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鼎盛与危机》即时训练
1、论及某中央机构的特点,有学者把它归纳为简、速、密。简,就是机构简单,有官无吏;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密,即保密性强。这一机构是( )
A.唐代尚书省 B.宋代枢密院 C.明代内阁 D.清代军机处
2、雍正三年(1725年),清政府设置青海办事大臣,统辖军队,长期驻扎西宁,直接介入青海蒙回各部诸多事务。自此以后,清朝派往蒙古各地、天山南北的领兵将领在战后大多转化为驻防的将军大臣。这些举动( )
A.扩大了清朝前期的国家版图 B.强化了“改土归流”的政策
C.加强了清政府对西北的管理 D.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
3、下列表示时间的方式中,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康乾盛世 D.开元盛世
4、在边疆民族政策上,康熙帝强调“治之得其道”和“惟令各行其道”,雍正帝提出“因俗利导”,乾隆帝则强调“从俗从宜”“因俗习为治”。这些主张( )
A.促进了内地与边疆的一体化 B.推动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
C.消除了边疆地区的割据隐患 D.巩固了清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5、与前朝相比,清朝在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管辖权的方式上出现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体现在( )
A.设立管理机构 B.实行册封制度 C.沿袭和亲政策 D.采用法律形式
6、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 )
A.保证了决策机密 B.强化了专制皇权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适应了军务需要
7、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1689年,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1793年,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这些措施说明清朝( )
A.固守疆土抵御外敌 B.进一步开拓并巩固疆域
C.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大力推动了中外的交往
8、清初皇帝的谕旨由内阁发给各部院执行。军机处设立后,机密谕旨经军机处缄封,由驿站直接发给地方督抚,称为“廷寄”。清朝谕旨颁行制度这一变化主要目的是( )
A.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B.强化君主专制
C.简化军务处理程序 D.提高军机大臣地位
9、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政府正式任命明瑞为“总管伊犁等处将军”,“操练营伍,广辟屯田”,延续西汉以来的屯垦戍边传统,又保留了维吾尔族的社会统治制度—伯克制度,并进行了一定的修正。据此可知,清朝对新疆的统治方略( )
A.开创了“因俗治边”政策 B.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
C.正式完成了对新疆的统一 D.体现了华夷观念被打破
10、隆庆五年(1571年),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封页互市。互市时,明朝必派遣僧人赐以经像,并讲解经义,蒙古各部贵族“倾听赞叹,临行哀恋不忍别,厚加赠遗而返”。这反映了( )
A.蒙汉之间交流方式多元 B.佛教成为蒙汉文化纽带
C.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 D.明朝实现边境长治久安
11、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人,密奏内容沙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早、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政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
A.标志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C.说明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D.是中央了解地方的最有效途径
12、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彻底解决了决策失误的问题 D.是巩固统一国家的根本措施
13、如图是我国合湾地区某一时期的地图,它可以直接用于研究学习( )
A.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 B.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C.清朝经略边疆的举措 D.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
14、明末郑氏开台至清初康熙治台期间,闽粤两地居民大规模迁移台湾,与原住民共同参与当地开发。其结果( )
A.弱化了中央对闽粤地区的控制 B.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C.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 D.驱逐了西方殖民者残余势力
15、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1689年,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1793年,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材料说明清朝前期( )
A.国家统一促进对外交往 B.大一统的局面不断巩固
C.封建君主权力日益强化 D.边疆危机危及朝廷权威
16、18世纪末,清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议定了“藏内善后章程”。该章程规定,在处理政务方面,驻藏大臣的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监督办理西藏事务西藏军政官员由驻藏大臣同达赖喇嘛拣选,其升迁赏罚由驻藏大臣全权处理。该章程的颁行从法律上( )
A.确立了驻藏大臣在西藏的统治地位
