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20XX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第3课
目录
Culture of west Asia
古代西亚文化
1
Egyptian Culture
古代埃及文化
2
Arabic civilization
阿拉伯文化
3
学习聚焦:
楔形文字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
学习聚焦:
古代埃及人创造了独特的象形文字,创作出丰富的文学作品。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深受宗教影响。
学习聚焦:
阿拉伯文化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课程标准:通过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时空把握:西亚文化、埃及文化和阿拉伯文化
BC3500左右,两河流域下游苏美尔地区产生最初文明
BC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基本统一该地
波斯帝国后,古代西亚文明逐渐衰落
BC3500左右,埃及文明兴起
BC3100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
8世纪已征服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地跨欧亚非)
古代文化先行者
继承融合后发展
01
古代西亚文化
1.古代西亚
一、古代西亚文化
古代西亚主要包括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
1.古代西亚
一、古代西亚文化
(1)文字
①创立:由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创造,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②用芦苇秆或木杆在泥板上压出一道道像楔子的笔画,故称为“楔形文字”。
③影响:在西亚流行了数千年。
1.古代西亚
一、古代西亚文化
(2)文学
①代表:《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②内容:史诗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中间穿插大量神话故事,包括著名的洪水故事,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从来就没有永恒之物,
沉睡和死亡一样,
难道不是死亡的另一种形式?
只有众神才能定生死,
绝不让人知道死期。
——《吉尔伽美什》
1.古代西亚
一、古代西亚文化
(3)艺术
①雕像: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生动有趣,壁画主题多样,别出心裁。
②王宫:亚述帝国修建了多座规模宏大的王宫,王宫大门上的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
波斯王宫多幅雕刻刻画了臣民进贡的场景,体现了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1.古代西亚
一、古代西亚文化
(4)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
①内容:
a.法典前言宣扬君权神授,炫耀国王的功德。
b.法典的正文详细规定了臣民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惩罚措施,涉及诸多方面。规定了臣民的义务以及惩罚措施,涉及个人道德,兵役和劳役,租赁、借贷、债务,以及奴隶地位等方面。
c.法典的结语要求所有人必须遵守法典,违反者将遭到严厉惩罚。
19. 倘藏匿此奴隶于其家而后来奴隶被破获,则此自由民应处死。
21. 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并掩埋之。
22. 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25. 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将它占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
196.如果一自由民毁坏一贵族的眼睛,他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
198.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平民的眼睛或打断他的骨头,该凶犯应赔偿一米纳白银。
199.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头,应折半赔偿。
阶级区别
同态复仇
私有观念
奴隶制度
(2)性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1.古代西亚
一、古代西亚文化
(4)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
②性质:古巴比伦历史上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③意义: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
《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语言丰富,词藻华丽,充满神化、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是一篇对国王的赞美诗。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1.公元前3000年左右,创造楔形文字的是 ( )
A.苏美尔人 B.古希腊人
C.埃及人 D.波斯人
2.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 )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基督教 ④楔形文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语言的体系。最后,楔形文字则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 ( )
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C.文字产生之后就具备完善功能
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
A
C
B
4.以下最有可能收录在下面著作中的史诗是 ( )
A.《吉尔伽美什》 B.《荷马史诗》
C.《摩诃婆罗多》 D.《格萨尔王传》
5.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商业繁荣,国家、神庙、私人都积极参与商业活动。与商务有关的条文几乎占《汉谟拉比法典》总条数的一半。由此得出 ( )
