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第一课时 (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第一课时 (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07 19:4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
2019人教版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1.了解区域的要素组成;
2.理解区域的整体性特点;
3.理解区域的差异性和区域关联;
4.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浙江省青田县农业的“稻鱼共生”
导入新课:
2019人教版
浙江省青田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拥有1 200多年稻田养鱼历史。2005年,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里的务农人员锐减,稻鱼共生系统的延续面临困难。
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各要素之间是怎样关联的 青田县与外界的哪些联系能够促进稻鱼共生系统的传承
【材 料】
【思考题】
目录
CONTENTE
区域整体性
01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02
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03
区域整体性
01
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与关联性
2019人教版
哎呀小小草素材 PPT
区域要素
2019人教版
● 自然要素: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
● 人文要素:包括人口、文化、经济等。
● 表现:区域要素可通过景观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
思考题
2019人教版
福建省连城县宣和镇培田村依山傍水,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是中国乡土建筑的典型代表。这些建筑体现了培田人对天地、祖先、圣贤的敬畏之心和浓郁的传统氛围。2005年培田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1.图中可以看到哪些区域要素
2.培田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与哪些区域要素有关
【材 料】
【思考题】
问题:1.图中可以看到哪些区域要素
图中可以看到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文化、建筑、农业等要素;
2019人教版
问题:2.培田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 名村”,与哪些区域要素有关
培田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与文化、建筑等要素有关。
哎呀小小草素材 PPT
区域整体性的表现
2019人教版
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自然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人文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与人文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风能发电-
-采矿-
Human production and life obtain material and energy from nature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和能量
-捕鱼-
区域整体性的表现——相互影响
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界发生直接联系:例如:捕鱼、采矿、风能发电。
-社会组织-
-习俗-
Human production and life and regional culture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与区域文化
-社会制度-
区域的文化会通过制度、习俗、社会组织等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再间接影响自然界。例如:我国环保法规的实施,减少了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
区域整体性的表现——相互影响
区域内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具有整体性,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
浙江省青田县在稻田里养鱼,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水稻为鱼类提供氧气、有机物等,形成良性循环的稻鱼共生系统。同时也成为青田县的“名片”,能够给区域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区域整体性的表现——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稻鱼共生系统
鱼以杂草为食,起到清除杂草(减轻草害)的作用;
鱼捕食昆虫(吞食害虫),起到除虫(减少病虫害)的作用;
鱼类的翻土可增大土壤孔隙,起到松土的作用(可改善土壤的透气性);
鱼的排泄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降低施肥数量;
鱼在水中生存,搅动水体,增加稻田水体氧气含量。
区域内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具有整体性,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
坎儿井是在干旱地的劳动人民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引出了地下水,让沙漠变成绿洲,使聚落和农业得以发展。同时,在利用的过程当中,意识到水资源是制约当地发展的限制条件,要保持人水协调,以免给环境造成过大压力
区域整体性的表现——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阿曼的世界文化遗产——法拉吉
2019人教版
案 例
阅读案例材料《阿曼的世界文化遗产——法拉吉》
1.当地人为什么要建造法拉吉
2.当地人是怎样利用和分配水资源的
3.法拉吉是如何影响区域发展的
【材 料】
【思考题】
分析探究:阿曼的世界文化遗产——法拉吉
1.当地人为什么要建造法拉吉
阿曼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淡水资源奇缺。
法拉吉把山泉水、地下水引到村落中,其中有的水渠藏于地下,以免水被蒸发;有的水渠露出地面,便于人们使用。
分析探究:阿曼的世界文化遗产——法拉吉
2.当地人是怎样利用和分配水资源的
最初露出地表的渠水用于食用,接下来的一段渠水用于沐浴,再下去的一段渠水用于洗衣、洗器皿等,最后一段渠水用于灌溉果园和农田。这套用水制度至今还在执行。
(按照食用——淋浴——洗衣、洗器皿——灌溉果园和农田顺序使用,避免浪费)
分析探究:阿曼的世界文化遗产——法拉吉
3.法拉吉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和作用
法拉吉分布地区的各区域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尤其是严格的用水制度,保持人水协调,使得聚落和农业得以发展。
读我国某区域自然要素联系示意图,完成1~3题。              
1.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2.该区域自然要素联系示意图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关联性 D.稳定性
3.该区域与我国东部地区交换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信息等要素,这说明(  )
A.该区域与其他区域有联系,但其内部没有联系
B.该区域劳动力、矿产资源丰富
C.区域间是有联系的,体现了区域关联性
D.说明区域间实现了经济全球化
B
A
C
读图,完成4~5题。
4.以下最适合上图的图名是(  )
A.区域差异性示意图 B.区域关联性示意图
C.区域一致性示意图 D.区域整体性示意图
5.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  )
①生长期内日照时间长 ②气温日较差大 ③土壤肥沃 ④水源充足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D
C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02
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与关联性
2019人教版
哎呀小小草素材 PPT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2019人教版
● 区域差异性: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不同区域之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等。
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主要表现:
地理位置差异
自然条件差异
发展水平差异
文化习俗差异
哎呀小小草素材 PPT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2019人教版
● 区域差异性与关联性:
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区域差异促使区域关联。
区域关联主要是通过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实现。
自然要素的区域间流动
河水从上游流向下游——水文
野生动物的季节性迁徙——生物
区域关联
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
人口迁移、产业转移
区际贸易、文化交流
区域差异促使区域关联
2019人教版
南方和北方地区非常明显的差异是降水量的差异,南方地区为湿润地区,北方地区以半湿润地区为主,正是这种差异构成了南水北调的自然基础。通过南水北调加强了南北方的联系,促进了北方地区的发展。
要素流动影响区域发展——区域关联性
2019人教版
现代人对绿色环保食品和体验农事活动的需求增加,促使当地人收入的增加,进而吸引更多人返乡创业,促进稻鱼共生系统的延续。
区域间流动的要素种类及其方向、强度的变化
区域生产、生活方式
区域发展
改变
影响
案例: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战略
2019人教版
北京:北京市一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天津:天津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河北:河北省一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课堂小结
2019人教版
区域整体性与关联性
区域要素
区域差异
区域自然要素
区域人文要素
区域整体性
区域关联性
基础
因地制宜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③、④地理分区的主要划分依据是( )
A.民族 B.热量
C.季风 D.交通
2.四大地理区域中( )
A.①区域绿洲农业发达
B.②区域所有河流均为内流河
C.③区域为湿润区,雨热同期
D.④区域农作物可一年两熟或三熟
B
D
在我国随着成本大幅度上涨,以劳动力、土地和外来资本等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人才和技术的重要性逐步凸显,“机器代人”应运而生。读“机器代人”与区域发展关系图,回答4~5题。
1.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有( )。
①人口 ②土地 ③资金 ④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列关于“机器代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淘汰了当地传统产业 B.减少了区域人口数量
C.压缩了区域发展空间 D.促进了新兴产业发展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