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课后巩固训练
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Zn B.NaOH
C.H2SO4溶液 D.MgCl2溶液
2.下列关于酸、碱、盐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离出的阳离子有H+的化合物叫酸
B.电离出OH-的化合物叫碱
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是盐
D.NaHSO4可以电离出H+,因此NaHSO4属于酸
3.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由酸电离的是( )
A.Na+、OH-、SO B.H+、Cl-、SO
C.Na+、K+、OH- D.Na+、K+、NO
4.下列四项都能导电,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导电原理不同的是( )
A.氯化钠熔化导电
B.液态汞导电
C.硫酸溶液导电
D.熔融状态氢氧化钾导电
5.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AlCl3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AlCl3===Al3++Cl
B.Ba(OH)2的电离方程式:
Ba(OH)2===Ba2++2OH-
C.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
NaHSO4(熔融)===Na++HSO
D.CH3COONH4的电离方程式:
CH3COONH4===NH+CH3COO-
6.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但熔化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下列关于该化合物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可以是任何化合物
B.X可能为非电解质
C.X一定是盐类
D.X一定为电解质
7.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盐酸 澄清石灰水 硫酸 干冰
B 冰水混合物 酒精溶液 硫酸钡 二氧化碳
C 氨水 盐酸 铜 硫酸钡
D 胆矾 食盐水 氯化铜 氯气
8.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如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
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B.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石灰乳中滴加稀盐酸
D.硫酸铜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9.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进行化学实验时,按图甲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图乙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是电解质
B.在通电的条件下,NaCl在水中电离出大量的离子而导电
C.NaCl固体中无阴阳离子,因此不能导电
D.同一温度下,将乙中的NaCl溶液换成单位体积内离子数目相等的KCl溶液,溶液导电性不变
10.向盛有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近似的用如图中的曲线表示的是( )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11.(1)有下列物质:a.Fe b.CO2 c.Na2O
d.Cu(OH)2 e.MgCl2 f.NH4Cl
g.H2SO4 h.C2H5OH(乙醇)(用字母作答)。
①按组成进行分类,属于酸的有________,属于碱的有________,属于盐的有________。
②上述八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NaH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l2(SO4)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课外活动小组根据熔融状态下的NaCl能导电,推测AlCl3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导电,可是通过实验发现熔融状态的下AlCl3不能导电,而AlCl3水溶液却能导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熔融状态的AlCl3不导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lCl3水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质溶液导电与金属导电的原理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若填“相同”,下一空不必填写;若填“不相同”,完成下一空),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别把58.5 g NaCl和133.5 g AlCl3溶于水配制体积相同的NaCl溶液和AlCl3溶液,________的导电能力更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导体是指电阻率很小且易于传导电流的物质。导体中存在大量可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被称为载流子。在外电场作用下,载流子发生定向运动,形成明显的电流。第一类导体是金属,是最常见的一类导体。第二类导体是有电解质的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其载流子是阳、阴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虽然石墨有较好的导电性,但它属于非电解质
B.实验测得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C.实验测得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D.蔗糖(纯净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蔗糖属于非电解质
14.下表是常见的几种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离子的情况,根据表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
溶质 解离出的离子
酸 HCl H+、Cl-
H2SO4 H+、SO
盐 NaCl Na+、Cl-
NaHSO4 Na+、H+、SO
NH4Cl NH、Cl-
碱 NaOH Na+、OH-
NH3·H2O NH、OH-
A.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
B.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盐
C.盐溶液电离出的阳离子一定是金属阳离子
D.碱溶液电离出的离子一定是金属阳离子和OH-
15.(2020·山西长治高一月考)在图(Ⅰ)所示的装置中,烧杯中盛放的是Ba(OH)2溶液,当从滴定管中逐渐加入A溶液时,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趋势如图(Ⅱ)所示。
(1)滴加溶液A至图(Ⅱ)中曲线最低点时,灯泡可能熄灭,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①HCl ②H2SO4
③NaHSO4 ④NaHCO3
(2)关于图(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反应前一段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是非电解质
B.图(Ⅱ)中最低点导电能力约为零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图(Ⅱ)中最低点导电能力约为零时,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D.Ba(OH)2 、H2SO4 和BaSO4都是电解质
(3)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HSO4属于________(填“酸”、“碱”或“盐”)。
③将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能否出现如图(Ⅱ)的导电性曲线________。
A.能 B.否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课后巩固训练
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Zn B.NaOH
C.H2SO4溶液 D.MgCl2溶液
答案 B