B.体现了清政府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C.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D.明确了清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17、“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 )
①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②降低了行政效率
③参与国事决策
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下图为清代直隶(今京津地区、河北大部)耕地总面积与人均耕地情况。据此可知,清代( )
A.高产作物广泛种植 B.土地利用效率提升
C.经济发展陷于停滞 D.社会危机逐渐凸显
19、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 )
A.皇权加强 B.加强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加强 D.阶级矛盾尖锐
20、康熙时期设置巡台御史制度,都察院每年派遣满、汉御史各一人前往台湾,监督地方官员的政务执行情况,兼管文化教育。清政府此举意在( )
A.强化皇权提升决策能力 B.维护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有效管辖
C.促进台湾社会协调发展 D.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
21、有学者指出,军机处的出现并不影响内阁作为中央政府处理日常政务的职能,内阁仍一如既往地承担着大量繁复冗杂的行政事务,这是军机处所不能取代的。可见,这位学者认为( )
A.内阁的职能只是负责处理一般文书
B.军机处和内阁在权力分配上对立
C.军机处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D.内阁职能并未完全由军机处所取代
22、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在东北实行封禁政策。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清政府不仅逐渐放弃了封禁政策,命令地方官员“招民试垦”,而且还先后创办了吉林机器局、漠河金矿及一批新式学校。清政府此举旨在( )
A.创办民族工业 B.应对日本侵略 C.缓和社会矛盾 D.缓解边疆危机
23、清朝统一全国后,划明朝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为十八个行省;在东北、外蒙和新疆设立五个将军辖区;在科布多设立参赞大臣辖区和西藏办事大臣及达赖喇嘛辖区、西宁办事大臣辖区等;在云贵地区则推行土司制度。这些措施( )
A.打破旧行政区划以加强中央集权
B.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发挥重要作用
C.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D.体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24、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会在“军机处”景点看到这样的文字说明:“军机处一日日称:……接折(阅读奏折)——减免(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25、都统多尔济奏称:“今准夷荡平,回部向化,请令内地商人各随所愿,裹带茶叶、布匹等项,前往青海贸易,使柴达木等远处贫困蒙古得以牲只售换,于边疆生计,大有裨益。”经军机处议复,乾隆同意实行。材料体现出清朝前期( )
A.西北地区商业获得较大发展 B.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地方势力
C.新疆开始归属中央行政管理 D.通过加强经济交流稳定边疆
26、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办理军机事务;乾隆中,内阁大学士的某些职权,移归军机处掌理,大学士事权渐轻;乾隆以降,“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府矣”。从军机处的演变情况来看,军机处( )
A.日益成为掣肘皇权的有力机构 B.在权力结构上未发生实质变化
C.最终与内阁共同组成权力中枢 D.逐渐成为皇帝权力制衡的利器
27、在军机处建立以后,清朝决策机构更加明朗化,内阁行政职能更加明确。在为政方式上,朝廷对日常政务与机密重务的处理有了原则区别,即所谓“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军机处和内阁在权力分配上并不对立,它的出现并不影响内阁作为中央政府处理日常政务的职能,内阁仍一如既往地承担着大量繁复冗杂的行政事务,而这是军机处所不能也无法取代的。这主要表明( )
A.行政体制创新完善 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D.行政效率大为提高
28、19世纪后半叶,清政府面临的国际形势更加严峻,在此种情况之下,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加强塞防与海防建设,保藩固边,即注重对藩属国的保护,以琉球守东南,以高丽守东北,以蒙古守西北,以越南守西南。这体现出清政府( )
A.主动融入世界体系 B.已经完成军队西式化改革
C.国防举措新旧杂糅 D.把边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29、明代设通政司管理向皇帝转呈百官奏章,并负责在奏章和外封上书写奏章摘要和条目要点以便皇帝御览。而清代各种奏章直送内阁,密折连内阁都不用经过,通政司只负责核对公文程式和转呈。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君主集权的强化 B.内阁实权的加强
C.行政体制的僵化 D.通政司名存实亡
30、乾隆年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看到中国景象后断定:“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这说明当时清朝( )
A.因英国侵略而发展停滞 B.盛世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危机
C.对外厉行“闭关锁国”政策 D.遭到白莲教起义的沉重打击
31、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的根本目的是( )
A.限制工商业发展 B.保护农耕经济
C.维护封建统治 D.防范“外夷”入侵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清时期经略边疆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重大事件
1411年 明朝在黑龙江流城开设奴儿干都司进行管辖
1571年 册封鞑靼首领俺答汗
1653年 清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尊号
