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课后巩固训练
1.(2021·临沂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容量瓶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容量瓶不能用作长期贮存试剂的容器,但是当溶液配制完后,可以用来存放配制的试剂
B.用500 mL的容量瓶可以直接配制480 mL溶液
C.容量瓶不可以用来溶解固体,但是可以用来稀释浓的溶液
D.容量瓶不可以用来加热,但是锥形瓶可以用来加热
2.下列溶液中,跟100 mL 0.5 mol·L-1 NaCl溶液中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100 mL 0.5 mol·L-1 MgCl2溶液
B.200 mL 0.25 mol·L-1 AlCl3溶液
C.50 mL 1 mol·L-1 NaCl溶液
D.25 mL 0.5 mol·L-1 HCl溶液
3.如图表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的部分操作示意图,其中有错误的是( )
4.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气体溶于水中配成100 mL溶液,溶液密度为ρ g·mL-1,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 mol·L-1 B. mol·L-1
C. mol·L-1 D.无法确定
5.如图是实验室配制好的两瓶NaOH溶液的标签(14%的NaOH溶液的密度为1.14 g·cm-3)。
14%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及从瓶中取出20 mL该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分别是( )
A.4.0 mol·L-1 3.2 g
B.2.0 mol·L-1 3.2 g
C.4.0 mol·L-1 6.4 g
D.2.0 mol·L-1 6.4 g
6.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洗净的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配制溶液定容的操作图示:
C.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的液体
7.实验室欲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100 mL 1 mol/L的Na2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完成实验需称取10.6 g Na2CO3·10H2O晶体
B.本实验需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500 mL容量瓶
C.配制时若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
8.(2021·荆州高一检测)下列关于0.1 mol·L-1 Ba(NO3)2溶液的正确说法是( )
A.该溶液可由1 L水中溶解0.1 mol Ba(NO3)2制得
B.1 L该溶液中含有Ba2+和NO离子总数为3×6.02×1022个
C.0.5 L该溶液中Ba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
D.0.5 L该溶液中NO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9.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若选取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称取7.68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B.称取12.0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C.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D.称取12.5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10.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 )
A.配制500 mL 0.1 mol/L 的硫酸铜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8.0 g
B.配制NaOH溶液时,NaOH固体放在烧杯中称量时间过长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配制NaOH溶液时,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
11.将117 g NaCl溶于水配制成1 L溶液,
(1)该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配制1 mol·L-1的NaCl溶液500 mL,需该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
(3)向该溶液中再通入一定量的HCl气体后,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1(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则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通入HCl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
12.将24.4 g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密度为1.219 g·mL-1。
(1)该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该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从该溶液中取出10 mL,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含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4)将取出的10 mL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mL,稀释后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1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发现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CaCl2 0.1 mol·L-1”的字样,下面是该小组成员对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1 L该溶液,可将0.1 mol CaCl2溶于1 L水中
B.Ca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 mol·L-1
C.从试剂瓶中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1
D.将该瓶溶液稀释一倍,则所得溶液的c(Cl-)为0.1 mol·L-1
14.相对分子质量为Mr的气态化合物V L(标准状况)溶于m 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密度为ρ g·c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ρ可表示为
B.c可表示为
C.w%可表示为
D.Mr可表示为
15.实验室欲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240 mL: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 ⑨摇动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________。
(2)某同学欲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 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_______ g 氢氧化钠。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所用氢氧化钠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5.4 g氢氧化钠(1 g以下用游码)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第三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课后巩固训练