A.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古巴比伦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
B.《汉谟拉比法典》有效解决了古巴比伦的法律争端
C.政府、神庙和私人都直接推动了商务法律条文的制定
D.《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主要得益于汉谟拉比国王的命令
6.《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 )
A.内容全面 B.思想落后
C.传播广泛 D.影响深远
A
A
A
02
古代埃及文化
1、古代埃及文化
二、古代埃及文化
公元前3100年左右,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此后虽时有分合,但古代埃及文明绵延约3000年。
前王朝时期 公元前4500-前3100
早王朝时期 公元前3100-前2700
古王国时期 公元前2700-前2160
第一中间期 公元前2160-前2010
中王国时期 公元前2106-前1786
第二中间期 公元前1786-前1550
新王国时期 公元前1550-前1069
第三中间期 公元前1069-前656
后期埃及 公元前656-前332
1、古代埃及文化
二、古代埃及文化
(1)文字
①特征:古代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由表音文字、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
②使用:象形文字约形成于公元前4千纪末,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在此期间,象形文字经历了多种变化。
③书写材料:莎草纸
罗塞塔石碑
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石碑用希腊文、古埃及文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考古学家得以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解读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字,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1、古代埃及文化
二、古代埃及文化
(2)文学
①类型:古代埃及人创作出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
②特征:神话包括世界诞生和人类起源等内容;诗歌大多是宗教诗,也有爱情诗;哲理故事传达着埃及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散文故事包含寓言和传记等。
奥西里斯:冥王和农业之神
伊西斯:生命、魔法、婚姻和生育女神
荷鲁斯:复仇之神,法老的守护者,外形为鹰。
赛特:战争、沙漠、风暴之神
阿努比斯:死神
《拉美西斯一世墓壁画》
在这幅壁画中间是拉美西斯一世,他的右边头戴王冠,头部呈鹰形的是荷鲁斯神(法老的守护者-复仇之神),他的双眼分别代表太阳和月亮,成为后来基督的雏形,他是上帝的化身;左边那个长着豺狼头人身的神叫阿努比斯,它是陵墓之神,还负责管理把尸体制成木乃伊。它在阴间审判庭上担任重要角色,他手中握有进入冥世大门的钥匙。这是一幅将国王引入冥世的画。
1、古代埃及文化
二、古代埃及文化
(3)建筑
①特征:受到宗教较大影响。
②陵墓:古代埃及人把大量精力和财富用在埋葬死者上,给统治者修建豪华的陵墓,准备丰厚的随葬品。
③神庙:法老们修建了众多神庙,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祭司们宣扬法老是神的化身,法老则赐予神庙大量财富。有些神庙富甲一方,势力强大。
卡尔纳克神庙
胡夫金字塔
阿布辛拜勒神庙
狮身人面像
1、古代埃及文化
二、古代埃及文化
(4)科技
①历法:古代埃及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是古代世界最精确的历法之一。古罗马的凯撒制定儒略历时,吸收了埃及历法的成就。
②其他:在数学、医学等方面,古代埃及人颇有建树。波斯帝国宫廷中,就有许多埃及医生。
8.古代西亚和埃及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以下成就属于埃及文明的是 ( )
①楔形文字 ②象形文字 ③《吉尔伽美什》 ④制定太阳历 ⑤60进位制 ⑥计算圆周率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9.古代埃及和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古代埃及和西亚文化的相似之处是( )
A.创造世界上古老的文字,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
B.创造世界上古老的文字,留下完整的成文法典
C.留下完整的成文法典,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
D.创造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依据河水涨落制定历法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象形文字、太阳历和计算圆周率等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成果,C项正确。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和60进制分别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字、史诗和数学成就,①③⑤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A、B、D三项错误。
A 【解析】 古代埃及人创造了古老的象形文字,金字塔的建造证明他们掌握了圆周率、开平方根等数学知识;古代西亚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苏美尔人还发明了60进制,具有了一定的数学知识,A项正确;古代巴比伦王国留下了完整的成文法典、古代埃及人依据河水涨落制定历法,两者不是古代埃及与西亚居民的共同点,B、C、D三项错误。
03
阿拉伯文化
1.阿拉伯文化
三、阿拉伯文化
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到8世纪已征服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阿拉伯人把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的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
清真寺
1.阿拉伯文化
三、阿拉伯文化
(2)文学
①悬诗:各部落就经常派人到麦加附近举行诗歌比赛,获胜的诗歌会用金水书写在布上,悬挂在克尔白神庙的墙壁上。
