章 代谢与平衡(4.4~4.6)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绿色植物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最终产生的物质是(  )
A.有机物和氧气 B.有机物和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水 D.二氧化碳和氧气
2.人在剧烈运动时,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下的骨骼肌可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得少量的能量,此时葡萄糖变为(  )
A.酒精 B.乳酸
C.酒精和二氧化碳 D.乳酸和二氧化碳
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代谢类型可能是(  )
A.自养需氧型 B.自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 D.异养厌氧型
4.家庭酿酒过程中加入的“酒曲”,主要利用的是(  )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醋酸菌 D.甲烷菌
5.人的肾小球在下列哪种器官中(  )

A B C D
6.人在下列何种情况下,无氧呼吸的量会增加?(  )
A.从平原地区进入高原初期 B.在60米的短跑比赛中
C.从高原地区进入平原初期 D.深度睡眠时21cnkxtj2008
7.能使鲜牛奶变成酸奶的生物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醋酸菌 D.曲霉
8.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肾脏有疾病,可能是肾脏的哪个部位出现了病症(  )21cnkxtj2008
A.肾小管 B.输尿管 C.肾小球 D.膀胱
9.关于糯米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 B.发酵过程需要保持空气流通
C.发酵过程需要接种乳酸菌 D.蒸煮糯米饭后马上加入酒曲
10.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有的现象是(  )21cnkxtj2008
A.最终合成有机物 B.最终分解有机物
C.气体交换 D.能量转换
11.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形式是(  )
A.汗液和尿液 B.水和二氧化碳
C.尿液、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D.尿液、汗液、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2.下表表示正常成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主要成分的浓度比较(单位:克、100毫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物质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血浆
7.5
0.1
0.02
0.9
原尿
0.05
0.1
0.02
0.9
尿液
0.0
0.0
1.8
1.1
A.原尿形成的部位是肾小囊腔
B.尿液中尿素含量增高是因为水被重吸收21cnkxtj2008
C.尿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能被滤过
D.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被滤过,所以原尿中蛋白质含量低
13.学习了发酵技术以后,你可以尝试这样自制酸奶:将新鲜的牛奶加人适量的蔗糖煮沸后,装入消毒的大口玻璃瓶内,再将适量的酸奶倒人其中.能够成功制成酸奶的操作是(  )
A.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封存 B.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并封存
C.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不封存 D.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不封存
14.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
①大汗淋漓;②气体由肺呼出;③皮脂腺的分泌活动;④肾脏产生的尿液;⑤消化道排出的粪便;⑥蛋白质代谢终产物排出。21cnkxtj2008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③和⑤ D.⑤和⑥
15.传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如图为肾脏形成尿液过程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①②④构成
B.血液经过②和④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尿液
C.④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④内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D.③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③内尿素含量大大降低
16.发酵充分利用了微生物的特点有(  )
①代谢能力强 ②种类多 ③繁殖速度快 ④代谢方式多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如图是尿液形成过程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这种变化发生的部位是(  )21cnkxtj2008
A.肾小管 B.肾小囊 C.肾小球 D.输尿管
18.下列代谢终产物排泄的途径最多的是(  )
A.水 B.无机盐 C.二氧化碳 D.尿素
19.在蛋白质、糖类、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中,分解的最终产物内均有(  )
A.水和尿素 B.水和二氧化碳
C.尿素 D.水、二氧化碳、尿素21cnkxtj2008
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毫升)
来源
气温34-38℃
气温21-25℃
呼吸
250
350
尿液
1000
1400
汗液
1750
450
粪便
200
200
20.研究人员在不同气温条件下,测量某受试者呼出气体、尿液、汗液和粪便中的水分,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此人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如表所示。根据此表,若受试者在测试期间生理现象皆正常稳定,且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则推测在气温7-11℃的环境下,此受试者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呼气时不会失去水分
B.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少
C.以粪便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多
D.尿液和汗液所失去的水分都比炎热时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21cnkxtj2008