1684年 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713年 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尊号
1727年 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1757年 彻底击败准噶尓部叛乱
1759年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根据材料概括明清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方式。
这一时期经略边疆、维护国家统一出现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新变化,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经略边疆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33、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是境内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382年,前秦苻坚执意伐东晋,苻融劝阻说:“国家本戎狄也,正朔会不归人。江东虽微弱仅存,然中华正统,天意必不绝之。”《魏书》中记载,韩显宗给孝文帝的上书中谴责南朝汉族统治者说:“自南伪相承,窃有淮北,欲擅中华之称。”
材料二 辽是一个半游牧半农耕国家,兼有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辽太宗一度南掠中原,契丹贵族大肆劫掠,激起中原人民的反抗。在感叹“我不知中国之人难制如此”之余,辽太宗根据南北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民族构成的不同,采取相应的统治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政治策略演化为基本制度:“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材料三 清代康、雍、乾三朝绘制疆域图简况
康熙朝 1708年,康熙“谕传教西士分赴内蒙各部、中国各省,遍览山水城廓,用西学量法,绘画地图。”于1718年绘成了《皇舆全览图》。
雍正朝 沿用为康熙朝测绘地图的西方传教士,对于尚不能进行精确测量的西域地区,仍在地图上以虚线标注。
乾隆朝 测绘工作以大清技术人员为主,吸收在准部、回部进行实地测绘地图的成果,订正西藏部分错误,于1760年绘成的更完整、详细的全国地图《乾隆内府舆图》,达到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最高水平。
根据材料一,指出苻融和韩显宗对于本朝政权的不同看法,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根据材料二,概括辽朝国家治理的特点,并简述其意义。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乾隆朝进一步绘制清朝疆域图的原因。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20世纪80年代,对于康乾盛世的研究多集中在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作用上。史学界时此问题的看法分为两派。其中一派认为,清政府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并没有起到自卫和阻挡资本主义冲击的作用。也有学者的观点恰好相反,认为闭关绩国政策虽具有保中性,但在客观上的确起了抵抗外来侵略和自我防卫作用。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对此问题的探讨也更加深入。有些学者提出了“机会”说,认为清朝在18世纪推行闭关债国政策,失掉了一次走向世界的机会,由此拉开了与西方世界的距离。
进入21世纪后,史学界将康乾盛世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进行比较,有的学者认为“近三个世纪的大清帝国史,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与此同时,帝国的外部环境、外部世界也是动态的、发展的。而且比较起来,后者比前者变动与发展的速度,更是迅猛的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大清帝国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就越来越落后,越来越被动,因而越来越异化,终于从一个雄强一世的东方大帝国、一个中央王国,异化为一个半殖民地、一艘在怒海惊涛中下沉的破船”。
——摘编自梁俊艳《全球视野下康乾盛世研究学术史回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疆域,比明朝扩大了一倍以上,且东西南朔,“四夷咸服”;论财力,“内外度支,有盈无细,府库所贮,月羡岁增”,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论人口,从1700年到1794年的不足百年时间里已不止翻了一番,达3.13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3;论文化,则完成了包括《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在内的“御纂诸书”;论城市,当时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
——摘自周武《论康乾盛世》
材料二 乾隆时代,或者说18世纪的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均有许多成绩,为前代所不能企及,这是就历史的纵向比较而言。
如果把乾隆朝取得的成绩作横向的考察,即放到当时世界范围中,与欧美国家相比较,那就会呈现出另一幅黯然失色的图景。18世纪的欧美国家正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革命已经爆发,社会突破了封建桎梏而进入人类历史发展的又一阶段,即资本主义时代。而中国仍处于封建时期,即使取得了封建社会中所能达到的最大成就,如果与欧美国家雄健迈进的步伐相比,其仿佛一个龙钟老人,行动迟滞,步履蹒跚,越来越落后于西方国家。
——摘编自戴逸《清代人物研究》
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清朝的史实,围绕你眼中的康乾盛世,自拟题目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材料中反应的特点应该是军机处的特征。故选:D。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清代对西北地区政策的相关知识。“清朝派往蒙古各地、天山南北的领兵将领在战后大多转化等”可知清朝的这一 边疆政策有利于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维持西南地区的控制,故此题选择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清朝前期版图的扩大,排除A项。改土归流,就是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材料并没有强化这种政策,排除B项。处理边疆关系并不能奠定康乾盛世的基础,排除D项。