②散文:故事集《天方夜谭》中的很多故事来源于古代埃及和西亚等地的民间传说。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以及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的继承和融合。《天方夜谭》在中国广泛流传。在西欧,但丁的《神曲》等,都其影响。
阿拉丁神灯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悬诗》
1.阿拉伯文化
三、阿拉伯文化
(2)科技
①数学:伊本 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附有800多个实例,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
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②天文:白塔尼修正了计算太阳和部分行星轨道的方法,证明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他的《萨比天文历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曾经被哥白尼等人多次引用。
③医学:伊本 西那的《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欧洲后被翻译成拉丁语,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10.它是一部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这里的“它”指的是 ( )
A.《医典》 B.《大唐西域记》 C.《天方夜谭》 D.《医学集成》
11.阿拉伯人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下列关于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不包括 ( )
A.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文化发展提供条件
B.阿拉伯人征服地区文化的深厚积淀
C.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创造
D.阿拉伯文化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
12.7世纪,伊斯兰教出现以后,周围的文化,如古希腊文化、古埃及文化等,被引进阿拉伯帝国,多元文化在这里汇合交融,促成了中世纪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繁荣辉煌,由此可以看出阿拉伯文化具有 ( )
①包容性 ②排他性 ③开放性 ④单一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C
D
A
四、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
近代欧洲殖民者入侵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特征。
①西非:西非人在9世纪左右掌握了铁器和青铜的冶炼技术,能够铸造青铜人像和工具。;
②东非:东非出现过一系列城市国家,与阿拉伯地区和中国都有贸易往来。
③中部和南部非洲:较多保留了黑人传统文化,
大津巴布韦遗址。
一、古代非洲文明
(一)古代农业与班图人
文明 创始人
文明 概况
农业:甜高粱、西瓜、棉花
畜牧业:驯养牛,引进绵羊、山羊
手工业:冶铁技术
对外贸易发展:骆驼
班图人
班图人
古代埃及
古代巴比伦
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2500年
约公元前2070年
A
B
C
D
国家 A.埃及 (约公元前3500年) B.巴比伦 (约公元前3500年) C.印度 (约公元前2500年) D.中国
(约公元前2070年)
发源地
文字
王权
代表性建筑
尼罗河流域
象形文字
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
法老
(太阳神之子)
国王
(汉谟拉比)
空中花园
印度河、
恒河流域
梵文
国王
长江、
黄河流域
甲骨文
皇帝
泰姬陵
长城 、
秦始皇兵马俑
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2019年亚洲文明大会开幕式
1.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每年春季的河水泛滥给农田带来肥沃的淤泥,大约在公元前4300年,生活在这里的苏美尔人开始了向文明的过渡;北非的尼罗河纵贯埃及全境,水量充沛,土壤肥沃,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并且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高度文明。这说明( )
A.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 B.人类早期文明由自然地理环境决定
C.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文明的差异 D.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相比更加先进
2.作为美索不达米亚法系的代表,《汉谟拉比法典》提到了两个法律阶层——人和既非“人”也非“奴隶”的人,前者侵犯后者的处罚较轻,后者侵犯前者则处罚较重。由此可知,该法典( )
A.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实用价值 B.摆脱了宗教因素的影响
C.加强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D.体现了刑法的残忍与严苛
3.据《吉尔伽美什》记载,乌鲁克城邦贵族对于首领吉尔伽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满,因此乞求天上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这一现象( )
A.反映出城邦内部阶级矛盾尖锐 B.表明城邦首领受神庙控制
C.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 D.表明国王权力呈现集中的趋势
4.互相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表明( )
A.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传播使者 B.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
C.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 D.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
A
C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