解析 Zn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A错误;NaOH在水中或者熔融状态下可以电离,是电解质,B正确;H2SO4溶液是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C错误;MgCl2溶液是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D错误。
2.下列关于酸、碱、盐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离出的阳离子有H+的化合物叫酸
B.电离出OH-的化合物叫碱
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是盐
D.NaHSO4可以电离出H+,因此NaHSO4属于酸
答案 C
解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称为酸,生成的阴离子只有OH-的化合物称为碱, A、B项错误; NaHSO4电离的阳离子除H+外还有Na+,不属于酸,NaHSO4应属于酸式盐,D项错误。
3.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由酸电离的是( )
A.Na+、OH-、SO B.H+、Cl-、SO
C.Na+、K+、OH- D.Na+、K+、NO
答案 B
解析 依据酸的概念——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B符合题意。
4.下列四项都能导电,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导电原理不同的是( )
A.氯化钠熔化导电
B.液态汞导电
C.硫酸溶液导电
D.熔融状态氢氧化钾导电
答案 B
解析 电解质硫酸、氯化钠、氢氧化钾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金属汞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而导电。
5.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AlCl3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AlCl3===Al3++Cl
B.Ba(OH)2的电离方程式:
Ba(OH)2===Ba2++2OH-
C.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
NaHSO4(熔融)===Na++HSO
D.CH3COONH4的电离方程式:
CH3COONH4===NH+CH3COO-
答案 A
解析 AlCl3电离方程式为AlCl3===Al3++3Cl-,A错误。
6.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但熔化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下列关于该化合物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可以是任何化合物
B.X可能为非电解质
C.X一定是盐类
D.X一定为电解质
答案 D
解析 X不可能是某些化合物,如CO等,故A项错误;熔化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X不可能为非电解质,故B项错误;X可能是酸、碱、盐,也可能是CaO等金属氧化物,故C项错误;因为X为固体化合物并且在熔化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出离子从而导电,所以X一定为电解质,故D项正确。
7.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盐酸 澄清石灰水 硫酸 干冰
B 冰水混合物 酒精溶液 硫酸钡 二氧化碳
C 氨水 盐酸 铜 硫酸钡
D 胆矾 食盐水 氯化铜 氯气
答案 B
解析 A项中盐酸是混合物;C项中氨水是混合物,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硫酸钡是电解质;D项中氯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项正确,应注意冰水混合物,只是物质状态不同,成分只有水,是纯净物。
8.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如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
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B.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石灰乳中滴加稀盐酸
D.硫酸铜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答案 D
解析 溶液能否导电,取决于溶液中是否有离子存在;导电性强弱则由单位体积内离子数目大小等因素决定。D选项中,发生反应CuSO4+Ba(OH)2===BaSO4↓+Cu(OH)2↓,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小,恰好完全反应在时,溶液中几乎没有离子,继续滴加Ba(OH)2溶液,Ba(OH)2过量,溶液中Ba2+、OH-数目增多,导电能力增强。
9.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进行化学实验时,按图甲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图乙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是电解质
B.在通电的条件下,NaCl在水中电离出大量的离子而导电
C.NaCl固体中无阴阳离子,因此不能导电
D.同一温度下,将乙中的NaCl溶液换成单位体积内离子数目相等的KCl溶液,溶液导电性不变
答案 D
解析 NaCl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Na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电离,故B错误;NaCl固体中存在阴、阳离子,但是阴、阳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故C错误;同一温度下,将乙中的NaCl溶液换成单位体积内离子数目相等的KCl溶液,溶液中电荷数不变,溶液导电性不变,故D正确。
10.向盛有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近似的用如图中的曲线表示的是( )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答案 C
解析 开始发生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使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逐渐减小,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减弱。当氢氧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沉淀达到最大值,这时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最小,导电能力最弱。随后,随着硫酸的加入,这时溶液为硫酸溶液,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又逐渐增大,导电能力逐渐增强。
11.(1)有下列物质:a.Fe b.CO2 c.Na2O
d.Cu(OH)2 e.MgCl2 f.NH4Cl
g.H2SO4 h.C2H5OH(乙醇)(用字母作答)。
①按组成进行分类,属于酸的有________,属于碱的有________,属于盐的有________。
②上述八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NaH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l2(SO4)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g d e、f ②c、d、e、f、g b、h
(2)①NaHSO4===Na++H++SO
②NaHCO3===Na++HCO
③Al2(SO4)3===2Al3++3SO
解析 (1)①酸是指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故g.H2SO4符合;碱是指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故d.Cu(OH)2符合;盐是指能电离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故e.MgCl2、f.NH4Cl符合;②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故c.Na2O、d.Cu(OH)2、e.MgCl2、f.NH4Cl、g.H2SO4符合;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故b.CO2、h.C2H5OH(乙醇)符合。(2)①硫酸氢钠是电解质,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②碳酸氢钠是电解质,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③硫酸铝是电解质,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3SO。