21.与成年人相比,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更应该吃好早餐,这是因为青春期身体生长发育较快,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同化作用 (填大于或小于)异化作用。
22.如图所示人体血液中两种相关物质含量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1)若曲线a表示血液中血糖的浓度,在Ⅰ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血糖 和 ,对血糖浓度的下降起调节作用的是 ;
(2)若曲线a表示血液中尿素的浓度,在Ⅰ段曲线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在肾脏中发生了 和 两个生理过程。
23.观察家鸽体内的气囊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填数字,括号内填文字)21cnkxtj2008
(1)指示气囊的数字编号是[ ];
(2)家鸽呼吸时,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
(3)家鸽在飞行中,每呼吸一次,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 ,这是鸟类在飞行时特有的呼吸方式。这种呼吸方式可以使鸟类在飞行时获得更多的 ,从而获得更多的能量。
24.如图1、2分别是人体泌尿系统组成模式图和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泌尿系统由[ ] 、[ ] 、[ ] 和[ ] 组成;
(2)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而排出是间断的,是因为[ ] 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3)每个肾脏大约由12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图2中的[4]肾小球和[3]肾小囊以及[ ] 三部分构成肾单位;
(4)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
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滤过的物质有 、 、 、 等;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回血液的物质有 、 、
等(要写清楚数量才能得分),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剩下 的液体是 。
(5)某人的尿检中出现了蛋白质和红细胞,如果是肾脏有病变那么可能的部位是肾脏的[ ] 处;21cnkxtj2008
(6)图2中含尿素最多的是 (填序号)中的液体,尿素含量最低的是 (填序号)中的液体;
(7)某同学认为二氧化碳这种废物没有从尿液中排出,说明排泄还有其他途径,你认为排泄的其他途径有 (说出一种即可)。
25.下表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三个样品中主要物质含量表(单位:克∕100毫升),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结构模式图(甲、乙表示过程,1~5表示结构).据图、表回答问题:21cnkxtj2008
物质
样本A
样本B
样本C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9
0.9
1.1
蛋白质
微量
7.5
0
尿素
0.03
0.03
1.8
(1)根据左表中数据分析,样品C是 ;
(2)在如图中,由于过程(甲)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使得样品 变成样品 ;21cnkxtj2008
(3)若某人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则此人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 ;
(4)冬季,某些同学为了少上厕所就少喝水,这种做法 (填“对”或“不对”),理由是 。
26.如图是“温度对豌豆幼苗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坐标曲线,请据图回答:
(1)呼吸作用最强、最弱时的温度分别是多少? ;
(2)一般的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会加强.但是,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
(3)根据图表,你会建议妈妈在储存水果、蔬菜时应保持怎样的温度? 。21cnkxtj2008
27.人们在制做泡菜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容器洗烫干净,其目的是 ,
将容器口封严,说明乳酸菌是 ?型微生物,从营养方式上看,它属于 ?型微生物。
三.实验探究题(每题2分,共20分)
28.取4个瓶子,均加入等量干酵母(内有活的酵母菌),一起放置在温暖环境中,(如下图)
(1)上述实验中有 组对照实验,变量为葡萄糖的一组是 ,该组对照实 验证明了 ;
(2)在上述装置中,最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一段时间后,该装置会有气体冒出,将冒出的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的气体是 ;
(3)如果探究的问题是:水分是酵母菌发酵的一个条件吗?那么我们应该选择 与A组形成对照实验;
(4)如果我们要证明“酵母菌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一结论,请你设计一组对照实验。(要求:除了利用已有4组装置中的一组外,需要请你设计添加一组新的实验装置作为对照组。) 。
样品编号
酵母菌数量(万个)
pH
A
82
5.4
B
100
5.0
C
121
4.8
D
121
3.7
29.生活中爽口的啤酒和松软的面包都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其周围环境的酸碱度发生变化.某研究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以下实验:将酵母菌放在10毫升培养液中,在适宜条件(氧气充足)下培养,并每隔一定时间均匀取样1毫升,4次取得的培养液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如表(每次样品测定后均放回原培养液)。请分析回答:21cnkxtj2008
(1)对酵母菌而言,10毫升该培养液的环境承载量为 万个;
(2)若第5次取样时样品中酵母菌数量为76万个/毫升,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D
A
B
C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C
D
D
A
A
B
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21.大于
22.(1)氧化分解 合成糖元 胰岛素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3.(1)3
(2)2 肺
(3)双重呼吸 氧气
三.实验探究题(每题2分,共20分)
28.(1)3 A和C 葡萄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2)A 变浑浊 二氧化碳
(3)A
(4)再加一个瓶子为E,除了温度不同,其他条件与A瓶相同
29.(1)1210(2)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不断被消耗,部分酵母菌因营养缺乏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