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人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课题 近大远小 课时 1
导学目标 1.初步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初步掌握画出透视效果的技巧。2.掌握对比观察的方法,运用透视规律,尝试用油画棒等材料表现身边的景物,画出纵深感。3.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导学重点导学难点 重点:观察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运用透视原理,进行风景画的写生。难点:表现“近大远小”的画面时,对直立物体的认识及表现。
导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种构图的范画、导学单、课件。学生准备:水彩颜料、铅笔等绘画工具。
导学过程
导学内容 个性调整
一、导入学习师生课前欣赏风景画,素养积累,初步感知。二、导学新课1.初识画面,点明课题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猜猜老师会问什么问题?(生答)师:你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到老师问题:铁轨变窄了吗?远处学生变矮了吗?远处向日葵变小了吗?(生答)大家发现没有,三张图共同特点,近处的物体要比远处的大。(板书课题“近大远小”)2.直观体验,揭示原理活动一:想一想师:(出示图)同样大小的物体为什么会出现近大远小现象,讨论后回答。生:小组讨论后组长在活动单记录填写,由代表汇报答案。师:你答对了吗?原来人的视觉有一定角度,靠得近的景物能够遮挡的视觉角度大,离得远的景物能够遮挡的角度就小,因此,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现象。生:比较交流,初步了解。活动二:找一找师:这幅图片熟悉吗? 生:北京天安门师:找找图中哪里体现了近大远小规律? 指名生回答。生:到一体化机屏幕前用颜色标注近大远小区域。师:课件展示透视区域,师生比对、交流、评点。猜一猜师:仔细观察这幅图,除了近大远小,你还发现了近( )远( )?生:小组讨论,比较分析后回答。 实—虚 浓—淡 宽—窄师:课件再出示课题封面,孩子们,你发现了什么?生:发现课题文字也有的近大远小的变化。3.初次练笔,表现画面小练笔师:想一想,试一试,在作业本上快速表现近大远小的画面,不用涂色。生:初次练笔,表达理解。活动三:找找透视师:近大远小规律实际上在美术中叫透视。这张风景图中,你能找到视平线、消失点、透视线吗?指名3位学生到一体化屏幕前用颜色标注并和答案比较。(及时鼓励,让其感受学习的快乐,增强自信)生:通过试画、比较,加深理解。师:拓展,绘画理念介绍:“远人无目”、“远山无石”、“远树无枝”、“远水无波”之说。生:猜猜意思,比较和本节课知识的联系,强化概念。师生共赏大师作品,感受透视之美(水墨动物、油画、山水画)4.二度创作,表现透视画一画作业要求:在小练笔基础上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画画你生活中的景物。师:技法不限,形式多样。创作前再欣赏一组同龄人的绘画作品,参考创作。生:在作业本上继续绘画, 2位同学到黑板前和老师同创作。师:巡回指导学生创作,拍照留存图片。5.作品展评,理解应用活动四:作品展示师:你能评价希沃白板投影的学生作品和师生黑板合作画吗?生:自由评价,找出作品中的近大远小,谈谈自己理解。师:推荐一组生活中的应用:空间装饰、室内效果、创意摄影请谈谈感受吧。生:自由评述,畅想未来。三、导学总结生:谈这课的学习收获从知识了解、导学互动、透视表现、应用拓展等不同侧面谈感受和收获。师:活动导学贯穿课堂,研讨交流主动学习,师生共度美好的学习时光,大家学习知识,收获快乐,形成技能、学会应用。下课,师生再见。
导学课后训练 ◆ 回家试试用手工的方式表现透视。
板书设计 近大远小虚实 浓淡 大小
教学反思
创作区
创作区
PAGE