12.某课外活动小组根据熔融状态下的NaCl能导电,推测AlCl3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导电,可是通过实验发现熔融状态的下AlCl3不能导电,而AlCl3水溶液却能导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熔融状态的AlCl3不导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lCl3水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质溶液导电与金属导电的原理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若填“相同”,下一空不必填写;若填“不相同”,完成下一空),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别把58.5 g NaCl和133.5 g AlCl3溶于水配制体积相同的NaCl溶液和AlCl3溶液,________的导电能力更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熔融状态下氯化铝不发生电离,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2)AlCl3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3)不相同 电解质溶液导电是由于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金属导电是由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
(4)AlCl3溶液 AlCl3电离出的离子数目多且所带电荷数多,溶液导电能力更强
13.导体是指电阻率很小且易于传导电流的物质。导体中存在大量可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被称为载流子。在外电场作用下,载流子发生定向运动,形成明显的电流。第一类导体是金属,是最常见的一类导体。第二类导体是有电解质的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其载流子是阳、阴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虽然石墨有较好的导电性,但它属于非电解质
B.实验测得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C.实验测得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D.蔗糖(纯净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蔗糖属于非电解质
答案 D
解析 石墨能导电,但石墨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CO2的水溶液能导电,但不是CO2自身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是C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故CO2不是电解质,B项错误;液态HCl不能导电,但溶于水时导电,同理NaCl不导电,但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因此HCl、NaCl是电解质,C错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D正确。
14.下表是常见的几种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离子的情况,根据表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
溶质 解离出的离子
酸 HCl H+、Cl-
H2SO4 H+、SO
盐 NaCl Na+、Cl-
NaHSO4 Na+、H+、SO
NH4Cl NH、Cl-
碱 NaOH Na+、OH-
NH3·H2O NH、OH-
A.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
B.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盐
C.盐溶液电离出的阳离子一定是金属阳离子
D.碱溶液电离出的离子一定是金属阳离子和OH-
答案 B
解析 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有H+,但它属于盐,不属于酸,A错误;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则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盐,B正确;在NH4Cl的盐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为NH,而不是金属阳离子,C错误;NH3·H2O属于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NH和OH-,D错误。
15.(2020·山西长治高一月考)在图(Ⅰ)所示的装置中,烧杯中盛放的是Ba(OH)2溶液,当从滴定管中逐渐加入A溶液时,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趋势如图(Ⅱ)所示。
(1)滴加溶液A至图(Ⅱ)中曲线最低点时,灯泡可能熄灭,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①HCl ②H2SO4
③NaHSO4 ④NaHCO3
(2)关于图(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反应前一段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是非电解质
B.图(Ⅱ)中最低点导电能力约为零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图(Ⅱ)中最低点导电能力约为零时,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D.Ba(OH)2 、H2SO4 和BaSO4都是电解质
(3)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HSO4属于________(填“酸”、“碱”或“盐”)。
③将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能否出现如图(Ⅱ)的导电性曲线________。
A.能 B.否
答案 (1)② (2)A (3)①NaHSO4===Na++H++SO ②盐 ③B
解析 (1)反应特征是反应达到一定程度,溶液导电性最小,几乎不导电,说明反应过程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和难电离的物质,①HCl 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溶液为易电离,故①不符合;②H2SO4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数目几乎为零,不导电,故②符合;③NaHSO4滴入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水,同时生成硫酸钠易电离,故③不符合;④NaHCO3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水和碳酸钠,碳酸钠易电离,故④错误;(2)A.反应前一段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溶液中的离子数目下降,但生成的BaSO4是电解质,故A错误;B.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溶液中单位体积内离子数目的大小,图(Ⅱ)中最低点导电能力约为零说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接近0,故B正确;C.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时生成硫酸钡和水,溶液中的离子数目最小,导电性接近0,故C正确;D.Ba(OH)2、H2SO4和BaSO4都能自身电离出离子,都是电解质,故D正确;(3)①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三种离子,即NaHSO4===Na++H++SO;②NaHSO4电离生成了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属于盐类;③NaHSO4是二元强酸的酸式盐,可以理解为全部电离。当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时,其反应式为:2NaHSO4+Ba(OH)2===BaSO4↓+Na2SO4+2H2O,此时溶液中溶质只有Na2SO4,再加入Ba(OH)2的反应方程式为:Na2SO4+Ba(OH)2===BaSO4↓+2NaOH,导电性不可能接近0,因此不会出现如图(Ⅱ)的导电性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