1.(2021·临沂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容量瓶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容量瓶不能用作长期贮存试剂的容器,但是当溶液配制完后,可以用来存放配制的试剂
B.用500 mL的容量瓶可以直接配制480 mL溶液
C.容量瓶不可以用来溶解固体,但是可以用来稀释浓的溶液
D.容量瓶不可以用来加热,但是锥形瓶可以用来加热
答案 D
解析 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不能用来溶解固体、不能用于稀释浓溶液、不能长期贮存溶液、不能加热。
2.下列溶液中,跟100 mL 0.5 mol·L-1 NaCl溶液中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100 mL 0.5 mol·L-1 MgCl2溶液
B.200 mL 0.25 mol·L-1 AlCl3溶液
C.50 mL 1 mol·L-1 NaCl溶液
D.25 mL 0.5 mol·L-1 HCl溶液
答案 D
解析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100 mL 0.5 mol·L-1 NaCl溶液中c(Cl-)=0.5 mol·L-1,而A、B、C、D项中,c(Cl-)分别为1 mol·L-1、0.75 mol·L-1、1 mol·L-1、0.5 mol·L-1,D项正确。
3.如图表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的部分操作示意图,其中有错误的是( )
答案 C
解析 定容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4.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气体溶于水中配成100 mL溶液,溶液密度为ρ g·mL-1,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 mol·L-1 B. mol·L-1
C. mol·L-1 D.无法确定
答案 A
解析 n(HCl)==0.1 mol,c===1 mol·L-1。
5.如图是实验室配制好的两瓶NaOH溶液的标签(14%的NaOH溶液的密度为1.14 g·cm-3)。
14%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及从瓶中取出20 mL该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分别是( )
A.4.0 mol·L-1 3.2 g
B.2.0 mol·L-1 3.2 g
C.4.0 mol·L-1 6.4 g
D.2.0 mol·L-1 6.4 g
答案 A
解析 根据c== mol·L-1≈4.0 mol·L-1,20 mL该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是0.02 L×4.0 mol·L-1×40 g·mol-1=3.2 g。
6.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洗净的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配制溶液定容的操作图示:
C.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的液体
答案 C
解析 洗净的容量瓶不能放进烘箱中烘干,会影响其准确度,A错误;定容操作,应用胶头滴管定容,B错误;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C正确。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应重新配制,D错误。
7.实验室欲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100 mL 1 mol/L的Na2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完成实验需称取10.6 g Na2CO3·10H2O晶体
B.本实验需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500 mL容量瓶
C.配制时若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
答案 D
解析 配制100 mL 1 mol/L的Na2CO3溶液,需要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m=1 mol·L-1×286 g·mol-1×0.1 L=28.6 g,A项错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移液、洗涤、定容等,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B项错误;定容时,需要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所以配制时若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C项错误;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依据c=可知溶液浓度偏高,D项正确。
8.(2021·荆州高一检测)下列关于0.1 mol·L-1 Ba(NO3)2溶液的正确说法是( )
A.该溶液可由1 L水中溶解0.1 mol Ba(NO3)2制得
B.1 L该溶液中含有Ba2+和NO离子总数为3×6.02×1022个
C.0.5 L该溶液中Ba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
D.0.5 L该溶液中NO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答案 B
解析 0.1 mol Ba(NO3)2溶于1 L水中,溶液体积不是1 L,A错误;N(离子数)=cVNA=3×c[Ba(NO3)2]×V×NA=3×0.1 mol/L×1 L×NA=0.3NA,B正确;溶液离子浓度与体积无关,c(Ba2+)=0.1 mol/L,C错误;溶液离子浓度与体积无关,c(NO)=2×c[Ba(NO3)2]=2×0.1 mol/L=0.2 mol/L, D错误。
9.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若选取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称取7.68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B.称取12.0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C.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D.称取12.5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答案 D
解析 500 mL容量瓶只能配500 mL溶液,因而配500 mL 0.1 mol·L-1 CuSO4溶液时,需CuSO4的质量为:0.1 mol·L-1×0.5 L×160 g·mol-1=8 g或需CuSO4·5H2O的质量为:0.1 mol·L-1×0.5 L×250 g·mol-1=12.5 g,加水配成500 mL溶液。
10.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 )
A.配制500 mL 0.1 mol/L 的硫酸铜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8.0 g
B.配制NaOH溶液时,NaOH固体放在烧杯中称量时间过长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配制NaOH溶液时,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
答案 D
