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 以形写神》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 以形写神》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12-08 08:4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以形写神 备课教师
教材简析 教材围绕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学习技法歌尝试水墨人物画表现几个方面设置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画表现技法的同时领略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联系生活运用中国画只是评书人物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笔墨激发大胆表现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学习活动中真实表达自己的认识、观点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能够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表现简略的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情绪。
教学流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选择、媒体使用及分析
创设情境,图片导入 1、展示油画作品《父亲》和中国国人物画《泼墨仙人图》并提问学生这两幅画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绘画作品?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2、教师总结,引出课题。3、教师引导学生解释课题的意思。二、互动探究,欣赏评述—— 讲授正课 1、出示五代时期顾闳中的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教师提前要求学生课下收集关于作品的资料,请学生上台为全班同学讲解关于作品的创作背景及表现的内容。 2、出示《韩熙载夜宴图》局部《轻吹》部分,并提问从神情、姿态、线条、色彩、人物之间的呼应关系等方面分析这组箫管乐女的造型,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 3、展示《轻吹》图片,总结“形”与“神”的表达含义。 4、总结“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传统人物画的人物造型既体现自然形貌,又强调自我表现注重刻画人物神情,形似与神似合二为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拘泥于时空的约束,利用必要的道具、景物表现场景,省略多余的细节以突出人物表现。 5、出示四幅作品《魏晋砖画》,教师引导学生逐个分析每幅作品。 6、出示林风眠作品《乐女》教师提问:从画面中的墨色、线条、神态、气氛等方面描述这幅画给你的感受。 7、出示齐白石作品《挖耳图》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 学生分析作品并回答问题,引出课题。生集体回答解释含义。学生用白板放大镜功能讲解。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学生上台白板操作用批注功能分析讲解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 电子白板出示图片板书课题,标注含义白板出示作品图片白板展示局部《轻吹》部分白板课件出示总结文字白板课件出示作品图片白板课件出示作品提片和总结文字
8、教师总结以上欣赏的作品:他们所表现的内容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对社会的生活情景,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运用的笔法简练,表现的人物形象生动,生活气息浓郁。三,教授方法生动的笔墨表现中国画造型讲究书法用笔,注重水墨变化,以气韵生动的笔墨刻画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教师出示墨分五色的图片以及知识点,绕让学生初步了解墨色的运用。教师演示墨色的变化,学生边看边尝试的绘画。教师演示中国画的用笔的方法,主要分为中锋运笔,侧锋运笔,逆锋运笔,点,擦,皴等方法。出示两幅作品,分别请学生来分析画中所运用的墨色的浓淡和笔法的运用。播放微课视频,学生观看中国人物画的作画步骤。四、学生作业1、出示作业要求:与同学交流,谈谈你对中国人物画的认识和感受.临摹绘画作品,尝试用简洁的线条画出生动的人物.2、教师巡视指导。五、作业展示,交流评价1、学生自评,互评2、教师评价学生大胆果断用墨和用线突出的作品。六、拓展延伸建议同学们课后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图书借阅等方式,关注更多中国人物画的作品,体验中国人物画的独特魅力。 学生自己读取文字,简单了解。学生跟着教师一起练习尝试。学生欣赏图片并进行分析学生作业学生自评,互评 白板课件出示文字总结白板课件展示墨色的图片和文字在黑板上进行演示课件出示两幅作品播放微课视频白板课件出示作业要求及作品图片,播放音乐通过互动课堂,用手机与白板课件,拍照并上传学生作品至白板课件上。白板课件展示拓展延伸的文字内容。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与同学交流,谈谈你对中国人物画的认识和感受. 临摹绘画作品,尝试用简洁的线条画出生动的人物.
课后反思(包括教学反思、教学资源应用反思) 本课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方面,在绘画过程应该增加相对应得分解练习,如:怎么样画出均匀的线条;怎样通过用笔的提按把握线条的粗细变化;从生活细节挖掘、选择题材,启发学生科一从临摹的过程中可以创新自己的想法,丰富画面的内容的情境。运用手机和互动课堂的的结合利用,拍摄现场学生作画的过程,鼓励其他学生绘画时大胆果断的绘画作品。
展示油画人物作品和中国人物画作品
创设情景,图片导入
1、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 2、生活的真实写照 3、生动的笔墨表现
互动探究,赏析中国人物画
微课展示绘画步骤
示范点拨、中国画的用笔
创作体验——学生作业
展示评价—— 评价作业
拓展延伸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