3、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景之治中的“文景”是谥号,而贞观之治、康乾盛世、开元盛世中的“贞观、康乾、开元”等的说法均属于年号,所以,A项正确,排除B、 C、D。故选:A。
4、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治之得其道”“惟令各行其道”“因俗利导”“从俗从宜”“因俗习为治”表明,康熙、雍正和乾隆均认为要尊重边疆民族的风俗习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理。这有利于巩固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统治,D项正确。材料强调要尊重边疆少数民族的习俗,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排除B项。C项“消除了”表述绝对,排除。
5、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93年,清朝颁布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和落实了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故选D项。A、B、C三项所述管理西藏的方式在清朝之前的朝代中都出现过,不属于“重大变化”,故排除。
6、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材料反映的是决策的执行,而不是决策过程中的机密性,故A项错误。由材料信息“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可知,这种做法使得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得到加强,故B项正确。这种做法的根本目的是强化皇权,提高行政效率只是次要作用,故C项错误。寄信上谕的内容广泛,并非仅涉及军务,故D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朝在东南、东北、西北、西南等边疆地区采取措施加强管理,这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并巩固疆域,故B项正确;材料所述并不都是抵御外敌,排除A项;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重要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立,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边疆管理问题,且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并未大力推动中外交往,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廷寄”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强化国家治理能力,故排除A;“廷寄”是军机处传达皇帝旨意至臣子的特殊方式,便利了皇帝对于臣子的直接控制,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故B正确;“廷寄”并不能简化军务流程,而且廷寄并未仅仅涉及军务,故排除C;“军机处”不是法定机构,因此“廷寄”制度并不能提升军机大臣的地位,故排除D。故选:B。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延续西汉以来的屯垦戍边传统”、“保留了维吾尔族的社会统治制度—伯克制度,并进行了一定的修正”等信息可以得出,清朝的治疆政策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B项正确;“因俗治边”的政策早在汉唐时期就曾施行,并非清政府开创,A项排除;先完成对新疆的统一后才有对新疆的统治方略,因果颠倒,排除C项;题干材料未涉及“华夷观念”的内容,“华夷观念被打破”更是无从谈起,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A
解析:据题意可知,明朝和蒙古之间的互市包括封赐、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说明交流方式多元,A项正确。佛教是明朝和蒙古之间交流的方式之一,并不能体现其纽带作用,排除B项;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是在宋代,排除C项;明朝边境受到蒙古的威胁,并没有实现长治久安,排除D项。
11、答案:B
解析:据材料“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可知密折制的设立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B项正确;唐代三省六部制标志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排除A项;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清朝中央了解地方的最有效途径依然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12、答案:B
13、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明显可以看出有台湾府这个地区,这是清朝统一台湾以后设置的地方管理机构,反映出清朝清朝经略边疆的举措,C符合题干的要求;ABD选项中的措施都没有在台湾设置台湾府,排除。故选:C。
14、答案:C
解析:A、闽粤居民迁移台湾,与中央政府对福建、广东的控制无关,排除;B、明末乃至清朝时期,统治者一直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排除;C、闽粤居民迁移台湾,与当地原著居民共同开发,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正确;D、材料未涉及西方殖民者,排除,故选C。
15、答案:B
解析:根据“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1689年,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可得出中央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了对边疆的治理与管辖,使大一统的局面不断巩固,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外交往,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而不是君主专制,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边疆的危机,排除D项。故选:B。
