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京改版(2013)--酸与碱
一、单选题
1.如图是X、Y、Z三种液体的对应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显酸性 B.Y可能是水
C.Z可能是某种盐溶液 D.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下列现象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现象 解释
A 路过梨花园,闻到梨花香 分子在不停运动
B 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钠离子、氢氧根离子
D 温度计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 温度升高汞原子体积变大
A.A B.B C.C D.D
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室温(25℃)下往石灰水中不断加入氧化钙
B.往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C.碳酸钙高温分解
D.往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4.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5.化学实验中常用到玻璃棒,下列操作中其用途不同的是
A.溶解固体 B.蒸发溶液
C.过滤液体 D.稀释浓硫酸
6.下表中所用药品或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药品或方法
A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HCl 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
B 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 鉴别NaOH和Na2CO3溶液 取样,分别滴加酚酞溶液
D 鉴别Al和Ag 分别在样品表面滴加H2SO4溶液
A.A B.B C.C D.D
7.下列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Mg B.AgNO3 C.Cu(OH)2 D.FeSO4
8.向液体X中加入固体Y,观察到U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上升。下列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A.X是水,Y是氧化钙
B.X是水,Y是氢氧化钠
C.X是水,Y是硝酸铵
D.X是水,Y是氯化钠
9.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客观事实相符,且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用稀硫酸除铁锈: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10.有关中和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均须溶于水
B.有沉淀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有盐生成
11.如图是室温下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X是氢氧化钠
B.图中a点的阴离子是OH-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H2O
1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量筒读数 B.稀释浓硫酸
C.滴加液体 D.过滤
13.新鲜果汁是常见的饮料,下列四种饮料呈弱碱性的是( )
A.柠檬汁 B.苹果汁
C.西瓜汁 D.玉米汁
1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碘酒溶液中,酒精为溶质 B.向水中加入蔗糖,导电性明显增强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积雪的路而撒食盐、可以促进积雪融化
二、填空题
15.某同学将一朵紫色牵牛花泡在石灰水里,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又将牵牛花泡在稀盐酸中,牵牛花又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
(1)该同学将紫色牵牛花泡在肥皂水里,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据此可推断肥皂水显_____(填“酸性”或“碱性”)。
(2)该牵牛花的汁液_____(填“能”或“不能”)用作指示剂。
16.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化学试剂之一。
(1)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0.37%(pH约为1)的稀盐酸。
①所配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已知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量取上述所需浓盐酸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填标号)。
A 10mL量筒
B 50mL量筒
C 试管
D 胶头滴管
③测定所配稀盐酸的酸碱度,应将pH试纸放置在__________上。
(2)取少量氢氧化钙粉末于试管中,加入2mL水,振荡,得到白色浑浊液,滴加1滴酚酞溶液,再滴加稀盐酸至反应完全,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3)取等质量的铁片和铁粉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①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下列示意图中,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17.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初中化学中许多实验都用到了盐酸。
(1)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 ___________ 产生。下列实验中一定不会用到盐酸的是 ____________ (填序号)。
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B.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D.除去铁钉上的锈迹
(2)用盐酸按照下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的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 (填序号)。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另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Cu片,产生气泡
18.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
(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会影响环境,二氧化碳可用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生成淀粉,淀粉在人体内变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写出葡萄糖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乙醇是常用的燃料,现有 9.2 g 乙醇与一定量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60%,则反应过程中生成水的质量为______g,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g。
19.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稀盐酸,发现没有明显现象。为了判断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1)根据上述现象,小明得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小白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____。
(2)小白利用pH试纸测反应后溶液的pH,以确定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请你选用其他试剂再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要求写出选用的试剂、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白为了继续探究“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pH是如何变化的” 这一问题,进行如下实验: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用pH试纸 测定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
盐酸的体积/mL 0 10 19.5 20 20.5 30 40
pH 13 12 11 7 3 2 1
下图中能合理表示该反应过程中pH变化的图像是________(填序号)。
三、推断题
20.某实验中学的同学归纳总结了有关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B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B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文字描述反应⑤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所标的9个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填代号,下同),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
四、流程题
21.《黄帝九鼎神丹经诀》中有干馏法制取硫酸的最早记载。“一炉中以炭烧石胆,使作烟,以物扇之,其精华尽入铜盘”(石胆即胆矾,化学式为 CuSO4 5H2O)。生产过程如图 1,其中甲和乙为氧化物。
(1)反应 Ⅲ 为化合反应,且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写出物质甲的化学式______。
(2)反应 Ⅱ 生成的物质乙可以与稀硫酸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图 2 为胆矾固体受热过程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数据确定, 反应 Ⅰ 对应的是如图______段(选填“AB”、“BC”或“CD”)曲线。
五、实验题
22.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验证CO2的性质。图中,a、c为用紫色石蕊水溶液润湿的小纸花,b为用紫色石蕊水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纸花。
(1)若观察到a、c变红、b不变红,可验证CO2的性质是______。
(2)若验证了“CO2的密度大于空气”,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3.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_______,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_______;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则该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
(4)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下列_______(填序号)后,溶液变为蓝色。
A 酒精溶液 B 火碱溶液 C 稀硫酸 D 氯化钠溶液
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是_______。
六、计算题
24.常温下,一锥形瓶中盛有1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先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pH与加入稀盐酸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点溶液呈_______色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
25.质量相等的两份Zn粉,分别与质量相同、质量分数不同的稀盐酸反应。
(1)配制盐酸时有白雾,说明盐酸具有 性。
(2)两种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图象如图所示,两种稀盐酸的浓度比较:Ⅰ% Ⅱ%(填“>”“<”“=”)。
氢气的体积所对应的质量如下表:
H2(V/L) 1.11 1.67 2.22 2.78
H2(m/g) 0.10 0.15 0.20 0.25
(3)恰好反应完全,产生H2的质量为 g。
(4)完全反应时,加入稀盐酸Ⅱ的质量为100g,求稀盐酸Ⅱ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6.取MgCl2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10g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图中实验及数据进行计算。
(1)MgCl2中镁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计算溶液B中NaCl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A
4.D
5.C
6.D
7.D
8.C
9.D
10.D
11.C
12.A
13.D
14.D
15. 碱性 能
16. 3.7 10 AD 玻璃片或白瓷板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D
17. 白雾 A 溶液红色褪去 B
18.(1)石油
(2)
(3)
(4) 10.8 13.6
19. 无色酚酞遇到酸也不变色 加入碳酸钠,若出现气泡则盐酸有剩余,若没有出现气泡则溶液显中性 C
20. Na2CO3 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⑥⑨ ①
21.(1)SO3
(2)H2SO4 + CuO=CuSO4+H2O
(3)AB
22. 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c先变红,a后变红
23. BD GH
NaOH、Na2CO3 B 紫色石蕊试液
24.(1)无
(2)解:设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x
x=3.65%
答: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65%。
25.(1)挥发
(2)>
(3)0.20
(4)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设稀盐酸Ⅱ中溶质的质量为x,则:
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
答:稀盐酸Ⅱ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26.(1)24:71;(2)6.1%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