解析 配制500 mL 0.1 mol/L 的硫酸铜溶液,需要称取胆矾的质量为0.5 L×0.1 mol/L×250 g/mol=12.5 g,称取的质量偏少,浓度偏低,故A错误;配制NaOH溶液时,NaOH固体放在烧杯中称量时间过长,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导致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少,浓度偏低,故B错误;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低,故C错误;配制NaOH溶液时,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导致溶液的正常温度下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故D正确。
11.将117 g NaCl溶于水配制成1 L溶液,
(1)该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配制1 mol·L-1的NaCl溶液500 mL,需该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
(3)向该溶液中再通入一定量的HCl气体后,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1(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则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通入HCl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
答案 (1)2 mol·L-1 2 mol·L-1
(2)0.25 L (3)1 mol·L-1 22.4 L
解析 (1)n(NaCl)==2 mol,c(NaCl)===2 mol·L-1,c(Cl-)=c(NaCl)=2 mol·L-1。
(2)配制50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所需NaCl的物质的量为1 mol·L-1×0.5 L=0.5 mol,设需要该溶液的体积为V,则有0.5 mol=2 mol·L-1×V,V=0.25 L。
(3)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规律c(H+)+c(Na+)=c(Cl-),c(H+)=c(Cl-)-c(Na+)=c(Cl-)-c(NaCl)=3 mol·L-1-2 mol·L-1=1 mol·L-1
溶液中n(H+)=1 mol·L-1×1 L=1 mol,n(HCl)=n(H+)=1 mol,V(HCl)=22.4 L·mol-1×1 mol=22.4 L。
12.将24.4 g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密度为1.219 g·mL-1。
(1)该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该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从该溶液中取出10 mL,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含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4)将取出的10 mL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mL,稀释后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答案 (1)6.1 mol·L-1 (2)20%
(3)2.44 g 0.061 mol (4)0.61 mol·L-1
解析 (1)24.4 g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61 mol,c(NaOH)=0.61 mol÷0.1 L=6.1 mol·L-1。
(2)100 mL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00 mL×1.219 g·mL-1=121.9 g;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20%。
(3)由于整个溶液都是均匀的,所以这10 mL溶液与原100 mL溶液相比,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密度均相同,但氢氧化钠的质量和物质的量均为原来的。
(4)这10 mL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61 mol,稀释到100 mL以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61 mol÷0.1 L=0.61 mol·L-1。
1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发现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CaCl2 0.1 mol·L-1”的字样,下面是该小组成员对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1 L该溶液,可将0.1 mol CaCl2溶于1 L水中
B.Ca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 mol·L-1
C.从试剂瓶中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1
D.将该瓶溶液稀释一倍,则所得溶液的c(Cl-)为0.1 mol·L-1
答案 D
解析 A项,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 L,错误;B项,Cl-的浓度是0.2 mol·L-1,Ca2+的浓度是0.1 mol·L-1,错误;C项,溶液具有均一性,所得溶液的浓度仍为0.1 mol·L-1,错误;D项,溶液中Cl-的浓度为0.2 mol/L,稀释1倍,浓度减半,故稀释后Cl-的浓度为0.1 mol·L-1,正确。
14.相对分子质量为Mr的气态化合物V L(标准状况)溶于m 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密度为ρ g·c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ρ可表示为
B.c可表示为
C.w%可表示为
D.Mr可表示为
答案 D
解析 由ρ=,可知A项不正确;由V液=,c===可知B项不正确;由于w%=×100%可知C项不正确;由上述C项整理,得Mr=,D项正确。
15.实验室欲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240 mL: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 ⑨摇动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________。
(2)某同学欲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 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_______ g 氢氧化钠。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所用氢氧化钠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5.4 g氢氧化钠(1 g以下用游码)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答案 (1)②①③⑧⑤⑥⑨⑦④ 250 mL容量瓶、玻璃棒 (2)27.4 10.0 (3)查漏
(4)B
解析 (1)配制1.0 mol·L-1 氢氧化钠溶液的步骤:计算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在烧杯中溶解→冷却至室温→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洗涤烧杯及玻璃棒→摇动容量瓶→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上下颠倒摇匀容量瓶。根据实验步骤即判断出所用仪器还有250 mL容量瓶和玻璃棒。(2)该同学将砝码与烧杯放反了,所以称得烧杯的质量为(20 g+10 g)-2.6 g=27.4 g,应称氢氧化钠质量为1.0 mol·L-1×0.25 L×40 g·mol-1=10.0 g。(3)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为查漏。(4)A项,所称氢氧化钠的质量(物质的量)偏小,浓度偏低;B项,所得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C项,所得溶液NaOH的物质的量偏小,浓度偏低;D项,左码右物称量时,m物+m游码=m砝码,故所称物体质量偏小,浓度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