1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在处理政务方面,驻藏大臣的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监督办理西藏事务西藏军政官员由驻藏大臣同达赖喇嘛拣选,其升迁赏罚由驻藏大臣全权处理。”可知,清政府在对西藏的治理上,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进一步明确了清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D项正确;确立了驻藏大臣在西藏的统治地位,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清政府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在材料中体现的信息不足,排除B项;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7、答案:C
解析:根据钿料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可知,军机处最初的设立是因为军事谣要,因此①符合题意;由“亲王、大臣”可知④正确。因此,正确选项为C。
1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中晚期的统治危机。直隶地区是清政府的统治中心地区,图中反映了清代直隶地区耕地总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人均耕地总体减少,说明这期间人口急剧增长,社会矛盾逐渐激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以看出清代社会危机逐渐凸显,D项正确。高产作物的种植在材料中无法推导出来,A项错误;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应该是指产出效益增长,材料中无法体现,B项错误;由人地矛盾突出无法直接得出经济发展停滞,C项错误。
19、答案:A
20、答案:B
解析:A.根据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对台湾地区的治理与管辖,无法体现强化皇权,故A选项错误;B.根据材料”都察院每年派遣满、汉御史各一人前往台湾,监督地方官员的政务执行情况“可知,这一举措有利于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的有效管辖,故B选项正确;C.材料只反映了清政府对台湾地区的治理与管辖,无法体现台湾社会的发展情况,故C选项错误;D.材料只反映了清政府对台湾地区的治理与管辖,没有体现对其他地区的治理,无法得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的结论,故D选项错误。
21、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军机处的出现并不影响内阁作为中央政府处理日常政务的职能,内阁仍一如既往地承担着大量繁复冗杂的行政事务,这是军机处所不能取代的”并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但内阁职能并未完全由军机处所取代,仍然在发挥作用,D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内阁仍一如既往地承担着大量繁复冗杂的行政事务”矛盾,排除A项;军机处凌驾于内阁之上,二者并未形成制衡关系,排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军机处的地位,排除C项。故选:D。
22、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在东北“招民试垦”,设立机器局。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出现边疆危机,清政府此举是要通过建设边疆地区以达到缓和边疆的危机的目的,故D项正确;清政府并没有创办民族工业,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涉及到农业、教育等,并不是洋务运动的表现,故B项错误;缓和社会矛盾不是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故选:D。
23、答案:B
解析:清朝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体现了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特征,这样的管理方式对巩固国家统一有重要作用,B项正确。
24、答案:A
25、答案:D
解析:A.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使柴达木等远处贫困蒙古得以牲只售换,于边疆生计,大有裨益”可知,进行商贸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经济交流的加强以稳定边疆,无法体现西北地区商业获得较大发展。B.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可知,都统多尔济想通过加强经济交流稳定边疆,而不是边疆地区力图扩大地方权力。C.题干所给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新疆什么时候归属中央政府的问题。D.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请令内地商人各随所愿,裹带茶叶、布匹等项,前往青海贸易,使柴达木等远处贫困蒙古得以牲只售换,于边疆生计,大有裨益”可知,都统多尔济主张通过内地商人带茶叶、布匹等商品到青海与贫困的蒙古人贸易,使他们得以维持生计,稳定边疆,因此都统多尔济想通过加强经济交流稳定边疆。故选:D。
26、答案:D
解析:A.军机处不能掣肘皇权,故A错误;B.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故B错误;C.军机处只是侍从机构没有实权,所以不是权力中枢,故C错误;D.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逐渐成为皇帝制衡权力的利器,故D正确。故选D。
27、答案:A
解析:材料“在军机处建立以后,清朝决策机构更加明朗化,内阁行政职能更加明确”体现的是军机处的职责同内阁并不冲突,二者的职责更加明确,说明的是当时行政体制的创新,A项正确;材料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排除C项;材料与行政效率的提高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后半叶,清政府面临的国际形势更加严峻、加强塞防与海防建设,保藩固边、注重对藩属国的保护”得出近代以来清政府受西方侵略影响其近代国防意识增强,但仍然保持宗藩外交理念,反映了清政府国防举措新旧杂糅的特点,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融入世界体系,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清政府已经完成军队西式化改革,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得不出清政府把边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29、答案:A
30、答案:B
解析:马戛尔尼来华之时,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时期,但是马戛尔尼认为“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这说明当时清政府经济发展陷入停滞,沿海军备废弛,从侧面表现出他国对中国有觊觎之心,体现出盛世背后隐藏着危机,故B项正确。当时英国尚未侵略中国,排除A项。C项与题干主旨无关。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3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的侵略,但是从长远来看,使中国落后于历史发展潮流,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属于根本目的,排除。
答案:
(1)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册封少数民族领袖、武力平定地方分裂势力。
(2)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3)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辖;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3、答案:
(1)看法:苻融认为前秦仍为“戎狄”;韩显宗认为北魏是中华正统。
原因:前秦虽受汉族文化和典章制度影响,但民族交融尚不充分;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2)特点:根据不同的生产方式、社会习俗治理国家;采用北面官、南面官两套机制理政。
意义:适应了不同社会发展状况的需要,有利于各民族地区的安定,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3)原因:乾隆时,清朝在西北及西部地区疆域版图得到了进一步开拓;出于对统一多民族国家进行有效管理的需要;此前绘制的疆域地图存在诸多不准确之处;当时地图测绘技术有了更大的进步等。
解析:
34、答案:示例1论点:康乾盛世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虽有保守性,但客观上起了抵御外来侵略和自我防卫的作用。
评析:闭关锁国政策违背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具有保守性。但是闭关锁国政策通过严格限制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殖民者打开中国市场的企图,有利于康乾盛世局面的出现和发展,同时还维护和延续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因此客观上起了抵御外来侵略和自我防卫的作用。
示例2论点:康乾盛世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失掉了一次走向世界的“机会”。
评析:闭关锁国政策之下的清朝虽然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出现了著名的“康乾盛世”。但是与同时期大踏步迈向工业文明的西方方国家(如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结果固守农耕文明藩篱的清朝最终从强盛一时的帝国逐渐异化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因此闭关锁国政策使清朝失掉了一次走向世界的“机会”。
解析:材料中阐述了中国史学界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不同学术观点的发展变化,根据题目要求,可从材料中的任意一种观点进行评析。首先,总结概括所选择的论点,如:康乾盛世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虽有保守性,但客观上起了抵御外来侵略和自我防卫的作用;康乾盛世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失掉了一次走向世界的“机会”。其次,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方面对论点进行分析与评价,如:闭关锁国政策违背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具有保守性。但是闭关锁国政策通过严格限制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殖民者打开中国市场的企图,有利于康乾盛世局面的出现和发展,同时还维护和延续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等。最后再次结合论点,得出结论。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言之有理即可。
35、答案:示例
题目:盛世与危机
表述: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落日前的辉煌,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从康熙时期到乾隆时期,经济持续发展,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并取得巨大成就。因此,康乾盛世是传统封建社会的盛世。但这一时期也是中国走向没落的时期。这一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统治者坚持天朝上国的观念,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冲击着封建经济基础;八股取士,文字狱钳制了人们的思想。这些导致了中国逐步落伍于世界。
解析:据材料一可知,康乾盛世时期的疆域面积、经济总量、人口、文化和城市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说明当时社会繁荣;据材料二可知,与西方相比,康乾时期的中国没有抓住发展的机会,逐步落后于世界。结合两则材料可以概括出主题:盛世与危机。然后结合材料内容以及所学知识具体论证,注意论据的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